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代国际贸易理论.ppt

上传人:F****n 文档编号:96177253 上传时间:2019-08-24 格式:PPT 页数:38 大小:189.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当代国际贸易理论.ppt_第1页
第1页 / 共38页
当代国际贸易理论.ppt_第2页
第2页 / 共38页
当代国际贸易理论.ppt_第3页
第3页 / 共38页
当代国际贸易理论.ppt_第4页
第4页 / 共38页
当代国际贸易理论.ppt_第5页
第5页 / 共38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当代国际贸易理论.ppt》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当代国际贸易理论.ppt(38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1,第3章 当代国际贸易理论,本章我们介绍解释当代国际贸易模式的一些理论,由于这些理论改变了传统贸易理论的假设条件,分析框架也不同,故我们称之为当代国际贸易理论。通过本章的学习,你可以了解: 国际贸易的新发展及对传统贸易理论的挑战 基于不完全竞争和规模经济的国际贸易理论 基于产品生命周期论的国际贸易理论 基于需求偏好差异的国际贸易理论,2,3.1 国际贸易的新发展及其对传统国际贸易理论的挑战,20世纪50年代以来,国际贸易出现了许多新的现象:(1)同类产品之间的贸易量大大增加;(2)发达国家之间的贸易量大大增加;(3)产业领先地位不断转移。 以上现象在古典和新古典的传统国际贸易理论框架内难以得

2、到解释,这迫使经济学家寻求新的贸易理论来解释这些现象,经济学家的这种努力促成了当代国际贸易理论的形成。,3,3.1.1 挑战之一 同类产品间的贸易量大大增加,古典和新古典贸易理论认为国际贸易的根源在于各国在产品生产方面的差异,包括技术差异(比较优势理论模型)和资源禀赋和产品要素密集度的差异(H-O模型),按照这些理论,各国之间的贸易主要是不同产品之间的贸易,即“行业间贸易”,但二战后,国家间同类产品之间的贸易,即“行业内贸易”大大增加,这种现象突破了传统贸易理论框架下的贸易模式,因此是对传统贸易理论一个挑战。,4,行业内贸易指数(ITT),行业内贸易指数(index of intra-indu

3、strial trade)是用来测量国家间在同一个产业(即同类产品)间进行贸易程度的指标: 其中:X和M分别为某行业(或同类产品)的出口值和进口值。ITT0,表明无行业内贸易;ITT0,则表明一国有行业内贸易,即一国会同时进口和出口同一类产品,ITT越大,行业内贸易程度越高。,5,表3-1 部分国家制造业部门的ITT (),数据来源:转自海闻、P.林德特,王新奎:国际贸易,P161,上海人民出版社,2003。,6,3.1.2 挑战之二 发达工业国家间的贸易量大大增加,传统国际贸易理论的资源禀赋论认为,国家间的资源禀赋的差异是国际贸易的重要原因,据此,国际贸易应主要发生在发达国家(资本丰裕国)与

4、发展中国家(劳动力丰裕国)之间(即“南北贸易”),20世纪50年代之前的国际贸易的确大部分是属于“南北贸易”,但是60年代后,发达国家之间的贸易(“北北贸易”)在国际贸易中所占的比率逐步上升,成为国际贸易的重要部分。那么国际贸易为什么会在相似的资源禀赋国家(即同类国家)之间进行呢?这一现象显然是资源禀赋论所不能解释的。,7,表3-2 工业化国家之间的 贸易量占其总贸易的份额(2000年),数据来源:根据IMF贸易方向统计季报(2002年3月)计算。,8,3.1.3 挑战之三 产业领先地位不断转移,当代世界贸易的发展中,有许多产品曾经由少数发达国家生产和出口,然而,战后这些产业的领先地位不断发生

5、变化,一些原来进口的发展中国家开始生产并出口这类产品,而最初的出口的发达国家反而需要进口。为什么在资源禀赋的模式基本不变的情况下,而某些制成品的比较优势会从发达国家向发展中国家转移呢?这一问题也是在传统贸易理论的框架内难以找到答案的。,9,图3-1 日美韩三国轿车产量相对比重趋势图,数据来源:海闻、P.林德特,王新奎:国际贸易,P163,上海人民出版社,2003。,10,3.2 基于不完全竞争和规模经济假设的国际贸易理论,无论是古典还是新古典的贸易理论,在分析国际贸易时都有两个重要的假定:其一,产品市场是完全竞争的;其二,规模收益不变,即不存在规模经济。正是通过修正传统贸易理论这两个假设前提,

