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准成本法培训课程_2

上传人:F****n 文档编号:96126216 上传时间:2019-08-24 格式:PPT 页数:58 大小:534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标准成本法培训课程_2_第1页
第1页 / 共58页
标准成本法培训课程_2_第2页
第2页 / 共58页
标准成本法培训课程_2_第3页
第3页 / 共58页
标准成本法培训课程_2_第4页
第4页 / 共58页
标准成本法培训课程_2_第5页
第5页 / 共58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标准成本法培训课程_2》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标准成本法培训课程_2(58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第十三章 标准成本法,中南财经政法大学 会计学院,本章教学目的,1、了解标准成本法的基本原理。 2、掌握标准成本的计算方法。 3、掌握标准成本差异的分析方法。 4、掌握标准成本差异的处理方法。 5、了解定额成本法。,本章主要内容,一、标准成本法的基本原理 二、标准成本的制定 三、标准成本差异的计算 四、标准成本差异的处理 五、标准成本法与定额成本法的比较,一、标准成本法的基本原理,(一)标准成本法:是以标准成本为依据,通过成本差异的分析与报告,揭示成本差异产生的原因,以便及时控制成本的一种成本控制方法。 (二)标准成本法的实质:是建立在成本计算基本方法基础上的、集事前事中事后为一体的 一种成本

2、控制方法。 (三)标准成本法的主要内容: 1、事前,确定成本标准。 2、事中,计算成本和标准成本差异。 3、事后,标准成本差异的处理。,二、标准成本的制定,标准成本:是以工艺评估和动作研究确定的消耗标准为基础确定的成本水平,是日常成本控制的依据。标准成本是一种目标成本,说明各企业生产产品应当消耗多少,亦称“应计成本”。,1、理想标准成本:是以现有生产经营条件处于最优状态为基础确定的最低水平的成本。这种标准太高,很难实现,可以作为成本控制的战略目标,但不宜作为日常成本控制的标准。 2、正常标准成本:是以现有生产经营条件处于正常状态为基础确定的标准成本。这种标准成本是一种经过努力可达到的成本,可以

3、作为日常成本控制的标准。 3、基本标准成本:是以某一特定年份的生产经营条件为基础制定的标准成本。这种标准成本可以作为各期成本比较的基础,但不宜作为日常控制和考核标准。 4、当期标准成本:按当期条件所制定的标准。这种标准成本可作为日常控制和考核标准。,说明:日常成本控制应采取当期标准与正常标准相结合的当期正常标准成本。,(一)成本标准的选择,(二)标准成本的计算,单位产品 标准成本,=,标准消耗量,标准单价,1、标准直接材料成本的计算,直接材料标准成本,标准直接人工成本,标准变动性制造费用,标准固定性制造费用,三、标准成本差异的计算,(一)标准成本差异的计算原理 (二)标准成本差异的种类 (三)

4、标准成本差异的计算,(一)标准成本差异的计算原理: 连环替代法,假定: a耗用工时产量 b单耗、单位产品工时 c单价、小时工资率、小时制造费用率 实际标准成本: y0a1b0c0 中间变量1 : ya1b1c0 (按实际产量调整的标准成本) 预算成本: y”a0b0c0(中间变量2) 实际 成本 : y1a1b1c1 标准成本总差异=实际产量成本-实际产量标准成本,实际标准成本: y0a1b0c0 中间变量1 : ya1b1c0 实际成本 : y1a1b1c1 量差yy0 a1 ( b1 b0 ) c0 价差y1y a1 b1 ( c1 c0 ) 总差异=实际成本-实际产量标准成本 适用于直接

