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北省2019届高三下学期期末考试化学试卷 Word版含解析

上传人:清爽 文档编号:96200743 上传时间:2019-08-24 格式:DOC 页数:20 大小:432.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河北省2019届高三下学期期末考试化学试卷 Word版含解析_第1页
第1页 / 共20页
河北省2019届高三下学期期末考试化学试卷 Word版含解析_第2页
第2页 / 共20页
河北省2019届高三下学期期末考试化学试卷 Word版含解析_第3页
第3页 / 共20页
河北省2019届高三下学期期末考试化学试卷 Word版含解析_第4页
第4页 / 共20页
河北省2019届高三下学期期末考试化学试卷 Word版含解析_第5页
第5页 / 共20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河北省2019届高三下学期期末考试化学试卷 Word版含解析》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河北省2019届高三下学期期末考试化学试卷 Word版含解析(20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河北安平中学高三年级期末考试化学试题相对原子质量: H-1 C-12 N-14 O-16 S-32 Cl-35.5 Al-27 Fe-56 第I卷(共48分)一、选择题1.光纤通信是一种现代化的通信手段,它可以提供大容量、高速度、高质量的通信服务。光纤通信所使用的光缆,其主要部件为光导纤维。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制造光导纤维的主要原料是CaCO3;制造光导纤维的主要原料是SiO2;光导纤维传递光信号的基本物理原理是光的全反射;光导纤维传递光信号的基本物理原理是光的折射A. B. C. D. 【答案】B【解析】【分析】光导纤维的主要成分是二氧化硅,它是一种能利用光的全反射作用来传导光线的透明度极高的

2、细丝,据此分析。【详解】制造光导纤维的主要原料是是SiO2,故错误;制造光导纤维的主要原料是SiO2,故正确;光导纤维传递光信号的基本物理原理是光的全反射,故正确;光导纤维传递光信号的基本物理原理是光的全反射,故错误;答案选B。2.某新型“防盗玻璃”为多层结构,每层中间嵌有极细的金属线。当玻璃被击碎时,与金属线相连的警报系统就会立即报警,“防盗玻璃”能报警是利用了金属的()A. 延展性B. 导电性C. 弹性D. 导热性【答案】B【解析】新型“防盗玻璃”为多层结构,每层中间嵌有极细的金属线当玻璃被击碎时,与金属线相连的警报系统就会立即报警,说明当玻璃被击碎时,形成闭合回路,利用的金属的导电性,故

3、选B。点睛:掌握金属的物理性质及其应用是正确解答本题的关键,金属具有良好的导电性、导热性和延展性,根据题干信息,当玻璃被击碎时,与金属线相连的警报系统就会立刻报警说明利用了金属的导电性。3.现榨的苹果汁在空气中会由淡绿色变为棕黄色,其原因可能是()A. 苹果汁中的Fe2+变成Fe3+B. 苹果汁中含有Cu2+C. 苹果汁中含有OH-D. 苹果汁中含有Na+【答案】A【解析】试题分析:苹果汁中含有丰富的铁元素,淡绿色为亚铁离子的颜色,棕黄色为三价铁离子的颜色,因此苹果汁在空气中颜色由淡绿色变为棕黄色,为Fe2+变成Fe3+,故选A。考点:考查常见盐的性质4.化学在生产和生活中有重要的应用,下列说

4、法不正确的是A. 小苏打在生活中可用做发酵粉B. 过氧化钠可用于呼吸面具中氧气的来源C. 可溶性铁盐或铝盐可用于净水D. 碳酸钠常用于治疗胃病【答案】D【解析】【详解】A碳酸氢钠不稳定,受热分解生成碳酸钠和水、二氧化碳,小苏打在生活中可用做发酵粉,选项A正确;B过氧化钠(Na2O2)可作呼吸面具中氧气的来源,它与二氧化碳反应后生成碳酸钠和氧气,选项B正确;C可溶性铁盐(或铝盐)溶于水生成氢氧化铁胶体(或氢氧化铁胶体),胶体具有吸附作用,可用于净水,选项C正确;D治疗胃酸过多要用NaHCO3而不是Na2CO3,碳酸钠的碱性较强,不能用来中和胃酸,选项D不正确;答案选D。5. “绿色化学”要求化学

