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高考政治(艺考生文化课)冲刺点金 经济生活 第10课 科学发展观和小康社会的经济建设课件 新人教版必修1

上传人:简****9 文档编号:96127697 上传时间:2019-08-24 格式:PPT 页数:15 大小:339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2019高考政治(艺考生文化课)冲刺点金 经济生活 第10课 科学发展观和小康社会的经济建设课件 新人教版必修1_第1页
第1页 / 共15页
2019高考政治(艺考生文化课)冲刺点金 经济生活 第10课 科学发展观和小康社会的经济建设课件 新人教版必修1_第2页
第2页 / 共15页
2019高考政治(艺考生文化课)冲刺点金 经济生活 第10课 科学发展观和小康社会的经济建设课件 新人教版必修1_第3页
第3页 / 共15页
2019高考政治(艺考生文化课)冲刺点金 经济生活 第10课 科学发展观和小康社会的经济建设课件 新人教版必修1_第4页
第4页 / 共15页
2019高考政治(艺考生文化课)冲刺点金 经济生活 第10课 科学发展观和小康社会的经济建设课件 新人教版必修1_第5页
第5页 / 共15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2019高考政治(艺考生文化课)冲刺点金 经济生活 第10课 科学发展观和小康社会的经济建设课件 新人教版必修1》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19高考政治(艺考生文化课)冲刺点金 经济生活 第10课 科学发展观和小康社会的经济建设课件 新人教版必修1(15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第9课 走进社会主义市场经济 第10课 科学发展观和小康社会的经济建设 第11课 经济全球化与对外开放,第四单元 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第一部分 经济生活,第九课 科学发展观和小康社会的经济建设,高考考点解析,易错易混点拨,高考真题集训,演练巩固提升,(见艺考冲刺练),高考考点解析,经济生活 第十课 科学发展观和小康社会的经济建设,考点一 从总体小康到全面小康,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新要求,1小康社会 (1) 总体小康的特点:从总体上看,我国现在达到的小康,还是低水平的、不全面的、发展很不平衡的小康。 (2) 全面小康目标:本世纪头二十年,我们要集中力量,建成全面惠及十几亿人口的更高水平的小康社会

2、。,高考考点解析,经济生活 第十课 科学发展观和小康社会的经济建设,考点一 从总体小康到全面小康,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新要求,2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新要求 (1)经济持续健康发展。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取得重大进展,在发展平衡性、协调性、可持续性明显增强的基础上,实现国内生产总值和城乡居民人均收入比2010年翻一番。科技进步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大幅度上升,进入创新型国家行列。工业化基本实现,信息化水平大幅度提升,城镇化质量明显提高,农业现代化和社会主义新农村建成成效显著,区域协调发展机制基本形成。 (2)人民生活水平全面提高。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总体实现。就业更加充分。收入分配差距缩小,中等收入群体持续扩大

3、,扶贫对象大幅减少。社会保障全民覆盖,人人享有基本医疗卫生服务,住房保障体系基本形成。 (3)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建设取得重大进展。,高考考点解析,经济生活 第十课 科学发展观和小康社会的经济建设,考点二: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 1重要性: 科学发展观是指导党和国家全部工作的强大思想武器,是我们必须长期坚持的指导思想。 2. 基本内涵,高考考点解析,经济生活 第十课 科学发展观和小康社会的经济建设,考点三: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 1重要性: 以科学发展为主题,以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为主线,是关系我国发展全局的战略抉择。要适应国内外经济形势新变化,加快形成新的经济发展方式,推动经济持续健康发

4、展。 2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措施 (1)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科技创新是提高社会生产力和综合国力的战略支撑,必须摆在国家发展全局的核心位置。要坚持走中国特色自主创新道路,增强创新驱动发展新动力。 (2)推进经济结构战略性调整。这是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主攻方向。要把推动发展的立足点转到提高和效益上来,使经济发展更多依靠内需拉动,更多依靠科技进步、劳动者素质提高、管理创新驱动。坚持走中国特色新型工业化、信息化、城镇化、农业现代化道路。继续实施区域发展总体战略,优先推进西部大开发,全面振兴东北地区等老工业基地,大力促进中部地区崛起,积极支持东部地区率先发展。 (3)推动城乡发展一体化。解决好农业

