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年级物理知识点初中物理计算公式大全

上传人:n**** 文档编号:96194577 上传时间:2019-08-24 格式:DOC 页数:18 大小:258.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九年级物理知识点初中物理计算公式大全_第1页
第1页 / 共18页
九年级物理知识点初中物理计算公式大全_第2页
第2页 / 共18页
九年级物理知识点初中物理计算公式大全_第3页
第3页 / 共18页
九年级物理知识点初中物理计算公式大全_第4页
第4页 / 共18页
九年级物理知识点初中物理计算公式大全_第5页
第5页 / 共18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九年级物理知识点初中物理计算公式大全》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九年级物理知识点初中物理计算公式大全(18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分子动理论与内能一、分子动理论:1、物质是由 分子 组成的。2、一切物体的分子都在 不停地做无规则的运动 。扩散现象说明:A、分子之间有 间隙 。B、分子在不停的做无规则 运动 。固、液、气都可扩散,扩散速度与 温度 有关。注:扩散现象是组成物质的分子自己运动的直接结果,它不同于用机械的方法对物体进行搅拌,或因重力、风力等使物体发生了宏观的运动。比如“小虫在脏水中蠕动”不是扩散,因为小虫不是分子;“迎风飘来一阵花香”也不是扩散,因为花香是风吹来的不是自己扩散来的;“墨水落入水中,沿途拉出一串墨迹”也不是扩散,因为那是靠重力实现的。3、分子间有相互作用的 引力 和 斥力 。固体和液体很难被压缩是

2、因为:分子之间的 斥力 起主要作用。固体很难被拉断,胶水粘东西都是因为分子之间 引力 起主要作用。破镜不能重圆的原因是:镜块间的距离远大于分子之间的作用力的作用范围,镜子不能因分子间作用力而结合在一起。二、内能:1、内能:物体内部所有分子做无规则运动的动能和分子势能的 总和 ,叫做物体的内能。2、物体在任何情况下都有 内能 ,无论是高温的铁水,还是寒冷的冰块。3、影响物体内能大小的因素:温度:在物体的质量,材料、状态相同时,温度越高物体内能 越大 。质量:在物体的温度、材料、状态相同时,物体的质量越大,物体的内能 越大 。存在状态:在物体的温度、材料质量相同时,物体存在的状态不同时,物体的内能

3、也可能 不相同 。(例:质量相等的00C的水比00C的冰的内能大,因为冰熔化成水要吸收热量。)4、内能与机械能不同:内能不为 零 ,机械能可以为 零 。5、热运动:物体内部大量分子的无规则运动叫做 热运动 。温度越高,分子无规则运动的速度 越快 。三、内能的改变:1、改变内能的方法: 做功 和 热传递 。A、做功改变物体的内能:做功可以改变内能:对物体做功物体内能 增加。物体对外做功物体内能 减少 。做功改变内能的实质是 能量的转化 。B、热传递可以改变物体的内能。热传递是 内能 从高温物体向低温物体传递的现象。热传递的条件是 温度差 ,热传递传递的是 内能 ,而不是 温度 。热传递过程中,传

4、递的能量的 多少 叫热量,热量的单位是 焦(J) 。热传递的实质是能量的转移。热传递的方向:高温物体-低温物体附:吸热(放热)不一定升温(降温) 晶体熔化(凝固)、液体沸腾或吸热的同时对外做功升温(降温)不一定吸热(放热)(有可能是做功改变了物体内能)温度升高,内能增加;内能增加,温度不一定增加 (晶体熔化、液体沸腾)温度降低,内能减少;内能减少,温度不一定降低 (液体凝固) 吸热内能不一定增加,放热内能不一定减少。(吸热的同时对外做功,放热的同时外界对物体做功)四、热量计算:1、比热容:表示物体 吸热 的本领的物理量 定义:1kg某物质温度升高(或降低)1oC吸收(或放出)的热量,叫着这种物

