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北省宜昌市葛洲坝中学2017-2018学年高二政治12月月考试卷(含解析)

上传人:小** 文档编号:96208921 上传时间:2019-08-24 格式:DOC 页数:15 大小:171.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湖北省宜昌市葛洲坝中学2017-2018学年高二政治12月月考试卷(含解析)_第1页
第1页 / 共15页
湖北省宜昌市葛洲坝中学2017-2018学年高二政治12月月考试卷(含解析)_第2页
第2页 / 共15页
湖北省宜昌市葛洲坝中学2017-2018学年高二政治12月月考试卷(含解析)_第3页
第3页 / 共15页
湖北省宜昌市葛洲坝中学2017-2018学年高二政治12月月考试卷(含解析)_第4页
第4页 / 共15页
湖北省宜昌市葛洲坝中学2017-2018学年高二政治12月月考试卷(含解析)_第5页
第5页 / 共15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湖北省宜昌市葛洲坝中学2017-2018学年高二政治12月月考试卷(含解析)》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湖北省宜昌市葛洲坝中学2017-2018学年高二政治12月月考试卷(含解析)(15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宜昌市葛洲坝中学2017-2018学年第一学期高二年级期中考试政治试题一、选择题(下列各小题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最符合题意,请把所选答案填在答题卡上。每小题2分,共48分。)1. 某校高二学生在开展探究活动时找到以下材料:哲学是法国高中生的必修课和高考的第一门科目,语文和数学因为属于技能则被放在哲学考试之后;今天法国依然保留了18世纪在咖啡馆.沙龙中讨论甚至辩论哲学的习惯,这种经常组织哲学讨论的咖啡馆在法国有数百家。该班学生据此材料可得出的正确结论是哲学产生于日常生活与学习中 具体科学的进步推动哲学的发展哲学是指导人们生活得更好的艺术 哲学是智慧之学,爱智之学A. B. C. D. 【答案】

2、A【解析】哲学产生于人类的实践活动,不选;具体科学的进步推动哲学的发展在材料中没有体现,不选;哲学是法国高中生的必修课和高考的第一门科目,今天法国依然保留了18世纪在咖啡馆、沙龙中讨论甚至辩论哲学的习惯,这说明哲学是指导人们生活得更好的艺术,哲学是智慧之学,爱智之学,正确,故本题答案应为A。【点睛】哲学源于生活,产生于人类的实践活动,源于对实践的追问和思考,不能源于“思想”“观念”“意识”等主观的东西。2. 知廉明耻,是做人最基本的道德规范。“盖不廉则无所不取,不耻则无所不为”,这句古语蕴含的哲理是A. 从实际出发 B. 有什么样的世界观就有什么样的方法论C. 先知后行重在知 D. 精神世界的

3、多样性【答案】B【解析】世界观是指人们对整个世界以及人与世界关系的总的看法和根本观点;方法论是指人们认识世界、改造世界的根本原则和根本方法。世界观决定方法论,有什么样的世界观就有什么样的方法论,方法论反映、体现世界观。哲学是世界观和方法论的统一。“盖不廉则无所不取,不耻则无所不为”,这句古语蕴含的哲理是有什么样的世界观就有什么样的方法论,B适合题意;A、D材料没有体现,排除;实践是认识的基础,C是错误的。3. 明朝大思想家王守仁说:“眼开则花明,眼闭则花寂。”下列与该观点蕴含的哲理相一致的是A. 仁义礼智,非由外铄我也,我固有之也 B. 子非鱼,安知鱼之乐C. 天地合气,万物自生 D. 世界是

4、“理念”的影子【答案】A【解析】主观唯心主义的观点把人的主观精神(如人的目的、意志、感觉、经验、心灵等)夸大为唯一的实在,当成第一性的东西,认为客观世界以及整个世界都依赖于人的主观精神。“眼开则花明,眼闭则花寂。”属于主观唯心主义,A适合题意;B认为人的意识不能正确的认识存在,即不可知论,不适合题意;天地合气,万物自生,这是唯物主义观点,C不适合题意; 世界是“理念”的影子是客观唯心主义,不适合题意。4. “一个没有理论思维的民族,是不能站在科学的最高峰的;一个没有理论思维的民族,也不可能站在文明和社会发展的潜力。”这是因为哲学能够指导具体科学的发展 哲学是自己时代精神上的精华真正的哲学是社会

