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藏林芝市第二高级中学2018-2019学年高一下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卷 Word版含解析

上传人:清爽 文档编号:96146100 上传时间:2019-08-24 格式:DOC 页数:14 大小:339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西藏林芝市第二高级中学2018-2019学年高一下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卷 Word版含解析_第1页
第1页 / 共14页
西藏林芝市第二高级中学2018-2019学年高一下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卷 Word版含解析_第2页
第2页 / 共14页
西藏林芝市第二高级中学2018-2019学年高一下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卷 Word版含解析_第3页
第3页 / 共14页
西藏林芝市第二高级中学2018-2019学年高一下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卷 Word版含解析_第4页
第4页 / 共14页
西藏林芝市第二高级中学2018-2019学年高一下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卷 Word版含解析_第5页
第5页 / 共14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西藏林芝市第二高级中学2018-2019学年高一下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卷 Word版含解析》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西藏林芝市第二高级中学2018-2019学年高一下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卷 Word版含解析(14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西藏林芝二高2018-2019高一下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题试卷分值:100分 考试时间:90分钟 出卷人:王俊哲 第I卷(选择题)一、选择题:本题共25题,每小题3分,共75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1.“机梭声札札,牛驴走纭纭。女汲涧中水,男采山上薪。”白居易的诗句反映了中国古代A. 商业发展B. 科技繁荣C. 男耕女织D. 政治清明【答案】C【解析】【详解】材料“机梭声札札,牛驴走纭纭。女汲涧中水,男采山上薪”体现的是男耕女织的小农经济,故C项正确,A项排除;材料没有涉及到科技和政治状况,故BD项排除。2.在中国古代的纺织、制瓷等行业中,私营手工业超过官营手工业

2、占据主导地位是在A. 汉朝B. 唐朝C. 宋朝D. 明朝【答案】D【解析】【详解】本题考查中国古代私营手工业的发展,考查学生识记史实的能力。根据所学可知,明朝中叶以后私营手工业在制瓷、矿冶、纺织等诸多行业中超过官营手工业,占据主导地位,故D项正确。A、B、C项均不符合题意,排除。3.在我国古代商业发展过程中,市和坊的界限被打破,经营时间也不再受到限制的朝代是A. 秦朝B. 汉朝C. 隋朝D. 宋朝【答案】D【解析】【详解】根据所学知识,市坊制度,是中国古代官府对城区规划和市场管理的制度。从西周到唐朝,城市的格局,一直是市与坊分开的,市内不住人,坊内不设店肆。市的周围有围墙,并且有开市和闭市的时

3、间限制,市的设立和变迁都有政府来控制。宋代商业发展进入一个新阶段,宋朝的的市打破了时间和空间的限制,答案为D。从以上分析可知秦朝、汉朝、隋朝的商业活动被限制在市坊中,排除ABC。4.汉代政府规定商人不能穿锦绣衣服,不能骑马;唐代限制商人子弟参加科举考试。这反映出当时实行的政策是A. 奖励耕织B. 重农抑商C. 盐铁专卖D. 闭关锁国【答案】B【解析】【详解】奖励耕织是重视农业的措施,与材料无关,排除A;根据材料“农为天下之本务,而工贾皆其末也”可知是“农本商末”政策,即重农抑商政策,B正确;盐铁专营只是抑商的措施,故C错误;闭关锁国是对外政策,与材料无关,故排除。5.乾隆二十二年(1757年)

4、,清政府限定中外贸易只准在广州一处进行。这一规定体现的政策是A. 重农抑商B. 工商皆本C. 鼓励贸易D. 闭关锁国【答案】D【解析】【详解】从材料“乾隆二十二年(1757年),清政府限定中外贸易只准在广州一处进行”,表明清朝仍然继承了明朝的闭关锁国政策,除了广州之外,任何地方和民间都禁绝对外贸易,故答案为D。重农抑商是抑制商业发展,而本题主旨是中外贸易,A错误。工商皆本是发展手工业和商业政策,与材料相矛盾,B错误。材料是除广州外限定对外贸易,鼓励贸易明显错误,排除C。【点睛】闭关锁国正面影响:从一定程度上打击和限制了猖獗的海上走私以及海盗行为;对沿海地区的稳定起到了积极作用;对西方殖民者的侵