5、质的比热容。比热容是物质的一种特性,大小与物体的 种类 和 状态 有关,与质量、体积、温度、密度、吸热放热、形状等无关。水的比热容为 4.2103 J/(kg),其物理意义是 1kg水温度升高(或降低)1oC,吸收(或放出)的热量是4.2103 J水常调节气温、取暖、作冷却剂、散热,是因为水的比热容 大 。2、热量计算公式:Q=cmt(吸m(tt0),放m(t0t)注:t :物体的变化温度; t0:物体的初温; t:物体的末温3、热平衡: 吸放 改变世界的热机一、内能的利用(一)燃料燃烧: 化学能 能转化为 内能 。(二)热值1、定义:1kg(1m3)某种物质完全燃烧放出的热量,叫做这种燃料的

6、热值。2、热值反映的是某种物质的一种 特性 ,只与燃料的 种类 有关,与燃料的形态、质量、体积等均无关。3、公式:Qmq=Vq(q为热值)。 单位:J/kg J/m34、酒精的热值是3.0107J/kg,表示: 1kg酒精完全燃烧放出的热量是3.0107J。5、火箭常用液态氢做燃料,是因为: 它的热值高 。6、炉子的效率:定义:炉子有效利用的热量与燃料完全燃烧放出的热量之比。公式:=Q吸/ Q放 二、热机1、内能的利用方式: 利用内能来加热; 利用内能来做功;2、热机:能的转化: 内能 转化为 机械能 。蒸气机内燃机喷气式发动机3、内燃机:汽油机和柴油机。4、内燃机的工作过程:内燃机的一个工作

7、循环: 吸气 冲程、压缩 冲程、 做功 冲程、 排气 冲程。 做功 冲程是内燃机中唯一对外做功的冲程,它将 内能 转化为 机械能。其余三个冲程是依靠飞轮的 惯性 来完成的, 压缩冲程将 机械能 转化为 内能。(注:1个工作循环对外做功1次,活塞往复2次,飞轮转2圈,有4个冲程)5、 热机的效率:热机用来做有用功的那部分能量和完全燃烧放出的能量之比叫做热机的效率。热机效率小于 1 .公式:=Q有/ Q放6、 汽油机和柴油机的比较:汽油机有 火花塞 ,柴油机有 喷油嘴 ;汽油机吸入 汽油和空气的混合物 、柴油机吸入 空气 ;汽油机是 点燃式 ,柴油机是 压燃式;柴油机的效率 比汽油机高 。认识电路

8、一、简单的电现象1、带了电(荷):摩擦过的物体有 吸引轻小物体 的性质,我们就说物体带了 电 。2、摩擦起电的原因:不同物质原子核束缚电子的本领 不同 ,电荷从一个物体 转移 到另一个物体。3、两种电荷:正电荷:规定: 丝绸摩擦过的玻璃棒带的电荷 。负电荷:规定: 毛皮摩擦过的橡胶棒带的电荷 。(玻正橡负)4、电荷间的相互作用规律:同种电荷 相互排斥 ,异种电荷 相互吸引 。根据带电体有吸引轻小物体的性质和电荷间的相互作用规律,所以:出现吸引情况应有两种带电情况:、两物体一个带电一个不带电,、两物体带异种电荷。出现排斥情况两物体的带电情况:带同种电荷。5、验电器:作用:检验物体是否带电的工具。

9、工作 原理: 同种电荷相互排斥 。6、电荷量: 定义:电荷的多少叫电量。 单位:库仑(C)二、电路1、 组成:电源 :提供 电能 的装置,或把其他形式的能转化为 电能 的装置。用电器:将 电能 其他形式 的能的装置。开关: 控制 电路的通断。通常与用电器 串联。导线:连接作用、输送 电能 。2、电路的三种状态:a开路: 无 电流。 b通路: 有 电流。 、电源短路:用导线的两端直接将电源两极或用电器的两端连接起来。c短路: 发生电源短路时,电路中有很大的电流,可能烧坏电源、导线,引起火灾 、局部短路:3、连接方式:串联和并联特点串联并联概念把元件逐个顺次连接起来的电路把元件并列的连接起来的电路

