物流管理概论_5

上传人:F****n 文档编号:96128064 上传时间:2019-08-24 格式:PPT 页数:61 大小:9.54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物流管理概论_5_第1页
第1页 / 共61页
物流管理概论_5_第2页
第2页 / 共61页
物流管理概论_5_第3页
第3页 / 共61页
物流管理概论_5_第4页
第4页 / 共61页
物流管理概论_5_第5页
第5页 / 共61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物流管理概论_5》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物流管理概论_5(61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第一章 概论,1. 物流的定义,中国国家标准 物流(logistics):物品从供给地向接收地的实体流动过程。根据实际需要,将运输、储存、装卸、搬运、包装、流通加工、配送、信息处理等基本功能实施有机结合。 摘自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 物流术语 (GB/T 18354-2001),例:物流过程,包装,二次运输,生产物流,废弃物物流,社会物流,销售物流,REWE,商品进入商店,物流管理定义,中国国家标准 物流管理(logistics management): 以最低的物流成本达到用户所满意的服务水平,对物流活动进行的计划、组织、协调与控制。 摘自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 物流术语 (GB/T 183

2、54-2001),美国物流管理协会(CLM),物流是对货物、服务及相关信息从起源地到消费地进行有效率、有效益地流通和储存,以满足顾客要求的过程。并对这个过程进行计划、执行和控制。这个过程包括输入、输出、内部和外部的移动以及以环境保护目的的物流回收。(1991年) 物流是供应链活动的一部分,专注于物品、服务及相关信息从起源点到消费点的有效流动和储存的企划、执行与控制过程,以达成顾客的要求。( 1998年),例:美国物流定义的变化,例:美国不同业界/学派的物流定义,欧洲物流协会,ELA:European Logistics Association 1994年定义 物流是在一个系统内对人员和商品的运

3、输、安排及与此相关的支持活动进行计划、执行和控制,以达到特定的目的。,日本工业标准,将实物从供给者物理地移动到用户这一过程的活动。一般包括输送、保管、装卸、包装以及与其有关的情报等各种活动。,例:几个相关的物流概念,(1)物资管理 主指生产资料 Materials Management 日本语:物料管理 (2)实物配送 、 实物分销、传统物流 Physical Distribution 日本语:物的流通、物流 (3)企业后勤、物流、综合物流 Business Logistics 日本语: (4)物流 Materials Flow,2. 物流的活动要素及其设施,运输(transportation

4、) 用设备和工具,将物品从一地点向另一地点运送的物流活动。其中包括集货、分配、搬运、中转、装入、卸下、分散等一系列操作。 摘自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 物流术语 (GB/T 18354-2001),例:运输车辆,2.物流的活动要素及其设施,储存(storing) 保护、管理、贮藏物品。 摘自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 物流术语 (GB/T 18354-2001) 概念涵义: 按照一定原则,将物品存放在适宜的场所和位置。 按照一定要求,对物品进行必要的保养和维护。,例:储存装置,例:储存设施内部,例:储存设施外观,2.物流的活动要素及其设施,装卸(loading and unloading) 物品在指

5、定地点以人力或机械装入运输设备或卸下。 摘自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 物流术语 (GB/T 18354-2001) 概念涵义: 物品以垂直方向为主的空间位移。,例:巷道堆垛机,按存取货装置分为 1. 单货叉 货架形式为单货位、双伸货位; 2. 双货叉 货架形式为双列货位; 3. 小车型 货架在深度方向为六个货位。,2.物流的活动要素及其设施,搬运(handing /carrying ) 在同一场所内,对物品进行水平移动为主的物流作业。 摘自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 物流术语 (GB/T 18354-2001) 概念涵义: 物品以水平方向为主的空间位移。,例:链式搬运,通过承载链实现物料搬运,例:链