5、反应尽可能不产生“副产物”,下列反应最符合“绿色化学”要求的是A. 苯乙烯在一定条件下制聚苯乙烯B. 乙醇与浓硫酸共热制乙烯C. 乙醇催化氧化制乙醛D. 乙烷与氯气反应制氯乙烷【答案】A【解析】试题分析:A、苯乙烯在一定条件下制聚苯乙烯,反应物完全转化为产物,反应物100%被利用,正确;B、乙醇与浓硫酸共热制乙烯,同时生成副产物H2O,错误;C、乙醇催化氧化制乙醛,同时生成副产物H2O,错误;D、乙烷与氯气反应制氯乙烷,同时生成副产物HCl,错误。考点:本题考查绿色化学、物质的性质。6.下列物质是互为同分异构体的是( )A. 葡萄糖和蔗糖B. 果糖和麦芽糖C. 正丁烷和异丁烷D. 金刚石和石墨

6、【答案】C【解析】A蔗糖和葡萄糖的分子式分别为:C12H22O11、C6H12O6,分子式不相同,二者不是同分异构体,故A错误;B、果糖和麦芽糖的分子式分别为:C6H12O6和C12H22O11,分子式不相同,二者不是同分异构体,故B错误;C、正丁烷的结构简式为CH3CH2CH2CH3,异丁烷的结构简式为CH3CH(CH3)CH3,所以正丁烷和异丁烷是同分异构体,故C正确;D. 金刚石和石墨是碳元素的本题单质,属于同素异形体,故D错误;故选C。7. 等质量的下列物质完全燃烧时,消耗氧气的量最多的是( )A. C2H4 B. C6H6C. C2H5OHD. CH3COOH【答案】A【解析】试题分

7、析:有机物转化成 C2H4、C6H6、C2H4H2O、C22H2O,等质量时,CxHy转化成CHy/x,y/x越大,耗氧量越多,烃的含氧衍生物中含有氧元素,在相同情况下,耗氧量减少,故选项A正确。考点:考查有机物的燃烧等知识。8.下列化学用语书写正确的是A. O2-的离子结构示意图:B. CH4分子的比例模型:C. 四氯化碳的电子式:D. HClO的结构式:H-Cl-O【答案】B【解析】【分析】AO的质子数为8,其离子核外有10个电子;B甲烷为正四面体型,C原子半径大于H原子半径;CCl周围应满足8电子稳定结构;D次氯酸中Cl为+1价,与O形成一对共价键。【详解】A、O2-的离子结构示意图为,

8、选项A错误;B甲烷为正四面体型,C原子半径大于H原子半径,其比例模型为,选项B正确;CCl周围应满足8电子稳定结构,则四氯化碳的电子式为,选项C错误;D次氯酸中Cl为+1价,与O形成一对共价键,结构式为H-O-Cl,选项D错误;答案选B。【点睛】本题考查化学用语,为高频考点,涉及电子式、物质的形成过程、结构示意图及比例模型等,把握化学用语的规范应用及区别为解答的关键,注重基础知识的考查,题目难度不大。9.下列叙述中正确的是A. 分子式相同,各元素百分含量也相同的物质是同种物质B. 化学性质相似的不同物质一定属于同系物C. 分子式相同而结构不同物质一定是同分异构体D. 相对分子质量相同的不同物质

9、一定是同分异构体【答案】C【解析】【详解】A、分子式相同,各元素百分含量也相同的物质不一定是同种物质,如丙烯和环丙烷,选项A错误;B、化学性质相似的不同物质不一定是同系物。如甲酸HCOOH含醛基-CHO, 和醛类的化学性质有相似之处,都能发生银镜反应,但甲酸HCOOH并非醛类的同系物,选项B错误;C、分子式相同,而结构不同的化合物是同分异构体,选项C正确;D、相对分子质量相同的不同物质不一定是同分异构体,如甲酸和乙醇的相对分子质量相同,但不是同分异构体,选项D错误;答案选C。10.下列有水参加的反应,其中水作氧化剂的是A. 钠与水B. 二氧化氮与水C. 过氧化钠跟水D. 氯气与水【答案】A【解

10、析】【详解】A、钠与水反应,水中氢元素化合价由+1价变为0,水做氧化剂,选项A正确;B、二氧化氮与水反应,水中各元素化合价均不变,水既不做氧化剂又不做还原剂,选项B错误;C、过氧化钠跟水反应,水中各元素化合价均不变,水既不做氧化剂又不做还原剂,选项C错误;D、氯气与水反应,水中各元素化合价均不变,水既不做氧化剂又不做还原剂,选项D错误;答案选A。11.常温下,下列各组物质中,Y既能与X反应又能与Z反应的是XYZNaOH溶液Al(OH)3稀硫酸KOH溶液Na2CO3稀盐酸CO2Na2O2H2OFeCl3溶液Cu稀硫酸A. B. C. D. 【答案】A【解析】【详解】氢氧化铝是两性氢氧化物,能与氢