5、材料、直接人工、变动性制造费用差异的计算,实际标准成本: y0a1b0c0 中间变量2 : y”a0b0c0 实际成本 : y1a1b1c1 价差(预算差异)y1y” a1b1c1 a0b0c0 实际成本-预算成本 量差(产量差异)y”y0 ( a0a1 ) b0c0 (预算产量-实际产量) 单位产品标准成本 总差异=实际成本-实际产量标准成本 适用于固定性制造费用差异(两差异)的计算,(二)标准成本差异的种类,1、量差与价差 2、有利差异与不利差异 实际成本大于标准成本的正差异,表示成本超支,称为不利差异;实际成本小于标准成本的负差异,表示成本节约,称为有利差异。 3、超支差异与节约差异,量

6、差=实际产量(实际单耗-标准单耗)标准单价,价差=实际产量实际单耗(实际单价-标准单价),4、单纯差异与混合差异 实际标准成本:y0a1b0c0 中间变量1 : ya1b1c0 实际成本 : y1a1b1c1 单纯量差 a1 ( b1 b0 ) c0 单纯价差 a1 b0 ( c1 c0 ) 混合差 a1 ( b1 b0 ) ( c1 c0 ),标准成本差异是指产品的实际成本与产品的标准成本之间的差额,其计算公式如下:,标准成 本差异,(三)标准成本差异的计算,总 差异,价格差异,数量差异,总差异实际成本标准成本,总差异数总量差异价格差异,总差异:即按当期实际产量计算的实际总成本与标准总成本的

7、差异。 标准成本是指按实际产量调整后的标准成本。 实际产量是指实际消耗材料或者工时产量的产量。 实际产量完工产量(期末在产品量期初在产品量)投料率或完工率,1、直接材料差异的计算,直接材料成本差异,直接材料数量差异,直接材料价格差异,直接材料数量差异,直接材料价格差异,直接材料成本实际产量材料单耗材料单价,例1 :P422。 实际耗用材料产量210(2010)100 220 实际直接材料成本220 4158 标准直接材料成本22054 4400 直接材料成本差异41584400 198440 242,其中:数量差异(9901100)4 220( 5)4 440(元) 价格差异(4.24)990

8、 220 ( 4) =198(元) 直接材料的价格差异一般应由采购部门负责;直接材料数量差异一般应由控制用料的生产部门负责。,2、直接人工差异的计算,直接人工成本差异,直接人工效率(数量)差异,直接人工工资率(价格)差异,直接人工效率(数量)差异,直接人工工资率(价格)差异,直接人工成本实际产量工时单耗小时工资率,(1)单独计算非生产工时工资:例2:P424 实际耗用工时产量210(2010)50 215 标准直接人工成本215656450 实际直接人工成本215 8400 总差异9000645025505501400 600(元) 其中: 非生产工时工资差异600 效率差异215 ( 6)5

9、550(元) 工资率差异215 ( 5) 1400(元),(2)不单独计算非生产工时工资:例2:P424 实际耗用工时产量210(2010)50 215 标准直接人工成本215656450 实际直接人工成本215 9000 总差异90006450255010501500 (元) 其中:效率差异215 ( 6)51050(元) 工资率差异215 ( 5) 1500(元),总结: 对于非生产工时工资,有两种处理方式:单独计算作为一种成本差异,由其它差异分摊。 直接人工效率差异由生产调度部门负责;直接人工工资率差异一般由劳动人事部门或生产部门负责。,3、变动性制造费用差异的计算,变动性制造费用差异,

10、变动性制造费用效率(数量)差异,变动性制造费用耗费(价格)差异,变动性制造费用实际产量工时单耗小时变动性制造费率,变动性制造费用效率(数量)差异,变动性制造费用耗费(价格)差异,例3:P427。说明:不包括非生产工时工资 实际耗用工时产量210(2010)50 215 标准变动性制造费用21561.62064 实际变动性制造费用215 2380 变动性制造费用成本差异23802064316(元) 其中:效率差异215 ( 6)1.6176(元) 耗费差异215 ( 1.6) 140(元),变动性制造费用效率差异形成的原因与人工效率差异形成的原因相同。 变动性制造费用耗费差异应按构成费用的明细项