6、式搬运装置,例:轨道式搬运车,例:自动搬运车,2.物流的活动要素及其设施,包装(package/packaging ) 为在流通过程中保护产品、方便运输、促进销售,按一定技术方法而采用的容器、材料及辅助物等的总体名称。也指为了达到上述目的而采用容器、材料及辅助物的过程中施加一定技术方法等的操作活动。 摘自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 物流术语 (GB/T 18354-2001) 注:包装单元化是实现物流现代化的基础。,例:包装机械,例:包装容器集装箱,例:包装容器集货箱,2.物流的活动要素及其设施,流通加工(distribution processing) 物品在从生产地到使用地的过程中,根据需要施

7、加包装、分割、计量、分拣、刷标志、拴标签、组装等简单作业的总称。 摘自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 物流术语 (GB/T 18354-2001),例:分拣作业,2.物流的活动要素及其设施,物流信息处理 (logistics information management) 对于反映物流各种活动内容的知识、资料、图象、数据、文件等进行收集、整理、储存、加工、传输和服务的活动。,例:信息处理中心,宏观物流是指社会再生产总体的物流活动,其主要特点是综观性和全局性。 微观物流是指消费者、生产者所从事的具体的物流活动,其主要特点是具体性和局部性。,3.物流的分类,3.1 宏观物流的分类,从物品的角度 可分为自然

8、资源物流、能源物流、原料物流等十二大类。每一大类还可再分为若干种类,最后细分到每一种具体物品的物流。 物品自身的特点决定物流活动的特点,物流活动中采用的各种技术和管理手段均要适合物品自身的特点。,从物流活动所属产业的角度,可以分为第一产业物流(农业物流)、第二产业物流(工业物流和建筑业物流)、第三产业物流(商业物流、服务业物流及军事物流等)等。 可根据各产业中的具体业态对物流活动作进一步的划分,如钢铁业物流、建材业物流、连锁业物流、餐饮业物流等。 不同产业的物流活动,在物品、载体、流量、流向与流程上有各自特点,对物流服务的需求也各不相同。,从物流活动地域范围的角度,可以分为国际物流(不同国家之

9、间的物流)和国内物流,国内物流又可以分为区域物流和城乡物流,前者又可以细分为行政区域物流和经济区域物流;后者又可以细分为城镇物流和乡村物流。 按照地域范围划分的物流活动具有层次性,不同层次的物流活动也各自具有不同的特点。,3.2 微观物流的分类,从物流作业执行者的角度 可以分为企业自营物流和第三方物流(也有人分为第一方物流、第二方物流和第三方物流)。 第三方物流是指由供方和需方以外的物流企业提供物流服务的业务模式。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和社会分工的不断深化,第三方物流得到了巨大发展,日益成为了重要的物流模式。,从物流活动发生主体的角度,工业企业物流、商业企业物流 包括批发企业物流、零售企业物流等

10、废品回收企业物流 非盈利组织物流 包括医院、社会团体、学校、军事等单位物流,从物流活动在企业中的地位角度,供应物流是指为生产企业提供原材料、零部件或其他物品时,物品在提供者与需求者之间的实体流动。 生产物流是指生产过程中,原材料、在制品、半成品、产成品等,在企业内部的实体流动。 销售物流是指生产企业、流通企业出售商品时,物品在供方和需方之间的实体流动。,回收物流是指不合格物品的返修、退货以及周转使用的包装容器从需方返回到供方所形成的物品实体流动。 废弃物物流是指将经济活动中失去原有使用价值的物品,根据实际需要进行收集、分类、加工、包装、搬运、储存等,并分送到专门处理场所时所形成的物品实体流动。

11、,从物流活动在企业中的地位角度,在商品流通过程中,消费者用与商品价值相等的货币取得商品的所有权,即购销过程,流通经济学称之为商流过程。 在商品流通过程中,一般是在商流过程完成后,将买到的商品按运输、保管的要求包装,通过装卸、运输、储存等过程,将商品运到买者手中,这个过程即为物流过程。,4.物流与商流、信息流、资金流,在商品流通过程中,还有流通信息活动,包括商流信息和物流信息。 如市场行情、物流供求、政策法规、市场环境等信息的生产、加工、传递 伴随商品流通过程,资金流是信用证、汇票、现金,通过银行,在各个交易方之间的流动。 由此,商流、物流、信息流和资金流是商品流通的必要组成部分。,4.1物流与

