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部编版九年级上册语文 第一单元 自我综合评价 含答案解析

上传人:【**** 文档编号:96115060 上传时间:2019-08-24 格式:DOC 页数:7 大小:34.51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人教部编版九年级上册语文 第一单元 自我综合评价 含答案解析_第1页
第1页 / 共7页
人教部编版九年级上册语文 第一单元 自我综合评价 含答案解析_第2页
第2页 / 共7页
人教部编版九年级上册语文 第一单元 自我综合评价 含答案解析_第3页
第3页 / 共7页
人教部编版九年级上册语文 第一单元 自我综合评价 含答案解析_第4页
第4页 / 共7页
人教部编版九年级上册语文 第一单元 自我综合评价 含答案解析_第5页
第5页 / 共7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人教部编版九年级上册语文 第一单元 自我综合评价 含答案解析》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人教部编版九年级上册语文 第一单元 自我综合评价 含答案解析(7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人教部编版九年级上册语文 第一单元 自我综合评价测试范围:第一单元时间:40分钟满分:60分 一、积累运用(25分)1下列加点字的注音有误的一项是(4分)()A妖娆(ro)今朝(zho) 腐烂(f) 嘶哑(s)B折腰(sh) 呢喃(nn) 娉婷(png) 鲜妍(yn)C丰润(rn) 流盼(pn) 勃发(b) 枉然(wng)D冠冕(gun) 海峡(xi) 黎明(l) 风骚(so)2下列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项是(4分)()A哀愁庄严邮票一代天娇B凝望 喉咙 坟幕 千里冰封C咏赞 汹勇 漫游 秦皇汉武D风流 坦荡 悲愤 成吉思汗3下列句子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4分)()A近年来,杭州积极创造人才国际化

2、进程,越来越多的国际人才来杭创业,去年海外人才净流入率位居全国城市第一。B受西太平洋副热带高压脊位置变化影响,导致未来几天我市将持续出现高温天气,大部分区县最高气温可达38。C离开大陆时,余光中带走了一张残缺的地图,他开始爱上画地图,通过这个独特的方式表达对故土的眷恋。D商务部发布主要消费品供需状况统计调查分析报告显示,消费者对进口商品的需求旺盛,进口商品成为市场“新宠”。4下列表述错误的一项是(4分) ()A沁园春雪通过对北国雪景的描绘,表达了词人对祖国大好河山的热爱以及对历代封建统治者的批判。B我爱这土地是诗人艾青于1938年写的一首现代诗,表达了诗人一种刻骨铭心、至死不渝的爱国主义感情。

3、C乡愁表现了诗人对故乡恋恋不舍的情怀,更表达了期待祖国早日统一的美好愿望。D你是人间的四月天一诗采用重重叠叠的比喻,意象美丽而丝毫无雕饰之嫌,反而愈加衬出诗中的意境。5阅读下面的材料,按要求作答。(9分)为了方便广大市民赏花,广州市有关部门透露:2019年年底将完成60个赏花点的建设;每月的主题花分别是一月樱花,二月桃花,三月木棉,四月紫荆,五月杜鹃,六月凤凰木花,七月荷花,八月向日葵,九月小叶紫薇,十月玫瑰,十一月兰花,十二月白梅。(1)请用一句话概括以上材料的内容,不超过20字。(4分)(2)根据对联常识,将下面六个短语组合成一副对联,为主题花进行宣传。(5分)濯清涟冬梅出淤泥而不染夏荷远

