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东省河源市2017-2018学年七年级历史下学期第一次段考试题(无答案) 新人教版

上传人:简****9 文档编号:96105038 上传时间:2019-08-24 格式:DOC 页数:4 大小:221.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广东省河源市2017-2018学年七年级历史下学期第一次段考试题(无答案) 新人教版_第1页
第1页 / 共4页
广东省河源市2017-2018学年七年级历史下学期第一次段考试题(无答案) 新人教版_第2页
第2页 / 共4页
广东省河源市2017-2018学年七年级历史下学期第一次段考试题(无答案) 新人教版_第3页
第3页 / 共4页
广东省河源市2017-2018学年七年级历史下学期第一次段考试题(无答案) 新人教版_第4页
第4页 / 共4页
亲,该文档总共4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广东省河源市2017-2018学年七年级历史下学期第一次段考试题(无答案) 新人教版》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广东省河源市2017-2018学年七年级历史下学期第一次段考试题(无答案) 新人教版(4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广东省河源市2017-2018学年七年级历史下学期第一次段考试题一、选择题(每题3分,共25题,共计75分)1581年,夺取北周政权,建立隋朝的人物是( ) A杨广 B杨坚 C刘邦 D杨勇2隋朝大运河全长两千多千米,是古代世界最长的运河。它的中心是在( )A长安 B江都 C余杭 D洛阳3隋朝开凿大运河的重大意义在于( )A. 满足隋炀帝游江都的愿望 B. 南水北调C. 加强了南北经济、政治和文化的交流 D. 便利对少数民族的战争4隋朝时期,一批牡丹花从洛阳沿运河到余杭,依次需要经过( )A邗沟、江南河、通济渠 B江南河、通济渠、邗沟C通济渠、邗沟、江南河 D通济渠、江南河、邗沟5下列关于科举制

2、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A开创于唐初,废除于清末 B通过分科考试选拔官员的制度 C毫无公平、公正性可言 D看重门第,不利于选拔人才6. 唐太宗是我国历史上杰出的地主阶级政治家。有关唐太宗,下列叙述不正确的是( )A吸取隋亡教训,轻徭薄赋 B创立了三省六部制C知人善任,虚心纳谏 D民族政策开明,被誉为“天可汗”7. 若要为武则天的无字碑补题碑文,下列内容不可能出现的是( )A中国历史上唯一的女皇帝 B社会经济持续发展C大力发展科举制度 D为“贞观之治”的到来奠定了基础8. 唐朝的城市中既是当时各民族交往的中心,又是国际性大都市的是( )A洛阳 B长安 C扬州 D成都9. 赞普是对我国哪一少数民族

3、首领的称呼 ( )A回纥 B南诏 C靺鞨 D吐蕃10.民族交往在我国历史上写下了一段佳话。文成公主入藏带去了先进的生产技术,促进了吐蕃的发展与进步。吐蕃位于图中的( )A B C D11唐朝时,由日本派遣来唐朝学习先进文化的使团被称为( )A留学生 B遣唐使 C节度使 D遣隋使12要想了解7世纪中亚、印度半岛以及新疆地区的历史状况,可以阅读 ( )A.金刚经 B.大唐西域记 C.西游记 D.史记13. 中外交流源远流长。下列人物在中外文化交流中做出了突出的贡献,其中生活在唐朝的是( ) 张骞 玄奘 鉴真 文成公主A B C D14. 唐代的繁荣与开放在很大程度上与中外交流的发展有关。以下最能表

4、明中国人学习外国文化的开放意识和刻苦精神的是( )A玄奘西行 B鉴真东渡 C文成公主入藏 D遣唐使到来15.历史上大多数的农民起义都是发生在统治阶层对农民阶层的横征暴敛时期,由于农民阶层得不到最低的生存保证而自发的武装起义运动。下列历史人物属于农民起义领袖的是( )A安禄山 B史思明 C黄巢 D姚崇16.学习了隋唐的历史后,下面是某学习小组的同学对隋唐史的总结,其中与历史较吻合的是( )A中华文明的起源 B统一国家的建立 C繁荣与开放的社会 D政权分立与民族融合17. 刚上完历史课,小明把一件黄色的夹克衫披在小亮的身上,同学们笑了,说:“你要政变啊!”你能判断出同学们说的是历史上的哪一幕吗?(