5、略活动,起过一定的自卫作用。负面影响:影响了中国吸收先进文化和科学技术,致使中国与世界隔绝,严重地阻碍了资本主义的萌芽发展。使得中国和世界脱轨,慢慢地落后于世界。6.在专制盛行的古代世界,率先建立民主制度,被誉为“近代西方民主政治摇篮”的是A. 古代埃及B. 古代印度C. 古代雅典D. 古代罗马【答案】C【解析】依据所学知识可知,古代雅典是世界上最早建立民主制度国家,成为西方民主政治的源头,故C项正确;古代埃及、古代印度和古代罗马都没有建立民主制度,故ABD错误。7.西塞罗曾说:“如果人们之间的协调性能得到维护,那么人类便可以像神一样的生活。”古代罗马用以维护人们之间协调性的重要工具是A. 命

6、令B. 宗教C. 法律D. 道德【答案】C【解析】【详解】罗马法保护私有财产,提倡法律面前公民人人平等,有利于调整社会和经济生活中的纠纷,缓解社会矛盾。特别是在罗马帝国时期,罗马法律制度渗透到国家各个角落,稳固了帝国的统治。故答案为C项。皇帝的法令是罗马法的组成部分,罗马国家没有以命令方式来治理社会,排除A项;古代罗马不是以宗教和道德来维护人们之间的协调性,排除B、D项。8.1689年颁布的文献,以明确的法律条文限制国王的权力,保证议会的立法、财政等权力。该文献是A. 十二铜表法B. 权利法案C. 1787年宪法D. 德意志帝国宪法【答案】B【解析】【详解】从材料“1689年颁布的文献”,“以

7、明确的法律条文限制国王的权力”根据所学知识可知是英国的权利法案,答案为B。十二铜表法是罗马共和国时期;1787年宪法是1787年制定;德意志帝国宪法是1871年制定的,均与1689年不相符,故排除ACD。9.右图所体现的美国1787年宪法的原则是()A. 君主立宪B. 皇权至上C. 三权分立D. 两党政治【答案】C【解析】【详解】1787年宪法中把权力分为行政、立法和司法,分别由总统、国会和联邦法院掌握。体现了三权分立的原则,故答案为C。ABD都与三权分立学说内容无关,排除。【点睛】以孟德斯鸠的三权分立学说考查美国1787年宪法所体现的原则,根据所学基础知识判断。10.1875年某国议会以一票

8、多数通过宪法,使共和政体在法律上得以确立。该国是A. 英国B. 美国C. 法国D. 德国【答案】C【解析】【详解】依据所学知识可知,法国1875年宪法是议会以一票多数通过的,被称为“一票共和”,故C项正确;英国的权利法案颁布于1689年,而且英国实行君主立宪制,美国通过的是1787年宪法,德国通过的是1871年宪法,而且德国实行君主立宪制,故ABD错误。11.1871年的德意志帝国宪法规定:帝国立法权由联邦议会和帝国议会两院制议会行使,联邦议会由各邦代表组成,帝国议会由成年男子选举产生。这说明此宪法A. 体现了君主专制统治B. 实行了三权分立原则C. 具有一定的民主色彩D. 保留了军国主义传统

9、【答案】C【解析】由题干中“帝国议会由成年男子选举产生”可知这体现了一定的民主色彩,故选C;ABD在题干中没有体现,故排除ABD。点睛:德意志帝国宪法的内容有:规定实行君主立宪制;皇帝拥有巨大权力,国家元首和军队统帅,任免首相和官员;有权召集和解散联邦议会和帝国国会;首相主持帝国政府工作,皇帝任命非议会选举,对皇帝负责而不对议会负责。它是一种不彻底和不完善的资产阶级代议制。(4)议会行使立法权,由联邦议会和帝国议会组成,议会权力很小。 12.下图是马克思主义理论及实践的示意图。空白处应为 () A. 共产党宣言发表B. 法国大革命的爆发C. 巴黎公社的成立D. 新中国的成立【答案】C【解析】【

10、详解】据材料“马克思主义理论及实践的示意图”,结合所学知识可知,无产阶级建立政权的第一次尝试,属于巴黎公社的意义,故空白处应为巴黎公社成立,故C正确;共产党宣言发表标志着马克思主义的诞生,没有建立无产阶级政权,排除A;法国革命属于资产阶级革命,排除B;新中国成立,不符合无产阶级建立政权的第一次尝试,D排除。【点睛】抓住关键信息“无产阶级建立政权的第一次尝试”,联系所学巴黎公社的意义分析解答即可。13.李大钊在布尔什维主义胜利中称:“布尔什维克主义的胜利,就是二十世纪世界人类人人心中共同觉悟的新精神的胜利,将社会主义理论变成了现实。”使“社会主义理论变成了现实”的历史事件是()A. 巴黎公社B.

