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年陈国辉基础会计笔记

上传人:明*** 文档编号:96126472 上传时间:2019-08-24 格式:DOC 页数:27 大小:410.19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2019年陈国辉基础会计笔记_第1页
第1页 / 共27页
2019年陈国辉基础会计笔记_第2页
第2页 / 共27页
2019年陈国辉基础会计笔记_第3页
第3页 / 共27页
2019年陈国辉基础会计笔记_第4页
第4页 / 共27页
2019年陈国辉基础会计笔记_第5页
第5页 / 共27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2019年陈国辉基础会计笔记》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19年陈国辉基础会计笔记(27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2019年陈国辉基础会计笔记 篇一:陈国辉版基础会计笔记 第一章总论 第一节会计的产生与发展 一会计的产生 1.是适应社会生产实践和经济管理的客观需要而产生 2.产生的两个前提条件:出现剩余产品和生产社会化 3.产生的必要性:生产的需要;资源的稀缺性的需要;生产专业化的需要 二会计的发展复式簿记):发展缓慢,没有形成统一的计量单位,单式簿记,没有形成单独的学科。1.西周时期,“会计”一词最早出现在中国。零星算之为“计” 总和算之为“会” 2. 本期收入本期支出本期结余 3.唐宋时期,中国产生“四柱结算法” 公式:旧管新收开除实在 期初结存本期收入本期支出期末结存 4.明末清初,中国创建复式记账

2、法“龙门账” 公式:进缴存该 收入支出资产、债务负债、投资 (二)近代会计(复式簿记运用年代) 会计史上的两大里程碑:1494年,意大利数学家卢卡.帕乔利(会计之父)出版了算 术.几何.比与比例概要。 1854年,英国苏格兰成立了爱丁堡会计师协会,会计职业出现。 (三)现代会计(20C40今) 1.管理会计体系形成,分为财务会计和管理会计。 2.会计信息系统形成。 3.会计准则首先在美国颁布。 三会计的产生与发展 1.附带职能独立职能独立学科 2.实物计量货币的综合计量 3.原始计录与计量目标管理 4.机械操作电算化 第二节会计的涵义 一会计的定义:会计是以货币为主要计量单位,对企事业、机关单

3、位或其他经济组织的经 济活动进行连续、系统、全面地反映和监督的一项经济管理活动。 二会计的属性(性质) 技术性(自然性):反映生产力的技术与组织的需求,与生产力相联系。 社会性:反映单位经济管理活动,与生产关系相联系。 三会计学及其分支 1.含义:是人们在长期会计工作的实践中,经过不断的探索和总结,逐渐形成的专门研究会 计原理与方法的一门应用性学科,它属于管理学科。 2.分支(P6) 第三节会计的职能与目标 一会计的职能(即内在功能) 1.核算(反映)职能 提供会计信息 四个程序:确认、计量、记录、报告报告实现条件三个阶段:记账、算帐、报账输出(报账) 特点:以货币作为主要计量单位;反映过去已

4、经发生的经济活动;完整性,连续性和 系统性。 2.监督职能 经济业务的真实性 监督内容财务收支的合法性 公共财产的完整性 强制性和严肃性特点连续性 完整性会计核算是会计监督的基础 3.二者关系:辩证统一会计监督是会计核算质量的保证 4.派生职能:预测经济前景;参与经济决策;评价经营业绩等。 二会计的目标 1.会计目标:设置会计的目的与要求 基本目标:提高经济效益 2.两个层次为什么提供会计信息?决策的需要 具体目标:提供会计信息(4W)向谁提供会计信息?信息使用者 提供什么会计信息?财务状况、经营成果、现金流 怎样提供会计信息?财务会计报告 决策有用观:强调反映信息及时相关性 3.两种学术观点

5、受托责任观:强调反映信息可靠性 我过会计准则观点是以上两种观点的统一 第四节会计的任务和作用 一会计的任务(会计的职能具体化) 积极 二会计的作用消极:会计信息失真 第五节会计的方法 一会计方法体系 会计方法具体包括核算、监督、分析等方法。 二会计核算方法 1.设置会计账户2.复式记账3.填制和审核会计凭证4.登记账簿5.成本计算 6.财产清查7.编制会计报表 会计核算方法应用程序: 储存计算阶段 整理报出阶段 会计循环资金循环 第二章会计要素与会计等式 第一节会计对象 一会计对象 含义:是会计核算和监督的内容,也即企业、机关、事业单位和其他组织能用货币表现的经济活动,即资金运动,即会计客体。

6、 宏观上讲:再生产过程中的资金运动 包括 微观上讲:一个单位能够用货币表现的经济活动,即单位的经济业务 二资金运动过程 根据不同行业分析:三个阶段:资金投入、运用与退出 三个过程:供应、生产与销售过程储备资金 1.空间上并存成品资金 具有补偿性和增值性 三个阶段:资金投入、运用与退出 两个过程:供应、生产与销售过程 2.商品流通企业资金运动 空间上并存 具有补偿性和增值性 两个阶段:资金取得与运用 3.行政、事业单位资金运动 三资金运动状态 资金运动过程中有静态和动态两种表现 资金运动静态表现指单位在某一时点上的资产总值和权益总值,其内容反映在资产负债表中。 资金运动的动态表现指资金在生产经营

