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物流业发展的趋势规划与政策概述.ppt

上传人:F****n 文档编号:96101670 上传时间:2019-08-24 格式:PPT 页数:91 大小:662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我国物流业发展的趋势规划与政策概述.ppt_第1页
第1页 / 共91页
我国物流业发展的趋势规划与政策概述.ppt_第2页
第2页 / 共91页
我国物流业发展的趋势规划与政策概述.ppt_第3页
第3页 / 共91页
我国物流业发展的趋势规划与政策概述.ppt_第4页
第4页 / 共91页
我国物流业发展的趋势规划与政策概述.ppt_第5页
第5页 / 共91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我国物流业发展的趋势规划与政策概述.ppt》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我国物流业发展的趋势规划与政策概述.ppt(91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我国物流业发展的 趋势、规划与政策,主要内容,我对物流及物流业的理解 我国物流业发展的十大趋势 我国物流业发展的九大矛盾 关于物流业调整和振兴规划 我国物流业最新政策动向 部分物流企业案例介绍,我对物流及物流业的理解,什么是物流? 什么是物流企业? 什么是物流产业? 物流业的地位与作用 我国物流业的管理体制,什么是物流?,物流是人类社会历史悠久的实践活动。 真正意义上的现代物流概念,一般认为最早于1905年由美国少校琼西贝克提出并作了解释 现代物流理念在第二次世界大战中被广泛运用。 20世纪80年代以来,发达国家掀起“物流革命”。 我国于1978年由日本引进“物流”概念。,国家标准对物流概念的

2、解释,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GBT18354-2006 物流术语”物流“词条的解释: 物品从供应地向接收地的实体流动过程。根据实际需要,将运输、储存、装卸、搬运、包装、流通加工、配送、信息处理等基本功能实施有机结合。 物流还是一个发展中的概念。,什么是物流企业?,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GBT19680-2005 物流企业分类与评估指标对”物流企业“的解释: 至少从事运输(含运输代理、货物快递)或仓储一种经营业务,并能够按照客户物流需求对运输、储存、装卸、包装、流通加工、配送等基本功能进行组织和管理,具有与自身业务相适应的信息管理系统,实行独立核算、独立承担民事责任的经济组织,非法人物流经济组织

3、可比照适用。,物流企业分类与评估指标对物流企业的分类,国家标准物流企业分类与评估指标 把物流企业分为三类五级,分别是: 运输型:1A级、2A级、3A级、4A级、5A级 仓储型:1A级、2A级、3A级、4A级、5A级 综合型:1A级、2A级、3A级、4A级、5A级,物流企业分类与评估指标对各类物流企业的指标要求,以5A级物流企业为例: 年营业收入: 运输型15亿元以上,仓储型6亿元以上,综合服务型15亿元以上。 资产总额: 运输型10亿元以上,仓储型10亿元以上,综合服务型5亿元以上。,按照物流企业分类与评估指标评审认定的各类物流企业数量,截至2010年10月,全国拥有A级物流企业1073家,其

4、中,5A级企业76家;4A级企业336家;3A级企业458家。 这些企业覆盖了国有、民营、中外合资、外商独资的物流企业;涉及运输、仓储、货代、邮政、港口、机场、铁路、钢铁、石油、煤炭、化工、纺织、电子、汽车、医药、食品、电力、盐业、烟草、出版、商贸、农村等众多领域。,全国物流企业的数量,按照不同的标准,会有多种答案: 截至2010年8月,按照物流企业分类与评估指标评审认定的A级物流企业达1073家; 中国物流与采购联合会登记会员7000多家; 2007年底,经全国工商行政管理部门批准登记的物流企业有52725户; 社会上流行的一种说法,在70万家以上; 物流业与各产业的融合,导致企业边界模糊。

5、,物流企业的来源,一、来自生产企业 二、来自商粮物供等流通企业 三、来自铁路、交通运输及邮政企业 四、来自大型跨国公司 五、根据市场需要产生的民营物流企业 六、各类企业重组整合而来,物流企业的运作模式,靠一体化运作,满足客户“一站式”服务需求 靠网络化经营,扩大自身规模与实力 靠信息化整合,充分利用各种社会资源 靠专业化提升,形成核心竞争力,什么是物流业?,物流业产生的条件 物流业形成过程 我国物流业发展的简要历程 物流业的产业属性 物流业的五层架构 物流业的地位与作用,物流业产生的条件,经济发展进入工业化中期阶段; 社会专业分工细化; 社会商品极大丰富; 买方市场形成; 企业成为竞争主体;

