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程技术人员效率体系知识简介.ppt

上传人:F****n 文档编号:96099240 上传时间:2019-08-24 格式:PPT 页数:46 大小:779.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工程技术人员效率体系知识简介.ppt_第1页
第1页 / 共46页
工程技术人员效率体系知识简介.ppt_第2页
第2页 / 共46页
工程技术人员效率体系知识简介.ppt_第3页
第3页 / 共46页
工程技术人员效率体系知识简介.ppt_第4页
第4页 / 共46页
工程技术人员效率体系知识简介.ppt_第5页
第5页 / 共4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工程技术人员效率体系知识简介.ppt》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工程技术人员效率体系知识简介.ppt(46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粉碎“四人帮”以后举办的首届华罗庚数学竞赛上,有这样的一道题目:几个人拎着水桶在一个水龙头前面排队打水,水桶有大有小。他们应该怎样排队,才能使得总的排队时间最短,从而使整体提水效率最高? 提示:这是一个寻求“最优化”的题目,目标是节省总的排队时间,达到最优,从而提高团体的提水效率。,排队打水的最优化方案最优化的排队方案是这样的:到水龙头打水的人,按照他们水桶的大小,从小到大排队。这样安排,花在排队上面的总的时间最短。,引子,2019/8/24,效率体系 知识简介,主讲:刘初春,2002年3月,1.0 基本概念,2.0 现状分析,3.0 改善提高,4.0 课堂小结,Contents,生产率的定义

2、 生产率的分类 提高生产率的意义 生产率管理,1.0 基本概念,2.0 现状分析,3.0 改善提高,4.0 课堂小结,Contents,生产率的定义,生产率就是产出与投入的比,生产率(P)=,投入(I),产出(O),产出满足外界需要而生产的产品提供的服务; 投入为获得这些产出而投入的生产要素;,生产率模型简要表示,产出(O),投入(I),系统,转化过程,生产率,O/I,产品服务,劳力、设备 设施、材料、 能源、信息等,生产率实际上就是衡量生产要素(资源)使用效率的尺度; 形象的说,生产率高低表明每投入一元钱的资源能够得到多少元钱的 产出。产出与投入的比值愈大,即生产率愈高,提高生产率的意义,1

3、、生产率提高的速度决定企业的经济发展速度; 2、提高生产率是增加工资和改善员工生活待遇的基本条件,扩大升职、加薪的机会,降低了失业率;,经济增长速度取决于二种方式: 1、增加投资,购置新设备,增加人力,进行外延扩大再生产: 2、依靠技术进步,改善生产系统,内涵挖掘,更有效地利用现有资源,取得尽可能多的产出; 生产率不变,员工的工资增长,结果可能造成通货膨胀; 生产率的提高,促进社会结构的变化,带来了新的就业机会;,提高生产率的意义,提高生产率可以增强市场竞争力 生产率提高的同时,质量水平也同步获得发展,生产率与质量提升两者是统一的,不是对立的,它们是相互促进、同步发展的 提高生产率不外乎采用更

4、先进的技术设备和工艺技术,采用现代管理方法和手段。这样不单纯是提高了效率,而且也提高了产品精度、可靠性等质量指标,生产率的分类,按生产要素的种类分类: 单独考察某一种生产要素,用其投入量作为生产率公式的分母, 所得到的生产率称为要素生产率 劳动生产率:用劳动量作为总投入计算的生产率 资本生产率:用折旧费或固定资产帐面值作为总投入计算的生产率 原材料生产率:以投入原材料量作为总投入计算的生产率 能源生产率:以投入能源作为总投入而计算的生产率,生产率的分类,按生产要素的数量分类: 根据考察的生产要素的数量的多少,生产率可分为以下几种: 总生产率或全要素生产率:一个系统的总产出量与全部投入生产要素量

