焊接工艺管理与改善培训课件.ppt

上传人:F****n 文档编号:96197504 上传时间:2019-08-24 格式:PPT 页数:101 大小:543.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焊接工艺管理与改善培训课件.ppt_第1页
第1页 / 共101页
焊接工艺管理与改善培训课件.ppt_第2页
第2页 / 共101页
焊接工艺管理与改善培训课件.ppt_第3页
第3页 / 共101页
焊接工艺管理与改善培训课件.ppt_第4页
第4页 / 共101页
焊接工艺管理与改善培训课件.ppt_第5页
第5页 / 共101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焊接工艺管理与改善培训课件.ppt》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焊接工艺管理与改善培训课件.ppt(101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焊接工艺管理与改善,目 录,02,焊接工艺设计,03,工艺过程控制,04,工艺改善,05,工艺标准化,工艺管理概述,01,01,工艺管理概述 Process management outline,研发是策划,设计是编剧, 工艺是导演,质检是监督。 -个人工作心得,工艺管理的演变 工艺管理的基本任务 工艺部门的职责,一、工艺管理的演变,1. 质量检验阶段(20世纪初至30年代末): 其特点是以事后检验为主。质量检查法-问题修正-工艺改变。 2. 统计工序控制阶段(20世纪40年代至50年代末): 其主要特点是从单纯依靠质量检验事后把关,发展到工序控 制,突出了质量的预防性控制与事后检验相结合的

2、管理方式。 统计工序控制 即SPC(Statistical Process Control),它是利用 控制图采用统计方法对过程中的各个阶段进行控制,从而达到 改进与保证质量的目的。SPC有一定的预防作用。 3.质量系统工程阶段(20世纪60年代始至今): 其特点是主动预防。实施全面质量管理:全面的质量、全过 程、全员参加;用能力指标 Cp和Cpk指数来预测不良生产的程 度,只要监控设备能力Cmk和工艺能力Cpk表现,就可以免除 检查作业和预防不良品的出现;六西格玛(6 sigma)管理。,二、 工艺管理的基本任务,工艺工作产品工艺工作程序图.doc是机械制造业的基础工作,贯穿于生产的全过程。

3、是实现产品设计、保证产品质量、发展生产、降低消耗、提高生产效率的重要手段。 工艺管理是企业重要的基础管理,是改善质量产品质量特性.doc、产品质量形成的过程.doc、提高效率、保证安全、降低消耗、增加效益、发展生产的重要手段和保证。 工艺管理的基本任务是: (1)在一定的生产条件下,应用现代科学理论和手段,对各项工艺工作进行计划、组织、协调和控制,使之按一定的原则、程序和方法有效地运行。 (2)建立一套与企业目标关系协调、责任明确、职能相应的工艺工作法规和标准,即文件化的工艺管理体系。,三、 工艺部门的职责,a.编制工艺发展规划。 为了提高企业的工艺水平,适应产品发展需要,各企业应根据本企业的

4、发展规划、中远期和近期目标,按照先进与适用相结合、技术与经济相结合的方针,编制工艺发展规划,并制定相应的实施计划和配套措施。 工艺发展计划包括工艺技术措施规划(如新工艺、新材料、新装备和新技术攻关规划等)和工艺组织措施规划(如工艺线路调整、工艺技术、改造规划等)。 工艺发展规划应在企业技术总负责人主持下,以工艺部门为主、有关部门参加进行编制,并经批准后实施。,b.负责工艺技术的试验研究与开发。 工艺试验研究范围: a) 工艺发展规划中的研究开发项目; b) 生产工艺准备中新技术、新工艺、新材料、新装备的试验研究; c) 为解决现场生产中重大产品质量问题或有关技术问题而需进行的攻关性试验研究;

5、d) 消化引进项目的验证性试验研究。 c.负责产品生产的工艺准备。 参与新产品和老产品改进的工艺调研和考察; 负责产品设计工艺性审查; 负责工艺方案设计; 负责工艺路线设计;,设计和编制成套工艺文件; 负责工艺装备的设计与管理; 编制工艺定额; 组织工艺评审; 组织工艺验证; 负责工艺总结; 负责工艺整顿。 d.指导生产现场工艺管理。 生产现场管理主要是对人、机、料、法、环、测等诸因素的综合管理。 e.参与工艺纪律管理。 f.开展工艺标准化管理。 工艺标准化主要范围: a) 工艺术语、符号、代号标准化; b) 工艺文件标准化;,c) 工艺要素与工艺参数标准化; d) 工艺操作方法的典型化与标准