5、变革的先导 哲学反映一定时代的政治经济A. B. C. D. 【答案】A【解析】此题考查真正的哲学,考查调动知识分析理解材料的能力。真正的哲学是自己时代精神上的精华,错误;“一个没有理论思维的民族,是不能站在科学的最高峰的;一个没有理论思维的民族,也不可能站在文明和社会发展的潜力。”这强调了哲学能够指导具体科学的发展,真正的哲学是社会变革的先导,故正确;与题意无关。故选A。5. 近年来,中医药的发展与前景引发了极大的争论。“中医药衰落”的论调甚嚣尘上,出现了中医不如西医,“妖魔化”中医药的倾向,给中医药的健康发展带来了严重的负面影响。由此可见主体对客体的反映具有能动性 争论有利于认识的发展错误

6、的意识阻碍客观事物发展 事物的性质具有不确定性A. B. C. D. 【答案】B【解析】本题考查意识活动的特征和意识的能动作用。“中医药的发展与前景引发了极大的争论”体现了不同的人对同一事物有不同的看法, 体现了主体对客体的反映具有能动性,正确;“给中医药的健康发展带来了严重的负面影响”体现了错误的意识阻碍客观事物发展,正确,选B;不选, 因为如果争论能够坚持真理则能促进认识的发展;是不可知论的观点,不选。6. 法国著名的画家塞尚曾花一年的时间观察一棵树,之后才下笔画出来。这幅画,春天看它,感觉到新鲜朝气;夏天看它,可以感受到树木的恣意伸展;秋天和冬天亦各有风采。上述材料说明物质决定意识,意识

7、反映物质 认识总是随认识对象的变化而变化意识活动具有主动创造性 不同人对同一事物的反映可能不同A. B. C. D. 【答案】B【解析】本题考查物质决定意识、意识活动的特征。“春天看它,感觉到新鲜朝气;夏天看它,可以感受到树木的恣意伸展”体现了意识是对物质的反映,是意识活动的主动创造性的表现,选B;表述过于绝对化,不选;强调不同的人对同一事物的反映不同,材料反映的是对同一事物的反映不同。7. 甘肃某镇自精准扶贫工作开展以来,紧抓产业培育这个“牛鼻子”,努力增强贫困户自身“造血功能”,多措并举创新扶贫模式,同步推进物质与精神双脱贫,切实提升了扶贫的精准度和实效性。从唯物论角度该地扶贫工作取得成就

8、在于坚持了集中力量解决主要矛盾 尊重客观规律与发挥主观能动性相结合改造客观世界的同时改造主观世界一切从实际出发,实事求是A. B. C. D. 【答案】D【解析】集中力量解决主要矛盾不属于唯物论的范畴,不符合设问要求;该镇紧抓产业培育这个“牛鼻子”,努力增强贫困户自身“造血功能”,这体现了该地扶贫工作取得成就在于坚持了尊重客观规律与发挥主观能动性相结合,正确;改造主观世界不属于唯物论范畴,不选;该镇扶贫工作注重扶贫的精准度和实效性,这说明该地扶贫工作取得成就在于坚持了一切从实际出发,实事求是,正确,故本题答案应为D。8. 2017年5月5日下午,我国首款干线民用飞机C919成功实现首飞,初步检

9、查了飞机的可飞性,检验了地面仿真模型的正确性和可信度。由此可见实践是检验认识真理性的标准 获得真理性认识是实践的目的人的实践话动是历史的发展着的 正确的认识必须从实践中获得A. B. C. D. 【答案】A【解析】本题考查实践和认识的关系。“初步检查了飞机的可飞性,检验了地面仿真模型的正确性和可信度”体现了实践是检验认识真理性的标准,体现了实践水平的不断进步,体现了实践的社会历史性,选A;错误, 实践是获得真理性认识的目的;不选,正确的认识可以通过学习获得。【方法技巧】“实践是认识的来源”强调的是认识来源于实践;“实践是认识发展的动力”强调的是认识的动态发展是由实践推动的;“实践是检验认识的真