10、电流的路径、开关的作用、用电器的工作情况电路中只有 一 条电流路径;开关可以控制所有用电器,与接入的位置 无关 ;一处断开所有用电器都停止工作。相互影响电路中的电流路径至少有两条;分为干路开关和支路开关。干路开关 控制整个电路,支路开关 只控制所在支路;各支路中的元件独立工作,互不影响。例子小彩灯、开关和用电器家庭中各用电器、各路灯4、判断串联、并联的方法:(1)定义法:元件逐个依次连接的电路是串联;元件并列连接起来的电路是并联。(2)电流法:电流路径有且只有一条的电路是串联;电流路径至少2条的电路是并联。(3)拆除法:拆掉一个或者多个用电器,其它用电器都不能正常工作的电路是串联;拆掉一个或者

11、多个用电器,其余各用电器仍能正常工作的电路是并联。(4)节点法:、在电源正极处标记a,在电源负极处标记b。(字母大小写都可以)、任意移动a,让a顺着导线上任意移动,但是记住当a遇到电阻(R1,R2,R3)时不能跨越电阻移动到电阻的另一端。这样在a停止的地方标记a(或者你认为重要的地方都标记a),记住一定要全面,a能走的地方一定要走!、确定a能走过的地方都走过以后,用同样的方法移动b。这样一来,你应该能看见R1,R2,R3的两端分别都有a和b。、接下来就是判断了:如果每个用电器两端都有a和b,那么这个电路就是并联的。如果若干个用电器中,只有一个用电器一端有a,另一个用电器一端有b,那么这个电路就

12、是串联的。如上右图所示的电路中,只增加一根导线,使电路变成并联电路,则这根导线应该接在 两点之间。(A、D)三、电流(I)1、形成:电荷的 定向移动 形成电流2、方向的规定: 正电荷 定向移动的方向规定为电流方向。电源外部,电流的方向: 正极流向负极 。(内部从负极流向正极)3、电流的概念:物理学中用每秒通过导体横截面的电荷量叫 电流的强度。用符号 I表示。4、电流的效应:(1) 、 热 效应。白炽灯,电饭锅。(2)、 磁 效应,电铃。(3)、 化学 效应,电解、电镀。5、单位:(1)、单位: 安(A)、 毫安(mA) 、 微安(uA) (2)、换算关系:1A= 103 mA = 106 A6

13、、测量: (1)、仪器:电流表,符号: (2)、方法:(一)读数时应做到“两看清”即:量程和 分度值 。(二)使用时规则(四条):电流表要 串联 在电路中; 电流要从电流表的 正 接线柱流入, 负 接线柱流出,否则指针反偏。被测电流不要超过电流表的 量程 。 绝不允许直接将电流表接在电源两极,电流表相当于一根 导线 。选择量程:电流表有两个量程: 0-0.6 A(分度值: 0.02 A) 和 0-3 A(分度值 0.1 A)。测量时,先大后小要 试触 。四、电压(U)(一)、电压的作用1、电压是形成 电流 的原因, 电源 是提供电压的装置。2、在理解电流、电压的概念时,通过观察水流、水压的模拟

14、实验帮助我们认识问题,这里使用了科学研究方法“ 类比 ”(二)、电压的单位1、国际单位: 伏(V) 常用单位: 千伏(kV)、毫伏(mV)、微伏(uV) 换算关系:1kv 1000 V1V 1000 mV 1mV=1000uV2、一节干电池 1.5V 一节蓄电池 2V 家庭电压 220V 安全电压 不高于36V (三)、电压测量: 1、仪器: 电压表 ,符号:2、读数时,看清接线柱上标的 量程 和 分度值 3、使用规则:电压表要 并 联在电路中。电流从电压表的“ 正 接线柱”流入,“ 负 接线柱”流出。被测电压不要超过电压表的 量程 。可以直接接在电源两极测 电源电压 。(四)判断电路故障1、电流表示数正常而电压表无示数:电压表接触不良;与电压表并联的用电器短路。2、电压表有示数而电流表无示数:电流表短路;和电压表并联的用电器开路,此时电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幼儿/小学教育 > 小学课件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