陕西省榆林市二中2018-2019学年高二下学期期末考试生物试卷 Word版含解析

上传人:清爽 文档编号:96207639 上传时间:2019-08-24 格式:DOC 页数:27 大小:426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陕西省榆林市二中2018-2019学年高二下学期期末考试生物试卷 Word版含解析_第1页
第1页 / 共27页
陕西省榆林市二中2018-2019学年高二下学期期末考试生物试卷 Word版含解析_第2页
第2页 / 共27页
陕西省榆林市二中2018-2019学年高二下学期期末考试生物试卷 Word版含解析_第3页
第3页 / 共27页
陕西省榆林市二中2018-2019学年高二下学期期末考试生物试卷 Word版含解析_第4页
第4页 / 共27页
陕西省榆林市二中2018-2019学年高二下学期期末考试生物试卷 Word版含解析_第5页
第5页 / 共27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陕西省榆林市二中2018-2019学年高二下学期期末考试生物试卷 Word版含解析》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陕西省榆林市二中2018-2019学年高二下学期期末考试生物试卷 Word版含解析(27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榆林市第二中学2018-2019学年第二学期期末考试高二年级生物试题一、选择题1.下列有关细胞中元素和化合物的叙述,正确的是()A. 细胞中常见的化学元素有20种,根据作用的大小分为大量元素和微量元素B. 组成人体细胞的主要元素(占细胞鲜重的百分比)中,O最多,H次之C. 生物体在不同的生长发育期含水量不同,如同种植物萌发种子中含水量比休眠种子高D. P参与构成生物体内的各种化合物,如磷脂、RNA、脂肪等【答案】C【解析】【分析】组成生物体的化学元素根据其含量不同分为大量元素和微量元素两大类。(1)大量元素是指含量占生物总重量万分之一以上的元素,包括C、H、O、N、P、S、K、Ca、Mg,其中

2、C、H、O、N为基本元素,C为最基本元素,O是含量最多的元素; (2)微量元素是指含量占生物总重量万分之一以下的元素,包括Fe、Mn、Zn、Cu、B、Mo等。【详解】A、细胞中常见的化学元素有20多种,根据含量的大小分为大量元素和微量元素,A错误;B、组成人体细胞的主要元素中,因水的含量多,故O的含量(占细胞鲜重的质量百分比)最多,C次之,B错误;C、同一生物体不同发育时期,含水量不同,如同种植物萌发种子的含水量比休眠种子高,C正确;D、脂肪只含有C、H、O三种元素,不含P,D错误。故选C。2.下列关于水与生命关系的叙述错误的是()A. 生物体的生命活动离不开水B. 种子萌发时,自由水与结合水

3、比值增大C. 自由水是细胞结构的重要组成成分,自由水含量越高,生物体的抗逆性越强D. 水参与光合作用、呼吸作用以及有机物的合成与分解过程【答案】C【解析】各种生物体的一切生命活动离不开水,A项正确;种子萌发时,细胞代谢活动旺盛,自由水与结合水的比值增大,B项正确;结合水是细胞结构的重要组成成分,结合水含量越高,生物体的抗逆性越强,C项错误;水能参与合作用、呼吸作用、有机物的合成与分解过程等许多化学反应,D项正确。【考点定位】细胞内水的存在形式和作用【名师点睛】细胞中的水(1)存在形式:自由水和结合水(3)自由水/结合水与代谢、抗逆性的关系自由水/结合水3.下列有关无机盐的叙述,错误的是()A.

4、 动物细胞内的无机盐大多数以离子形式存在B. 植物叶肉细胞内Mg可分布在类囊体的薄膜上C. 血浆中的无机盐浓度会影响抗利尿激素的分泌D. 用含15NH4Cl的培养液培养大肠杆菌不能标记DNA【答案】D【解析】细胞内的无机盐大多数以离子形式存在,A正确;植物叶肉细胞内Mg是合成叶绿素的原料,故可分布在类囊体的薄膜上,B正确;血浆中的无机盐浓度会影响渗透压,进而影响抗利尿激素的分泌,C正确;由于DNA中含有N元素,故用含15NH4Cl的培养液培养大肠杆菌能标记DNA,D错误。【点睛】易错点分析,要知道细胞内的无机盐绝大多数是以离子态形式存在,少量以化合态存在。化合态的无机盐是细胞和生物体的重要组成

