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材工业可持续发展战略的思考.ppt

上传人:F****n 文档编号:96128821 上传时间:2019-08-24 格式:PPT 页数:92 大小:192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建材工业可持续发展战略的思考.ppt_第1页
第1页 / 共92页
建材工业可持续发展战略的思考.ppt_第2页
第2页 / 共92页
建材工业可持续发展战略的思考.ppt_第3页
第3页 / 共92页
建材工业可持续发展战略的思考.ppt_第4页
第4页 / 共92页
建材工业可持续发展战略的思考.ppt_第5页
第5页 / 共92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建材工业可持续发展战略的思考.ppt》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建材工业可持续发展战略的思考.ppt(92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建材工业可持续发展战略的思考,国家建材工业科教委副主任 陈福广,2005年3月11日,2005-3-11,1,我国建筑材料工业在国民经济中具有重要的地位和作用,它是建筑业和基本建设的物质基础,是解决和改善人民居住条件、提高人民生活水平和推进社会进步的基本原材料,也是国防建设、高新技术发展和相关产业所必需的、不可缺少的重要材料,因此建材工业“九五” 、“十五”期间均被列入我国国民经济支柱产业之一。,2005-3-11,2,一、建材工业的范围和特点:,2005-3-11,3,我国建筑材料工业由三大部份组成,即建筑材料及制品、无机非金属材料和非金属矿材料三大门类。建筑材料及制品又包括水泥、玻璃、建筑

2、卫生陶瓷和房建材料;无机非金属材料包括玻璃纤维、玻璃钢、人工晶体、石英玻璃等;非金属矿材料主要包括非金属矿产品及其加工制品。,2005-3-11,4,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建材工业取得了突飞猛进的发展,技术水平有了较大的提高,产量迅速增长,品种不断增加。我国主要建材产品的产量,如水泥、玻璃、建筑卫生陶瓷等多年居世界第一位,产品的质量和档次也有了不同程度的提高,基本满足了国民经济各部门对建材产品的需求。,2005-3-11,5,我国建材工业的特点: “大而不强” 主要表现为:产品产量大、能源消耗高、企业数量多、从业人数多、劳动生产率低、集约化程度低、大多数企业工艺装备落后、市场应变能力差。,2005

3、-3-11,6,目前建材工业产品约有80余类,1400多个品种和规格。截止2004年底,国有企业和销售收入在500万元以上的规模企业共14000家,近400万从业人员,其中大中型建材企业1300多家,有26家大型企业列入国家520家重点企业。规模以下企业,特别是乡镇建材企业数量更大,仅墙体材料企业就近10万多家,可见建材企业规模之小、数量之多。,2005-3-11,7,我国建材工业目前的发展状况仍以高能耗、高资源消耗、污染环境和中低档产品为主的基本特征,总体水平落后于发达国家约20年以上。2003年建材行业规模以上企业能源消耗总量为1.45亿吨标煤,占全国能源消耗总量8.63%,在全国工业部门

4、中位居第三,列在冶金、化工之后。,2005-3-11,8,我国建材工业的可持续发展面临许多严峻挑战,2005-3-11,9,二、水泥工业发展战略的思考,2005-3-11,10,(一)、目前水泥工业发展状况 1、产量持续增长: 2002年产量7.25亿吨,增长量6396万吨,增长率9.7%; 2003年产量8.62亿吨,增长量1.37亿吨,增长率18.9%; 2004年产量9.36亿吨,增长量7400万吨,增长率8.6%左右,2005-3-11,11,2005-3-11,12,2、生产力布局 全国31个省市都有水泥厂,但生产和消费主要集中在东部地区,水泥产量超过6000万吨的省份有山东、江苏、

5、浙江、广东、河北,五个水泥大省全部在东部地区。,2005-3-11,13,3、新型干法水泥发展加快 新型干法水泥优点是能耗低、污染少、质量好、标号高、规模大、产量高、劳动生产率高。截至2004年底,已投产的年产700吨以上新型干法水泥生产线424条,其中日产2000吨级以上的有189条,日产4000吨级以上的有62条,其余为日产1000吨级。新型干法水泥产量约占全国水泥总产量的1/3。,2005-3-11,14,4、大型水泥企业集团生产能力迅速扩大 1999年国家重点支持的前十家水泥集团,生产规模仅3464万吨,占水泥总量的6%。,2005-3-11,15,到2004年,安徽海螺集团生产能力近

