2018秋七年级历史上册第15_16课期末滚动练新人教版

上传人:【**** 文档编号:96224380 上传时间:2019-08-24 格式:DOC 页数:5 大小:220.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2018秋七年级历史上册第15_16课期末滚动练新人教版_第1页
第1页 / 共5页
2018秋七年级历史上册第15_16课期末滚动练新人教版_第2页
第2页 / 共5页
2018秋七年级历史上册第15_16课期末滚动练新人教版_第3页
第3页 / 共5页
2018秋七年级历史上册第15_16课期末滚动练新人教版_第4页
第4页 / 共5页
2018秋七年级历史上册第15_16课期末滚动练新人教版_第5页
第5页 / 共5页
亲,该文档总共5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2018秋七年级历史上册第15_16课期末滚动练新人教版》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18秋七年级历史上册第15_16课期末滚动练新人教版(5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第15-16课期末滚动练第15课两汉的科技和文化第16课 三国鼎立一、选择题:1、我国古代科技一直处于世界领先水平。其中既在发明过程 中体现“变废为宝”的环保理念,又对文化的交流和保存提供了重要条件的科技成就是()A造纸术 B印刷术 C指南针 D火药2.易中天的著作品三国,曾经登上各书店销售量的第一名。“三国”真正形成的标志是( )A.曹操把汉献帝劫持到许县,“挟天子以令诸侯” B.官渡之战曹操的胜利C.赤壁之战孙、刘击败曹操 D.魏、蜀、吴三个政权的建立3、张角创立的太平道和张陵创立的五斗米道的共同点包括()都创立于东汉末年 都以治病的方式进行传道对贫苦人民有吸引力 都认为人们生来是受苦的A

2、 B C D4. 中国古代以少胜多的战役不胜枚举。下表描述的中国古代以少胜多的经典战役是()A. 长平之战B. 官渡之战 C. 赤壁之战 D. 淝水之战5、宣扬“生死轮回”“因果报应”的佛教,传入中原地区始于( B )A秦朝 B西汉 C东汉 D西晋6.官渡之战中,袁绍10万大军却输给了只有三四万士兵的曹操;8年后,曹操20余万大军却输给了只有5万人左右的孙刘联军,其相同的原因是()A.骄傲轻敌B.天意为之C.借助东风D.不习水战7、他是中国古代伟大的史学家、思想家、文学家,他创作的史书被认为是后世纪传体史书的典范。这里的“他”是( B )A董仲舒 B司马迁 C曹雪芹 D司马光8.下图描绘的内容

3、反映出了一个成语故事,它最有可能是()A 三顾茅庐B 投鞭断流C.釜底抽薪D 退避三舍9、2014年2月17日,新铸的“华佗钟”撞开了马年亳州药市。华佗现在已是亳州中药材产业、中药材文化的一个最著名的文化符号。下列属于华佗医学成就的有( B )编著伤寒杂病论 制成“麻沸散”提出“治未病”理论 编制“五禽戏”A B C D10.东汉末年,曹操在封建军阀割据混战中取得政治优势地位的原因是( )A.挟持汉献帝,“挟天子以令诸侯” B.重视农业,实行屯田C.采纳许攸建议,火烧袁绍全部粮草 D.官渡之战以少胜多,打败袁绍二、非选择题1.三国鼎立局面形成的原因是什么?【答案】直接原因:赤壁之战根本原因:魏

4、、蜀、吴三经济、军事实力势均力敌,缺乏统一全国的经济基础。2.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白骨露于野,千里无鸡鸣。材料二 自董卓以来,豪杰并起,跨州连郡者不可胜数。曹操比于袁绍,则名微而众寡。然操遂能克绍,以弱为强者,非惟天时,抑亦人谋也。今操已拥百万之从,挟天子以令诸侯,此诚不可与争锋。孙权据有江东,已历三世,国险而民附,贤能为之用,此可以为援而不可图也。材料三 进,与操遇于赤壁。时操早已有病疫,初一交战曹军不利,引次江北。瑜军在南岸,瑜部将黄盖曰:操军方连船舰,首尾相接,可烧而走也。乃取艨艟斗舰十艘,载燥禾枯柴,灌油其中时东南风急,盖以十舰最著前,去北军二里余,同时发火,火烈风猛,船

5、往如箭,烧尽北船,延及岸上营落北军大败。(1)材料一、二中“白骨露于野,千里无鸡鸣”与“豪杰并起,跨州连郡者不可胜数”是否是同一时期的社会现象?若是,是什么社会现象? (2)材料二中“然操遂能克绍”是指什么历史事件?有什么影响?(3)结合材料二和所学知识总结曹操统一北方的原因? (4)材料二是什么朝代谁对当时形势的分析?作者在文中提出了什么样的谋略?这一建议在哪次战役中得以实施?产生了什么历史影响?参考答案: (1) 是;东汉末年,军阀混战。(2)官渡之战;为曹操统一北方奠定了基础。(3) 政治上:挟天子以令诸侯;重用人才;经济上:垦荒屯田;军事上:官渡之战。(4)东汉末年诸葛亮;联孙抗曹;赤

6、壁之战;为三国鼎立的形成奠定了基础。(5)骄兵必败。3、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1958年考古学家、诗人郭沫若参观我国西汉一著名史 学家故 里时,留下这样的诗句:“龙门有灵秀,钟毓人中龙。学殖空前富,文章旷代雄。怜才膺斧 ,吐气作霓虹。功业追尼父,千秋太史公。”(1)这首诗称赞的人物是谁?他的代表作是什么?这本书的主要内容是什么?(2)鲁迅在评价这部书时,说它是“史家之绝唱,无韵之离骚”。鲁迅为何对这部书评价 这么高?(3)司马迁有句名言“人固有一死,或重于泰山,或轻于鸿毛。”对照司马迁的经历和 成就,你如何看待这句话?我们可以从中领悟出哪些人生道理?参考答案: (1)司马迁;史记;记述了从黄帝到汉武帝时期的史事,是我国第一部纪传体通史。(2)“史家之绝唱”指的是司马迁的史记在所有史书中地位最高。正所谓前无古人,后无来者,谓之“绝唱”。“无韵之离骚”是指史记是一部优秀的文学著作。因为这部书文笔优美,所记人物形象生动,在文学史上具有崇高地位。(3)司马迁忍辱负重,坚忍不拔的写出了史记,活得有价值,有意义;人活着就要去实现自己的人生价值,为国家为人民多做贡献,即使死也要死得有价值。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其它中学文档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