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家职业资格证书制度与职业技能鉴定讲义_2

上传人:F****n 文档编号:96117836 上传时间:2019-08-24 格式:PPT 页数:90 大小:1.20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国家职业资格证书制度与职业技能鉴定讲义_2_第1页
第1页 / 共90页
国家职业资格证书制度与职业技能鉴定讲义_2_第2页
第2页 / 共90页
国家职业资格证书制度与职业技能鉴定讲义_2_第3页
第3页 / 共90页
国家职业资格证书制度与职业技能鉴定讲义_2_第4页
第4页 / 共90页
国家职业资格证书制度与职业技能鉴定讲义_2_第5页
第5页 / 共90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国家职业资格证书制度与职业技能鉴定讲义_2》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国家职业资格证书制度与职业技能鉴定讲义_2(90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国家职业资格证书制度 与职业技能鉴定,四川省职业技能鉴定指导中心,副主任 高级讲师,刘庆雨,二0一二年二月,为了从根本上改变这种被动局面,建立起科学的国家人力资源开发体系,中央和国务院对我国人力资源开发政策做出战略调整 实行学业文凭和职业资格证书并重的两种证书制度。,第一部分 国家职业资格证书制度 一、职业资格证书制度的由来,1993年党的十四届三中全会决定首次明确提出,我国要实行学历文凭和职业资格两种证书并重的制度。 在劳动法、职业教育法和就业促进法中,对实行职业资格证书制度做出了明确规定,从国家基本法律的角度确立了我国职业资格证书制度的法律地位。,政策文件 关于进一步加强高技能人才工作的意

2、见 -中办发200615号 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人才工作的决定 -中发200316号 国务院关于大力发展职业教育的决定 -国发200535号 国务院进一步就业再就业工作的通知 -国发200536号,劳动保障部关于印发新技师培养带动计划的通知 -劳社部发200616号 劳动保障部印发国家技能资格导航计划的通知 -劳社部发20069号 劳动保障部印发城镇技能再就业计划和能力创业计划的通知 -劳社部发200530号 劳动保障部印发农村劳动力技能就业计划的通知 -劳社部发200618号 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关于印发推进企业技能人才评价工作指导意见的通知 -人社厅发200839号,国家中长期人才

3、发展规划纲要 (20102020年),一、指导方针、战略目标和总体部署 二、人才队伍建设主要任务 三、体制机制创新 四、重大政策 五、重大人才工程 六、组织实施,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尊重劳动、尊重知识、尊重人才、尊重创造,更好实施人才强国战略,坚持党管人才原则,遵循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规律和人才成长规律,加快人才发展体制机制改革和政策创新,扩大对外开放,开发利用国内国际两种人才资源,以高层次人才、高技能人才为重点统筹推进各类人才队伍建设,为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奋斗目标提供坚强的人才保证和广泛的智力支持。,指导方针,战略目标

4、 到2020年,我国人才发展的总体目标是:培养和造就规模宏大、结构优化、布局合理、素质优良的人才队伍,确立国家人才竞争比较优势,进入世界人才强国行列,为在本世纪中叶基本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奠定人才基础。,人才资源总量稳步增长,队伍规模不断壮大。人才资源总量从现在的1.14亿人增加到1.8亿人,增长58%,人才资源占人力资源总量的比重提高到16%,基本满足经济社会发展需要。,人才素质大幅度提高,结构进一步优化。主要劳动年龄人口受过高等教育的比例达到20%,每万劳动力中研发人员达到43人年,高技能人才占技能劳动者的比例达到28%。人才的分布和层次、类型、性别等结构趋于合理。,一是实行人才投资优先,健

5、全政府、社会、用人单位和个人多元人才投入机制,加大对人才发展的投入,提高人才投资效益。二是加强人才资源能力建设,创新人才培养模式,注重思想道德建设,突出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培养,大幅度提升各类人才的整体素质。三是推动人才结构战略性调整,充分发挥市场配置人才资源的基础性作用,改善宏观调控,促进人才结构与经济社会发展相协调。,总体部署,四是造就宏大的高素质人才队伍,突出培养创新型科技人才,重视培养领军人才和复合型人才,大力开发经济社会发展重点领域急需紧缺专门人才,统筹抓好党政人才、企业经营管理人才、专业技术人才、高技能人才、农村实用人才以及社会工作人才等人才队伍建设,培养造就数以亿计的各类人才,数以