4、群芳以无争傲霜雪二、阅读理解(35分)(一)阅读沁园春雪选段,回答问题。(15分)江山如此多娇,引无数英雄竞折腰。惜秦皇汉武,略输文采;唐宗宋祖,稍逊风骚。一代天骄,成吉思汗,只识弯弓射大雕。俱往矣,数风流人物,还看今朝。6词中,“风骚”指_,其中“风”原指_,“骚”原指_。词中与“风骚”同义的一个词语是“_”。 (4分)7点明全词主旨的句子是:_。表达的感情是:_。(4分)8词人在赞颂当今的“风流人物”之前为什么要评论历代帝王?(3分)9针对词中列举的几位帝王,请选择你最熟悉的一位简述其事迹,并简要说说你对他的评价。(4分)(二)阅读下文,完成题目。(20分)石崖上的枣树刘成章那是陕北的一座

5、高峻石崖,陡峭得不能再陡峭了,齐上齐下,刀削的一般,笔直地立在那儿;崖上又极少有土,极少有草,却不知在何年何月,就在那半崖上,在一条看不大清楚的石缝间,突兀地生了一棵枣树。照说,枣树生长在那儿,哪来的什么养料和水分,只要能勉强挤出几片叶子,现出一点儿绿色,就算很不错了;可它偏偏悖乎常理,长得健壮而蓬勃。每到了八九月间,红的绿的半红半绿的枣儿缀满那枣树的枝叶间,把整个树冠都压得垂吊着,像一片彩色瀑布。年年金秋到,这一树枣子总是红得诱人,装饰着好大一片天空。挑筐的走过,扛锄的走过,都只能仰着脖子,望枣兴叹;城里人颠簸着汽车前来旅游,猛地看见了,也顿时兴奋起来,跃下车,结果呢,也只能仰着脖子,望枣兴

6、叹。他们口腔里分泌着唾液,每一条神经都被挑逗得打着颤颤,却都无可奈何。石崖下有个石雕加工工地,工地上汇集了来自好几个县的能工巧匠,有老汉也有年轻后生。他们雕成的和正雕着的石狮子,一个个生动可爱,摆得到处都是。这些民间艺术家,如处近水楼台,当然更想摘那树好枣子。据说,他们中间的一个小后生,膂力过人,他曾运足了气,把一块石子儿硬是扔到枣树上,不过也仅仅打下两三颗枣子而已。“这枣真成了王母娘娘的蟠桃了!”他瞅着那枣树咒骂。而那枣树,望着气急败坏的小伙子,好像故意气他似的,摇了三摇。一棵枣树,爽了那么多人的眼,打动了那么多人的心,又扫了那么多人的兴,使有的人在离开的路上还要对它念念想想,思思谋谋,人们

7、无从弄清它的背景,更无从弄清它是轻佻还是贵气。那年亲眼看见这棵枣树的时候,我也忍不住停下脚步,仰起了脖子。由于仰角太大,我的帽子都顺着肩膀滑落了。与我同行的朋友说:“光瞅有什么用!要是真想尝尝,咱们哪天有了空儿,从山后爬到那崖上去。”后来我们真的去了。绕来绕去地足足走了有七八里山路,走得人大汗淋漓,衬衣全湿透了,才算近距离地看见了枣树。也许由于特别兴奋,也许是枣子的映照,我俩的脸都红得像一片霞了。那枣树真让我们很想欢呼几声。崖上风很大,阳光也很充足,风和阳光一年年地透过了它粗糙的树皮和枝叶,为它储满了诱人的生命力,因而果实又大又艳,宝石一般。虽然那树上的每颗枣子我们都看得清清楚楚,甚至能看见爬

8、在枣子上的几只大蚂蚁,但是那儿的地势太险峻了,我们依然无法再向它挪近一步,令人惋惜,只得一步一回头地悻悻离开。好多年之后,当我不由得又想起那棵枣树的时候,终于不再悻悻了,那是因为我重读了诗经蒹葭:蒹葭苍苍,白露为霜。所谓伊人,在水一方。溯洄从之,道阻且长。溯游从之,宛在水中央。我又想起了一首陕北现代民歌:羊肚子手巾哟三道道蓝,咱们见面面容易说话话难。一个在山上哟一个在沟,拉不上话话哟咱招一招手。瞭见了个村村哟瞭不见个人,泪蛋蛋抛在沙蒿蒿林。这些不朽民歌所创造的情境,和那棵枣树所引发的情境不是一样的吗?想到这一层,我忽然感到我的生命战栗起来,抖落了些许的俗气。你看,那棵枣树是那么美好,那么诱人,

