部编版七年级上册语文第一单元检测卷(含答案)

上传人:【**** 文档编号:96115059 上传时间:2019-08-24 格式:PDF 页数:9 大小:278.64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部编版七年级上册语文第一单元检测卷(含答案)_第1页
第1页 / 共9页
部编版七年级上册语文第一单元检测卷(含答案)_第2页
第2页 / 共9页
部编版七年级上册语文第一单元检测卷(含答案)_第3页
第3页 / 共9页
部编版七年级上册语文第一单元检测卷(含答案)_第4页
第4页 / 共9页
部编版七年级上册语文第一单元检测卷(含答案)_第5页
第5页 / 共9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部编版七年级上册语文第一单元检测卷(含答案)》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部编版七年级上册语文第一单元检测卷(含答案)(9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部编版七年级上册语文第一单元检测卷部编版七年级上册语文第一单元检测卷 一、积累与运用。 (24 分) 1给下列加粗字注音或根据拼音写汉字。 (5 分) 粗犷犷( ) lio( )亮 zh( )蓄 chng( )清 静 m( ) 干 s( ) 吝啬吝啬( )( ) 酝 ning( ) 山岛竦 zh( ) 2结合课文语境,解释下列词语。 (4 分) (1)朗润:_ (2)响晴:_ (3)花枝招展:_ (4)咄咄逼人:_ 3下列没有使用对偶的修辞手法的一句是( ) (3 分) A乱花渐欲迷人眼,浅草才能没马蹄。 B七八个星天外,两三点雨山前。 C潮平两岸阔,风正一帆悬。 D乡书何处达?归雁洛阳边。

2、4下列句子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 (3 分) A小明今天没来上学,班长估计他肯定是生病了。 B观众听完他美妙的歌声和优美的舞姿,都深深地折服了。 C赵本山夸张而诙谐的表演让观众们都忍俊不禁。 D通过这次学习,使我受到了很大的教育。 5古诗填空题。 (5 分) (1)请写出连续两句描写春天的诗句:_,_ 。 (2)唐代诗人王湾的次北固山下一诗中揭示新旧更替的生活哲理的名句是: _,_。 (3)天净沙秋思的作者是马致远,元朝著名的戏曲作家。其中 “_”这三个字是主旨所在,真切地表现出天涯沦落人的孤寂 愁苦之情。 6一般来说,人们对景物特征的观察可以从视觉、听觉、触觉、嗅觉等角度来 进行。试指出下面

3、的句子是从什么角度来观察、描写景物的。 (4 分) (1)“吹面不寒杨柳风” ,不错的,像母亲的手抚摸着你。( ) (2)山尖全白了,给蓝天镶上一道银边。( ) (3)走出门,就与含着露水和栀子花气息的好风撞个满怀。( ) (4)震落了清晨披着的露珠,伐木声丁丁地飘出幽谷。( ) 二、综合性学习。 (23 分) 7阅读材料,完成任务。 (10 分) 寒来暑往,四季更替,自然界就是这样演绎着春夏秋冬的变化,周而复始。 今天,就让我们迈着轻松的脚步走进自然,走过四季,一起去看风景! (1)请各用一个四字短语形容春夏秋冬四季景色。 (4 分) 春:_ 夏:_ 秋:_ 冬:_ (2)请为这次活动设计一

4、条宣传标语。 (3 分) _ (3)请你仿照下面的例子为此次活动再设计一个环节。 (3 分) 第一环节:绘四季美景。 第二环节:_。 第三环节:唱四季赞歌。 第四环节:四季诗文及常识竞赛。 8阅读材料,完成任务。 (13 分) 今年 9 月,北碚区初一年级开展读书活动:在课堂上或自由阅读,或师生 点评,或读后交流,阅读是美妙的精神之旅。 (1)请为读书活动设计一则宣传标语,至少运用一种修辞手法。 (不超过 20 字) (4 分) _ (2)阅读下面的材料,回答问题。 (9 分) 材料一:材料一:北京师范大学心理系儿童研究专家舒华教授公布:很多孩子的学习 问题是由阅读问题引起的,很多智力正常的孩

5、子存在不同程度的阅读困难,严 重的已经发展成为阅读障碍。阅读困难不仅会使孩子的语文学习产生困难,也 会影响到其他学科的学习。 材料二:材料二:随着音像制品的迅速普及, “读图”已逐渐成为未成年人获取知识的 重要形式。有关媒体调查表明,相当一部分中学生用影视、漫画来代替名著。 不少孩子对图像产生依赖心理,逐渐降低乃至失去了对文字阅读的兴趣,对图 像的过分摄入,导致了语言表达能力的大幅度下降,不少青少年反映说:“很 多时候,心里明明知道怎么说,但就是说不出来。 ” 以上两则材料反映了一个什么现象?(4 分) _ 请 结合两则材料说说造成这一现象的主要原因,并提出合理的建议。 (5 分) _ _ _