7、过程中各个阶段不断转变形态的后果,表现为收 入、费用和利润,它是企业在一定期间的经营成果,其内容反映在利润表中。货币资金:库存现金、银行存款资产总值 存货:原材料、包装物、低值易耗品、库存商品 企业的资金分布及存在状态债权:应收账款、应收票据、其他应收款、预付账款 固定资产:房屋及建筑物、机器及设备、在建工程 无形资产:专利权、商标权、非专利权等 自由资金:所有者投入资金、 企业内部形成未分配利润 企业的资金取得及形成来源借入资金:银行存款、其他金融机构借款 债务:应付账款、应付票据、预收账款、其他应付款、应交税费 第二节会计要素 一会计要素的含义:是对会计对象的基本分类,是设定会计报表结构和

8、内容的依 据, 也是进行确认和计量的依据。 是反映单位财务状况和经营成果的基本单位 二会计要素的内容 (一)资产 1.定义:指由过去的交易或事项形成的,由企业拥有或控制的、预期会给企业带来经济利益的资源。 2.特征:由过去的交易、事项形成的 单位拥有或控制的 预期会给企业带来经济效益 3.资产的分类 资产按其流动性分为流动资产和非流动资产 非流动资产包括长期股权投资、固定资产、无形资产和其他资产等。流动资产:指企业可以在1年内或超过1年的一个营业周期内变现或耗用的资产。 包括库存现金、银行存款、应收款项、存货、交易性金融资产 (二)负债 1.定义:指由过去的交易或事项形成的、预期会导致经济利益

9、流出企业的现时义务。 2.特征:是由过去的交易或事项形成的 负债的清偿会导致经济利益流出企业 流动负债:短期借款、应付账款、预收账款、 3.应交税费、应付职工薪酬 长期负债:长期借款、应付债券、长期应付款 (三)所有者权益 1.定义:也称股东权益,是指资产扣除负债后由所有者享有的剩余权益。它在数值上等于企业内部资产减去全部负债后的余额。 2.特征(相对于负债):无需偿还,除非减资、清算 企业清算时,负债具有先偿权 所有者权益能够参与利润分配,且承担风险 3.来源构成注册资本实收资本 投入者投入的资本注册资本资本公积:资本溢价、股本溢价直接计入所有者权益的利得和损失(资本公积) 盈余公积 留存收

10、益未分配利润 (四)收入 1.定义:指企业在日常活动中形成的、会导致所有者权益增加的、与所有者投入资本无关的经济利益的总流入。 2.特征:从企业的日常活动中产生 表现为企业资产增加、负债减少,或二者兼而有之 收入实现能导致所有者权益增加 指本企业经济利益的流入,不包括为第三方或客户代收的款项 3.分类商品销售收入 (1提供劳务收入 让渡资产使用权(出租) 投资收益 (2)按收入比重分:主营业务收入、其他业务收入 (五)费用 1.定义:指企业在日常活动中发生的、会导致所有者权益的、与向所有者分配利润无关的经济利益的总流出。 2.特征:日常活动中产生的 费用产生会导致资产减少或负债增加,或二者兼而

11、有之费用产生会最终导致所有者权益减少 3.分类:直接费用、间接费用 成本费用期间费用:管理费用、财务费用、销售费用 税金及资产减值 (六)利润 1.定义:指企业在一定会计期间的经营成果,包括收入减去费用的净额、直接计入当期利润的利得和损失。 2.特征:企业在一定期间的经营成果 与收入费用有关(指广义的收入和费用) 未分配前属于所有者权益 3.来源构成 利润:营业利润、总利润、净利润 篇二:陈国辉基础会计笔记 第一章总论 第一节会计的产生与发展 一会计的产生 1.是适应社会生产活动的需要而产生 2.产生的两个前提条件:出现剩余产品和生产社会化 3.产生的必要性:生产的需要;资源的稀缺性的需要;生

12、产专业化的需要 二会计的发展 (一)会计的萌芽阶段(原始计量与记录时代,奴隶社会以前的会计):没有专门的会计职业(二)古代会计(古复式簿记):会计职能出现,会计名词产生,发展缓慢,没有形成统一的计量单位,单式簿记,没有形成单独的学科。1.西周时期,“会计”一词最早出现在中国。零星算之为“计” 总和算之为“会” 2. 本期收入本期支出本期结余 3.唐宋时期,中国产生“四柱结算法” 公式:旧管新收开除实在 期初结存本期收入本期支出期末结存 4.明末清初,中国创建复式记账法“龙门账” 公式:进缴存该 收入支出资产、债务负债、投资 (三)近代会计(复式簿记运用世纪50年代) 会计史上的两大里程碑:14

13、94年,意大利数学家卢卡.帕乔利(会计之父)出版了算 术.几何.比与比例概要。 1854年,英国苏格兰成立了爱丁堡会计师协会,会计职业出现。 (四)现代会计(20世纪50年代今) 1.会计学理论的创立。 2.会计理论和方法分为财务会计和管理会计。 3.审计基本理论的创立。 4.会计电算化的产生。 三会计的产生与发展 1.附带职能独立职能独立学科 2.实物计量货币的综合计量 3.原始计录与计量目标管理 4.机械操作电算化 第二节会计的含义 一会计的定义:会计是以货币为主要计量单位,对企事业、机关单位或其他经济组织的经济活动进行连续、系统、全面地反映和监督的一项经济管理活动。 二会计管理活动论:会计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事务文书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