6、当代国际贸易理论解释了在古典贸易理论框架内难以解释的“产业内贸易”和同类国家间贸易的现象。,11,3.2.1 不完全竞争与国际贸易,全竞争市场 国际贸易中的不完全竞争:差异产品和价格歧视 基于产品差异的国际贸易 基于价格歧视的国际贸易,12,(1)完全竞争市场,商品具有同质性,即产品具有完全替代性; 市场中厂商数量众多,单个厂商在市场中对价格的影响微弱,都是市场价格的接受者,面临一条水平的需求曲线; 生产要素自由流动; 信息充分。,13,(2)国际贸易中的不完全竞争,二战后,差异产品、垄断势力和价格歧视的存在使国际贸易的现实离完全竞争假设已经越来越远: 差异产品:产品具有相同的功能,但有差异不

7、能完全替代;垄断势力和价格歧视: 垄断势力:市场中只有少数几家巨型企业(如美国汽车市场上的通用、福特和克莱斯勒),对产品的价格具有很大的影响力,面对一条向右下方倾斜的需求曲线,可以实施价格歧视。 价格歧视:具有垄断势力的企业虽然出售同样的产品,但在不同的市场或对不同的消费者收取不同的价格。,14,(3)基于差异产品的国际贸易,在国际市场上初级产品基本上是同质的(如铁矿),国际贸易中行业间贸易大多是初级产品之间的贸易(如中国从澳大利亚进口铁矿,同时向澳大利亚出口玉米)。但是,大多数制造产品都是差异产品(如汽车),这些产品相互间不能完全替代,消费者把其视为不同的产品,大量差异产品的存在是行业内贸易

8、出现的重要原因(美国既向日本出口汽车,又从日本进口汽车)。,15,(4)基于价格歧视的国际贸易,实施价格歧视的三个条件 国际贸易中存在实施价格歧视的条件 价格歧视行为与行业内贸易,16,实施价格歧视的三个条件,企业具有垄断势力,有能力决定产品价格; 市场必须是分割的,不存在转售现象; 在不同的市场上,企业面临不同的需求弹性。,P,Q,有垄断势力企业的需求曲线:P=P(Q),P1,P2,Q1,Q2,图3-2 垄断企业的需求曲线,17,国际贸易中满足实施价格歧视的 三个条件,国际贸易中很多产品是由少数几个具有垄断力的企业所生产的; 关税和非关税壁垒的存在,使各国市场被分割; 对本国企业而言,外国市

9、场的需求本国市场的需求更有弹性。,18,基于价格歧视的行业内贸易,MC,P,P,内销Qd,出口Qf,Pd,Pf,Pf,MRd,MRf,Dd,Df,Q,Q,本国市场,外国市场,图3-3 价格歧视条件下的行业内贸易,价格歧视行为可以解释行业内贸易:只要一个产品的国内外市场满足价格歧视的条件,即使国外市场价格低于国内市场价格,企业为追求利润极大化,仍有出口动力,因为这比将这些商品在国内市场上销售要好,如果国外同类企业也采取类似行为,就会形成行业内贸易(本例中假设没有运输成本,MC为常数)。,19,3.2.2 规模经济与国际贸易,规模经济的基本原理 基于内部规模经济的国际贸易 基于外部规模经济的国际贸

10、易,20,(1)规模经济的基本原理,规模经济的的内涵 规模经济的判断 内部规模经济与外部规模经济,21,a. 规模经济的含义,所谓规模经济(economies of scale)是指生产过程中产出水平的增长比例要高于要素投入增加的比例,又称规模收益递增。,22,b.规模经济的度量,规模报酬递增,规模报酬不变,规模报酬递减,成本,产量,LAC,图3-4 长期成本曲线与规模经济,23,c.内部规模经济与外部规模经济,内部规模经济:指由于企业自身规模的扩大(即产量的增加)而导致的企业长期平均成本下降的现象。这是通常意义上的规模经济。 外部规模经济:指由于行业内企业数量的增加,行业规模的扩大,所导致的

11、企业长期平均成本下降的现象,即由“聚集效应”而带来的规模经济,它与企业集中所促进的专业化供应商队伍的形成,知识外溢、技术扩散、劳动力市场共享等因素有关。,24,(2)基于内部规模经济的国际贸易,封闭经济中的具有内部规模经济的垄断竞争企业在行为 开放经济中具有内规模经济的垄断竞争企业的行为:行业内贸易 一个例子,25,a.封闭经济中的具有内部规模经济的垄断竞争企业在行为,图3-5 封闭经济中垄断竞争企业的长期均衡,图中封闭经济中企业的规模经济表现为LAC曲线逐渐降低,垄断竞争表现为企业面对向下倾斜的需求曲线,在封闭经济中,长期竞争导致企业的经济利润为零,表现为在均衡点E,LAC与D相切。,26,

