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藏2019届高三政治上学期第五次月考试卷(含解析)

上传人:小** 文档编号:96224361 上传时间:2019-08-24 格式:DOC 页数:10 大小:1.98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西藏2019届高三政治上学期第五次月考试卷(含解析)_第1页
第1页 / 共10页
西藏2019届高三政治上学期第五次月考试卷(含解析)_第2页
第2页 / 共10页
西藏2019届高三政治上学期第五次月考试卷(含解析)_第3页
第3页 / 共10页
西藏2019届高三政治上学期第五次月考试卷(含解析)_第4页
第4页 / 共10页
西藏2019届高三政治上学期第五次月考试卷(含解析)_第5页
第5页 / 共10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西藏2019届高三政治上学期第五次月考试卷(含解析)》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西藏2019届高三政治上学期第五次月考试卷(含解析)(10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西藏拉萨中学2019届高三政治上学期第五次月考试卷(含解析)1.对于纸币与货币的关系,下列观点不正确的是A. 纸币是货币作为流通手段发展到一定阶段的产物,是国家发行的强制使用的货币符号B. 纸币没有价值而货币有价值C. 纸币可代替金属货币执行贮藏手段的职能D. 纸币无论发行多少都只能代表流通中实际需要的货币量【答案】C【解析】【详解】纸币是由国家(或某些地区)发行的、强制使用的,是货币作为流通手段发展到一定阶段的产物,纸币本身没有价值,不能代替金属货币执行贮藏手段的职能,而货币有价值,A、B观点正确,C错误;货币的供应量必须以流通中所需要的货币量为限度,纸币无论发行多少都只能代表流通中实际需要

2、的货币量,D正确;本题是逆向型选择题,故本题答案选C。2.在经济生活中,一种经济现象的出现往往引起另一种经济现象的产生。在其他条件不变的情况下,下列图示正确反映这一关系的有A. B. C. D. 【答案】B【解析】图像错误,商品价格与供应量二者之间成正比例关系,故排除。图像错误,随着煤价的价格的上涨,电价也会随之上升,故二者成正比而不是反比,排除。选项图像正确入选。3.经济发展必须处理好效率与公平的关系,下列措施中正确处理效率与公平关系的是既要反对平均主义,又要防止收入差距过大既要落实分配政策,又要提倡奉献精神鼓励人们创业致富,倡导先富帮后富实施积极的就业政策,打造创业环境A. B. C. D

3、. 【答案】A【解析】试题分析:符合题意,这是促进公平与效率的举措之一。符合题意,这是促进公平与效率的举措之一。符合题意,这是促进公平与效率的举措之一。不符合题意,这是对国家的要求,与材料无关。考点:处理好效率与公平的关系点评:此类试题要求学生掌握处理好效率与公平的关系。效率与公平具有一致性。一方面,效率是公平的物质前提。社会公平的逐步实现只有在发展生产力、提高经济效率、增加社会财富的基础上才有可能。另一方面,公平是提高经济效率的保证。只有公平分配,才能维护劳动者权益,激发劳动者发展生产、提高经济效率的积极性。效率与公平分别强调不同的方面,二者又存在矛盾。正确处理公平与效率的关系:发展社会主义

4、市场经济,初次分配和再分配都要处理好效率与公平的关系,既要提高效率,又要促进公平。处理好效率与公平的关系,既要反对平均主义,又要防止收入差距悬殊;既要落实分配政策,又要提倡奉献精神;在鼓励人们创业致富的同时,倡导回报社会和先富帮后富。本题难度适中,考查学生根据书本知识结合材料进行分析的能力。4.财政政策是否合理,将直接影响国家对经济的调控能力。下列符合扩张性财政政策的是A. 经济增长滞缓时,增加税收,刺激社会的总需求B. 经济过热时,增加税收,减少财政支出,抑制总需求C. 经济增长滞缓时,降低税率,增加建设支出,刺激总需求D. 经济过热时,增加建设支出,刺激总需求【答案】C【解析】【详解】国家