10、理性的唯一标准”强调的是实践能够把主观和客观联系起来加以比较和对照;“实践是认识的目的和归宿”强调的是认识要回到实践中去、服务于实践。9. 随着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的推进,十九大报告提出我国社会主要矛盾已经转化为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之间的矛盾。这说明实践是认识发展的动力 追求真理是一个永无止境的过程认识是主观与客观具体历史的统一 真理最基本的属性是具体性和条件性A. B. C. D. 【答案】A【解析】十九大报告提出我国社会主要矛盾已经转化为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之间的矛盾。这说明实践是认识发展的动力,人们在实践中不断遇到的新问题、产生的

11、新要求,推动着人们去进行新的探索和研究,故追求真理是一个永无止境的过程,适合题意;真理是主观与客观具体历史的统一,错误,排除;真理最基本的属性是客观性,错误,排除;故本题答案选A。10. 中国共产党第十九次全国代表大会,于2017年10月18日至24日在北京举行。全会提出了新时代时期经济社会发展的主要目标。这体现了实践活动的A. 客观物质性 B. 社会历史性 C. 是人们改造客观世界的活动 D. 能动性【答案】D【解析】实践是人们改造客观世界的物质性活动。实践具有客观物质性,实践的构成要素主体、对象和手段是客观的,实践活动的过程及其结果也受到客观事物及其运动规律的制约;实践具有主观能动性,实践

12、是一种有目的、有意识的改造客观世界的活动。实践具有社会历史性,任何实践都是在一定的社会关系中进行的,必然带有一定社会的烙印。全会提出了新时代时期经济社会发展的主要目标。这体现了实践活动的主观能动性,D适合题意;其他选项没有体现,排除。11. 不同时期对经济的发展有不同的要求,从“十五”“十一五”的“科学发展观”,到“十二五”“十三五”的“五大发展理念”,反映了中国经济发展理念的一次次转变和创新。这说明实践是认识的目的和归宿 认识具有上升性、无限性真理是具体的、有条件的 真理永无止境,人永远无法到达A. B. C. D. 【答案】C【解析】本题考查认识过程和真理的具体性条件性。,从“十五”“十一

13、五”的“科学发展观”,到“十二五”“十一五”的“五大发展理念”,每一次都是主观与客观的具体的历史的统一,体现真理是具体的有条件的,每一次都是上一次的升华,体现了认识具有上升性和无限性,选C;表述正确但与题意无关;是不可知论的观点,不选。12. 人们为获得的经济利益,不断毁林造田、开荒种地,结果造成水土流失严重、洪水泛滥成灾。从认识论说,这是A. 真理原则违背了价值原则 B. 价值原则违背了真理原则C. 既违背真理原则又违背价值原则 D. 真理原则和价值原则不能并存【答案】B【解析】真理是标志主观同客观相符合的哲学范畴,是人们对客观事物及其规律的正确反映。客观性是真理的最基本的属性。由于真理正确

14、的反映了客观事物及其规律,因此,它对实践有着重要的指导作用。在此意义上,真理是非常有用的。但是,有用的事物,即能够满足人们某种需要的东西,不一定就是真理。人们为获得的经济利益,不断毁林造田、开荒种地,结果造成水土流失严重、洪水泛滥成灾。从认识论说,这是价值原则违背了真理原则,B适合题意;其他选项均是错误的,排除。13. 面粉、水量的比例对发面很重要。水少面多,面团就硬;水多面少,面团软踏。经济运行也是如此,货币流通量与待售商品总量也要保持适度的比例,这说明物质的反应特性成为人类意识产生的物质基础联系是有条件的,联系构成了事物的变化和发展量变是质变的必要准备,质变促进新事物的产生事物的运动、变化是有规律的,要按客观规律办事A. B. C. D. 【答案】B【解析】此题考查对规律客观性、联系的条件性以及发展观的认识。此题考查学生分析理解问题能力,解答此题的关键是准确理解题干内容主旨。水少面多,面团就硬,水多面少,面团软踏踏,说明了联系是有条件的,联系构成了事物的变化和发展,故符合题意;面粉、水量的比例对发面很重要,货币流通量与待售商品总量也要保持适度的比例,说明了事物的运动、变化是有规律的,要按客观规律办事,故符合题意;材料中未涉及意识的产生,故排除;质变是双向的,只有前进的、上升的质变才能促进新事物的产生,故错误。故选B。14.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其它中学文档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