6、6000万吨,济南山水、浙江三狮、河北冀东等水泥集团生产能力均超过1000万吨,前十家水泥企业集团的产业集中度已扩大到15%左右。,2005-3-11,16,大企业集团生产规模迅速扩大,对于提高我国大型水泥企业的竞争力和控制力,加强水泥工业结构调整起到了很好的示范作用。,2005-3-11,17,5、新型干法工艺技术装备日臻成熟 目前日产2000吨新型干法水泥生产技术装备已全部国产化,日产4000吨、5000吨新型干法水泥技术装备国产化率也在90%以上,日产8000吨、日产10000吨水泥熟料生产线均以投产。,2005-3-11,18,工艺先进、技术成熟的大型国产化装备为我国新型干法水泥加快发

7、展提供了技术保证,也为我国大型水泥技术装备出口奠定了基础。,2005-3-11,19,(二) 、水泥工业发展中存在的问题 1、 产业结构不合理的状况仍未得到彻底的改变 据统计全国规模以上(国有及年销售收入500万元以上)水泥企业4900家,企业平均规为17万吨,其企业数量超过世界其它150多个国家和地区的企业数量总和(1500家),企业平均规模为90万吨。除越南等少数国家还有200多台立窑外,其它国家全部淘汰了立窑。全球最大水泥企业集团法国拉法基集团水泥产量已达1.35亿吨。,2005-3-11,20,2、 多数生产企业工艺技术落后 历史上我国水泥工业走了一条以立窑水泥为主的独特发展道路,形成

8、了多种工艺技术并存的格局。截至2004年,新型干法水泥熟料生产能力约3.5亿吨,其产量只占总产量的1/3左右。其余均为产业政策明令淘汰的落后生产能力。,2005-3-11,21,3、能耗高 与新型干法水泥相比,机立窑能耗要高39%,湿法窑能耗高80%,干法中空窑能耗高111%,如果全部改为新型干法工艺,全行业能耗将降低40%以上;即使是国内新型干法工艺,能耗也比发达国家的能耗高,可见节能潜力很大。,2005-3-11,22,4、污染环境严重 水泥工业对环境的影响主要是粉尘污染,占全国工业行业粉尘排放总量的40%。大中型新型干法水泥生产线大多能达到排放标准,但多数立窑和干法中空窑企业排放粉尘浓度

9、严重超标。,2005-3-11,23,5、人均产量低 目前我国水泥企业全员人均产量不到500吨/人年,其中小型企业仅200吨/人年,中型企业为400600吨/人年。近几年日产2000吨以上新型干法线,已提高到25004000吨/人年,也比国外一般水平800010000吨/人年低很多,比国外先进水平15000吨/人年低的更多。,2005-3-11,24,6、 产品质量差 我国新型干法水泥产量仅占总产量的1/3,有2/3的水泥仍为落后的立窑、湿法窑和小型干法中空窑所生产。目前32.5级水泥约占80%,42.5级以上的最多只占15%。,2005-3-11,25,低标号水泥只能配置低标号混凝土,即C2

10、0、C30标号混凝土,而且水泥用量大。而国外多为高标号C50、C60的混凝土; 用立窑水泥配置混凝土、建筑物和构筑物的耐久性差,给工程质量带来隐患,直接影响建筑物和构筑物的工程寿命。水泥和混凝土的标号低,不得不采用肥梁胖柱结构,造成极大的资源浪费。,2005-3-11,26,7、落后、低水平的生产工艺还在重复建设 从近几年水泥产量增长的情况看,有相当一部分是产业政策明令禁止的立窑水泥,有的将闲置立窑又投入生产,以及扩径改造后提高产量;有的将已淘汰关闭的小水泥设备没有拆除,市场好转后立即投入生产;,2005-3-11,27,在水泥市场形势较好的西部地区,一些应淘汰的立窑不但没有关闭,反而批准新建

11、立窑,致使落后生产能力重复建设未得到有效遏制。此外,在近几年建成的新型干法生产线中,有近40%是日产1000吨以下规模的生产线,小型项目所占比例过大,有的不采用成熟的先进技术,而是低水平重复建设小型新型干法水泥生产线。,2005-3-11,28,8、煤电运涨价使水泥成本上升,市场竞争日趋剧烈 04年全国大部份水泥厂出现拉闸限电,使水 泥生产不能正常运行。煤、电、运涨价使水泥 生产成本平均增加了5080元/吨,而且在短期 内不易解决,煤炭运输已成为制约水泥发展的 瓶颈;由于水泥总量过剩,供求关系失衡,部 分地区出现恶性竞争现象,价格战、赊欠账频 频发生,不但造成市场竞争剧烈,而且市场秩 序出现混

