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丰台区2018-2019学年高二下学期期末考试化学试卷 Word版含解析

上传人:清爽 文档编号:96146116 上传时间:2019-08-24 格式:DOC 页数:21 大小:1,011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北京丰台区2018-2019学年高二下学期期末考试化学试卷 Word版含解析_第1页
第1页 / 共21页
北京丰台区2018-2019学年高二下学期期末考试化学试卷 Word版含解析_第2页
第2页 / 共21页
北京丰台区2018-2019学年高二下学期期末考试化学试卷 Word版含解析_第3页
第3页 / 共21页
北京丰台区2018-2019学年高二下学期期末考试化学试卷 Word版含解析_第4页
第4页 / 共21页
北京丰台区2018-2019学年高二下学期期末考试化学试卷 Word版含解析_第5页
第5页 / 共21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北京丰台区2018-2019学年高二下学期期末考试化学试卷 Word版含解析》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北京丰台区2018-2019学年高二下学期期末考试化学试卷 Word版含解析(21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2019北京丰台区高二(下)期末化学2019.07满分:100 考试时间:90分钟可能用到的相对原子质量:H 1 C 14 O 16 N 14 Cl 35.5第一部分 (选择题 42分)本部分共14小题,每小题3分,共42分。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选项中,选出最符合题目要求的一项。1.使用下列装置给液体升温时,将化学能转化为热能的是A. B. C. D. 【答案】C【解析】【详解】A.太阳能热水器是将太阳能转化为热能,故A不符合题意;B.电热壶是将电能转化为热能,故B不符合题意;C.煤气燃烧是将化学能转化为热能,故C符合题意;D.该过程属于热量的传递,故 D不符合题意;综上所述,本题正确答案:C。

2、2.下列能源中,蕴藏有限、不能再生的是A. 氢能B. 太阳能C. 地热能D. 化石燃料【答案】D【解析】【详解】A. 氢能是通过氢气和氧气反应所产生的能量。氢在地球上主要以化合态的形式出现,是二次能源,故A不符合题意;B. 太阳能被归为可再生能源,相对人的生命长短来说,太阳能散发能量的时间约等于无穷,故B不符合题意;C.地热能无污染,是新能源,正在开发利用,有广阔的前景,所以C不符合题意;D.化石燃料是人们目前使用的主要能源,它们的蕴藏量有限,而且不能再生,最终会枯竭,属于不可再生能源,故D符合题意;所以D选项是正确的。.3.铁锅用水清洗放置后出现红褐色锈斑,在此变化过程中不发生的反应是A.

3、Fe3e= Fe3+B. O22H2O4e=4OHC. 4Fe(OH)2O22H2O=4Fe(OH)3D. 2FeO22H2O=2Fe(OH)2【答案】A【解析】【详解】A.在题中所给出的环境条件中,铁不能从单质直接被氧化成三价铁离子,而应该是二价铁离子,故A项错误;B.钢铁能发生吸氧腐蚀形成原电池,正极发生是O22H2O4e=4OH,故B项正确;C.吸氧腐蚀生成Fe(OH)2在有氧气存在的条件下被迅速氧化成Fe(OH)3,故C项正确;D.钢铁能发生吸氧腐蚀发,其反应方程式2FeO22H2O=2Fe(OH)2,故D项正确;综上所述,本题正确答案A。4.下列食品添加剂中,其使用目的与反应速率有关

4、的是A. 抗氧化剂B. 调味剂C. 着色剂D. 增稠剂【答案】A【解析】【分析】一般来说,食品中常加入抗氧剂、调味剂、着色剂以及增稠剂等,其中加入抗氧化剂可减缓食品的腐蚀,延长保质期,而调味剂、着色剂以及增稠剂与食品的色、态、味有关。【详解】抗氧化剂减少食品与氧气的接触,延缓氧化的反应速率,A正确;调味剂是为了增加食品的味道,与速率无关,B错误;着色剂是为了给食品添加某种颜色,与速率无关,C错误;增稠剂是改变物质的浓度,与速率无关,D错误。故选A。【点睛】本题考查常见食品的添加剂,与化学反应速率相结合综合考查双基以及分析能力,侧重于化学与生活的考查。5.根据生活经验,判断下列物质按酸碱性的一定