6、 三、阅读理解。 (23 分) (一)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题。 (8 分) 荀巨伯远看友人疾 荀巨伯 远看友人疾,值 胡 贼攻郡。友人语巨伯曰:“吾今死矣,子可 去!”巨伯曰:“远来相视,子令吾去,败 义以求生,岂荀巨伯所行邪!” 贼既 至,谓巨伯曰:“大军至,一郡尽空。汝 何男子,而敢独止?”巨伯曰: “友人有疾,不忍委之,宁以我身代友人命。 ”贼相谓 曰:“我辈无义之人,而入有义之国。 ”遂 班军 而还,一郡并 获全。 注:荀巨伯:汉桓帝时许州(今河南省许昌市)人,生卒年不详。值: 适逢,碰上。胡:我国古代对北方少数民族的蔑称。败:毁弃。既:已 经。汝:你。遂:于是,就。班军:退兵,军

7、队出征回来。并:都, 全。 9.解释下列句中加粗的字。 (2 分) (1)吾今死矣,子可去去( ) (2)友人有疾,不忍委委之( ) 10.用现代汉语翻译下面的句子。 (3 分) 败义以求生,岂苟巨伯所行邪! _ 11. 本文表现了苟巨伯的什么品质?他这样做好不好?请谈谈你的看法。 (3 分) _(二) 阅读下面的文章,完成下题。 (15 分) 看春 丁立梅 城里的春天,多半是零碎的,小打小闹着的,不过是人家窗台的一盆花, 城边河畔的一排柳。乡下的春天却全然不一样,乡下的春天,是极讲排场的, 仿佛听到哪里“哗”一下,成桶成桶的颜料,就花花绿绿泼下来,染得满田满 坡皆是。这时的乡村,像油画,是最

8、有看头的。 于是去乡下看春天。 我们去的地方,是一个叫新曹的小镇,它有五万亩的油菜地。车子在修 得平坦宽敞的乡间道上,一路奔去,奔向那菜花深处。以为就到尽头了,哪知 车子一拐,竟又撞上一片菜花地,又铺开一片黄色汪洋,绵绵不绝。同行中一 人问:“美吧?”我笑无语,不堪说,只任一双眼睛, 掉进掉进那汪洋里。古有女子“对镜贴花黄” ,我想这花黄,该是菜花的颜色才对, 眉心一点艳,有惊心之感。 跟一些植物相认,不是初相识,是久别重逢。牛耳朵、刺艾、乳丁草、 三叶草这一些,我多么熟悉!乡下是草的天堂,草是羊的天堂。小时养羊, 天天提了篮子去挑羊草。却贪玩,在草地里捉蚱蜢,或扣了篮子玩老鹰捉小鸡 的游戏。

9、等到日落西山了,才想起篮子还是空 的呢,于是在野地里随便找几根草秆,把篮子架空,然后割一把青草,摊在上 面,看上去,就是满满一篮子翠绿了。回家,在大人面前晃一下,让他们看是 满篮子青草呢,趁他们不注意,人已溜到羊圈边,把那把青草扔进去。大人问 起,草呢?响亮地回答,羊吃了。真是可怜了那些羊,半夜里饿得直叫唤。 不知现在的孩子,玩不玩我们小时玩的游戏了。不知现在的羊,还会不 会半夜饿得直叫唤。我看到草地上有一群羊,正悠闲地吃着草,有同伴惊喜地 叫:“羊哦。 ”同去的老先生神态安详,说:“羊有什么看头?”莞尔。 蚕豆花开了,星星点点,伴在菜花旁,像撒下无数的小眼睛。白萝卜的 花,是粉紫的,小蜜蜂们

10、围着它嗡嗡叫。我好不容易等到一只停在花蕊上,给 它拍了一张照。一种叫婆纳头的草,开粉蓝的花,花细小得像米粉。我拉近镜 头,拍下那粒粉蓝。再看显示屏上,分明是一朵美得让人心疼的花呵,像乖巧 的小女儿。这野地里,到底还藏了多少美?无论卑微与否,它们都认真地绿着, 开着花,不辜负春天。我想,这才是活着的真姿态吧。 看见养蜂人,正在路边忙碌。头上裹着头巾,脸上刻着岁月沧桑。这些 养蜂人,据说是从闽浙那一带来,他们天南地北地追着花跑,此处花谢了,又 将迁徙到他方,去寻找花开。一旦成为养蜂人,四处漂泊将贯穿他们一生,他 们幸福吗?我看过商场货架上摆放的蜂蜜,一瓶一瓶,盛满甜蜜芳香,想那里 面该有多少花的魂蜂的魄,还有养蜂人的颠沛流离。这世上,很多时候,苦乐 自知,好好活着,才是本质。我唯愿这个春天,他们是快乐的。 (选自阅读与作文 ) 12. 如果将本文标题改为“赏春” ,你觉得如何?(3 分) _ _ _ 13. 请任选一个角度对开头一段略做赏析。 (3 分) _ _ _ 14. 第段中加粗的“掉进”一词在表达上有什么效果?(3 分) _ _ _ 15.第段描写的是田地里的野草野花,但作者通过这细微的花草,却悟出深刻 的人生哲理。试体会作者在这段文字中所表达的人生哲理。 (3 分) _ _ _ 16.文章结尾一句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情感?(3 分) _四、写 作。 (共 50 分) 17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其它中学文档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