6、千万计的专门人才和一大批拔尖创新人才。五是改革人才发展体制机制,完善人才管理体制,创新人才培养开发、评价发现、选拔任用、流动配置、激励保障机制,营造充满活力、富有效率、更加开放的人才制度环境。六是大力吸引海外高层次人才和急需紧缺专门人才,坚持自主培养开发与引进海外人才并举,积极利用国(境)外教育培训资源培养人才。,七是加快人才工作法制建设,建立健全人才法律法规,坚持依法管理,保护人才合法权益。八是加强和改进党对人才工作的领导,完善党管人才格局,创新党管人才方式方法,为人才发展提供坚强的组织保证。 推进人才发展,要统筹兼顾,分步实施。到2015年,重点在制度建设、机制创新上有较大突破。到2020

7、年,全面落实各项任务,确保人才发展战略目标的实现。,人才队伍建设主要任务 (一)突出培养造就创新型科技人才 发展目标:围绕提高自主创新能力、建设创新型国家,以高层次创新型科技人才为重点,努力造就一批世界水平的科学家、科技领军人才、工程师和高水平创新团队,注重培养一线创新人才和青年科技人才,建设宏大的创新型科技人才队伍。到2020年,研发人员总量达到380万人年,高层次创新型科技人才总量达到4万人左右。,主要举措:创新人才培养模式,建立学校教育和实践锻炼相结合、国内培养和国际交流合作相衔接的开放式培养体系。探索并推行创新型教育方式方法,突出培养学生的科学精神、创造性思维和创新能力。加强实践培养,

8、依托国家重大科研项目和重大工程、重点学科和重点科研基地、国际学术交流合作项目,建设一批高层次创新型科技人才培养基地。加强领军人才、核心技术研发人才培养和创新团队建设,形成科研人才和科研辅助人才衔接有序、梯次配备的合理结构,提高自主创新能力。,深化科技体制改革,完善权责明确、评价科学、创新引导的科技管理制度,健全有利于科技人才创新创业的评价、使用、激励措施,进一步解放和发展科技生产力。制定加强高层次创新型科技人才队伍建设意见。改进完善院士制度,注重院士称号精神激励作用,规范院士学术兼职。加大海外高层次创新创业人才引进力度。组织实施创新人才推进计划、海外高层次人才引进计划,推进“百人计划”、“奖励

9、计划”、“国家杰出青年科学基金”等人才项目。,注重复合型人才培养,破除论资排辈、求全责备观念,加大对优秀青年科技人才的发现、培养、使用和资助力度。加强产学研合作,重视企业工程技术与管理人才的培养,推动科技人才向企业集聚。发展创新文化,倡导追求真理、勇攀高峰、宽容失败、团结协作的创新精神,营造科学民主、学术自由、严谨求实、开放包容的创新氛围。建立健全科研诚信体系,从严治理学术不端行为。,发展目标:适应走新型工业化道路和产业结构优化升级的要求,以提升职业素质和职业技能为核心,以技师和高级技师为重点,形成一支门类齐全、技艺精湛的高技能人才队伍。到2015年,高技能人才总量达到3400万人。到2020

10、年,高技能人才总量达到3900万人,其中技师、高级技师达到1000万人左右。,高技能人才队伍,主要举措:完善以企业为主体、职业院校为基础,学校教育与企业培养紧密联系、政府推动与社会支持相结合的高技能人才培养培训体系。加强职业培训,统筹职业教育发展,整合利用现有各类职业教育培训资源,依托大型骨干企业(集团)、重点职业院校和培训机构,建设一批示范性国家级高技能人才培养基地和公共实训基地。改革职业教育办学模式,大力推行校企合作、工学结合和顶岗实习。加强职业教育“双师型”教师队伍建设。在职业教育中推行学历证书和职业资格证书“双证书”制度。,逐步实行中等职业教育免费和学生生活补助制度。实施国家高技能人才

