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理应激与危机干预讲义_2

上传人:F****n 文档编号:96179046 上传时间:2019-08-24 格式:PPT 页数:42 大小:2.24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心理应激与危机干预讲义_2_第1页
第1页 / 共42页
心理应激与危机干预讲义_2_第2页
第2页 / 共42页
心理应激与危机干预讲义_2_第3页
第3页 / 共42页
心理应激与危机干预讲义_2_第4页
第4页 / 共42页
心理应激与危机干预讲义_2_第5页
第5页 / 共42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心理应激与危机干预讲义_2》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心理应激与危机干预讲义_2(42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第三章 心理应激与危机干预,学习目标,了解应激的概念 掌握应激的过程和护理工作中应激的应对 掌握常见的心理危机及干预技术 理解心理危机评估、制定、实施危机干预干预护理计划,第一节 心理应激,一、心理应激的概念,当个体觉察到需求和满足需求的能力不平衡时,倾向于通过整体心理和生理反应表现出来的多因素作用的适应过程,其结果可以是适应或适应不良。,应激:指一个系统在外力作用下竭尽全力对抗时的超负荷状态。 一般适应综合症: 警戒期 抵抗期 衰竭期,二 心理应激的过程,(一)应激源 指能引起应激反应的各种体内外环境刺激因素。,1、躯体性应激源 2、心理性应激源 3、文化性应激源 4、社会性应激源,躯体性应

2、激源,直接对躯体产生刺激作用的某些刺激物,包括各种理化和生物刺激物。 如高温、低温、强烈的噪声、辐射、创伤、疾病等。,心理性应激源,指来自头脑中的某些紧张信息,包括认知评价和情绪波动。如各种心理冲突与挫折。,文化性应激源,指因文化背景或情景变化而造成的刺激。包括语言、生活方式、风俗习惯、宗教信仰等。,社会性应激源,包括重大的社会与经济变革、战争、自然灾害、失业、家庭危机和亲人的意外事故等。,地震、汶川的灾难,(二)中介机制,(1)、认知评价 (2)、人格特征 (3)、应对策略 (4)、心理防御机制:包括否认、曲解、内射、退化、幻想、合理化、转移、反向、补偿、幽默等。,1、心理中介机制,2、生理

3、中介机制,(1)神经系统,应激源经过认知评价,传递到下丘脑,交感神经肾上腺髓质轴被激活,释放大量儿茶酚胺,致使分泌大量肾上腺素和去甲肾上腺素。引起中枢神经系统兴奋性增高。表现为心率加快、心排血量增加、血压增高、呼吸加深加快、出汗、分解代谢加速、血糖升高等。为机体适应和应对应激源提供充足的功能和能量储备。,(2) 神经内分泌系统,该中介途径通过下丘脑-腺垂体-靶腺轴进行调节。腺垂体被认为是人体内最重要的内分泌腺,而肾上腺是腺垂体的重要靶腺之一。研究发现,当人在飞行跳伞、阵地作战、预期手术、参加考试等应激情况下,都有上述两轴系统即肾上腺皮质和肾上腺髓质被激活。,(3)免疫系统,急性应激阶段,先出现

4、免疫抑制,之后可能出现免疫增强,短暂而轻微的应激不影响或稍增强免疫系统的功能。 中等强度的应激可增强免疫反应,强烈的应激可抑制细胞免疫功能。,免疫学研究表明:在应激状态下,可通过下丘脑及其控制的激素影响机体免疫功能。,3、社会支持系统,在应激状态下,来自社会各方面的精神和物质上的援助对摆脱困境有一定支持作用。,(三)应激反应,1、应激的心理反应 (1)认识反应: 适度的应激状态有助于增强感知,活跃思维,集中注意力,提高认识能力。 若应激过强,则对认识活动产生不良影响,如感知过敏,思维混乱,自制力下降。,(2)情绪反应,主要有焦虑、恐惧、愤怒、悲伤、抑郁等。,特种兵的魔鬼考试,职场焦虑,(3)行

5、为反应,一类是以明显的骨骼肌活动为标志,称或战或逃反应。与愤怒情绪有关。 另一类是不伴有骨骼肌的活动,称保存-退缩反应。表现为抑制、服从、依附等。与恐惧情绪有关。,2、应激的生理反应,急性或慢性应激状态下,身体会产生一系列生理性反应包括神经、呼吸、循环、消化、骨骼肌、内分泌、泌尿、免疫等系统的生理变化。心率加快、心肌收缩率增强、血压升高、呼吸加深加快、腹痛腹泻头晕头痛、全身乏力、肌肉酸痛、尿频等。,三、心理应激与健康,心理应激对机体的影响是双重的,既有积极的一面,又有消极的一面。,穷人的孩子早当家,应激引起的躯体疾病,美国心理学家霍尔姆斯等人在1967年根据大量的社会调查和病例分析,把人类常见