11、 二月革命C. 十月革命D. “光荣革命”【答案】C【解析】【详解】十月革命推翻了资产阶级临时政府,建立了苏维埃政权,世界上第一个社会主义国家宣告诞生,这是在科学社会主义理论的指导下,人类历史上第一次把理论变成了现实的社会主义革命,答案为C。巴黎公社是无产阶级建立政权的第一次伟大尝试,以失败告终,A错误。二月革命是推翻沙皇专制,不符合题意,B错误。D是英国的,不符合题意,排除。14.19世纪60年代,清政府内部的有识之士掀起了一场学习西方先进技术,“自强”“求富”的运动。这场运动是A. 洋务运动B. 太平天国运动C. 五四运动D. 义和团运动【答案】A【解析】【详解】“自强”“求富”是洋务运动

12、的口号,故项正确;太平天国运动开始于年,是旨在推翻清王朝的运动,不符合材料主旨,错误;五四运动是年,核心是爱国主义。错误;义和团运动的口号是扶清灭洋,D错误。15.1837-1886年,中国茶叶种植面积从521万亩增加到935万亩,产量从260万担,增加到567万担。但从销售情况来看,内销几乎没有增长,外销增长了5倍多。由此可见()A. 中国种茶技术有质的飞跃B. 中国自然经济逐步解体C. 清政府放弃重农抑商政策D. 中国垄断世界茶叶市场【答案】B【解析】【详解】从材料看出中国的茶叶种植面积增多了,并且出口量大幅度增加,说明中国逐渐被卷入资本主义市场,自然经济逐步解体,答案为B。茶叶外销数量的

13、增长并不能说明茶叶产量的增长,因而也无法反映中国种茶技术有质的飞跃。故A错误。清政府放弃重农抑商政策是在甲午中日战争之后,此时清政府仍未放弃重农抑商政策。故C项错误。外销增长不能反映中国茶叶在世界茶叶市场中所占份额,因而无法说明中国垄断世界茶叶市场。故D项错误。16.看到发昌机器厂、继昌隆缫丝厂、贻来牟机器磨坊等企业的资料,你会联想到的历史现象是A. 列强开始在中国投资办厂B. 农工商总局的成立C. 清政府放宽民间设厂限制D. 民族资本主义产生【答案】D【解析】发昌机器厂、继昌隆缫丝厂、贻来牟机器磨坊是中国近代民族资本主义诞生的代表性企业,故选D;题干中的企业是中国人开办的企业,A与题干无关;

14、农工商总局的成立是在戊戌变法期间,故与B题意不符;清政府放宽民间设厂的限制是在19世纪末,故C不合题意。17.民国初期,中国民族工业迎来了一个快速发展的短暂春天,主要得益于()A. 维新思想广泛传播B. 科技水平迅速提高C. 欧洲列强忙于一战D. 知识分子大力宣传【答案】C【解析】【详解】一战期间,欧洲列强忙于一战,暂时放松了对中国的侵略,使中国民族工业迎来了一个短暂的春天,答案为C。维新思想的广泛传播是1898年,与材料不符,A错误。BD均不是短暂春天的原因,排除。【点睛】一战期间,帝国主义国家忙于战争,交战双方是同盟国和协约国,战争的中心在欧洲,战火波及亚洲、非洲和太平洋地区,30多个国家

15、参战,所以战期间帝国主义国家放松了对中国的经济侵略,中国民族工业得到了一个发展的机会进入了“黄金时代”也叫“短暂的春天”。18.北大西洋公约组织成立后,苏联认为“不得不采取迫切的措施,以保障自身的安全。”为此,1955年苏联联合东欧七国成立了A. 华沙条约组织B. 欧洲共同体C. 共产党情报局D. 经济互助委员会【答案】A【解析】【详解】1955年苏联和东欧国家签署友好合作互助条约,组成华沙条约组织,欧洲出现北约和华约两大军事政治集团对峙局面。故答案为A项。1967年成立的欧洲共同体与苏联无关,排除B项;共产党情报局于1947年成立,经济互助委员会于1949年成立,均与题干中的时间信息不符,排除C、D项。19.高中历史教科书中,某课的子标题分别为:“欧洲共同体的形成”、“日本成为世界经济大国”、“不结盟运动的兴起”。该课的标题最有可能是()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试题/考题 > 高中试题/考题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