6、社会化专业物流企业得到发展; 信息技术的有力支撑 ,物流业形成过程,20世纪80年代以后,美国、日本和欧洲一些发达国家开始了一场对各种物流功能、要素进行整合的“物流革命”。 整合企业物流资源,成立统一的物流部门; 整合延伸到企业之外,形成供应链一体化; 在此基础上,出现了社会化的专业物流企业。,我国物流业发展的简要历程,1978年“物流”概念由日本引进我国 2001年原国家经贸委等六部门发布文件 2003年国务院领导对政协报告作出批示 2004年国家发改委等九部门发布文件 2005年全国现代物流部际联席会议成立 2006年“十一五”规划确立物流业产业地位 2009年物流业列入十大产业调整振兴规

7、划,物流业的产业属性,物流产业是,提供物流服务作为其主要产品的同类经济组织的总和。 现代物流是一门新兴的产业; 现代物流是基础性产业; 现代物流是复合性产业; 现代物流是劳动密集、资金密集、技术密集、知识密集型产业; 现代物流是生产服务业。,物流业的五层架构,需 求 基 础 供 给 主 体 设 施 设 备 信 息 系 统 政 策 环 境,物流业的地位与作用,物流业是融合运输业、仓储业、货代业和信息业等的复合型服务产业,是国民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涉及领域广,吸纳就业人数多,促进生产、拉动消费作用大,在促进产业结构调整、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和增强国民经济竞争力等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物流业对经济社会发

8、展的贡献,(一)2009年,我国社会物流总额达96.65万亿元,每1个单位的GDP需要3个单位的物流量来支撑。 (二)2009年,我国物流业增加值占全部服务业增加值的比重为16.1%;物流业每增加6个百分点,就可以带动服务业增加一个百分点。,物流业对经济社会发展的贡献,(三)2009年,我国社会物流总费用占GDP的比率为18.1%,比2000年的19.4%降低1.3个百分点,等于创造了4000亿元的经济价值。 (四)目前,我国物流业现有从业人员约2000万人;物流业每增加一个百分点,就可以新增10万个就业岗位。,我国物流业的管理体制,物流活动涉及领域广,物流管理职能分散在各个部门。 2005年

9、全国现代物流工作部际联系会议建立,由15个部门和单位组成: 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商务部、铁道部、交通部、信息产业部、财政部、公安部、海关总署、税务总局、民航总局、工商总局、质检总局、国家标准委、中国物流与采购联合会、中国交通运输协会,各省区市物流工作牵头部门,由发改委牵头的(16个省区市): 重庆、山西、河北、内蒙、辽宁、黑龙江、湖北、浙江、安徽、广西、四川、江西、河南、陕西、西藏、海南。 由工(经)信部门牵头的(13个省区市): 吉林、云南、湖南、福建、山东、江苏、广东、贵州、甘肃、宁夏、青海、新疆、兵团。 由商务(委)部门牵头的(2个):北京、上海。 由交通(委)部门牵头的(1个):天津。,

10、中国物流业发展的十大趋势,一、总量持续增长与结构加快调整的趋势 二、产业物流社会化与专业化的趋势 三、物流企业细分化与个性化的趋势 四、物流市场竞争加剧与风险加大的趋势 五、区域物流集聚与转移的趋势,中国物流业发展的十大趋势,六、物流基础设施加紧建设与协调分流的趋势 七、物流与生产、贸易、金融融合配套的趋势 八、国际物流合纵连横的趋势 九、低碳经济“倒逼”绿色物流发展的趋势 十、物流政策鼓励与规范相结合的趋势,一、总量持续增长与结构加快调整的趋势,经济回升向好推动物流规模稳步扩张 发展方式转变促进物流业结构调整,二、产业物流社会化与专业化的趋势,制造业物流整合、分离、外包 流通业物流提升、改造

11、、分流 农业物流集中、双向、对接,三、物流企业细分化与个性化的趋势,按照经营模式,可分为以下三类: (一)通用服务型:靠规模优势和通用设备,为不同类型的客户提供标准化的通用型服务; (二)专业配套型:靠有特色、难替代的个性化服务,嵌入某一类产业或某一企业的供应链; (三)基础平台型:靠物流园区或配送中心等设施平台,或信息平台为物流企业提供运营条件。,四、物流市场竞争加剧与风险加大的趋势,国外物流企业全面进入中国市场 国内物流业门槛低、经营主体庞杂 各类物流要素全面紧缺,五、区域物流集聚与转移的趋势,产业转移带动“物流带”转移 城镇化加速改变“物流圈”格局 区域经济一体化促进“物流集聚区”形成,

