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建省高三语文 默写小测 高中默写2(无答案)

上传人:小** 文档编号:96219720 上传时间:2019-08-24 格式:DOC 页数:2 大小:1.94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福建省高三语文 默写小测 高中默写2(无答案)_第1页
第1页 / 共2页
福建省高三语文 默写小测 高中默写2(无答案)_第2页
第2页 / 共2页
亲,该文档总共2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福建省高三语文 默写小测 高中默写2(无答案)》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福建省高三语文 默写小测 高中默写2(无答案)(2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阿房宫赋1在阿房宫赋中,杜牧告诫后人光感叹是没有用的,要吸取历史教训,不要让历史重演,否则,终将重蹈覆辙。文中表达这一意思的语句是 , 。2 , ?是杜牧在阿房宫赋中对秦统治者奢靡而不知怜惜民力发出的愤激质问。3不吸取经验教训就会重犯过去的错误。杜牧在阿房宫赋中借秦灭亡向当朝统治者敲响警钟的句子是 , 。4阿房宫赋中,作者泼墨写意,粗笔勾勒,言阿房宫占地之广,状其楼阁之高的句子是 , 。5阿房宫赋中,作者运用六组排比句将秦始皇和老百姓之间天壤之别的生活状况进行了对比,其中描写乐声之多与市井言语对比的句子是 , 。6杜牧在阿房宫赋中用了六组“使多于”的排比句,淋漓尽致地揭露了秦王朝的奢靡,却只用

2、了 , , , 十四个字就精练有力地尽述了秦王朝在人民反抗之下迅速灭亡历史过程。7秦的纷奢是建立在对人民的剥削和掠夺之上的,而秦挥霍无度,将剥削来的钱财像泥沙一样浪费掉,给人民带来深重的灾难。阿房宫赋中揭露秦这一无道行为的语句是: , ?8杜牧在阿房宫赋中用“谷粒”作为比较对象,从细微之处突出阿房宫耗费之巨的两个句子是 , 。9杜牧阿房宫赋中 , 两句描写宫殿、阁楼随地形而建,彼此环抱呼应;宫室结构参差错落,精巧工致。10红楼梦中的俗谚“阿房宫,三百里,住不下金陵个史”出自阿房宫赋中 , 两句。11阿房宫赋中,杜牧质问秦王搜刮钱财时一分一厘也不放过,为什么挥霍起来毫不吝惜的语句是: , ?12

3、阿房宫赋中 , 两句,杜牧用璀璨晶亮的明星来比喻纷纷打开的妆镜,把喻体置放在前,先给人鲜明的画面,再出现本体,令人惊奇。13在阿房宫赋中,杜牧用 , 八个宇就写出了泰国的穷极欲。赤壁赋1苏轼在赤壁赋中以江水、明月为喻,通过 , 两句,从不变的角度提出事物和人类都是无穷尽的,不必感叹人生短暂,表现了苏轼豁达的宇宙观和人生观。2苏轼赤壁赋一文中, , 两句描绘了在皎洁的月光照耀下,白茫茫的雾气笼罩江面,天光、水色连成一片的景色。3苏轼赤壁赋一文中 , 两句意在告诫世人不能有丝毫的贪心,千万不能觊觎身外之物。4苏轼在赤壁赋一文中以 , 八个字勾画出曹操大战前雄心勃勃的形象,显得格外饱满,富有立体感。

4、5在赤壁赋中,描写江面辽阔,仿佛要凌空驾风而行,不知道哪里是尽头,抒发作者心旷神怡的心情和飘然欲举的超然之乐的语句是 , ; , 。6赤壁赋中,被贬黄州的苏轼在游赤壁时面对滚滚长江发出了 , 的慨叹,感慨人生短暂。7苏轼在赤壁赋中用 , 描绘出秋江的爽朗和澄净,表现出游人悠然自得、怡然自乐的心情。8赤壁赋中用 , 写出经过月亮的银辉的浸染,雾气、江水夜空浑然一体的景象。9赤壁赋中,苏轼面对月与水感喟,从“变”的角度阐发哲理思考的句子是 , 。10苏轼在赤壁赋中用 , 写曹操斟酒祭江、执矛吟诗的骄态,极力渲染其不可战胜的赫赫声势。11赤壁赋中用人生须臾与自然无穷对照的句子是 , 。12苏轼在赤壁赋中用 , 描绘出月亮升起和缓慢移动的过程,逼真传神,生动形象。13赤壁赋中, , 两句写游人任凭一叶扁舟随意漂荡,在辽阔的江面上自由来去。2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其它中学文档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