5、之比 多要素生产率:一个系统的总产出量与某几种投入要素量之比 单要素生产率:一个系统的总产出量与某一种投入要素之比,生产率的分类,按生产要素的测定方式分类: 静态生产率:某一给定时期产出量与投入量之比,也就是一个测定期的生产率的绝对水平; 动态生产率:一个时期(测量期)的静态生产率被以前某个时期(基准期)静态生产率相除得到的商即称作动态生产率指数。他反映了不同时期生产率的变化,指数大于1表示与基准值相比现期生产率提高了,指数小于1表示与基准值相比现期生产率降低了;,生产率的分类,生产率,静态生产率,动态生产率,部分要素生产率,多要素生产率,全要素生产率,劳动生产率,资本生产率,设备生产率,能源

6、生产率,材料生产率,成本生产率,生产率的测定,数据采集 产品数据:产出产品的数量及权重; 会计数据:就是通过详细的成本会计制度,建立详细的劳力、材料和管理费用的会计账目; 作业测定数据:指运用作业测定方法确定一个基准时期内生产每种产品所需要的劳动量及时间标准,这种数据是完成除了材料生产率以外的几乎年有生产率计算年必需的。,生产率的测定,生产率测定数据模型选择 单要素生产率模型:考察某种特定要素或资源(人力、材料)的效率和效果,要和历史上的水平或者国内外同行业、同类产品进行比较,以寻求改进管理的目标; 缺点:只能满足某种特定的需求,不能真实反映企业的总体效益; 多要素生产率模型:把各种要素用通用

7、的物理单位进行汇总,并作为生产率的分母;,生产率管理,生产率管理是指为提高生产率,协调投入与产出之间的关系,而进行计划、组织、指挥、协调、控制、等活动的总称。生产率管理的实质就是为创造更好的绩效创造条件,什么是生 产率管理?,为什么客运出租车设置禁停区比指定停靠站要有效率?而为什么公共汽车是在固定线路行驶,并在固定的停靠站上下客?,生产率管理,举例思考,生产率管理,P,PLAN,规 划 效率方针 效率因素 目标/指标 效率管理方案,D,DO,实 施 组织结构和职责 培训、意识与能力 交流与文件管理 运行控制,C,CHECK,验 证 监 测 不符合、纠正与预防措施 记 录,A,ACT,改 进 管

8、理评审 信息评估 记录报告 改进计划 全员参与,持续性改善,过程,效率指标的建立 效率指标的测定,2.0 测定分析,3.0 改善提高,4.0 课堂小结,Contents,1.0 基本概念,效率指标的建立,效率指标的建立,标准工时:在适宜的操作条件下,用最合适的操作方法,以普通熟练工人的正常速度完成标准作业所需的劳动时间 产出工时:指在标准状态下,生产某产量产品所应耗费的工时 计算公式:产出工时各产品标准工时*各产品产量,效率指标的建立,损失工时:指生产过程中因各种停工和返工而导致的工时损耗,同时包括新品(部件)评测(生产)等非正常工时消耗.根据损耗工时责任的不同,划分为内部和外部损耗工时 就业

9、工时:指所有支付对象工资的工时,即实际出勤人员的制度工作时间(8小时)加上加班工时(包括节假日). 就业工时=实际出勤人员的制度工作时间+实际出勤人员的加班时间,效率指标的建立,总生产效率=产出工时/就业工时 =(产出工时/有效作业时间) *(有效作业时间/作业时间) *(作业时间/就业时间),工人的工作效率,管理效率指标,效率指标的建立,工作效率指标:产出工时与有效作业时间的比值,用以评估生产部门的产出绩效,体现工人的努力程度和熟练程度 管理效率指标:有效作业时间与作业时间的比值,用以评估生产部门内部各工序相互支援,协调和沟通的管理绩效,总效率指标:产出工时与就业工时的比值,反映全公司各单位

10、之间的努力与合作,从而评估整体产出效率 劳动生产率:产出的合格产品的数量与就业工时的比值,其量纲为:台/(人*时).用来直观的衡量生产系统转换效率的指标,效率指标的建立,动态(工作效率/管理效率/总效率/劳动生产率)指标: 一个时期(测量期)的效率指标除以以前某个时期(基准期)的效率指标得到的商即称作动态效率指标,它反映了不同时期效率指标的变化.大于1表示测定期的效率指标较基准期的效率指标提高了,反之则反.,效率指标的建立,效率指标测定,统计方法效率体系九种表格,效率指标测定,效率体系之 测定流程,效率体系之 测定流程,效率指标测定,效率指标测定,MRPII工时效率模块加快了效率体系推进的信息

