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常交际礼仪课件.ppt

上传人:F****n 文档编号:96108719 上传时间:2019-08-24 格式:PPT 页数:86 大小:2.37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日常交际礼仪课件.ppt_第1页
第1页 / 共86页
日常交际礼仪课件.ppt_第2页
第2页 / 共86页
日常交际礼仪课件.ppt_第3页
第3页 / 共86页
日常交际礼仪课件.ppt_第4页
第4页 / 共86页
日常交际礼仪课件.ppt_第5页
第5页 / 共8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日常交际礼仪课件.ppt》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日常交际礼仪课件.ppt(86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第三章 交际礼节,本章点睛,美国的成功教育家卡耐基认为,一个人事业上的成功,只有15%是由于他的专业技术,另外的85%要靠人际关系、处世技巧。 卡耐基对人际交往的重视程度基于他对人生的深刻理解和领悟。今天尽管我们无法测定卡耐基的量化数值的精确程度,但是,几乎没有人否定交际在人生、家庭、事业中的重要性。,本章主要内容,一、称呼 二、交谈 三、介绍 四、握手 五、名片,本节主要内容,一、称呼 二、交谈 三、与女士交往礼仪 四、乘坐电梯礼仪,一、称呼礼仪,本节点睛,在社会交往中,交际双方见面时,如何称呼对方,这直接关系到双方之间的亲疏、了解程度、尊重与否及个人修养等。 一个得体的称呼,会令彼此如沐春

2、风,为以后的交往打下良好的基础,否则,不恰当或错误的称呼,可能会令对方心理不悦,影响到彼此的关系乃至交际的成功。,内容讲授,1、通常的称呼 2、几种称呼的正确使用 3、错误的称呼 4、称呼的基本原则 5、称呼的技巧,通常的称呼,职务性称呼 职称性称呼 学衔性称呼 行业性称呼 姓名性称呼 亲戚称呼,1、职务性称呼 在工作中,最常见的称呼方式是以交往对象的职务相称,以示身份有别、敬意有加,这是一种最常见的称呼方法,具体来说又分为三种情况: a.仅称职务。例如:“部长”、“经理”、“主任”,等等。 b.在职务之前加上姓氏。例如:“周总理”、“隋处长”、“马委员”,等等。 c.在职务之前加上姓名,这仅

3、适用极其正式的场合。例如:“胡锦涛主席”。,2、职称性称呼 对于具有职称者,尤其是具有高级、中级职称者,可以在工作中直接以其职称相称,有下列三种情况较为常见。 a.仅称职称。例如:“教授”、“律师”、“工程师”,等等。 b.在职称前加上姓氏。例如:“钱编审”、“孙研究员”。有时,这种称呼也可加以约定俗成的简化,例如,可将“吴工程师”简称为“吴工”。但使用简称应以不发生误会,歧义为限。 c.在职称前加上姓名,它适用于十分正式的场合。例如:“安文教授”、“杜锦华主任医师”、“郭雷主任编辑”,等等。,3、学衔性称呼 在工作中,以学衔作为称呼,可增加被称呼者的权威性,有助于增强现场的学术气氛,有四种情

4、况使用最多。 a.仅称学衔。例如:“博士”。 b.在学衔前加上姓氏,例如:“杨博士”。 c.在学衔前加上姓名,例如:“劳静博士”。 d.将学衔具体化,说明其所属学科,并在其后加上姓名。例如:“史学博士周燕”、“工学硕士郑伟”,“法学学士李丽珍”,等等。此种称呼最为正式。,4、行业性称呼 在工作中,有时可按行业进行称呼。它具体又分为两种情况。 a.称呼职业,即直接以被称呼者的职业作为称呼。例如,将教员称为“老师”、将教练员称为“教练”,将专业辩护人员称为“律师”,将警察称为“警官”,将会计师称为“会计”,将医生称为“医生”或“大夫”,等等。在一般情况下,在此类称呼前,均可加上姓氏或姓名。 b.称

5、呼“小姐”、“女士”、“先生”.对商界、服务业从业人员,一般约定俗成地按性别的不同分别称呼为“小姐”、“女士”或“先生”。其中,“小姐”、“女士”二者的区别在于:未婚者称“小姐”,已婚者或不明确其婚否者则称“女士”。在公司、外企、宾馆、商店、餐馆、歌厅、酒吧、寻呼台、交通行业,此种称呼极其通行。在此种称呼前,可加姓氏或姓名。,5、姓名性称呼 在工作岗位上称呼姓名,一般限于同事、熟人之间,具体方法有三种: a.直呼姓名:王小平、赵大亮 b.只呼其姓,不称其名,但要在它前面加上“老”、“大”、“小”:老赵、小张 c.只称其名,不呼其姓,通常限于同性之间,尤其是上司称呼下级、长辈称呼晚辈之时。在亲友

