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苏省镇江市七年级生物上册 2.4 生物对环境的适应学案(无答案)(新版)苏科版

上传人:小** 文档编号:96114647 上传时间:2019-08-24 格式:DOC 页数:2 大小:117.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江苏省镇江市七年级生物上册 2.4 生物对环境的适应学案(无答案)(新版)苏科版_第1页
第1页 / 共2页
江苏省镇江市七年级生物上册 2.4 生物对环境的适应学案(无答案)(新版)苏科版_第2页
第2页 / 共2页
亲,该文档总共2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江苏省镇江市七年级生物上册 2.4 生物对环境的适应学案(无答案)(新版)苏科版》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江苏省镇江市七年级生物上册 2.4 生物对环境的适应学案(无答案)(新版)苏科版(2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生物对环境的适应【学习目标】知识目标:能说出生物的形态、结构、生理、行为是与环境相适应的。能力目标:通过实际观察,收集、分析图文资料,培养分析说明问题的能力,收集处理信息的能力,模拟实验的能力。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感受“适者生存、不适者被淘汰”,坚持“合理规划,确保可持续发展”的原则,防止不合理的行为破坏环境而导致生物灭绝。【学习重点】描述生物对环境的适应。生物对环境的适应是普遍的。【学习难点】模拟实验的能力,认同生物的形态、结构、生理和行为与环境相适应的观点。【知识梳理】1、分析生物对环境的适应与小组的同学一起分析,下列生物是如何适应环境的。睡莲仙人掌猎豹北极熊竹节虫2、小结(1)现在生存的

2、每一种生物,都具有与其_相适应的形态结构和生活方式,这说明生物的适应性是_存在的。(2)动物具有的与环境色彩相似的外表形状或色泽斑纹叫_;某些动物在进化过程中形成的外表形状或色泽斑纹,与其他生物或非生物异常相似的状态叫_;还有些动物具有_,能够起到警告敌害、保护自己的作用。(3)生物对环境的适应不仅表现在形态和结构方面,还表现在_等各个方面。【自我检测】1、在下面的选项中,容易被发现的蝴蝶是 ( )A、粘贴在白墙上的白蝴蝶 B、粘贴在黑板上的黑蝴蝶 C、粘贴在风景画上蓝天部分的黑凤蝶 D、粘贴在风景画花草丛中的彩色蝴蝶2、竹节虫的身体与竹枝极为相似,这属于 ( )A、生物对环境的影响 B、环境

3、对生物的制约C、生物对环境的适应 D、环境对生物的适应3、下列哪一种现象不能体现生物对环境的适应? ( )A、家鸽用翼飞行 B、蝉的保护色 C、鱼用鳃呼吸 D、猫捉老鼠4、樟树上下相邻的叶片互不遮挡,能使每片叶都尽可能多地接受阳光的照射,这种现象可说明 ( )A、环境能适应生物 B、环境不能影响生物 C、生物能适应环境 D、生物不能影响环境5、仙人掌的叶退化成针状,这使它更适合在什么地方生存 ( )A、阴湿草原 B、寒冷荒漠 C、干燥沙漠 D、温暖森林6、在绿草地中生活的蚱蜢的体色往往是 ( )A、灰色 B、绿色 C、黄色 D、褐色7、下列现象中,属于与温度变化相适应的现象是 ( )A、蛾类夜

4、间活动 B、仙人掌的叶变成刺 C、候鸟的迁徙 D、山顶的旗形树8、变色龙的体色能随着环境的改变而改变自己的体色,这说明 ( )A、生物适应环境 B、生物依赖环境 C、生物影响环境 D、生物改变环境9、2007年呼伦贝尔市政府举办了一次“汽车拉力赛”,近2000公里的赛程大多在草原腹地进行,汽车赛后草场“伤痕累累”。从可持续发展角度分析,你对这项赛事的评价是( )A. 促进了当地的对外开放 B. 提高了呼伦贝尔大草原的知名度C. 增加了呼伦贝尔市的经济效益 D. 破坏了草原的生态环境10、判断:(1)有些毒蛇具有醒目的体色或斑纹,很容易被敌害发现,这是对环境的不适应。 ( )(2)每种生物都能永远适应环境。 ( )2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其它中学文档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