5、农村农民问题是全部工作的重中之重,城乡发展一体化是解决“三农”问题的根本途径。要坚持走中国特色城镇化、农业现代化道路。要坚持工业反哺农业、城市支持农村和多予少取放活方针,形成以工促农、以城带乡、工农互惠、城乡一体的新型工农城乡关系。 (4)全面促进资源节约和环境保护,增强可持续发展能力。坚持节约资源和保护环境的基本国策,是关系人民福祉、关乎民族未来的长远大计。必须着力推进绿色发展、循环发展、低碳发展,形成节约资源和保护环境的空间格局、产业结构、生产方式、生活方式。必须把生态文明建设放在突出地位,融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的各方面和全过程。,点拨1:小康社会的建设进程与实现现代化的进程一样,是一种

6、不平衡的发展过程。要鼓励有条件的地方在现代化建设中继续走在前列,率先实现现代化,为全国改革发展作出更大贡献;相对落后的地区,则要奋起直追,加快发展。 点拨2:科学发展观与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关系 二者是辩证统一的:一方面,坚持科学发展观是实现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目标、加快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步伐的重要保证;另一方面,实现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目标是落实科学发展观的必然结果。,经济生活 第十课 科学发展观和小康社会的经济建设,点拨3:从经济生活三个主体认识经济持续健康发展 (1)消费者:树立正确的消费观,坚持保护环境,绿色消费,勤俭节约,艰苦奋斗,将资源节约、环境保护落实到日常生活中。 (2)企业:依靠科技进

7、步、管理创新,提高劳动生产率和资源利用率。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依靠科技进步,走新型工业化道路,生产由主要依靠增加物质资源消耗向依靠科技进步、劳动者素质提高、管理创新转变。 (3)政府: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推动科技创新,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优化产业结构,推动城乡、区域协调发展,推动资源节约和环境友好型社会建设。,经济生活 第十课 科学发展观和小康社会的经济建设,一、选择题 1. (2018江苏卷8)某地将激活闲置农房与农村产权交易改革相结合,融合推进“确权+流转+增收”,将集体和个人闲置农房用于发展民宿、农事体验、健康养老等乡村经济新业态,带动资金、人才、技术等要素从城市向农村回流,有效促进了乡村经

8、济发展和农民增收。材料表明 发展乡村经济必须改变农村的土地所有权 生产关系变革是促进乡村经济发展的动力 经济业态创新是实现乡村振兴的重要手段 城乡一体化是解决“三农”问题的根本途径 A. B. C. D.,【答案】C,【解析】本题考查我国基本经济制度,转变经济发展方式。融合推进农村土地“确权+流转+增收”,并未改变农村土地所有权的性质,农村土地在性质上属于集体经济,错误。激活闲置农房与农村产权交易改革相结合,从而实现乡村经济发展和农民增收,体现了生产关系变革是促进乡村经济发展的动力。经济业态创新是实现乡村振兴的重要手段,符合题意。材料侧重于农村闲置农房与农村产权交易改革,未体现城乡一体化,不符

9、合题意。答案为C。,经济生活 第十课 科学发展观和小康社会的经济建设,一、选择题 2.(2018天津卷9)党的十八大以来的五年,面对极其错综复杂的国内外形势,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团结带领全国各族人民砥砺前行,推动经济社会发展取得历史性成就: 贫困人口减少6800多万 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增加9000多万 经济年均增速超过7% 第三产业占GDP比重超过50% 以上成就的传导路径是 A. B. C. D. ,【答案】C,【解析】本题考查实现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目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受经济发展的影响,而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的增加会使贫困人口减少,因此,党的十八大以来的五年中我国经济社会发展取得历史

10、性成就中,传导路径正确且符合题意;与题意无关,排除;其它选项均应排除;故本题答案选C。,经济生活 第十课 科学发展观和小康社会的经济建设,一、选择题 3.(2017全国卷 14)国内生产总值(GDP)表示一个国家(或地区)在一定时期(通常为一年)内所生产的最终产品和劳务的价格总和。下列计入中国GDP的产品或劳务是 A.北京厨师为家人做了一顿丰盛晚餐 B.上海商人购买的一件精美的清代瓷器 C.中国某企业在纽约工厂生产的汽车玻璃 D.外国某企业在武汉工厂生产的空调和冰箱,【答案】C,【解析】本题考查经济学的基本概念GDP的涵义。对于经济学中最基本的概念,我们在日常教学中要格外重视。最基础的东西虽然