6、、同学、邻里之间,也可使用这种称呼。,6.亲属称呼 亲属,即本人直接或间接拥有血缘关系者。在日常生活中,对亲属的称呼业已约定俗成,人所共知。面对外人,对亲属可根据不同情况采取谦称或敬称。,几种称呼的正确使用,同志 老师 师傅 先生 小姐、女士 夫人、太太,同志 志同道合者才称同志。如政治信仰、理想、爱好等相同者,都可称为同志。改革开放之后,这一称谓的使用率相对减少,如在同一党内,同一组织内,对解放军和国内的普通公民,这一称呼皆可使用。但对于儿童,对于具有不同政治信仰、不同价值观、不同国家的人,尽量少使用或不使用。 老师 这一词原义是尊称传授文化、知识、技术的人,后泛指在某些方面值得学习的人。现

7、代社会,老师这一称谓一般用于学校中传授文化科学知识、技术的教师。目前,老师这一称谓在社会上也比较流行,有时人们出于对交际对象的学识、经验或某一方面的敬佩、尊重,常常以“姓+老师”来称呼对方。,师傅 这一词愿意是指对工、商、戏剧行业中传授技艺的人的一种尊称,后泛指对所有有技艺的人的称谓。在现代交际中,采用师傅这一称谓即称呼工、商、戏剧行业中传授技艺的人。但是,在我国北方使用比较频繁,人们对不认识的人都称呼师傅。,先生 在我国古代,一般称父兄、老师为先生,也有称郎中(医生)、道士等为先生的。有些地区还有已婚妇女对自己的丈夫或称别人家的丈夫为先生的。目前,先生一词泛指所有的成年男子。 小姐、女士 对

8、女性的尊称,已婚女性多称“女士”,未婚女件多称为“小姐”,如不确定对方婚否,都可以“女士”相称。 夫人、太太 是有身份人家对妻子的称呼,后来作为对所有已婚妇女的尊称,现在使用已经相当普遍。,(3) 敬语和谦语,中华民族文化传统要求人们在交往中对他人应使用敬称和谦称,应该尽量贬低自己、抬高他人以示谦虚、尊敬及客气等。因此汉语里拥有大量的敬称、谦称的词和词组。 如自称“在下、鄙人、小弟、愚兄、属下、老朽等” 称自家人为“家父、家慈、家兄、敝岳、贱内、小儿、犬子等”。以上为谦称。 对他人的尊称有“令尊大人、尊夫人、尊翁、尊府、令堂、令兄、令郎、令媛、令孙”等,以及“君、公、老”等。,谦称小结 愚:愚

9、兄、愚弟(此二词都表示“我”)、愚见、愚 意(这两个“愚”均可译为“我的”)。 敝:敝国、敝邑(“敝”相当于“我的”)。 贱:贱体、贱躯、贱息(在国君皇帝面前称自己的儿子)贱内(称自己的妻子)。(“贱”相当于“我的”) 小:小女、小儿、小号、小犬。 微:微臣。 卑:卑职。 家:家父、家君、家尊、家严、家母、家慈、家兄 舍:舍弟、舍侄,尊称 尊:尊府、尊兄、尊驾、尊夫人; 贤:贤弟、贤妻; 仁:仁兄、仁弟; 贵:贵体(有问候意)、贵姓、贵庚; 高:高朋、高亲、高邻、高见; 大:大礼、大作、大驾。,错误的称呼,1、使用错误的称呼 (1)误读,一般表现为念错被称呼者的姓名。 (2)误会,主要指对被称

10、呼者的年纪、辈份、婚否以及与其他人的关系作出了错误判断。比如,将未婚妇女称为“夫人”,就属于误会。 2、使用不通行的称呼 有些称呼,具有一定的地域性,比如,北京人爱称人为“师傅”,山东人爱称人为“伙计”,中国人把配偶、孩子经常称为“爱人”、“小鬼”。但是,在南方人听来,“师傅”等于“出家人”,“伙计”肯定是“打工仔”。而外国人则将“爱人”理解为进行“婚外恋”的“第三者”,将“小鬼”理解为“鬼怪”、“精灵”,可见这是“南辕北辙”,误会太大了。,3、使用庸俗随意的称呼 “哥们儿”、“姐们儿”、“磁器”、“死党”、“铁哥们儿”、,等等一类的称呼,就显得庸俗低级,档次不高。它们听起来令人肉麻不堪,而且

11、带有明显的黑社会人员的风格。逢人便称“老板”,也显得不伦不类。 4、使用绰号作为称呼 对于关系一般者,切勿自作主张给对方起绰号,更不能随意以道听途说来的对方的绰号去称呼对方,还要注意,不要随便拿别人的姓名乱开玩笑。,称呼的技巧,初次见面更要注意称呼 初次与人见面或谈业务时,要称呼姓+职务,要一字一字地说得特别清楚 称呼对方时不要一带而过 在交谈过程中,称呼对方时,要加重语气,称呼完了停顿一会儿,然后再谈要说的事,这样能引起对方的注意,它会认真地听下去。 关系越熟越要注意称呼 与对方十分熟悉之后,千万不要因此而忽略了对对方的称呼,一定要坚持称呼对方的姓+职务(职称),尤其是有其他人在场的情况下。