5、成分,有些无机盐是细胞内某些复杂化合物的组成成分,如Mg2+是构成叶绿素的成分、Fe2+是构成血红蛋白的成分、I是构成甲状腺激素的成分。4.如图是构成细胞的某些化合物的元素组成情况,则对甲、乙、丙所表示的物质及其所能表现的生理功能推测错误的是()A. 甲可能是叶绿素,能吸收光能进行光合作用B. 乙可能是血红蛋白,有运输氧的作用C. 丙可能是磷脂,是细胞膜的主要成分D. 叶绿体中不可能同时存在甲和丙【答案】D【解析】【分析】叶绿素的组成元素是C、H、O、N,Mg;血红蛋白组成元素是C、H、O、N、Fe;磷脂的组成元素是C、H、O、N,P。【详解】A、甲含有C、H、O、N,Mg,可能是叶绿素,能吸

6、收光能进行光合作用,A正确;B、乙组成元素是C、H、O、N,还含有铁离子,可能是血红蛋白,血红蛋白有运输氧气,B正确;C、丙的组成元素是C、H、O、N,P,可能构成的是磷脂,构成生物膜,C正确;D、甲可能是叶绿素,叶绿体中含有叶绿素;丙可能是磷脂,组成叶绿体的两层膜,故叶绿体中可能同时存在甲和丙,D错误。故选D。【点睛】本题主要考查生物大分子的元素组成,意在考查学生对基础知识的理解掌握,难度适中。5.A型流感病毒中的H5N1亚型引起的禽流感是一种高致病性禽类传染病,其发病率和死亡率都很高。下列关于禽流感病毒的说法正确的是()A. 虽然能引发传染病,但是其没有细胞结构,因此它不是生物B. 能引发

7、传染病,必须寄生在活细胞内C. 需在人工配制的富含有机物的培养基上才可以培养D. 由于结构简单,只能通过二分裂方式繁衍后代【答案】B【解析】【分析】病毒没有细胞结构,不能独立进行生命活动,必须借助于活细胞才能代谢和繁殖;常见的病毒有:艾滋病毒、流感病毒、SARS病毒、烟草花叶病毒、噬菌体等等;病毒的成分包括蛋白质和核酸(DNA或RNA)。【详解】A、该病毒是没有细胞结构的特殊生物,A错误;B、病毒营寄生生活,必须寄生在活细胞中才可以繁殖后代,B正确;C、病毒营寄生生活,必须寄生在活细胞中才可以繁殖,在普通培养基上无法繁殖,C错误;D、原核细胞中的细菌一般是二分裂,病毒没有细胞结构,故不进行二分

8、裂,D错误。故选B。【点睛】本题考查了病毒的有关知识,要求考生识记病毒没有细胞结构,不能独立进行生命活动;识记病毒的组成,即蛋白质和核酸;并且明确病毒的核酸只有一种,这种核酸就是该病毒的遗传物质。6.下列关于细胞学说及其建立的叙述错误的是A. 细胞学说主要是由施莱登和施旺提出的B. 细胞学说的重要内容之一是动物和植物都是由细胞发育而来的C. 细胞学说认为细胞分为真核细胞和原核细胞D. 细胞学说揭示了细胞的统一性和生物体结构的统一性【答案】C【解析】【分析】细胞学说内容:细胞是一个有机体,一切动植物都由细胞发育而来,并由细胞和细胞产物所组成。细胞是一个相对独立的单位,既有它自己的生命,又对与其他

9、细胞共同组成的整体的生命起作用。新细胞可以从老细胞中产生。【详解】细胞学说是由德国植物学家施莱登和动物学家施旺所提出的,A正确;细胞学说的重要内容:一切动植物都是由细胞发育而来的,B正确;细胞分为原核细胞和真核细胞不是细胞学说的内容,C错误;细胞学说的其意义是阐明了细胞的统一性和生物结构的统一性,D正确。因此,本题选C。【点睛】解答本题的关键是:原核细胞和真核细胞的分类不属于细胞学说的内容,再根据题意作答。7.下列关于绿藻和蓝藻的说法错误的是()A. 都含有叶绿素B. 都属于自养生物C. 都含有核糖体D. 都有成形的细胞核【答案】D【解析】【分析】蓝藻属于原核生物,绿藻属于真核生物,原核细胞和

10、真核细胞的比较:【详解】A、绿藻和蓝藻都含有叶绿素,都能进行光合作用,A正确;B、蓝藻属于原核细胞,细胞中无叶绿体,但蓝藻和绿藻都能进行光合作用,都属于自养生物,B正确;C、绿藻和蓝藻都含有核糖体,C正确;D、蓝藻属于原核生物,没有核膜,因而不含成形的细胞核,D错误。故选D。【点睛】本题以蓝藻和绿藻为素材,考查原核细胞和真核细胞的形态和结构的异同,首先要求考生明确蓝藻属于原核生物,绿藻属于真核生物,其次要求考生识记原核细胞和真核细胞的形态和结构的异同,能结合所学的知识准确判断各选项。8.下列关于乳酸菌、酵母菌和青霉菌这三种微生物的共性的叙述,错误的是A. 活细胞内时刻发生着ATP和ADP的相互

