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苏省南通市海安高级中学2018-2019学年高一语文上学期期中试题(含解析)

上传人:简****9 文档编号:96107145 上传时间:2019-08-24 格式:DOC 页数:17 大小:118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江苏省南通市海安高级中学2018-2019学年高一语文上学期期中试题(含解析)_第1页
第1页 / 共17页
江苏省南通市海安高级中学2018-2019学年高一语文上学期期中试题(含解析)_第2页
第2页 / 共17页
江苏省南通市海安高级中学2018-2019学年高一语文上学期期中试题(含解析)_第3页
第3页 / 共17页
江苏省南通市海安高级中学2018-2019学年高一语文上学期期中试题(含解析)_第4页
第4页 / 共17页
江苏省南通市海安高级中学2018-2019学年高一语文上学期期中试题(含解析)_第5页
第5页 / 共17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江苏省南通市海安高级中学2018-2019学年高一语文上学期期中试题(含解析)》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江苏省南通市海安高级中学2018-2019学年高一语文上学期期中试题(含解析)(17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江苏省海安高级中学2018-2019学年高一上学期期中考试语文试题一、语言文字运用1.在下面各句的空缺处填入词语,最恰当的一项是每个时代都有其特定的风尚,人们在生活中 ,并在行动上追随效仿,自然会形成当时的一种文化趋向。王羲之酒后即兴而作兰亭集序,字体式样变化多端,笔画疏密有致,大小自由随性,尤其是全篇二十多个“之”字,个个 。现在,杂志报刊市场竞争激烈,有些杂志为了吸引大家的眼球胡乱编造一些 的消息,这些消息与真相往往相去甚远。A. 耳闻目睹 别开生面 耸人听闻B. 耳濡目染 别具一格 耸人听闻C. 耳濡目染 别开生面 骇人听闻D. 耳闻目睹 别具一格 骇人听闻【答案】B【解析】【详解】此题

2、考核正确使用词语(包括熟语)的能力,答题时注意明确词语的含义,然后比对给出的句子,看使用是否合乎语境,题中耳濡目染:形容听得多了,见得多了,自然而然受到影响。耳闻目睹:亲耳听到,亲眼看见。别具一格:比喻另有一种独特的风格。别开生面:指新的面貌。原指画像经重新绘制,面目一新,后比喻另外开辟一种新局面或创造出一种新的风格式样。耸人听闻:夸大或捏造事实,使人听了感到惊异或震动。骇人听闻:使人听了非常吃惊(多指社会上发生的凶残的事情)。此题根据句中的“生活中”“个个”“胡乱编造”可知应该用“耳濡目染”“别具一格”“耸人听闻”。故选B。2.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A. 大气污染物的排放是产生雾霾的主

3、要原因,静稳天气多、相对湿度大、吸湿作用明显等不利因素又扩大了雾霾的严重程度。B. 人民日报官方微博就尹相杰吸毒案发表评论,文章称许多艺人甘愿自毁前程的原因,归根结底就是有钱有名太任性所致。C. 作为中国人特有的时间知识体系, “二十四节气” 深刻影响着人们的思维方式和行为习惯,是中华民族文化认同的重要载体。D. 中国高铁不仅运营规模大,而且还具有系统技术全面、造价低、建设速度快,成为 “中国速度” “中国制造” 的新名片。【答案】C【解析】【详解】此题考核辨析并修改病句的能力,注意明确病句的类型,以及典型的错例,答题时从结构和内容的角度分析句子,对照错例,找到错误。题中A项,搭配不当,“扩大

4、”与“程度”不搭配。B项,结构混乱,“文章称许多艺人甘愿自毁前程的原因,归根结底就是有钱有名太任性所致”句式杂糅,可将“所致”去掉。D项,成分残缺,可以在“建设速度快”后面加“的优势”。故选C。3.在下面一段文字横线处填入语句,衔接最恰当的一项是在古代山水田园诗的发展史上,孟浩然可谓名家。 , 。 , , 。 ,他的形象和经历代表着那个时代许多士人的共同命运和文化心态。隐逸情结使他倾向于后者他承先启后的诗歌创作丰富了中国诗歌的美学天地然而乡野诗人的身份和都城生活经历的特殊人生使他的隐逸具有不同于传统隐逸诗人的文化内涵在魏阙与山林的传统知识分子生存之路的抉择中在他身上集中体现着盛唐思想领域中的儒