12、,称呼礼仪的基本原则 一、称呼要合乎常规 二、称呼要入乡随俗 三、称呼要照顾被称呼者的个人习惯 四、称呼就高不就低,二 介绍礼仪,一、自我介绍 二、他人介绍 三、集体介绍,返回,一、自我介绍,自我介绍时机 自我介绍顺序 自我介绍内容 应酬式:姓名 工作式:单位、部门、姓名、职务 交流式:姓名、工作、籍贯、兴趣、共同朋友 自我介绍分寸 时间:半分钟 态度:谦恭,大方,自信,返回,1社交场合与不相识者。 2聚会场合。 3公关活动。 4访谈活动。 5大众传媒进行自我推荐、自我宣传时。 6社交媒体与他人的联络。 7应聘、应试时。,具体时机,返回,自我介绍的顺序,返回,他人介绍,谁人介绍 介绍顺序 被介

13、绍人礼仪,二、他人介绍,谁人介绍:为他人做介绍时通常承担者: 在交际应酬中,介绍人一般应该是女主人。 公关礼宾人员:办公室主任、秘书。 熟悉被介绍的双方情况者。 社交活动中的尊者。 应被介绍者一方或双方要求者(介绍前,先了解双方是否有相识的愿望)。,二、他人介绍,介绍的顺序:应遵守“尊者优先知情”的规则 为来宾与主人相互介绍时,先将主人介绍给来宾。 为长、晚辈相互介绍时,先将晚辈介绍给长辈。 为男、女相互介绍时,先将男士介绍给女士。 为已、未婚者相互介绍时,先将未婚者介绍给已婚者。 为同事、朋友与家人相互介绍时先将家人介绍给同事、朋友。 为社交场合中先到、后到者相互介绍时,先将后到者介绍给先到

14、者。 为上、下级相互介绍时,先将下级介绍上级。,他人介绍的顺序,二、他人介绍,被介绍者注意的礼仪 除年长者和年纪偏大些的妇女外,一般应起立。 面带微笑,注视对方,注意聆听,点头示意。 介绍完毕后,应依照合乎礼节的方式相互握手,彼此问候。,三、集体介绍,场合或时机 一般在大型的公务活动、涉外交往活动、规模较大的社交聚会、正式的大型宴会、会见与会谈、举行会议等社交场合,宾主双方或多方均为多人时。 集体介绍的顺序 集体双向介绍的顺序遵循的规则:“尊者先知”。,第三节:握手礼仪,(一)握手的次序 (二)握手的方式 (三)握手的禁忌 (四)其它见面礼,(一)握手的次序,(一)握手的次序,、男女之间握手

15、、宾客之间握手 、长幼之间握手 、上下级之间握手 、一个人与多人握手,具体内容,男女之间握手 男士要等女士先伸出手后才握手。如果女士不伸手或无握手之意,男士向对方点头致意或微微鞠躬致意。男女初次见面,女方可以不和男士握手,只是点头致意即可。 宾客之间握手 主人有向客人先伸出手的义务。在宴会、宾馆或机场接待宾客,当客人抵达时,不论对方是男士还是女士,女主人都应该主动先伸出手。男士因是主人,尽管对方是女宾,也可先伸出手,以表示对客人的热情欢迎。而在客人告辞时,则应由客人首先伸出手来与主人相握,在此表示的是“再见”之意。 长幼之间握手 年幼的一般要等年长的先伸手。和长辈及年长的人握手,不论男女,都要

16、起立趋前握手,并要脱下手套,以示尊敬。 上下级之间握手 下级要等上级先伸出手。但涉及主宾关系时,可不考虑上下级关系,做主人的应先伸手。 一个人与多人握手 若是一个人需要与多人握手,则握手时亦应讲究先后次序,由尊而卑,即先年长者后年幼者,先长辈而晚辈,先老师后学生,先女士后男士,先已婚者后未婚者,先上级后下级,先职位、身份高者后职位、身份低者。,(二)握手的方式,1、姿势 2、神态 3、力度 4、时间,1、握手姿势,身体以标准站姿站立; 上体略前倾; 右手手臂前伸,肘关节屈; 拇指张开,四指并拢。,返回,2、握手神态,与人握手时神态应专注,热情、友好、自然。 与人握手时,应面含微笑, 目视对方双眼,并且口道问候。 在握手时切勿显得自己三心二意,敷衍了事,漫不经心,傲慢冷淡。如果在此时迟迟不握他人早已伸出的手,或是一边握手,一边东张西望,目中无人,甚至忙于跟其他人打招呼,都是极不应该的。,(6)、目光,注视对方的双眼,返回,3、握手的力度,2公斤 一只手握碎一个鸡蛋的力,3、握手力度,握手时用力应适度,不轻不重,恰倒好处。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PPT模板库 > PPT素材/模板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