12、乱,对水泥行业健康发展十分不利。,2005-3-11,29,为保证水泥工业健康发展,防止盲目投资、低水平重复建设和无序竞争,必须通过规划和产业政策的制定,引导其科学发展。,2005-3-11,30,(三) 、水泥市场需求预测 由于国家固定资产投资增长,西部大开发、振兴东北老工业基地、基础设施建设、小城镇建设和城市化进程加快,加上房地产快速增长,对水泥需求不断增加,尤其是对优质高标号水泥需求不断扩大,为新型干法水泥发展拓展了很大的市场空间。,2005-3-11,31,我国2003年人均水泥消费量为651公斤,人均累积消费量7.15吨,水泥消费需求还没有达到饱和点,需求量还会有一定幅度增长。据测算

13、,20112015年间,我国人均水泥累积消费量将达到14吨,人均水泥消费量为700公斤,水泥年需求总量为9亿吨。,2005-3-11,32,根据我国水泥发展与经济各相关因素的比较关系,结合党的“十六大”提出的新世纪头20年实现我国国民经济翻两番的总目标,并综合考虑国家宏观调控政策的影响,基建规模的控制,煤、电、运紧张和价格上涨,水泥市场竞争加剧等,以及各种技术性因素,确定2010年产量为10亿吨较为合适。,2005-3-11,33,(四) 、水泥工业发展战略和措施 1、水泥工业发展方针和目标 水泥工业发展的指导方针是“上大压小” ,发展的空间主要是替代落后的生产工艺。,2005-3-11,34

14、,落后工艺是指立窑、湿法窑、小型干法中空窑生产工艺。因此,水泥工业必须加快用先进的新型干法替代这些落后工艺,这将是一项长期任务。,2005-3-11,35,国家鼓励地方企业淘汰落后生产方式,发展新型干法水泥;支持加快发展新型干法水泥,重点支持在有资源的地方建设日产4000吨及以上规模的新型干法水泥项目,建设大型熟料基地。,2005-3-11,36,发展新型干法水泥: 一、坚持资源保障和资源合理利用,主要原料矿山服务年限不低于50年,日产2000吨以上项目必须有自备矿山; 二、坚持技术进步的原则,要采用技术先进的设备,防止一味追求节省投资和降低成本,搞低水平重复建设;,2005-3-11,37,

15、三、坚持发展和区域结构调整相结合,鼓励在建设大项目的同时,兼并小企业,改建为粉磨站、中转库或预拌混凝土等; 四、坚持环境和生态保护原则; 五、坚持规模效益原则,大力鼓励和支持发展日产4000吨及以上规模的大型新型干法,西部地区建设规模也应在2000吨及以上(经济不发达的老、少、边地区除外) ;,2005-3-11,38,六、坚持西部地区实行跨越式发展的原则,为实施西部地区大开发战略,支持西部地区以外的投资者及外资到西部地区发展,西部地区应在东部地区发展经验的基础上,鼓励以现有大中型企业为依托,建设日产2000吨及以上的新型干法水泥,支持西部地区实行跨越式发展。,2005-3-11,39,发展目

16、标: 不能盲目追求总量扩张,而是增加高标号水泥,降低资源和能源消耗,进一步淘汰落后小水泥,到2010年水泥产量估计在10亿吨,力争新型干法水泥达到70%以上,新型干法水泥的技术装备、能耗、环保和资源利用效率等达到中等发达国家水平,实现水泥工业现代化。,2005-3-11,40,2、各地区生产力布局 华北地区: 重点发展和调整河北和山西两省的水泥生产能力。 东北地区: 重点扶持资源条件较好的吉林、辽宁加快发展新型干法水泥。,2005-3-11,41,华东地区: 在等量淘汰的前提下,加快发展大中型新型干法水泥,要加大山东省的结构调整力度。 中南地区: 结构调整任务最重。广东省应鼓励省外大集团在广东通过兼并重组发展新型干法水泥。,2005-3-11,42,西南地区: 结构调整任务很重,应在石灰石资源丰富的地区加快发展新型干法水泥。 西北地区: 该地区水泥消费水平较低,水泥总能力只占全国56%,石灰石资源主要集中在陕西中部和西南部。应鼓励有条件地区,如甘肃、陕西加快调整结构、发展日产2000吨及以上项目。,2005-3-11,43,3 、采取政策措施 (1) 依照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PPT模板库 > PPT素材/模板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