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件第九章 成瘾与成瘾行为

上传人:简****9 文档编号:96108978 上传时间:2019-08-24 格式:PPT 页数:47 大小:537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课件第九章  成瘾与成瘾行为_第1页
第1页 / 共47页
课件第九章  成瘾与成瘾行为_第2页
第2页 / 共47页
课件第九章  成瘾与成瘾行为_第3页
第3页 / 共47页
课件第九章  成瘾与成瘾行为_第4页
第4页 / 共47页
课件第九章  成瘾与成瘾行为_第5页
第5页 / 共47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课件第九章 成瘾与成瘾行为》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课件第九章 成瘾与成瘾行为(47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第九章 成瘾与成瘾行为,国家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 “十三五”规划教材,融合教材,1,孙洪强,北京大学医学部,目 录,第一节,成瘾与成瘾行为概述,第二节,物质成瘾,第三节,行为成瘾,学习目标,掌握 成瘾与成瘾行为的基本概念 镇静催眠药、苯丙胺类兴奋剂、酒精、阿片类物质成瘾及赌博的临床表现和治疗原则 熟悉 成瘾与成瘾行为的危害、发生机制 物质的分类 氯胺酮、烟草、大麻成瘾以及网络成瘾的临床表现和治疗原则 了解 成瘾与成瘾行为的流行病学 酒精、阿片类药物的成瘾机制 网络成瘾的病因和临床分类,第一节 成瘾与成瘾行为概述,第一节 成瘾与成瘾行为概述,一、基本概念 (一)定义和分类 1.成瘾(addict

2、ion)指个体强烈地或不可自制地反复渴求滥用某种药物或进行某种活动,尽管知道这样做会给自己带来各种不良后果,但仍然无法控制。有些成瘾者多次努力地去改变,但却屡屡失败。 物质成瘾(substance addiction) 行为成瘾(behavioral addiction),2.依赖综合征(dependent syndrome)是一组认知、行为和生理症候群,个体尽管明白使用成瘾物质会带来明显问题,但还在继续使用,自我用药的结果导致了耐受性增加、戒断症状和强迫性觅药行为。 3.戒断综合征(withdrawal syndrome)指停止或减少药物的使用,或使用拮抗剂占据受体后所出现的特殊的心理生理症

3、状群。其产生机制是由于长期用药后,突然停药引起的适应性的反跳。,第一节 成瘾与成瘾行为概述,4.滥用(abuse) 5.耐受性(tolerance) 6.强化(reinforcement) 7.渴求(craving) 8.复发(relapse),第一节 成瘾与成瘾行为概述,(二)流行病学 不同国家或地区的物质滥用与成瘾状况差异很大,主要与经济、文化、社会环境及特定的心理特征和行为习惯有关。 1.全球物质滥用与成瘾流行状况 全球毒品使用者及毒品问题使用者数量呈现逐年增加的趋势; 新的精神活性物质层出不穷,其数量已高达348种; 多药滥用逐渐成为一种普遍的药物滥用模式。 2.我国物质滥用与成瘾流行

4、状况 毒品问题总体呈可控的蔓延的趋势。,第一节 成瘾与成瘾行为概述,8,第一节 成瘾与成瘾行为概述,二、成瘾行为的危害 成瘾行为不但严重损害成瘾者个体的身心健康,还严重影响社会稳定和经济的可持续发展,给公共健康带来极大威胁。 (一)生理改变 导致急性中毒、戒断症状、耐受性增加、渴求、行为失控以及多系统、多器官的病理性损害,甚至死亡。 (二)心理改变 导致人格改变、焦虑症、抑郁症等精神心理障碍。 (三)家庭和社会损害 诱发刑事犯罪、社会治安问题以及传染病的蔓延传播。,第一节 成瘾与成瘾行为概述,三、成瘾行为的发生机制 (一)生物因素 物质依赖是一种多基因遗传性疾病。行为成瘾和物质成瘾有着共同的生

5、物学机制,均涉及中脑边缘多巴胺奖赏系统。 (二)心理因素 多数成瘾者病前人格发展不够完善,往往存在某些性格缺陷;初次使用物质时常存在好奇心理、从众心理和侥幸心理。,(三)社会因素 社会文化、法律法规、家庭教养不良、学校教育不完善、同伴群体亚文化不健康等是物质滥用的高危因素。,第一节 成瘾与成瘾行为概述,第二节 物质成瘾,第二节 物质成瘾,一、概述 (一)基本概念 1.精神活性物质(psychoactive substances),也称为物质、药物或成瘾物质,指能够影响人类心境、情绪、行为、改变意识状态,并有致依赖作用的一类化学物质。人们通过使用这些物质来取得或保持某些特殊的心理、生理状态。 2