5、顺序依次排列正确的是 洁厕灵(主要成分为HCl) 厨房清洁剂 食醋 肥皂 食盐A. B. C. D. 【答案】B【解析】【详解】厕所清洁剂(HCl)、醋均显酸性,pH均小于7,但洁厕灵的酸性比食醋强,故洁厕灵的pH比醋的小;肥皂、厨房洗涤剂(NaClO)均显碱性,pH均大于7,但厨房清洁剂的碱性比肥皂强,故厨房清洁剂的pH比肥皂的大; 食盐是强碱强酸盐,溶液显中性,pH等于7。则上述物质水溶液pH由小到大的顺序是:厕所清洁剂、醋、肥皂、食盐、厨房清洁剂;按酸碱性大小的顺序依次排列为:;综上所述,本题正确答案为B。【点睛】根据生活中经常接触的物质的酸碱性,由当溶液的pH等于7时,呈中性;当溶液的

6、pH小于7时呈酸性,且pH越小,酸性越强;当溶液的pH大于7时呈碱性,且pH越大,碱性越强,进行分析判断。6.下列有关CuCl2溶液的叙述中正确的是A. 溶液中存在自由移动的离子:B. 溶液中:c(Cu2+)c(H+)c(Cl-)c(OH-)C. 用惰性电极电解该溶液时,阳极有黄绿色气体产生D. 溶液pH7 的原因是:Cu2+H2O=Cu(OH)22H+【答案】C【解析】【详解】A. CuCl2溶液是可溶性强电解质,溶液中完全电离,电离方程式为:CuCl2Cu2+2Cl-,故A错误;B. 根据电荷守恒可知溶液中:2c(Cu2+)c (H+)c(Cl-)c(OH-),故B错误;C. 用惰性电极电

7、解该溶液时,阳极发生的反应为:Cl-2e-= Cl2,所以产生黄绿色气体,故C正确;D. 溶液pH7 的原因是:Cu2+H2OCu(OH)22H+,故D错误;综上所述,本题正确答案:C。7.下列化学用语对事实的表述不正确的是A. 由Na和Cl形成离子键的过程:B. Na2S做沉淀剂可处理含Hg2+的工业污水:Hg2+S2=HgSC. CH3COOH溶液与NaOH溶液反应放出热量H+(aq)OH(aq)=H2O(l) H57.3 kJmol-1D. 闪锌矿(ZnS)经CuSO4溶液作用转化为铜蓝(CuS):ZnSCu2+=CuSZn2+【答案】C【解析】【详解】A. 由Na和Cl形成离子键的过程

8、是Na失电子,Cl得到电子,所以:,故A正确;B.因为Hg2+S2= HgS,所以Na2S可以做处理含Hg2+的工业污水的沉淀剂,故B正确;C. CH3COOH为弱电解质,写离子方程式时不能拆;且CH3COOH弱电解质,该物质电离需要吸热,1mol该物质发生中和,反应放热肯定不是57.3kJ;故C错误;D.因为 CuS的Ksp小于ZnS,所以可发生ZnSCu2+=CuSZn2+反应,把CuSO4溶液转化为ZnSO4溶液,故D正确;综上所述,本题正确答案:C。8.在生产生活中,酸碱中和及溶液酸碱性研究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常温下,将2种一元酸分别和NaOH溶液等体积混合,实验数据如下:组别c(一元

9、酸)c(NaOH)混合溶液的pH甲c(HY)0.1molL-10.1molL-1pH7乙c(HZ)0.1 molL-10.1molL-1pH9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 乙组混合液中:c(Na) c(OH)c(Z)c(H)B. 乙组实验所得混合溶液中由水电离出的c(OH)为1105molL-1C. 相同体积时,0.1mol/L HY溶液和0.1mol/L HZ溶液中c(H+)浓度相同D. 相同体积时,0.1mol/L HY溶液和0.1mol/L HZ溶液分别与足量的镁反应,产生氢气的速率和总量均不同【答案】B【解析】【分析】由甲c(HY)0.1molL-1、乙c(HZ)0.1 molL-1 分别和

10、0.1molL-1NaOH 溶液反应,反应后混合溶液pH7 、pH9。说明HY为强酸,HZ为弱酸,以此进行分析即可;【详解】A. 根据分析判断:乙组混合后的溶质为NaZ,NaZ溶液为强碱弱酸盐,所以:c(Na) c(Z)c(OHc(H),故A错误;B. 乙组实验所得混合溶液pH9,c(H+)=10-9mol/L,根据水的离子积可知c(OH-)=10-5mol/L,所以由水电离出的c(OH)为110-5molL-1,故B正确;C. HZ为弱酸,溶液中部分电离,HY为强酸,所以0.1mol/L HY溶液和0.1mol/L HZ溶液中c(H+)浓度不相同,故C错误;D. 相同体积时,0.1mol/L