12、b.开放经济中具有内部规模经济的垄断 竞争企业行为与国际贸易,P,Q,AC,MC,MR2,D2,P2,Q2,D3,LAC,P3,MR3,Q3,Q,P,图3-6 垄断竞争企业参与国际贸易的短期影响和长期影响,E1,E2,E1,E3,垄断竞争企业参与国际贸易短期内可以获得超额利润,长期内超额利润重归于0,但产品价格下降,本国消费者的消费量增加,消费者福利也增加。,(a) 短期影响,(b) 长期影响,27,c.规模经济与发达国家间贸易:一个例子,图3-7 “规模经济”与行业内双向贸易,上图表明,即使发达国家具有相同的资源禀赋,相同的技术条件,只要存在规模经济,发达国家间进行贸易也是有利可图的。,28

13、,(3)基于外部规模经济的国际贸易,具有外部规模经济的竞争行业与国际贸易 坎姆模型:规模经济和同类国家间的贸易,29,a.具有外部规模经济的竞争行业与 国际贸易,E1,E2,E3,E1,E2,E3,D1,D2,S1,S2,LS,超额利润,P,q,Q,P,q1,q2,Q2,Q1,P1,P2,P3,AC1,AC2,MR1,MR2,MR3,MC1,MC2,参与国际贸易后,短期内企业可能获得超额利润,但长期内企业经济利润重新回到0;对国内消费者而言,产品的长期价格下降,社会福利增加。,图3-8 存在外部经济时的生产和贸易,(a)行业,(b)企业,30,b.坎姆模型:外部规模经济和同类 国家之间的贸易,

14、说明外部规模导致国际贸易,从而解释“北北贸易”的一个模型是由经济学家默瑞.坎姆在1964年提出的。利用这个模型可以说明为什么两个技术相同、资源禀赋相同,甚至消费者需求偏好相同的国家为什么会进行贸易。,31,照相机W,电脑T,Wmax,Tmax,E1,PPT曲线,无差异曲线I,PT/PW,图3-9 规模经济和PPT及生产模式,反映规模经济的PPT是一条凸向原点的曲线,表明增加一种产品的机会成本是递减的。图3-9还假设两国生产技术、资源禀赋和需求偏好相同,表现为两国的PPT和I是完全相同的。在没有贸易时,两国的生产和消费均衡点为E,两国各自生产自己所需的产品。,规模经济与PPT及没有国际贸易时的

15、生产和消费模式,W1,T1,32,规模经济与国际贸易:坎姆模型,图3-10基于规模经济的国际贸易,如国一国专门生产W,另一国家专门生产T,在规模经济的作用下,W和T的生产成本都会下降,然后两国再进行交换,则双方的福利都会增加,在图中表现为贸易后的均衡点E2比没有分工和贸易前的均衡点E1所达到的效用水平更高。,PT/PW,33,3.3 产品生命周期论的国际贸易理论,对于行业内贸易和发达国家之间的贸易,不完全竞争和规模经济的贸易理论作了很好的解释,但如何解释贸易模式的动态变动和一些产品中领先地位的变化呢?美国经济学家雷蒙德.弗农通过分析产品技术的变化及其对贸易的影响,解释了这一现象。这一理论就是所

16、谓的“产品生命周期论”。,34,3.3.1 产品生命周期论的基本逻辑,产品生命周期模型认为产品在其生命周期的不同阶段所需要投入要素的比例是不同的。在产品的创新阶段需要投入大量的研发与开发费用,因此最初产品属于资本密集型的产品,随着生产技术的成熟,并走向大规模生产,产品生产只需标准化技术和大量非熟练的劳动力即可,此时产品投入要素比例从资本密集型转变成劳动密集型,因此产品的生产优势逐渐由发达转向发展中国家。这正是当代国际贸易中产业领先地位不断转换的重要原因。,35,3.3.2 产品生命周期与国际贸易 模式变动的图示,进口,出口,创新国消费,创新国生产,模仿国生产,模仿国消费,进口,0 T1 T2 T3 T4 T(时间),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PPT模板库 > PPT素材/模板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