9、却总是难以触到,总是让人企慕;它总是撩逗着你,召唤着你,却又总是远离着你;它是美人,美人如花隔云端。它结的是一树实实在在的枣,但它给人们带来的却是诗的境界、浪漫的情怀、美学的情景。它让我想起钱锺书先生所命名的“企慕情境”,令人久久回味。10“枣树”生长的环境有怎样的特点?请结合文本简要概括。(5分)11赏析文中画线的句子。(请从下列两句中任选一句简要赏析)(5分)(1)红的绿的半红半绿的枣儿缀满那枣树的枝叶间,把整个树冠都压得垂吊着,像一片彩色瀑布。(2)那枣树,望着气急败坏的小伙子,好像故意气他似的,摇了三摇。12文中引用了诗经蒹葭和陕北现代民歌,有什么作用?(4分)13通读全文,你认为“石

10、崖上的枣树”带给作者怎样的感悟?(6分)详解详析1解析 B“折”应读“zh”。2解析 DA项,“一代天娇”应为“一代天骄”;B项,“坟幕”应为“坟墓”;C项,“汹勇”应为“汹涌”。3解析 C本题考查病句辨析能力。A项,“创造”与“进程”搭配不当,应把“创造”改为“推进”;B项,缺少主语,删掉“导致”;D项,主语不明,应该改为“商务部发布的主要消费品供需状况统计调查分析报告显示”。4解析 A沁园春雪通过对北国雪景的描绘和对历代帝王的评论,表达了词人对祖国壮丽河山的热爱之情,以及他作为革命领袖的伟大抱负和坚定信心,并非为了批判历代封建统治者。5(1)示例:2019年年底广州将完成60个赏花点的建设

11、。(2)上联:夏荷濯清涟出淤泥而不染下联:冬梅傲霜雪远群芳以无争6文章辞藻诗经里的国风楚辞里的离骚文采7俱往矣,数风流人物,还看今朝对无产阶级和人民大众的赞美,对革命前途的信心8这样写,是运用衬托手法,以古代杰出帝王的“略输”“稍逊”来突出当今的英雄人物,赞颂革命者。 9示例:秦始皇嬴政,深谋远虑,改革政治,发展经济,统一六国,建立了第一个统一的封建帝国秦,自称始皇帝,然后置郡县,车同轨,书同文,统一法度和度量衡,为社会发展做出了巨大贡献。但是他专制独裁,横征暴敛,修长城,建宫室,劳民伤财,大大激化了社会矛盾,是一个具有两面性的封建帝王。 10解析 本题考查筛选信息的能力。细读第1段可找到相关

12、的语句进行概括。答案 枣树生长在高峻、陡峭的石崖石缝中,崖上极少有泥土和草木,缺少养料和水分。11解析 本题考查赏析句子的能力。赏析句子,可以从修辞手法、表达方式、表现手法、重点词语的运用等角度入手。本题的两个句子可以从修辞的角度进行赏析。答案 示例一:(1)句运用了比喻的修辞手法,从色彩和形态两个方面对枣树进行了描写,写出了枣树果实丰硕、枝繁叶茂的特点,表现了枣树的蓬勃。示例二:(2)句运用了拟人的修辞手法,使枣树的形象更加鲜明、生动、活泼,也表达了作者对枣树的喜爱之情。12改变了作者的心情,去掉了自身俗气;丰富了枣树的形象,深化了文章的主旨。13美好的事物,虽然远离你,让你触摸不到,但却总在召唤着你,让你企慕;它给人们带来的是诗的境界、浪漫的情怀、美学的情景。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其它中学文档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