5、、道、侠并存的思想风貌他的出现使盛唐诗歌的天空出现了一颗璀璨的明星A. B. C. D. 【答案】A【解析】试题分析:作答排序与复位衔接这类题目,关键是要把握语段的中心、结构层次及句子之间的逻辑关系,还要掌握一定的解题技巧,如关注关联词语,注意词语间的照应等。非连续性的语句复位题,还要认真分析横线出现的规律甚至标点符号等,明确与上下文的关系。本题要认真阅读所给句子,明确其主要内容,所给句子主要写孟浩然的历史地位,隐逸情结和其文化内涵。在此基础上分析可知,为一层,为一层,为一层,再根据句子的逻辑关系确定每一层次句子的排序。最后可从三组间的逻辑关系出发,确定为A。【考点定位】语言表达简明、连贯、得

6、体、准确、鲜明、生动。能力层级为表达运用E。【技巧点拨】语句排序型试题,从试题表述形式上看,好像和判断推理部分的事件排序型试题差不多。但是仔细研究就会发现,这种试题主要考查对文段的内部逻辑关系的把握,不是事件发生的先后顺序。语句排序型试题虽然有表述材料,也有语句结构,有文章体裁,也有中心内容,但其与片段阅读不同,片段阅读的表达内容、语句结构、文章体裁、中心内容等在题干中有着完整的体现,而语句排序型试题题干中的5个或6个语句是杂乱无章的,毫无结构可言,其正确答案才是一个完整的片段。因此,在解答时,必须按照一定的答题步骤一步一步的来完成。一、认真阅读语句,明确体裁和中心。解答语句排序型试题,首先要

7、认真阅读每一个语句,把握语句特点,明确体裁。其次,明确材料的中心。思考语句是围绕什么中心展开的。抓住了中心,就抓住了要害。然后我们可以根据“中心句”或“总领句”来确定首句或尾句。二、明确材料结构,理清答题思路。不同体裁的文章思路也会有所不同:记叙文的句序常常以时间空间或事情的发展过程(起因、经过和结果)为顺序;议论文的句序,常常把观点放在前面,把材料句放在中间,把总结句放在后面,结构形式为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说明文同议论文一样,往往把事理句放在前面把材料句放在后面,因为材料是用来说明事理的,材料的内部又遵循一定的顺序(时间、空间、逻辑)。理清思路,有利于从整体上大体理顺句序。一段写景

8、的顺序由观察的角度决定,是俯视、仰视、平视,是从远到近,还是从上到下,是移步换景还是定点观察。写景的句子常用比喻、拟人等修辞手法,常采用整散结合的句式,讲究押韵、平仄、对称等。三、抓住语言标志,把握句子间的逻辑关系。从局部看,句与句之间往往呈现出并列、承接、解说、对比、递进、转折、因果、总分等逻辑关系。而这些关系往往体现在一些语言标志上,如关联词语的呼应:或并列、或转折、或条件、或假设、或递进、或因果;暗示性词语的使用:“同时”表示并列,位在后,“与此同时”“与此相反”“反过来说”,表示相反、相对关系,中间不可插入别的词语;“首先”、“其次”、“再次”,表示主次轻重的顺序,不可倒置;“过去”、

9、“现在”与“将来”,表示时间先后;“总之”“综上所述”“由此看来”,表示要提出结论;“诸如此类”,表示综合等等;有指代意义的词语:有指代意义的词语往往紧跟在所指代的内容后面;句子之间的过渡、对应关系(内容上、形式上),也往往体现语言顺序的一致性;陈述对象前后一致。抓住这些语言标志,可以把握句与句之间的逻辑关系,有利于尽可能多地确定出必然相连接的句子。四、连读语感检验,确定正确答案。有的题干语句,句间关系比较隐晦,甚至多有分岔,可以多解,在排定语序时仍要经意而为,不可草率。因此,通过前面三步,已将几个语句初步排成了片段,这时要将它们连起来读一读,看语意是否连贯,有没有不对劲的地方,如果有,即予调

10、整,直到感觉流畅为止。本题重在逻辑顺序的把握。4.下列句子中,语言表达得体的一项是A. 我刚在姑姑家坐下来,她就有事失陪了,我只好无聊地翻翻闲书,看看电视。B. 你们每次来寒舍看望,都敬赠我这么多贵重的礼品,这倒让我感到十分不安。C. 前几年搞房地产开发,我赚了一些钱,没想到亲戚朋友都来借光,让我难以应付。D. 恭敬不如从命,先生远道而来,执意要收藏拙笔,我就只好献丑了,请多多雅正。【答案】D【解析】【详解】此题考核语言得体的能力,语言得体主要有文体得体和语体得体,文体得体注意一般应用的格式的规定,语体得体注意说话者的身份,对象的身份,重点注意谦敬词语的运用。题中A项,“失陪”用于自己不陪别人