6、.毒品(drug),是社会学概念,指由法律规定的具有很强的成瘾性,并在社会上禁止使用的精神活性物质。我国的毒品主要指阿片类、可卡因、大麻、苯丙胺类兴奋剂等物质。,(二)物质的分类 根据精神活性物质的主要药理学特性,将其分为以下几类: 中枢神经系统抑制剂:巴比妥类药物、苯二氮类药物、酒精等 中枢神经系统兴奋剂:如可卡因、咖啡因、苯丙胺类物质等 阿片类物质:包括天然人工半合成或合成的阿片类物质,如鸦片、吗啡、海洛因、美沙酮、二氢埃托啡、派替啶、丁丙诺啡等,第二节 物质成瘾,大麻 致幻剂:麦角酸二乙酰胺(LSD)、仙人掌毒素、苯环己哌啶(PCP)、氯胺酮等 吸入剂:丙酮、乙醚、汽油等 烟草,第二节

7、物质成瘾,第二节 物质成瘾,二、镇静催眠药 镇静催眠药(sedative-hypnotic drugs)指一组抑制中枢神经系统活动,具有镇静、诱导睡眠、肌肉松弛、抗焦虑、抗惊厥和辅助麻醉等作用的一类化学物质。包括巴比妥类、苯二氮类药物(benzodiazepines,BZD)、非苯二氮类药物以及其他一些化合物。,第二节 物质成瘾,(一)分类 根据半衰期的长短,可将苯二氮类药物大致分为以下三类: 短效 半衰期中位数112小时,如三唑仑、咪达唑伦; 中效 半衰期中位数1224小时,如奥沙西泮、阿普唑仑; 长效 半衰期中位数40250小时,如地西泮。,(二)临床表现 (1)苯二氮类药物中毒:头晕、嗜

8、睡、构音含糊、眼球震颤、共济失调、呼吸抑制、低血压等。 (2)苯二氮类药物成瘾:强制性觅药行为;戒断症状;耐受性增加;不顾有害后果持续使用。 (3)急性戒断症状: 躯体症状;精神病性症状。 (4)稽延性戒断症状:戒断症状逐渐减轻、不时出现波浪样的症状反复、中间有缓解期、症状恢复不完全。,第二节 物质成瘾,(三)治疗 (1)药物替代递减法:先改服半衰期长的苯二氮类药物,如地西泮或氯硝西泮,然后逐步缓慢地减量。 (2)辅助用药: 抗惊厥药(卡马西平和丙戊酸钠等);唑吡坦、曲唑酮或米氮平处理戒断时的失眠症状;抗抑郁剂处理戒断时伴有的抑郁或惊恐症状。 (3)心理支持疗法:介绍苯二氮类药物依赖及戒断的有

9、关知识、减轻焦虑的技巧及应急处理的方法,也可以采用正式的认知行为治疗。,第二节 物质成瘾,第二节 物质成瘾,三、酒精,(一)药理作用和机制 酒精是中枢神经系统抑制剂,具有抑制中枢神经系统、抗焦虑、致欣快、致依赖和神经毒性作用。,酒精对中枢神经系统的作用及其临床表现,第二节 物质成瘾,(二)临床表现 1.急性酒精中毒 2.酒精有害使用,也称酒精滥用 3.酒精成瘾(alcohol addiction),也称酒精依赖,第二节 物质成瘾,酒精成瘾临床特征如下: 对酒存在强烈渴求,无法控制地强迫饮酒; 固定的饮酒模式,为了解除或避免戒断症状必须定时饮酒; 耐受性逐渐增加,饮酒量增多; 饮酒高于一切,不顾

10、事业、家庭、社交活动等; 反复出现戒断症状; 戒断后复饮,很难保持长期戒酒。,第二节 物质成瘾,4.酒精戒断综合征(alcohol withdrawal syndrome, AWS) 长期饮酒形成酒依赖的患者突然停饮或减量后出现一系列神经精神症状如谵妄、肢体震颤或抖动、幻觉、妄想等。随时间发展逐渐出现,早期症状(412小时):焦虑、抑郁情绪、恶心、呕吐、食欲减退、寒 颤、出汗、肢体抖动、震颤、心率增快、血压升高等自主神经功能亢进症状,入睡困难,噩梦,易醒等; 癫痫发作(648小时); 震颤谵妄(4896小时):伴有躯体症状的急性短暂意识障碍状态; 45天戒断症状逐渐减轻或消失。,第二节 物质成

11、瘾,5.精神病性障碍:酒中毒性幻觉症、酒中毒性嫉妒症、酒中毒性偏执症和酒中毒性精神病韦尼克脑病(Wernicke encephalopathy) 6.科萨科夫综合征(Korsakoff syndrome) 7.酒精所致痴呆症(alcoholic dementia) 8.酒精所致人格障碍,第二节 物质成瘾,(三)治疗与预防 1.戒断综合征的处理:苯二氮类药物、抗精神病药物、抗抑郁药物、补液、纠正水电酸碱平衡紊乱、补充叶酸和维生素、加强营养。 2.脱瘾维持期治疗:认知行为治疗、动机增强治疗、家庭治疗、集体心理治疗等心理干预措施并配合戒酒、纳曲酮等预防复发的药物。 3.远期康复措施:心理治疗、自助治