5、财政具有促进国民经济平稳运行的作用。国家通过财政政策促进社会总供给和总需求的基本平衡,实现国民经济的平稳运行。经济增长滞缓时,应实行扩张性财政政策,降低税率,减少税收,增加建设支出,刺激总需求,C适合题意,A错误;经济过热时,应实行紧缩性财政政策,增加税收,减少财政支出,抑制总需求,B不合题意,D错误;故本题选C。5.今年“”召开前,多名农民工建议全国人大代表胡小燕向“”提交一份关于农民工子女入学、如何解决欠薪、农民工培训等方面的提案。农民工的行为是A. 依法间接参与民主决策 B. 依法间接参与民主管理C. 依法直接参与民主决策 D. 依法直接参与民主管理【答案】A【解析】试题分析:农民工的建

6、议是参与民主决策,农民工建议人大代表向提交议案,是间接参与民主决策的体现,故选A。BCD错误。考点:公民参与民主决策的方式点评:该题首先要判断农民工的行为是参与民主决策还是参与民主管理,再判断是直接参与还是间接参与,根据对题目的解读做出正确选择,难度适中。6.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是具有中国特色的政党制度,对此认识正确的是A. 它是类似于西方的多党制度B. 主要通过人民代表大会进行合作C. 合作的首要前提和根本保证是依法治国D. 合作的基本方针是“长期共存、互相监督、肝胆相照、荣辱与共”【答案】D【解析】【详解】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是适合我国国情、具有中国特色

7、的政党制度,A错误;多党合作的机构是人民政协,这是中国共产党和各民主党派合作的组织形式,也是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具有广泛代表性的爱国统一战线组织,是我国政治生活中发扬社会主义民主的重要形式,B错误;多党合作的首要前提和根本保证是坚持中国共产党的领导,C错误;多党合作的基本方针是“长期共存、互相监督、肝胆相照、荣辱与共”,D正确。故本题答案选D。【点睛】中国共产党与各民主党派在政治上是领导与被领导的关系,是执政与参政的关系;在组织上,是相互独立的关系,不存在隶属关系;在法律地位上,是平等的关系;在事业上,是通力合作、共同致力于社会主义事业的亲密友党(不是在野党、反对党,不是兄弟党)关系;在监督上,

8、是互相监督的关系,而不是监督与被监督的关系。7.在2015年“十一”黄金周电影市场中,港囧取得了不俗的票房成绩。影片中向青春致敬的故事情节,向经典港台剧致敬的粤语金曲穿插,使广大观众尤其是“70后”们感同身受,击节叫好。影片港囧成功的原因是该影视作品立足于社会生活,满足市场需求充分发挥了大众传媒作为文化传播途径的功能与作用继承传统推陈出新,正确处理了继承与发展的关系大力发展文化产业是保障人民基本文化权益的主要途径A. B. C. D. 【答案】B【解析】【详解】本题考查文化的继承与发展。港囧中的一些故事情节及穿插的粤语金曲使广大观众尤其是“70后”们感同身受,进而获得不俗的票房成绩,这是因为该

9、影视作品立足于社会生活,满足了市场需求,并在传统电影的基础上推陈出新,适合题意;大众传媒是文化传播的主要手段,不是途径,错误;发展公益性文化事业是保障人民基本文化权益的主要途径,错误;故本题答案选B。8.古人常以诗言志,很多诗人将自己的志向、理想或情怀用诗的语言向世人传达。下列诗句能体现诗人的情怀与中华民族精神核心一致的是宝剑锋从磨砺出,梅花香自苦寒来 苟利国家生死以,岂因祸福避趋之粉身碎骨全不怕,要留清白在人间 寄意寒星荃不察,我以我血荐轩辕A. B. C. D. 【答案】D【解析】【详解】爱国主义是中华民族精神的核心,它贯穿民族精神的各个方面。无论什么时候,爱国主义都是动员和鼓舞中国人民团

10、结奋斗的一面旗帜,是各族人民风雨同舟、自强不息的精神支柱。爱国主义不是抽象的,而是具体的。在不同的历史时期,爱国主义有共同的要求,也有不同的具体内涵。在当代中国,爱祖国与爱社会主义本质上是一致的。体现了中华民族精神核心爱国主义,适合题意;体现了自强不息的民族精神,不合题意,故本题答案选D。9.下列说法正确反映思维和存在的关系的是A. 吾心便是宇宙,宇宙便是吾心 B. 世界的本原是火C. 不是风动,不是帆动,仁者心动 D. 物是观念的集合【答案】B【解析】【详解】唯物主义认为物质是本原的,意识是派生的,先有物质后有意识,物质决定意识。唯心主义认为,意识是本原的,物质依赖于意识,不是物质决定意识,