6、化; e) 工艺装备标准化; f) 工艺管理标准化。 g.开展工艺信息及工艺情报管理。 h.制定工艺标准、工艺管理制度并组织实施。 i.开展工艺技术创新及改进活动。 开展群众性的合理化建议与技术创新活动。进行新工艺和新技术推广交流工作。 j.负责和组织工艺成果的申报、评定和奖励工作。 k.配合人力资源部门对工艺技术人员、工人进行培训教育。,02,焊接工艺设计 Welding process design,焊接工艺设计始于产品设计! -个人工作心得, 焊接结构的工艺分析和审查 生产工艺过程分析 工艺方案设计 工艺规程编制 工艺评审 工艺装备的设计与制造,一、焊接结构的工艺分析和审查,1、焊接结构

7、工艺性审查的目的 (1)焊接结构工艺性:是指设计的焊接结构在具体的生产条件下能否经济地制造出来并采用最有效工艺方法的可靠性。(生产工艺性/使用工艺性) (2)工艺性审查的目的:是保证结构设计的合理性、工艺的可行性、结构使用的可靠性和经济性。 (3)工艺性审查的作用: a. 及时调整和解决工艺方面的问题 b. 加快工艺规程编制的速度 c. 缩短新产品生产准备周期 d. 减少或避免在生产过程中发生重大技术问题 e. 提前发现新产品关键零件和关键加工工序所需的设备和工装,以便提前安排订货或设计制造。,2、焊接结构工艺性审查的步骤 (1)产品结构图样审查: 1) 产品图样包括新产品图样、继承性设计图样

8、以及外来图样。 2)对图样的基本要求: 绘制的焊接结构图样,应符合机械制图国家标准中的有关规 定。图样应当齐全,除焊接结构的装配图外,还应有必要的部 件图和零件图。 图样上的技术要求应该齐全合理,若不能用图形、符号表示 时,应在技术要求中加以说明。 (2)产品结构技术要求审查: 焊接结构技术要求包括使用要求和工艺要求。 1)使用要求:一般是指结构的强度、刚度、耐久性(抗疲劳、 耐腐蚀、耐磨、抗蠕变等)以及在工作环境条件下焊接结构的 几何尺寸、物理性能等。 2)工艺要求:是指组成产品结构材料的焊接性、结构的合理 性、生产的经济性和方便性。,3、焊接结构工艺性审查的内容,工艺性审查时,应从以下方面

9、分析焊接结构的合理性: (1)从满足焊接结构强度的角度分析 1)从焊接接头的强度分析 应根据接头承载状态及焊接生产特点,在保证强度和使 用寿命的条件下选择合理的接头形式。 2)从焊接结构的接头形式分析 焊接结构的接头形式中对接接头较理想,其受力均匀、 应力集中小。对接接头焊缝的布置合理与否对结构的强度 也有较大影响。 3)从焊接结构工作环境分析 当焊接结构在腐蚀介质中工作时应力求采用对接焊,焊 缝焊透,同时要避免接缝隙形成尖角和结构死区,以便流 体介质排放与清洗,防止底部沉积。,(2)从减小结构焊接变形与应力的角度分析 1)从减小焊接变形分析 a.尽可能减少结构上的焊缝数量和焊缝的填充金属量

10、b.尽可能选用对称的构件截面和焊缝位置 c.采用合理的装配焊接顺序 2)从减小焊接残余应力分析 a.尽量避免焊缝过于集中 b.尽可能地减小焊缝截面尺寸 c.尽量避免焊缝相交 d.焊缝位置应远离加工位置和工作受力部位 焊接结构工艺性审查例图.doc,(3)从减小焊接结构应力集中的角度分析 a. 尽量避免焊缝过于集中 b. 尽量采用合理的接头形式 c. 尽量避免构件截面的突变和几何不连续性 d. 应用复合结构 (4)从焊接结构生产的工艺性角度分析 1)保证接头具有良好的可焊到性 2)保证接头具有良好的可探伤性 3)选用焊接性好的材料来制造焊接结构 在结构选材时,首先应满足结构工作条件和使用性能 的

11、需要,在保证此需要的前提下,优先考虑的是材料的 焊接性,再考虑材料的强度。,(5)从焊接结生产的经济性角度分析 1)合理提高材料利用率 一般来说,零件的形状越简单,材料的利用率就越高。 2)尽量减少劳动生产量 a.尽量取消多余加工(合理的坡口形式和尺寸) b.减少辅助工时 c.减少调整量 d.尽量利用型钢和标准件 3)采用低成本、高效率的先进焊接技术 当产品批量大、数量多的时候,应该考虑焊接过程的 机械化和自动化。尽量使焊缝排列规则和采用同一种接 头形式。,二、生产工艺过程分析,1、焊接工艺过程分析的原则 工艺过程分析应遵循“在保证技术条件的前提下,取得最 大经济效益”的原则。 2、生产纲领对