11、振兴计划。促进技能人才评价多元化。制定高技能人才与工程技术人才职业发展贯通办法。建立高技能人才绝技绝活代际传承机制。广泛开展各种形式的职业技能竞赛和岗位练兵活动。完善国家高技能人才评选表彰制度,进一步提高高技能人才经济待遇和社会地位。,国家高技能人才振兴计划,适应走新型工业化道路、加快产业结构优化升级的需要,加强职业院校和实训基地建设,培养造就一大批具有精湛技艺的高技能人才。到2020年,在全国建成一批技能大师工作室、1200个高技能人才培训基地,培养100万名高级技师。,主要环节,完善两个工作体系,健全六项工作机制,技能人才培养体系,技能人才评价体系,竞赛选拔,技术交流,表彰激励,合理流动,

12、社会保障,岗位使用,技能人才评价体系: - 以职业能力为导向(核心)、以工作业绩为重点,注重职业道德和职业知识水平的技能人才评价体系。,多元评价机制: - 社会化职业技能鉴定; - 企业技能人才评价; - 院校职业资格认证; - 专项职业能力考核。,人力资源开发两大支柱,学历文凭制度 (教育部门为主导),职业资格证书制度 (人力资源部为主导),学科分类和学科体系,职业分类和职业标准,普通学校教育和成人教育,职业学校教育和职业培训,学历文凭考试,职业技能鉴定,学历文凭证书,职业资格证书,国家人力资源开发两大体系,二、职业资格证书制度,是我国劳动就业制度的重要组成部分 是一种特殊形式的国家考试制度

13、 是国际上通行的对技术技能人才的 认证制度,职业:人们从事人员获取生活来源所从事社会工作的类别。 职业资格:社会经济部门或行业根据某一职业的工作目标和任务,对从事这一职业人员提出必备的专业知识、职业技能和工作能力的基本要求。 职业资格证书:人们通过就业前的职业教育,或者就业后正规和非正规培训(包括直接在生产和工作中的学习),并通过相应的技能水平测试而获得的资格认证。,工人考核,职业技能鉴定,职业资格证书制度,1) 初创阶段建立考工定级和考工晋级制度(1949-1977) 2) 恢复阶段建立工人技术等级制度(1978-1987)工人技术等级考核暂行条例的出台 3) 调整阶段建立职业资格等级制度(

14、1987-1993)工人考核条例的出台 4) 转轨阶段建立职业资格证书制度(1994-今)全面推进职业资格证书制度是实施人才强国战略的重要举措。,全省参加职业技能鉴定及通过鉴定人员情况(2000-2008),单位:万人,鉴定人数,通过人数,鉴定通过率,第二部分 职业技能鉴定, 政策框架 等级结构 管理体制 组织实施,工作体系,职业分类和职业标准体系,组织实施和技术支持体系,质量管理体系,职业技能鉴定 四个体系,法 律: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法 第六十九条 国家确定职业分类,对规定的职业制定职业技能标准,实行职业资格证书制度,由经过政府批准的考核鉴定机构负责对劳动者实施职业技能考核鉴定。 劳动法确立

15、了职业技能鉴定工作和职业资格证书制度的法律地位。,一、 政策框架,职业教育法 第八条 实施职业教育应当根据实际需要,同国家制定的职业分类和职业等级标准相适应,实行学历证书、培训证书和职业资格证书制度。 法 规:工人考核条例 是新中国成立以来,第一部由国务院批准的工人考核行政法规。 第十九条 全国工人考核工作由劳动部综合管理,并负责制定有关规定,指导协调工人考核工作。 职业培训考核条例,部门规章:关于技师聘任制暂行规定 职业技能鉴定规定 为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的需要,进一步完善职业技能鉴定制度,实现职业技能鉴定的社会化管理,促进职业技能开发,提高劳动者素质,根据工人考核条例,制定本规定。 劳动部综合管理全国职业技能鉴定工作,制定规划、政策和标准。,职业资格证书规定 职业资格证书分别由国务院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行政部门通过学历认定、资格考试、专家评定、职业技能鉴定等方式进行评价,对合格者授予国家职业资格证书。 职业资格证书是国家对申请人专业(工种)学识、技术、能力的认可,是求职、任职、独立开业和单位录用的主要依据。 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负责以技能为主的职业资格鉴定和证书核发与管理。 各省、自治区、直辖市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行政部门负责本地区职业资格证书制度的组织实施。,为提高劳动者素质,促进劳动者就业,加强就业管理,根据中华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PPT模板库 > PPT素材/模板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