11、 HY溶液和0.1mol/L HZ溶液分别与足量的镁反应,产生氢气的速率不同,但总量相同,故D错误;综上所述,本题正确答案:B。9.汽车尾气净化反应之一:NO(g)CO(g)N2 (g)CO 2 (g) H373.4 kJmol-1。若反应在恒容的密闭容器中达到平衡状态,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 及时除去二氧化碳,正反应速率加快B. 混合气体的密度不变是该平衡状态的标志之一C. 降低温度,反应物的转化率和平衡常数均增大D. 其它条件不变,加入催化剂可提高反应物的转化率【答案】C【解析】【详解】A. 除去二氧化碳,生成物的浓度降低,逆反应速率先减小后增大,正反应速率减小,故A错误;B. 由NO(g)

12、CO(g)N2 (g)CO 2 (g)可知反应物生成物都是气体,反应在恒容的密闭容器中进行,所以混合气体的密度不变不能作为判断达到平衡状态的标志,故B错误;C. 该反应是放热反应,降温时,平衡正向移动,反应物转化率和平衡常数均增大,故C正确;D.催化剂不影响化学平衡移动,所以加入催化剂不能提高反应物的转化率,故D错误;综上所述,本题正确答案:C。【点睛】该反应是正反应气体体积减小的放热反应,据外界条件的改变对反应速率和平衡移动的影响分析,容器体积不变,混合气体的密度始终不变。10.借助太阳能将光解水制H2与脱硫结合起来,既能大幅度提高光解水制H2的效率,又能脱除SO2,工作原理如下图所示。下列

13、说法不正确的是 A. 该装置可将太阳能转化为化学能B. 催化剂b附近的溶液pH增大C. 吸收1mol SO2,理论上能产生1mol H2D. 催化剂a表面发生的反应为:2H2O2e=H22OH【答案】B【解析】【详解】A.该装置没有外加电源,是通过光照使SO2发生氧化反应,把光能转化为化学能,故A正确;B.由图示可看出,电子由b表面转移到a表面,因此b表面发生氧化反应,根据题意SO2转化为H2SO4,因此催化剂b表面SO2发生氧化反应,生成硫酸,使催化剂b附近的溶液pH减小,故B错误;C. 根据电子守恒SO2H2SO4H22e-,吸收1mol SO2,理论上能产生1mol H2,故C正确;D.

14、催化剂a表面H2O发生还原反应生H2,催化剂a表面发生的反应为:2H2O2e=H22OH,故D正确;综上所述,本题正确答案:B。【点睛】在原电池中,负极失电子发生氧化反应,正极得电子发生还原反应,整个反应过程中,得失电子守恒。11.根据下列实验操作和现象所得到的结论正确的是选项实验操作和现象结论A Zn保护了Fe不被腐蚀B2NO2(g)N2O4(g)为吸热反应C试管内均有红棕色气体生成木炭与浓硝酸发生了反应D常温下,向饱和Na2CO3溶液中加入少量BaSO4粉末,充分搅拌后过滤,再向洗净滤渣中加稀盐酸,有气泡产生Ksp(BaSO4)Ksp(BaCO3)A. AB. BC. CD. D【答案】A【解析】【详解】A.中有蓝色沉淀,证明存在Fe2+,中试管内无明显变化,说明Fe附近溶液中无Fe2+,对比可说明Zn的存在保护了Fe,故A正确;B.由实验装置图可知,热水中NO2的浓度增大,说明升高温度平衡向逆反应方向移动,所以2NO2(g)N2O4(g)为放热反应,故B错误;C.因为浓硝酸不稳定见光或受热易分解:,浓硝酸还具有强氧化性,能和木炭发生反应:,两者都会产生NO2的红棕色气体,所以此实验不能证明是木炭与浓硝酸发生了反应,故C错误;D.常温下,向饱和Na2CO3 溶液中加入少量BaSO4粉末,充分搅拌后过滤,再向洗净的滤渣中加稀盐酸,有气泡产生,说明有碳酸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试题/考题 > 高中试题/考题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