11、目,利用弹性预算进行对比分析,从而找出差异的原因及责任归属。,4、固定性制造费用差异的计算,实际固定性性制造费用实际产量实际工时单耗实际小时固定性制造费率 标准固定性性制造费用实际产量标准工时单耗标准小时固定性制造费率 中间变量2: 固定性性制造费用预算标准产量标准工时单耗标准小时固定性制造费率 中间变量1: 按实际工时计算的固定性性制造费用实际产量实际工时单耗 标准小时固定性制造费率,(1)两差异法,固定性制造费用成本差异,固定性制造费用产量差异,固定性制造费用预算差异,固定性制造费用产量差异,固定性制造费用预算差异,例4:P428 固定性制造费用成本差异17001548 152(元) 其中

12、:预算差异17001800100(元) 产量差异18001548252(元) 或: (15001290)1.2252(元),(2)三差异法,固定性制造费用成本差异,固定性制造费用生产能力利用差异,固定性制造费用预算差异,固定性制造费用效率差异,固定性制造费用预算差异,固定性制造费用生产能力利用差异,固定性制造费用效率差异,+,+,例4:P430 固定性制造费用成本差异17001548 152(元) 其中:预算差异17001800 100(元) 生产能力利用差异(15001400)1.2 120 (元) 效率差异(14001290)1.2 132 (元),四、标准成本差异的处理,(一)成本差异的

13、汇集 1、账户设置:为了集中反映成本差异,一般设置各种成本差异账户 2、账务处理特点:在日常账务处理中,生产成本、产成品、主营业务成本都按标准成本入账,对成本差异则单独设立账户加以反映。期末,选择一定的方法进行成本差异的结转。 3、成本差异汇集的账务处理:在发生各种成本差异时,对于超支差异,应借记各该成本差异科目,贷记有关科目;对于各种节约差异,应借记有关科目,贷记各该成本差异科目。对应的成本、费用科目则按标准成本进行登记。,(二)成本差异的结转,1、成本差异直接计入当期损益 依据:本月成本差异体现本月成本控制的业绩,应在本月利润中予以反映。 评价:简化了成本核算,并使本月经营成果与当月成本控

14、制的业绩直接挂钩,有利于成本控制,符合绩效考评原则。但当成本标准过于陈旧或实际成本水平波动幅度过大时,就会使在产品和产成品等存货成本失实。,2、成本差异全部计入产成品成本。 评价:这种处理方式侧重于成本计算功能,可以满足成本计算的需要,但不便于成本控制思想的贯彻实施。 3、成本差异在产成品与在产品之间分配。 评价:这种方法可以确定产品的实际成本,但分配成本差异工作过于繁琐。,例题:2001年题综,A工厂是一个生产某种汽车零件的专业工厂,产品成本计算采用标准成本计算系统,有关资料如下: (1)成本计算账户设置。设置“原材料”、“产成品”、“生产成本”等存货账户,均按标准成本计价。成本差异账户设置

15、8个:材料价格差异、材料数量差异、直接人工工资率差异、直接人工效率差异、变动制造费用效率差异、变动制造费用耗费差异、固定制造费用能量差异、固定制造费用耗费差异。,(2)费用分配和差异结转方法。原材料在生产开始时一次投入,在产品直接材料成本约当产成品的系数为1;除直接材料外的其他费用陆续发生,其在产品约当产成品的系数为0.5。成本差异采用“结转本期损益法”,在每月末结转“主营业务成本”账户。 单位产品标准成本 :,(3)本月生产及销售情况 生产能量11000小时 月初在产品数量 600件 本月产品投产数量 2500件 本月产品完工入库数量 2400件 月末在产品数量 700件 (4)有关成本计算的业务数据: 本月购入原材料30000千克,实际成本88500元(已用支票支付);本月生产领用原材料25500千克。 实际耗用工时9750小时;应付生产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PPT模板库 > PPT素材/模板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