12、六、物流基础设施加紧建设与协调分流的趋势,铁、公、机建设超常规发展 客货分线、铁路运能释放 沿海港口向腹地延伸 各地物流园区等节点设施逐步形成网络 多种运输方式协调分流成为可能,七、物流与生产、贸易、金融融合配套的趋势,物流公司进入车间、生产线 传统仓库物流中心体验中心 批发市场增加物流功能 物流企业介入代理采购及分销业务 代收货款、代理结算、仓单质押融资监管等金融服务与物流业务相配套 贸易、物流和金融一体化的供应链服务,八、国际物流合纵连横的趋势,“大中华物流圈”逐步形成 东盟中国自由贸易区启动 东北亚物流合作趋于活跃 上海合作组织成员国加强物流合作,九、低碳经济“倒逼”绿色物流发展的趋势,

13、绿色运输 绿色仓储 绿色物流,2009年3月,国务院发布物流业调整和振兴规划。之后,各地区、各部门相继研究出台支持物流业发展的政策。 同时,一些规范性和约束性政策相继出台或正在酝酿。,十、物流政策鼓励与规范相结合的趋势,我国物流业发展的九大矛盾,一、社会化需求不足与专业化供给不够的矛盾 二、物流产业“做大”与物流费用“做小”的矛盾 三、社会物流费用比率居高不下与企业利润每况愈下的矛盾 四、经营主体庞杂与市场秩序失范的矛盾,我国物流业发展的九大矛盾,五、各地抢先发展与全局综合平衡的矛盾 六、各类基础设施自成体系与整体效率的矛盾 七、引进外商外资与防范产业损害的矛盾 八、推行绿色物流与节约成本的矛

14、盾 九、现代物流发展模式与现行体制政策的矛盾,一、社会化需求不足与专业化供给不够的矛盾,制造业“大而全”“小而全”模式,物流业务外包速度慢、层次低,大量的物流需求分散在企业; 流通企业也在强化自己的物流能力,社会化程度低; 物流业“小、散、差、弱”,专业服务能力不强,不能够满足供应链“一体化”的物流需求。,二、物流产业“做大”与物流费用“做小”的矛盾,做大社会化的专业物流产业,才能从整体上提高物流运行的效率和效益。总体来看,我国物流产业的规模还不够大。 国际上通常用物流费用与 GDP的比率来衡量一个国家物流发展的水平,目前我国的这一指标还高于发达国家一倍左右。,三、社会物流费用比率居高不下与企

15、业利润每况愈下的矛盾,我国物流总费用与GDP的比率,多年来徘徊在18%左右; 物流企业的利润率逐年下降; 主要原因在于现代物流服务体系不完善,成本高、效率低、损失浪费大。,四、经营主体庞杂与市场秩序失范的矛盾,比如,我国有道路运输经营主体632万家,每一主体平均拥有车辆还不到2辆。 市场竞争失范,恶意压价、货物丢失、卷款走人等事件时有发生。 物流企业在“低价格、高成本、微利润”状态下生存,缺乏发展后劲和长远打算。,五、各地抢先发展与全局综合平衡的矛盾,各地政府重视物流业发展,都想把自己作为区域物流中心; 但缺乏全局的综合平衡和区域内的协调配合; 有可能造成盲目上马、重复建设。,六、各类基础设施

16、自成体系与整体效率的矛盾,就单个来看,各类物流基础设施发展很快,已有相当规模。 线路与线路、线路与节点各地方、各部门自成体系,衔接配套性差,综合效益有待发挥。,七、引进外商外资与防范产业损害的矛盾,国外物流理念、管理、技术、资金和人才的引进,推动了中国物流业发展; 国外企业优先发展、优惠发展、过度发展,在某些方面已形成垄断态势; 如何解决我国货物贸易顺差与服务贸易逆差的矛盾。,八、推行绿色物流与节约成本的矛盾,推行绿色物流,需要投入 投入将增加企业成本 国家应该出台政策予以补贴,九、现代物流发展模式与现行体制政策的矛盾,一体化运作、网络化经营,是物流企业运作的基本模式。现代物流的运作模式,打破了原有边界,对管理体制和政策提出了新的要求。 现行的体制政策,不适应现代物流发展的需要。主要是没有明确的主管部门,在经济管理部门没有单独户头,现行政策对一体化运作和网络化经营形成障碍。,关于物流业调整和振兴规划,规划出台的背景和意义 规划的框架结构及主要内容 规划的一条主线和五个要点 规划的主要目标 关于落实规划的重点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PPT模板库 > PPT素材/模板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