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向大一统的秦汉政治(人民版公开课)

上传人:n**** 文档编号:96117819 上传时间:2019-08-24 格式:PPT 页数:39 大小:3.61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走向大一统的秦汉政治(人民版公开课)_第1页
第1页 / 共39页
走向大一统的秦汉政治(人民版公开课)_第2页
第2页 / 共39页
走向大一统的秦汉政治(人民版公开课)_第3页
第3页 / 共39页
走向大一统的秦汉政治(人民版公开课)_第4页
第4页 / 共39页
走向大一统的秦汉政治(人民版公开课)_第5页
第5页 / 共39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走向大一统的秦汉政治(人民版公开课)》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走向大一统的秦汉政治(人民版公开课)(39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二 走向“大一统”的 秦汉政治,课标要求: 1:知道“始皇帝”的来历和郡县制建立的史实。 2:了解中国古代中央集权制度的形成及其影响。,秦王扫六合 李白 秦王扫六合,虎视何雄哉。 挥剑决浮云,诸侯尽西来。 雄图发英断,大略驾群才。 收兵铸金人,函谷正东开。,“秦王扫六合, 诸侯尽西来。 ”指的是什么历史事件?,一、“六王毕,四海一” 实现统一,1、“六王毕”,(1)东灭六国,建秦朝(前230年前221年),问题:,秦王消灭六国,结束割据,那么,一提到秦的统一大家必会想到秦王的百万大军。今天我们能在哪看到秦百万大军 的气势呢?,远交近攻,匈奴,西南夷,南越,北击匈奴,修长城,筑直道,南征百越,

2、修灵渠,西南开五尺道,临洮,辽东,北击匈奴,修筑长城,修筑直道,湘水,漓水,南征越族,今日灵渠之风采,公元前221年,秦始皇统一中国,在云南设置郡县,开“五尺道”,从四川宜宾至云南曲靖附近,由于山高谷深,河川纵横,施工难度大, 道路宽仅五尺, 故称“五尺道”。五尺道的开辟沟通了首都咸阳经四川与云南东部的联系,并委派官吏入滇治理,使其成为秦帝国的组成部份。,1、“六王毕”,一、“六王毕,四海一” 实现统一,2、“四海一”,(1)北击匈奴,夺河套,修长城,筑直道,(2)南征岭南、修灵渠、,(3)西南开“五尺道”、,3、统一意义,结束了春秋战国以来分裂割据的局面,人们有了比较安定的生产和生活环境,扩

3、大了统一帝国的规模,有利于各地经济文化的交流和民族的融合。推动了中华民族多元一体格局的形成。,置郡县,任官吏,归中央管辖的开端,秦朝的疆域,是推行郡县制还是分封制?,关于“朝议”制度国家军政要务的讨论;,朝议又称廷议,是秦汉时期大臣们集体议政的一种方式,主要功能是为皇帝提供决策咨询。在秦代,国家有军政要务,丞相、御史大夫与诸卿往往以“朝议”方式参与讨论,皇帝通常在他们的意见的基础上做出裁决。,二、巩固统一 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的建立,材料一:丞相绾等言:“诸侯初破,燕、齐、荆 地远,不为置王,毋以镇之。请立诸子,唯上幸许。”,材料二:廷尉李斯议曰:“周文、武所封子弟同姓甚众,然后疏远,相攻击如

4、仇雠,诸侯更相诛伐,周天子弗能禁止。今海内赖陛下神灵一统,皆为郡县,诸子功臣以功赋税重赏赐之,甚足易制。天下无异意,则安宁之术也,置诸侯不便。”,思考:,1) 王绾与李斯争论的焦点是什么?,2)秦始皇采纳了谁的建议?,材料三:始皇曰:“天下共苦战斗不休,以有侯王。赖宗庙,天下初定,又复立国,是树兵也,而求其宁息,岂不难哉!廷尉议是。 ”,二、巩固统一 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的建立,1地方:郡县制(地方行政体制),郡,郡守,郡尉,监御史,行政,兵事,监察,县(道),县令、长,县尉,县丞,乡(亭),里(亭),郡县制(地方行政体制),特点: 1、中央垂直管理地方, 2、郡县长官皇帝任免, 不得世袭 3

5、、地方官员分工明确,二、巩固统一 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的建立,1地方:郡县制(地方行政体制),(1)特点:,中央垂直管理地方,郡县长官皇帝 任免,不得世袭,地方官员分工明 确。,二、巩固统一 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的建立,1地方:郡县制(地方行政体制),(1)特点:,中央垂直管理地方,郡县长官皇帝 任免,地方官员分工明确,(2)影响:,有利于中央集权和国家统一,是中央 集权制形成的基础。,汉承秦制,为后世行政区划奠定基础。,是官僚政治取代贵族政治的重要标志。,思考:,分封制与郡县制的异同点,思路点拨: 1、不同点:可以从实施的基础、官吏任免方式、地方与中央关系等方面着眼分析对比。 2、相同点:从