11、简单,但是非常重要。GDP是国内生产总值,GNP是国民生产总值,二者一字之差,但是计算范围一个是国界,一个是国民,抓住这一点,问题就迎刃而解了。抓住材料关键词“生产”、“最终产品和劳务”,A不属于生产;B购买的清代瓷器属于文物买卖,不属于生产的最终产品;C不属于在国内的行为,D虽然是外国企业,因为GDP是以国界为范围计算产品和劳务的,所以符合题意,入选。,经济生活 第十课 科学发展观和小康社会的经济建设,一、选择题 4. (2017江苏卷7)数字经济是随着信息技术发展而产生的一种新的经济形态,近年来呈蓬勃发展态势。据某研究机构测算,2015年中美日英等主要国家数字经济平均增速约为7. 5%,显

12、著高于当年全球GDP增速。材料表明,发展数字经济 A有助于增强国有经济的控制力 B可以为经济发展提供新的动力 C有利于完善我国收入分配制度 D能提高我国在国际分工中地位,【答案】B,【解析】数字经济并不一定都局限在国有经济范围内,发展数字经济有助于增强国有经济控制力的说法不准确,A项不选;材料中中美日等主要国家的数字经济平均增速显著高于当年全球GDP增速,这表明发展数字经济可以为经济发展提供新的动力,B项正确;材料没有表明发展数字经济与分配制度相关,C项不选;材料也没有表明发展数字经济有助于提高我国在国际分工中的地位,D项不选,故本题答案选择B。,经济生活 第十课 科学发展观和小康社会的经济建

13、设,一、选择题 5. (2016上海卷19)造成图中两个变量走势相异的最可能的原因是,2007-2015年我国 ( ) 图 2007-2015年我国GDP增长率、GDP每增长一个百分点所拉动就业 A.农业现代化、专业化进程加快 B.高科技战略性新兴工业发展 C.服务业在国民经济中的比重上升 D.出口总量增长及产品结构优化,【答案】C,【解析】考查“调整经济结构、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从图中可知GDP增长率逐渐下降趋于平稳,但是拉动就业的比例呈上升趋势,说明我国经济进入新常态,经济结构在不断调整中导致了GDP增速放缓,C是符合新常态趋势的,通过发展服务业调整产业结构,从而促进就业的增加,故选C;A

14、、B、D都会导致GDP增速加快,与题意不符。,经济生活 第十课 科学发展观和小康社会的经济建设,二、非选择题 (2018全国卷38)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中国是制造大国,但还不是制造强国。2014年,中国推出“中国制造2025”国家战略,将智能制造作为战略主攻方向之一,提出到2025年中国迈入世界制强国行列的战略目标。 近来,人工智能成为全球智能制造技术的热点,人工智能技术正在被不断地应用到图像识别、语音识别、自动驾驶、故障诊断与预测性触护,质量监控等领城,涵盖了电子、纺织、冶金、汽车等传统产业,还涉及高端装备制造,机器人,新能源等战略新兴产业。 目前,中国在人工智能的创新上已经和世界先进

15、技术并跑,部分甚至领跑。有专家认为,人工智能时代的到来,对中国制造业将是重大机遇,其应用的推进将彻底改变我们的制造业。 结合材料并运用经济知识,分析人工智能技术的应用对中国制造业的影响。,经济生活 第十课 科学发展观和小康社会的经济建设,【解析】本题以人工智能在我国的运用与发展为材料,考查考生对相关经济生活知识的掌握。回答此题,考生需紧密结合材料信息,归纳总结答案。人工智能技术正在被不断地应用到图像识别、语音识别、自动驾驶、故障诊断与预测性维护、质量监控等领域,涵盖了消费电子、纺织、冶金、汽车等传统产业促使传统制造业转型升级;还涉及高端装备制造、机器人、新能源战略新兴产业驱动新兴制造业产生与发展;人工智能时代的到来,对中国制造业将是重大机遇,其应用的推进将彻底改变我们的制造业创新制造业生产模式,提高生产效率,开辟制造业更广阔市场;中国在人工智能的创新上已经和世界先进技术并跑,部分甚至领跑提升制造业的全球竞争力。 【答案】促使传统制造业转型升级;驱动新兴制造业产生与发展;创新制造业生产模式,提高生产效率;开辟制造业更广阔市场;提升制造业的全球竞争力。,经济生活 第十课 科学发展观和小康社会的经济建设,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其它中学文档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