12、商流、信息流、资金流的关系,4.2 物流与商流、信息流、资金流的作用,物流解决的是商品从供应地至需要地的空间位移,及商品生产与其消费之间的时间变更,实现商品的使用价值; 商流解决的是商品价值的实现,经过商流,商品变更了所有权; 资金流解决的是商品价值的具体实现; 信息流解决的是物流与商流、资金流之间的信息传递。 上述“四流”相互交织,纵横交错, “四流”一体化已成为现代物流发展的大趋势。,例:物流与商流、信息流、资金流,5. 物流活动的性质,物流商品特点:服务型商品 物流商品具有双重性 价值 使用价值,5.1 物流使用价值,具体表现: 合适的时间 准确的数量 正确的场所 需要的形体,5.2 物

13、流价值,具体表现: 时间价值 时间的缩短、延长及时间差 场所价值 物品的集中至分散、分散至集中、低价地至高价地 加工价值 加工中产生的附加价值 占用成本 负价值,5.3 物流价值发现过程,第一次:物流系统功能价值的发现 时间:二次大战期间 特征:发现单元化、集装化对于物流系统具有巨大价值。 第二次:物流经济活动价值的发现 时间:二次大战以后 特征:发现“物流”不仅具有重要的军事价值,而且具备经济活动价值。,5.3 物流价值发现过程,第三次:物流利润价值的发现 时间:20世纪60年代 特征:发现进行有效物流管理后,可以提高企业效益,对于增加企业利润有很大作用,即“第三利润源泉”。 第四次:物流成

14、本价值的发现 时间: 20世纪70年代石油危机 特征:进行有效物流管理后,可以缓解企业经营上的成本压力,具备降低企业经营成本的巨大价值。,5.3 物流价值发现过程,第五次:物流环境价值的发现 时间:20世纪80年代 特征:发现实现物流合理化后,可以减少环境污染,对于改善交通、环境等城市问题具有重大作用。 第六次:物流服务价值的发现 时间: 20世纪80年代后 特征:在供应链和个性化的支持因素基础上,物流可以使企业获得更长远的战略发展能力,具备企业发展战略价值。,5.3 物流价值发现过程,第七次:物流国民经济价值的发现 时间:20世纪90年代 特征:发现物流国民经济发展有重要作用,可以提高国家抵

15、御风险能力,减少经济危机的损失 。 第八次:物流新经济价值的发现 时间: 近期 特征:网上的虚拟运作必须与实际的物流相结合,才可能获得发展的机会。,6.物流在经济活动中的作用,物流在企业经营中的作用 物流在国民经济中的作用 物流在经济全球化中的作用,6.1 物流在企业经营中的作用,工商企业经营中,物流的作用是降低经营成本。 企业物流不是处于附属地位的“管库”部门,对企业成本与顾客服务起着重大作用。物流合理与否,可对企业的兴衰产生重要影响。 物流企业经营中,物流的作用表现为提高经营利润。 开发特色物流服务项目,使其成为企业利润的 新生长点。 提示:凡是成功企业必然有先进的内部物流组织与管理。 它

16、们大多经过内部物流系统不适应企业发展,从而对其进行重新分析与设计的过程。,物流对国民经济发展的作用,好像人体中的动、静脉系统,即物质资源循环作用。物流活动实际承担着国民经济发展的物质资源实际配置工作。 物流产业是国民经济的基础产业,是国民经济其他产业的联系纽带。 在特定条件下,物流还可成为国民经济发展的支柱。其表现为可以支撑和带动区域经济的发展。,6.2 物流在国民经济中的作用,例:物流在再生产过程中的不同表现,物流可以起到提高我国的综合国力、抗御经济危机的作用。 物质资源配置的全球合理化工作,将由物流活动实际承担。 如2010年,亚太国家联盟中,发展中国家将实现完全自由贸易; 2020年后起国家将实现完全自由贸易。,6.3 物流在经济全球化中的作用,7.现代物流的发展阶段及特征,“0”: 前物流阶段 “1”: 物流(Physical Distribution) “2”: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PPT模板库 > PPT素材/模板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