5、 )A靖康之变 B陈桥驿兵变 C玄武门之变 D葵丘会盟18. 连环画作品西夏王朝由宁夏画家马惟军结合传统手工绘制,应用现代电脑处理手法创作而成。西夏的建立者( )A耶律阿保机 B赵匡胤 C元昊 D完颜阿骨打19. 12世纪前期,我国北方的游牧民族女真族建立金,并且迅速强大起来,灭掉辽,随后又灭掉( ) A北宋 B南宋 C西夏 D后周20. 两宋时期宋、辽、西夏、金有战有和。下列示意图正确的是( ) A B C D21. 下列有关宋朝重文轻武的表述中不正确的是( )A武将能安照自己的意志指挥军队作战 B扩大科举考试的名额C中央派文臣担任地方的知州 D中央机构的要职由文人出任22. 题临安邸:“山

6、外青山楼外楼,西湖歌舞几时休。暖风熏得游人醉,直把杭州作汴州。”该诗反映的时代背景应该是( )A宋辽对抗B南宋与金对峙 C宋夏和议D北宋与金对峙23. 它的部队纪律严明,“冻死不拆屋,饿死不捋掠”;他抗击金军,收复许多失地。“他”是( )A岳飞 B文天祥 C卫青 D霍去病24. 公元10世纪到13世纪,中华大地呈现出民族政权并立的局面。这些政权虽由不同民族建立,但都为中华民族的发展做出了贡献。以下属于这个时期的少数民族政权有( ) 辽 北宋 金 南宋 西夏A B C. D25“朕选儒臣干事者百余人,分治大藩(节度使辖区),即使他们都贪浊,也不及武臣一人为害之大。”材料中宋太祖这一举措( )造成

7、重武轻文的局面 增强了军队作战能力 导致官僚机构的膨胀 有利于士人受到尊重A B C D 26、阅读下列材料,并回答问题。(13分)唐朝,一个不筑长城的统一王朝,她有开拓创新的气魄,更有包容世界的豪迈。阅读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忆昔开元全盛日,小邑犹藏万家室。稻米流脂粟米白,公私仓禀俱丰实。九州道路无豺狼,远行不劳吉日出。唐杜甫忆昔材料二: 材料三:水国寒消春日长,燕莺催促花枝忙。风吹金榜落凡世,三十三人名字香。唐周匡物及第谣材料四:复旦大学钱文忠教授在讲述唐朝对外关系时说道:“一个伟大僧人西行取经的传奇故事,一条由信念、坚持和智慧浇铸而成的求知之路,一个民族朐襟开放、海纳百川的真实写照。”

8、(1)材料一中的唐诗描写了唐朝某一时期繁荣富庶、天下太平的盛世景象,当时的统治者是谁?(1分)这种盛世局面被称为什么?(2分)这一盛世局面的出现与他采取的哪些措施有关?(3分)(2)农业工具的创新极大地促进了生产的发展,材料二中唐朝出现的两种新农具分别叫什么?(4分)(3)材料三中的唐诗体现了我国古代史上哪种选官制度?(1分)武则天对这一制度的完善作出了怎样的贡献?(1分)材料四中的这位“伟大僧人”是谁? (1分)27、阅读下列材料,并回答问题。(12分) 材料一:契丹旧俗,事简职专,官制朴实.至于太宗,兼制中国(指幽云十六州)国制简朴,汉制由沿名之风固存也.因俗而治,得其宜矣。辽史百官制材料二:辽与朝廷和好年深,蕃汉人户休养生息,人人安居,不乐战斗。苏辙栾城集材料三:是月(1141年11月),与金国和议成,立盟书,约以淮水中流画疆,割唐、邓二州界之,岁奉银二十五万两、绢二十五万匹,休兵息民,各守境土。 宋史高宗本纪(1)材料一中契丹(辽)政权的建立者是谁?(2分)同时期与该政权对峙的中原王朝是谁?(2分)(2)结合材料二及所学知识回答,“与朝廷和好年深”得益于哪一历史事件?(2分)(3)依据材料三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1141年宋金和议的内容?(3分)(4)结合上述材料和所学知识,如何客观评价历史上的宋辽、宋金和议?(3分)3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其它中学文档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