11、转化B. mRNA都能通过核孔进入细胞质中发挥作用C. 都能在核糖体上发生碱基互补配对并合成多肽链D. 遗传物质都是DNA,并且都能发生基因突变【答案】B【解析】所有活细胞内都时刻发生着ATP和ADP的相互转化,A项正确;乳酸菌属于原核生物,细胞内没有核膜和核孔,B项错误;乳酸菌属于原核生物,酵母菌和青霉菌属于真核生物,原核细胞和真核细胞内都有核糖体,并且都能在核糖体上发生碱基互补配对并合成多肽链,C项正确;所有有细胞结构的生物的遗传物质都是DNA,并且都能发生基因突变,D项正确。【点睛】本题以乳酸菌、酵母菌和青霉菌为素材,考查原核细胞和真核细胞的形态和结构的异同等知识,首先要求考生明确乳酸菌

12、属于原核生物,酵母菌属于真核生物;其次要求考生识记原核细胞和真核细胞的异同,能结合所学的知识准确判断各选项。9.下列有关糖类生理作用的概括中,错误的是()A. 核糖和脱氧核糖是核酸的组成成分B. 葡萄糖是重要的能源物质C. 淀粉和糖原分别是植物和动物体内唯一的储备能源物质D. 糖被可参与细胞识别和免疫调节【答案】C【解析】【分析】糖类分为单糖、二糖和多糖:葡萄糖和核糖、脱氧核糖是单糖,葡萄糖是细胞生命活动的主要能源物质,核糖是RNA的组成成分,脱氧核糖是DNA的组成成分;淀粉是植物细胞的储能物质,糖原是动物细胞的储能物质,纤维素是细胞壁的组成成分,淀粉、糖原、纤维素都属于多糖。【详解】A、核糖

13、是核糖核苷酸的组成成分,脱氧核糖是脱氧核糖核苷酸的组成成分,A正确;B、葡萄糖是细胞生命活动的主要能源物质,B正确;C、淀粉是植物细胞的储能物质,糖原是动物细胞的储能物质,脂肪也是动植物细胞共有的储能物质,C错误;D、糖被在细胞的识别和免疫调节过程中发挥重要作用,糖被由蛋白质和多糖组成,D正确。故选C【点睛】本题的知识点是糖类的分类、分布和功能,核酸的分类和化学组成,脂肪的作用,对于相关知识点的记忆是解题的关键。10. 下列关于脂质的叙述,正确的是 ( )A. 脂质中的磷脂是细胞膜的组成成分B. 维生素D和性激素不属于固醇类物质C. 脂肪比相同质量的多糖彻底氧化产能少D. 脂质在核糖体、内质网

14、和高尔基体上合成【答案】A【解析】细胞膜的组成成分包括脂质、蛋白质和少量糖类,其中脂质分子中主要是磷脂,A正确;维生素D和性激素属于脂质中的固醇类物质,B错误;与相同质量的多糖相比,脂肪中的C、H元素含量多,O元素含量少,彻底氧化分解消耗的氧气多,产能也多,C错误;脂质主要在光面内质网上合成,D错误。【考点定位】本题考查脂质的有关知识,意在考查考生理解所学知识的要点,把握知识间的内在联系,形成知识的网络结构的能力。11.生命科学研究中常用“建模”方法表示微观物质的结构,图中13分别表示植物细胞中常见的三种大分子有机物,每种有机物都有其特定的基本组成单位。则下图中13可分别表示()A. 多肽、R

15、NA、淀粉B. DNA、RNA、纤维素C. DNA、蛋白质、糖原D. 核酸、多肽、糖原【答案】A【解析】图1中,单体具有很多不同形状,这些不同的单体只能表示20种氨基酸,因此图1可能表示蛋白质或者是多肽;图2中,有圆形、方形、六边形、三角形四种不同的单体,并且该有机物是单链的,因此它可以表示RNA分子的四种核糖核苷酸;图3中,只有圆形一种单体,最可能表示的是由葡萄糖聚合形成的多糖,而植物细胞中的多糖有淀粉和纤维素综合三幅图,图13可分别表示蛋白质或多肽、RNA、淀粉或纤维素A正确。【考点定位】单体、多聚体12.下列关于“检测生物组织中的糖类、脂肪和蛋白质”实验操作步骤的叙述中,正确的是()A. 用于鉴定还原糖的斐林试剂甲液和乙液,可直接用于蛋白质的鉴定B. 若要鉴定花生种子细胞中是否含有脂肪,一定需要用显微镜观察C. 鉴定可溶性还原糖时,要加入斐林试剂(甲液和乙液等量混合均匀再加入D. 用双缩脲试剂鉴定蛋白质时,需水浴加热2 min才能看到紫色【答案】C【解析】【分析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试题/考题 > 高中试题/考题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