12、工艺过程分析的影响 工艺分析是在焊接结构生产要求和可能实施的生产工艺过 程之间,寻求矛盾和解决矛盾的办法。焊接工艺过程分析的目 的是根据不同的生产纲领选择并确定最佳工艺方案。 按照生产纲领的大小,焊接生产可分为单件生产、成批生 产、大量生产三种类型。不同的生产类型,其特点不同,所选 择的加工路线、设备情况、人员素质、工艺文件等也是不同的。,(1)单件生产: 特点是产品种类多、数量少、重复制造少。应选择适应 性广的通用装配、焊接、起重运输及其他工装设备;应选 择技术等级较高的工人进行手工生产,而机械化生产是得 不偿失的; (2)成批生产: 产品具有周期性重复加工的特点。其生产工艺过程及生 产组织

13、介于单件生产和大量生产之间。 (3)大量生产: 特点是种类单一、数量很大、工件尺寸和形状变化不大。 应选择专门的机械和各种工装设备,生产设备负荷越大越 好;应选择技术等级不高的熟练工人进行流水线生产,机 械化、自动化程度越高越好;,3、工艺过程分析的方法和内容,产品的工艺分析由产品主管工艺师来组织有关的专 业人员一起共同完成。 (1)从保证技术条件的要求进行工艺分析 a. 保证获得优质的焊接接头(考虑焊接方法、材料成分性能、结构形式的影响) b. 保证获得准确的外形尺寸(考虑结构因素的影响、采用适当的工艺措施) (2)从采用先进工艺的可能性进行工艺分析 a. 采用先进的工艺方法(厚板焊接时,对

14、比MAG、埋弧焊及电渣焊工艺方法的先进性) b. 焊接生产过程的机械化、自动化 c.改进产品结构,采用先进的工艺过程,1、工艺方案设计原则 a. 产品工艺方案是指导产品工艺准备工作的依据,一般除单件、小批生产的简单产品外,都应具有工艺方案。 b. 设计工艺方案应在保证产品质量的同时,充分考虑生产周期、成本和环境保护。 c. 根据本企业能力,积极采用国内外先进工艺技术和装备,以不断提高企业工艺水平。 d. 根据对生产全过程的工艺分析应设计出多个工艺方案,经比较、论证后,确定一个最优工艺方案予以实施。,三、工艺方案设计,2、设计工艺方案的依据 a.产品图样及有关技术文件; b.产品的生产大纲、投产

15、日期、寿命周期; c.产品的生产类型和生产性质; d.本公司现有生产能力; e.国内外同类产品的工艺技术水平; f.有关技术政策和法规; g.公司有关技术领导对该产品工艺工作的要求及有关科室、车间的意见。 3、工艺方案的分类 a.新产品样机试制工艺方案 b.新产品小批试制工艺方案 c.批量生产工艺方案 d.老产品改进工艺方案,4、工艺方案的内容,a.审查评价产品设计工艺性; b.提出自制件和外购(协)件的划分意见以及自制件的工艺 路线; c.提出标准及特殊设备、测试仪器仪表的购置、代用意见; d.提出必备的工艺装备设计、制造、改进意见以及对工艺、 工装的验证要求; e.关健零部件、重要零部件的

16、工艺规程设计意见以及关健件 质量攻关措施意见和工序控制点设置意见; f.提出应设计和编制的全部工艺文件及要求; g. 主要原材料和工时的估算; h.有关新工艺、新材料、新技术的采用、试验意见; i.对生产节拍的安排和投产方式的建议; j.装配、调试方案和生产现场平面布置、工作环境的改造与 调整意见; k. 提出对有关人员培训的意见。,5、 工艺方案设计程序,a. 产品主持工艺师提出产品工艺方案(两个以上); b. 工艺部门组织讨论确定最佳方案并经工艺部门主管 审核; c. 工艺方案经审核后送总工艺师或总工程师批准; d. 编号、描图、存档。 注: 工艺方案的更改应由产品主持工艺师提出,并填写更改通知单,经总工程师或总工艺师批准后执行。,四、工艺规程编制,1、工艺过程的概念 生产过程:是指将原材料转变为成品的全过程。生产过 程包括工艺过程(直接生产过程)和辅助生产过程。 工艺过程:是指在生产过程中,通过改变生产对象的形 状、尺寸、相互位置和性质等,使其成为成品或半成品的 过程。机械产品的工艺过程可分为铸造、锻造、冲压、焊 接、机械加工、热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PPT模板库 > PPT素材/模板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