6、目的等方面进行思考。,郡县制与分封制的异同比较表,以血缘关系为基础,按地域划分,受封诸侯血缘世袭,有封地,皇帝任命、派遣、无封地、领俸禄,不得世袭,封国具有一定的独立性,但履行一定义务,中央垂直管理郡县,地方直属中央,最初巩固统治,扩大疆域,后来诸侯割据,导致分裂,贵族政治,官僚政治,有利于中央集权制形成,官僚政治取代贵族政治,有利于国家统一稳定,都是为了巩固统治;都是古代地方行政制度; 都发挥了一定的积极作用,百家争鸣,有人质问:“夏、商、周封建(注:分封制)而延,秦郡邑而促”,郡县制既然能够加强中央集权,为什么秦朝却很快覆亡? 柳宗元在封建论中回答说:因为秦朝统治者残酷压迫剥削人民群众,“

7、人怨于下”,所以一呼百应,揭竿而起一下子推翻了秦的统治。“咎在人怨,非郡邑之制失也”。,试结合以上材料分析秦朝迅速灭亡的原因。,二、巩固统一 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的建立,1地方:郡县制(地方行政体制),(1)特点:,中央垂直管理地方,郡县长官皇帝任免,地方官员分工明确,(2)影响:,有利于中央集权和国家统一,是中央集权制形成的重要环节。,汉承秦制,为后世行政区划奠定基础。,2中央:首创皇帝制度、三公九卿制,是官僚政治取代贵族政治的标志。,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天下之事无小大皆决于上。 史记秦始皇本纪 材料二 丞相绾等皆曰:“命为制,令为诏,天子自称曰朕。”制曰:“可。” 史记秦始皇本纪 材料

8、三 秦代以前,玺并非最高统治者所专有。春秋战国时,卿大夫及地方官吏的印章均可称玺。至秦代,则是“天子独以印称玺,又独以玉,群臣莫敢用”。据载,秦朝的传国玉玺其文为“受命于天,既寿永昌”。 材料四 朕为始皇帝。后世以计数,二世三世至于万世,传之无穷。 史记秦始皇本纪 请回答: 综合上述材料,扼要指出皇帝制度的特点及其本质。,秦朝的中央官制,协助皇帝处理政事,监察百官 执掌奏章 下达诏令,管理军事,宗庙礼仪教育事务,宫门屯卫,宫廷警卫,宫廷御马,司法,少数民族外交事务,皇室事务,国家财政,皇室财政,秦朝中央官制有何特点?,以皇权为中心。分权而设,各司其职,相互牵制,任何人都无法独揽大权,最高权力完

9、全操纵在皇帝手中。,国与家同治,充分体现出“家天下”的特点。“九卿”中部分官职如奉常、宗正、郎中令、将作少府等就是为皇室专设的,是为皇帝私家服务的。,参政方式:三公九卿以“朝议”的方式讨论国家军政要务,供皇帝裁决,小结:秦朝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君主专制:即皇权至高无上、皇帝独裁。,中央集权:即中央控制地方,地方服从中央。,1、概念内涵:,2、影响:,3、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的历史影响:,(1)对秦朝的影响:,有利于巩固国家统一,对祖国疆域的初步奠定和中华民族的形成,都起了重要作用,有利于社会经济的发展;,(2)对后世的影响:,具有开创性,奠定了中国封建时代官僚政治体系的基本格局, 经历代的调整

10、与补充,成为中国古代主要的政治制度;,中央集权对今天我国政治改革有何启发?,坚持中央集权领导 ,但必须发扬民主集中制,防止个人独裁专断。,充分发挥中央集体领导的政府效能,加大改革开发的力度和经济的发展。,发扬民主政治、加强法制建设、以法治国、体恤民情、人文关怀。,合作探究,小结: “大一统”的政治制度,制度,地方:,郡县制,对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评价,秦汉统治机构,郡,郡守-行政,郡尉-兵事,监御史监察, 县,乡,里,(道),皇帝制度,皇帝独尊、皇权至上、皇位世袭,中央:,三公九卿制,主要官职及其职责,汉承秦制 巩固“大一统”,特征:,本质:,君主专制,对秦的影响,对后世的影响,1、废除分封,

11、建立郡县制以后,秦朝: A.郡县长官直接由皇帝任免 B.贵族不得担任地方行政长官 C.家族势力在地方绝迹 D.县以下不设立基层组织,2、与分封制相比,秦朝中央集权制度的主要特点是: A.皇位世代相传,以稳固“家天下”的基础 B.推行郡县制,加强中央对地方的控制 C.皇帝掌握从中央到地方的人事大权 D.为提高权威而神化皇权,小试牛刀,A,B,4、秦始皇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的核心是: A.规定皇权至高无上 B.中央设三公九卿 C.地方推行郡县制度 D.颁布秦律,严刑峻法,3、下列有关中国古代郡县制的评价,正确的是( ) 郡县制是分封制的继承和发展 废分封,立郡县是秦朝二世而亡的重要原因 郡县制代替分封制是历史的进步 废分封,立郡县有利于中央对地方的控制 A. B C D,5、秦朝建立的封建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的进步作用,不包括: A.有利于缓和阶级矛盾 B.有利于维护国家统一 C.促进了华夏文明的发展 D.有利于封建经济的发展,B,A,A,秦朝中央集权制度的形成,历史法庭:秦始皇的功过,如何评价历史人物:,首先要梳理出历史人物各方面的有关史实,然后对史实加以归类,归类后,从主观动机和客观后果,对当时和后世的影响中,作出综合评价。评价时, 要坚持史论结合,论从史出;要坚持辩证的方法,要坚持两点论的原则。,敬请批评指导, 谢谢大家!,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大杂烩/其它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