6、的生活改变归为43项生活事件,编织成社会再适应评定量表。并以生活变化单位(LCU)定量。他认为,一年内LCU累积不超过150单位,次年患病的可能性为33%;若一年内LCU累计为150-300单位,来年患病的可能性为50%;若一年内LCU累计超过300单位,则来年患病的可能性为86%.,社会再适应量表,生活事件 生活转变值 配偶去世 100 离婚 73 分居 65 入狱 63 亲密的家人去世 63 自己受伤或生病 53 结婚 50 被老板解雇 47 婚姻的调和 45 退休 45 家人健康的转变 44 怀孕 40 性功能障碍 39 新生儿诞生 39 工作变动 39 经济状况的改变 38 好友去世

7、37,从事不同性质的工作 36 与配偶吵架的次数改变 35 贷款超过1万美元 31 丧失贷款抵押品的赎取权 30 工作职责的转变 29 子女离家 29 吃官司 29 个人杰出的成就 28 配偶开始或停止工作 26 学业的开始或结束 26 生活水平的改变 25 个人习惯上的修正 24 和上司相处不好 23 工作时数或工作条件的改变 20 搬家 20 转校 19,教堂活动的改变 19 社交活动的改变 18 贷款(少于1万美元) 17 睡眠习惯的改变 16 家庭联欢时人数的改变 15 饮食习惯的改变 15 假期 13 圣诞节 12 轻微犯法 11,四 、 心理应对,(一)心理应对的概念 当处在应激的

8、情境中,我们会采取一些行动以缓冲应激对个体的影响,保持心理的平衡。,(二)应对心理应激的方法,消除和回避应激源 改变不合理的观念 调整期望值 利用社会支持系统 放松训练 转移注意 释放能量,第二节 心理危机干预,一、概念 心理危机:是指个体突然遭受严重灾难,重大生活事件或精神压力,既不能回避,又无法用通常方法来解决是所出现的一种特殊的心理失衡状态。 危机干预:对心理危机状态下的个人采取明确有效的措施,使之最终战胜危机,重新适应生活。,二、引起心理危机的常见原因,一般发生急骤,而且比较严重,甚至不可克服或消除,总称为失去或损失。 常见原因:失去亲人,夫妻关系突然破裂,恋爱关系破裂,突发的严重自然

9、灾害,急性残疾或急性严重疾病,破产,失业等。,三、常见心理危机及干预技术,(一)常见的心理危机 1、发展性危机 指个体在不同生命发展阶段面临角色变换时出现的危机。如升学、就业、结婚、生子、移民、退休等。,2、境遇性危机,遭遇罕见或异乎寻常的事件,如地震、火灾、空难、洪水等灾害中的死里逃生者,居丧者,现场救援者等所遭遇的危机。,3、存在性危机,指伴随人生重大问题而出现的内心冲突,如人生的目的、责任、独立性、自由等。,(二)心理危机的正常应对三阶段,第一阶段:(立即反应)表现为麻木、否认或不相信。 第二阶段:(完全反应)表现为激动、焦虑、痛苦和愤怒。也可有罪恶感、退缩或抑郁。 第三阶段:(消除阶段

10、)接受事实并为将来做好计划。,(三)心理危机干预的主要目的,促进交流,鼓励当事人充分表达自己的思想和情感。 鼓励当事人建立正确的自我评价和自信,帮助其恢复心理平衡。 帮助当事人组织、调动社会支持系统,以解决引起危机的特殊因素,减少和防止当事人出现自伤、自杀、伤人和攻击性行为。 提供适当医疗帮助。,(四)心理危机干预的原则,明确目标,采取措施 家人和朋友参加干预 鼓励自己解决危机 保护当事人的隐私 当事人不是病人,(五)心理应激干预技术,危险评估阶段 制订干预计划阶段 实施干预阶段 评估阶段,(六)实施危机干预的步骤,明确问题 保证当事人安全 沟通和接纳 提出并验证应对危机的变通方式 制订计划

11、获得承诺,(七)心理危机发生后的结局,有效的应付和度过危机。 暂时度过危机,在认知、行为和人格问题上可能还遗留一些问题,在一定条件下可能再次出现。 在危机出现时就造成生理、心理崩溃。,第三节 护理工作中的应激现象,一、护理工作中常见的应激源 1、护理工作性质 2、人际关系因素 3、职业发展 4、角色期待的压力 5、工作与家庭的矛盾 6、面对困难和死亡的刺激,特殊的工作环境,工作负荷过重,职业压力的风险,(二)护理工作中应激的应对,加强对护理应激有关知识的培训 加强心理健康教育 有组织的建立心理互助小组 创造良好的工作氛围 加强应对能力的训练 建立和谐的人际关系 参加文体娱乐活动 心理咨询和心理治疗,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PPT模板库 > PPT素材/模板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