12、疗等。,第二节 物质成瘾,四、苯丙胺类兴奋剂 (一)临床表现 1.轻度中毒:瞳孔扩大、血压升高、脉搏加快、呼吸困难、口渴、出汗、震颤、反射亢进、头痛、兴奋躁动等症状。 2.中度中毒:幻听、幻视、被害妄想、谵妄等精神症状。 3.重度中毒:心律失常、痉挛、高热、胸痛、循环衰竭、凝血异常、昏迷,甚至死亡。 4.苯丙胺类兴奋剂主要产生精神依赖。,第二节 物质成瘾,(二)治疗 1.急性中毒:足量补液、维持水电解质平衡、利尿、促进排泄。 2.苯丙胺类兴奋剂滥用可以产生精神依赖,但一般不会产生严重的躯体戒断症状,不需要替代治疗,只需要对症处理(苯二氮类药物、抗抑郁药物、抗精神病药物、心理行为干预措施等)。,

13、第二节 物质成瘾,五、氯胺酮 (一)临床表现 1.精神病性症状 2.神经系统症状和体征 3.躯体并发症 (二)治疗 遵循预防为主、个体化、综合治疗的原则,第二节 物质成瘾,1.急性氯胺酮中毒治疗,第二节 物质成瘾,2.氯胺酮依赖的治疗,第二节 物质成瘾,六、阿片类物质 阿片类具有很强的致瘾性,反复使用不仅会引起躯体依赖,还会引起心理依赖和很高的耐受性,一旦成瘾治疗非常困难。 (一)成瘾机制 1.阿片类药物本身的药理作用 。 2.个体因素 包括遗传易感性、人格因素、应对方式以及共病情况。 3.社会与环境因素 主要主要包括亚文化、成瘾性物质的可获得性、问题家庭以及同伴的影响。,第二节 物质成瘾,(

14、二)临床表现 1.急性中毒 主要表现为烦躁不安或欣快、脸红、口干、瞳孔缩小等,严重时可以出现呼吸抑制、反射消失、低血压、心动过速、急性肺水肿,甚至死亡。 2. 戒断症状与体征 包括 疼痛症状群; 神经精神症状群; 其他系统。,第二节 物质成瘾,(三)治疗 1.急性脱毒治疗 替代治疗:美沙酮和丁丙诺啡; 非替代治疗:可乐宁、镇静催眠药、中草药、针灸等。 2.脱毒后康复治疗 纳曲酮; 认知行为治疗 、群体治疗 、家庭治疗等。,第二节 物质成瘾,七、烟草 (一)临床表现 尼古丁是引起成瘾的主要成分。 1.少量吸烟:呼吸兴奋、血压升高,增加心血管负担; 2.大量吸烟:呼吸肌麻痹、意识障碍; 3.长期吸

15、烟:体力下降、记忆力减退、执行功能低下,甚至造成缺血性心脏病、心绞痛、肺炎、口腔癌、胃癌等躯体疾病; 4.成瘾者在无烟时也会对烟草有强烈的渴求感,并出现戒断症状。,第二节 物质成瘾,(二)治疗 烟草依赖的治疗是一个长期过程,应遵循预防为主、个体化、系统化、综合治疗的原则。 1.药物治疗:尼古丁替代疗法的药物、盐酸安非他酮和酒石酸伐尼克兰; 2.行为心理干预措施:认知行为治疗、厌恶疗法、放松疗法、刺激控制疗法等; 3.加强社会管理:加大戒烟限烟宣传力度、提高烟税、制定合理的法律法规、限制烟草广告、规范烟草工业行为等。,第二节 物质成瘾,八、大麻 (一)临床表现 1.急性效应: 欣快、放松感、感觉

16、知觉的改变、对时间的扭曲、短期的记忆和注意损害等。 2.慢性效应: 戒断综合征表现为睡眠障碍、食欲减退、易激惹、焦虑不安、情绪低落、攻击行为以及用药渴求等。,第二节 物质成瘾,(二)治疗 长期或周期性使用大麻,在停用后一般不会出现严重的戒断症状,且在一周内可缓解,可不予特殊处理,仅给予苯二氮类镇静催眠药缓解睡眠障碍、焦虑或惊恐等不适。心理治疗的要点是强化其不用药行为、重构认知过程、训练及回避复发的高危环境或应付此环境的一些技巧,使其重新适应没有药物的生活方式。,第三节 行为成瘾,第三节 行为成瘾,一、概述 行为成瘾,又称为非物质相关成瘾,是与使用化学物质无关的一种成瘾形式,指控制不住的反复进行产生不良后果的冲动行为。 在DSM-5中,非物质相关障碍仅包括赌博障碍。根据现有研究结果及未来的方向,行为成瘾的类型应该包括病理性赌博、网络成瘾以及其他类型的行为成瘾,如购物成瘾、性成瘾、运动成瘾、食物成瘾等。,第三节 行为成瘾,二、赌博 (一)基本概念 赌博(gambling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商业/管理/HR > 管理学资料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