11、而是意识决定物质。A、C、D均是唯心主义观点;B是唯物主义观点,正确反映思维和存在的关系,故本题答案选B。10.英国经验主义哲学家休谟说:“物质实体的存在与否是人们的经验不能解决的”。此观点承认了物质决定意识否认了思维和存在具有同一性否认了意识的主观能动性认为思维决定存在A. B. C. D. 【答案】D【解析】试题分析:哲学的基本问题时思维和存在关系的问题,包括两个方面内容:一是思维和存在何者为本原的问题,二是思维和存在有没有同一性的问题,即思维能否正确认识存在的问题。“物质实体的存在与否是人们的经验不能解决的。”否认了思维与存在具有同一性,否认了意识的主观能动性。答案为D考点:本题考查哲学

12、的基本问题11.下列关于意识说法正确的是A. 意识的内容和形式都是客观的 B. 意识是大脑的机能C. 意识是人类所特有的 D. 有了客观存在和社会实践就会产生意识【答案】C【解析】【详解】人脑是产生意识的物质器官或物质基础,意识是人脑特有的机能。不管是正确的意识还是错误的意识,都是人脑对客观存在的反映,都是客观存在通过生活和实践的环节进入人脑、并在人脑中加工改造的结果。离开了客观存在,意识既不能产生,也不能发展。意识的形式是主观的,内容是客观的,意识的内容来源于客观存在。通过以上分析看出,A、B、D均是错误的,C是正确的,故本题答案选C。【点睛】意识是人脑的机能,并不意味着有了人脑就一定有意识

13、;意识是人脑对客观事物的反映,并不意味着意识在任何情况下都能正确反映客观事物;意识是人脑对客观事物的反映并不意味着意识与客观事物会完全一致,客观世界中没有的东西,意识能反映出来,恰恰说明了意识对客观存在的反映是一种能动的反映,不是照镜子式的机械反映。12.人的思维是否具有客观的真理性,这不是一个理论的问题,而是一个实践的问题。这句话说明A. 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B. 真理是主观的、抽象的、相对的C. 主体对客观的反映是一个能动的创造性过程D. 认识的产生和发展依赖于实践【答案】A【解析】【详解】人的思维是否具有客观的真理性,这不是一个理论的问题,而是一个实践的问题。这句话说明实践是认识的基

14、础,是检验认识真理性的唯一标准,A适合题意;真理是客观的、有条件的和具体的,B错误;C强调意识的能动作用,不合题意;D强调实践是认识的来源,不合题意;故本题答案选A。13.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决议指出:走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文化发展道路,向着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发展强国的目标前进,关键是增强全民族的文化创造力。为此需要树立高度的文化自觉和文化自信。文化自信来自于对时代发展潮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实践的深刻把握,来自于对自身文化的充分肯定、对自身文化生命力的坚定信念。一段时间以来,全国各地综艺节目为了保持收视率,纷纷引进海外节目。中国达人秀、中国好声音、爸爸去哪儿,都是花巨资引进的海外版权。继而再“你

15、模仿我,我拷贝他”。在引进版节目和模仿版的夹击下,缺少创意的本土节目都表现平平,只有开讲啦、汉字英雄等少数节目因富有原创特色而让人耳目一新。结合材料,运用“文化传承与创新”的知识,谈谈应如何提高文化自信?【答案】民族文化在维系社会生活、维持社会稳定方面起着重要作用,是本民族生存和发展的精神根基。提高文化自信需要尊重自己的民族文化,培育好、发展好本民族的文化;传统文化是维系民族生存发展的精神纽带。提高文化自信,需要对传统文化取其精华、去其糟粕、批判继承、古为今用;实践是文化创新的源泉和动力。提高文化自信需要立足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实践,发挥人民群众的主体地位,关注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文化创新是一个民族文化永葆生命力和富有凝聚力的重要保证。提高文化自信要推动文化内容形式、体制机制、传播手段创新,解放和发展文化生产力。【解析】【分析】本题以全国各地综艺节目为了保持收视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其它中学文档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