11、的客气话;B项,“敬赠”用于自己送别人东西;C项,“借光”用于自己占别人的好处。故选D。5.下列各项中,对课文内容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A. 沁园春长沙的上片以 “看” 为领字,描绘出一幅色彩绚丽、极致纯粹、层次分明、广阔高远、生机勃发的秋景图。B. 相信未来中,作者用 “涌向天边的排浪” 和 “托住太阳的大海” 分别与 “手掌” 和 “手指” 形成对喻,仿若天门中开陡然呈现阔大意境。C. 想北平中,作者联系自己丰富的亲身经历和感受,将北京和 “伦敦、巴黎、罗马与堪司坦丁堡,曾被称为欧洲的四大 历史的都城” 相比较,从城市的整体结构、建筑格局、环境气氛、生活情趣等方面,历数北京的好处。D. 江南

12、的冬景第7段中,作者为微雨寒村的冬霖景象挥毫泼墨,借助想象的力量,在不经意的点染之间,一幅情调悠闲的水墨画就呈现在读者面前。【答案】B【解析】【详解】此题考核识记文学常识的能力。文学常识的考核主要集中的中外中的作家、作品,文学现象、文学流派,文体知识等。重点记忆课本涉及到的和经典阅读中列出的作品。平时注意积累,理出线索,形成体系。题中B项,“手掌”“手指”位置互换。故选B。6.下列各项中,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A. 非能水也,而绝江河 绝:横渡B. 于其身也,则耻师焉,惑矣 惑:迷惑C. 纵一苇之所如 如:往D. 外与天际,四望如一 际:交会【答案】B【解析】【详解】此题考核理解常见文言实

13、词在文中的含义的能力,平时注意积累,答题时注意分析词语前后搭配是否得当,还要注意文言文中常常出现以今释古的现象。同时注意通假字、词类活用、古今异义、一词多义等。题中B项,惑:糊涂。故选B。7.下列各项中,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A. 君子喻于义 喻:明白,通晓B. 何时可掇 掇:拾趣,采取C. 少无适俗韵 韵:本性,气质D. 枉用相存 存:生存,存在【答案】D【解析】【详解】此题考核理解常见文言实词在文中的含义的能力,平时注意积累,答题时注意分析词语前后搭配是否得当,还要注意文言文中常常出现以今释古的现象。同时注意通假字、词类活用、古今异义、一词多义等。题中D项,存:问候,思念。故选D。8.

14、下列各项中,句式与其他三项不一致的是A. 蚓无爪牙之利B. 句读之不知C. 而今安在哉D. 何为其然也【答案】A【解析】【详解】此题考核理解与现代汉语不同的句式和用法的能力,主要考核文言句式,古汉语文言句式有省略句、被动句、判断句和倒装句,倒装句又有宾语前置句、定语后置句、介宾短语后置句和主谓倒装句。注意结合句子特征分析。其中宾语前置句一般为疑问代词作宾语和否定句中代词作宾语,还有固定结构“唯*是*”结构,判断句注意“者”“也”,被动句注意“为*所*”结构和“见”“于”,定语后置句注意“之”“者”,介宾短语后置句经常用“于”“以”引导。题中A项定语后置句,其他三项为宾语前置句。故选A。9.下列

15、各项中,对红楼梦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A. 女娲炼石补天所遗灵石在大荒山青埂峰,是茫茫大士、渺渺真人把石头带入红尘的。B. 秦可卿的丧礼办得盛大之极,不仅各王公贵族亲来送殡,北静王等人还搭了祭棚来路祭,他还召见了宝玉,并送了他一串念珠。C. 宝玉挨打之后,林黛玉第一个托着药丸来到怡红院 “探伤”,并对宝玉叹道:“早听人一句话,也不至有今日!别说老太太、太太心疼,就是我们看着,心里也疼!”然后是薛宝钗无声哭泣,见宝玉醒来,劝说道:“你从此可都改了吧!”D. 探春提议建一诗社。适值贾芸送来海棠花两盆,遂起名 “海棠社”。其成员有稻香老农李纨、潇湘妃子黛玉、蘅芜君宝钗、怡红公子宝玉、蕉下客探春、菱洲迎春、藕榭惜春。【答案】C【解析】【详解】此题考核理解中外名著的能力。名著的考核主要集中的中外的作家、作品等。重点记忆课本涉及到的和经典阅读中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其它中学文档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