11、氧化钠反应生成偏铝酸钠与水,与稀硫酸反应生成硫酸铝与水,故符合;Na2CO3与稀盐酸反应生成氯化钠、水和二氧化碳,但与KOH溶液不反应,故不符合;Na2O2既能与水反应生成氢氧化钠和氧气,又能与二氧化碳反应生成碳酸钠和氧气,故符合;Cu与氯化铁溶液反应得到氯化铜、氯化亚铁,但与稀硫酸不反应,故不符合;故选A。【点睛】本题考查元素化合物的性质,熟练掌握元素化合物性质是解题的关键。本题的易错点为,要注意碳酸钠和碳酸氢钠性质的区别。12.合金是指两种或两种以上的金属(或金属与非金属)熔合而成的具有金属特性的物质。分析下表中的数据,不能形成合金的是NaCuAlFe熔点/97.810836601535沸

12、点/883256724672750A. Cu和NaB. Cu和AlC. Al和NaD. Fe和Cu【答案】A【解析】【详解】合金是由两种或两种以上的金属与金属或非金属经一定的方法合成的具有金属特性的物质,一般通过熔合成均匀液体凝固而得,即两种金属都成为液态时进行混合。由于金属钠的沸点较低,在Cu熔化时温度达1083,而此时金属钠已变成气态,无法完成液态时混合。答案选A。13.除去Na2CO3溶液中少量NaHCO3最佳方法是A. 加入适量盐酸B. 加入适量NaOH溶液C. 加热D. 通入过量的CO2【答案】B【解析】【分析】本题主要考查钠的重要化合物。除杂的原则:(1)不增:不增加新的杂质,(2

13、)不减:被提纯的物质不能减少,(3)易分:操作简便,易于分离,据此结合选项解答。【详解】A.盐酸与碳酸钠反应生成氯化钠、水、二氧化碳,故A错误;B.适量氢氧化钠与碳酸氢钠恰好反应生成碳酸钠和水,除去碳酸氢钠,同时生成碳酸钠,没有引入新杂质,故B正确;C.在溶液中加热碳酸氢钠不易分解,分解不彻底,故C错误;D.通入二氧化碳,二氧化碳与碳酸钠反应生成碳酸氢钠,故D错误。【点睛】本题考查物质的分离提纯、钠的化合物的有关性质,难度不大,注意C选项为易错点,在固态情况下通常用加热方法除去碳酸钠中的碳酸氢钠。14.下列物质中既能跟稀H2SO4反应,又能跟氢氧化钠溶液反应的是 ( )NaHCO3Al2O3A

14、l (OH )3AlA. B. C. D. 全部【答案】D【解析】试题分析:NaHCO3属于弱酸弱碱盐,既能与稀硫酸反应,生成CO2气体,又能与氢氧化钠反应,生成盐,故正确;Al2O3属于两性氧化物,既能与稀硫酸反应,生成Al3+离子,又能与氢氧化钠反应生成AlO2-离子,故正确;Al(OH)3属于两性氢氧化物,既能与稀硫酸反应,生成Al3+离子,又能与氢氧化钠反应生成AlO2-离子,故正确;金属铝与稀硫酸反应生成Al3+和氢气,与氢氧化钠反应生成AlO2-和氢气,故正确。选D。考点:考查了元素化合物性质的相关知识。15.下列关于有机物实验现象与原因的叙述中,完全正确的一组是( )选项实验现象原因A乙烯和苯都能使溴水褪色乙烯和苯都能与溴水发生加成反应B乙酸与NaHCO3溶液反应产生无色气体乙酸的酸性比碳酸强C葡萄糖和蔗糖都能与银氨溶液共热产生银镜葡萄糖和蔗糖都有醛基D乙醇和钠反应剧烈乙醇羟基中的氢原子活泼A. AB. BC. CD. D【答案】B【解析】A、苯不能使溴水褪色故A错误;B、乙酸的酸性大于碳酸,与NaHCO3溶液反应产生二氧化碳,故B正确;C、蔗糖中不存在醛基,不能与银氨溶液反应产生银镜,故C错误;D、乙醇和钠反应比较缓慢,故D错误;故选B。16.下列各组中的反应,属于加成反应的是A. 丙烯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试题/考题 > 高中试题/考题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