11、化和自动化的过程,该系统由基础数据录入,工时数据录入,标准工时维护,损耗工时统计查询,工时效率查询等几个模块组成,若各种基础数据维护及时和准确的话,可以实现实时 查询,便于生产管理和效率考核,效率体系之 MRPII工时效率模块,效率指标测定,效率体系之 外部损耗工时确认通知书,效率方针 影响效率因素 效率改善方法,2.0 现状分析,3.0 改善提高,4.0 课堂小结,Contents,1.0 基本概念,效率方针,影响企业生产率的因素,产品设计:在满足用户对产品技术性能和使用性能等方面要求的前提下,采用现代设计方法、推行“三化”(标准化、系统化、通用化)和成组技术; 生产系统设计:生产率是由全系

12、统各要素(人、物料、设备、能源、信息、技术、资金、厂房设施)共同作用的综合效果; 生产规模:生产批量越大,生产效率越高,工人的熟练程度越高,经验越丰富,机器和工具容易实现标准化;,影响企业生产率的因素,工作方法:就是对现有工作方法、人的动作、使用的工具、工作场所的布置、材料处理和机器使用方式进行改进; 管理方式:管理方法和方式影响着组织设计、人事政策、工作设计、工作计划和控制、资本费用和资金来源、成本控制技术等各方面;,职工素职:表现在两个方面:一是各类人员胜任其职责的专业技术素质;二是人的思想境界、精神和行为,积极性和创造性; 组织和机构:使生产系统正常运转,需要一个内部协调、目标一致的企业

13、组织机构,影响企业生产率的因素,提高企业生产率的方法,人力资源开发和管理的方法: 运用人事方法提高生产率,产要是如何有效地使用人力资源和提高劳动力的质量 劳动力有效利用的重要杠杆是激励, 1、物质奖励 2、非物质奖励 3、教育、培训 4、职业保障,人事方法,提高企业生产率的方法,对生产组织进行系统分析,改进工厂布置 项目:二楼通道规划、高温间的搬迁等、VDS机箱及整机运送 加强研究开发,开发新工艺,建立新流程 项目:SCM项目的FP模块排产、CELL线的生产模式、BTO的生产模式、装配线工位统一,技术方法 (工业工程的方法),开展工作研究,改善作业和工艺系统,减少多余操作和无效工作时间 项目:

14、标杆作业、缩短装配作业时间、减少外部损耗工时 在生产系统设计和改造中运用现代物流技术 项目:主板直接上线、备料整合、资料直接上线、在线库与多媒体的搬迁 运用现代生产技术,建立均衡和高效的生产系统 项目:测试流水线、RMT项目、母盘自动化、自动测试,提高企业生产率的方法,技术方法,内容总结,2.0 测定分析,3.0 改善提高,4.0 课堂小结,1.0 基本概念,Contents,重点内容,1、生产率的含义和提高生产率的重要性;要理解“生产率是一切经济价值的源泉”的深刻意义;生产率=产出/投入 2、生产率管理:和全面质量管理类似,它是为保证生产率提高而实施的一项系统管理工作,同时生产率反映生产要素

15、的使用效率,涉及整个生产系统及运行过程 3、必须掌握并会运用生产率测定的方法和基本公式。测定的目的是为了掌握生产率的变化,为了同过去或者其它 单位的生产率进行比较,谢谢大家!,上述排队打水的题目,实际上还有两个大家都会想到一块去的“隐含”假设条件。一是水龙头的供水速度不变,是一个常数;二是每个排队接水的人都在自己的桶接满了水才走。这样一来,用大水桶接水的人,接水时间就长,用小水桶接水的人,接水时间就短。排队方案是这样的,按照他们水桶的大小,从小到大排队。这样安排,花在排队上面的总的时间最短。,附件一,比方说大桶接满需要10分钟,小桶接满需要5分钟,那么从轮到这两位开始算,原来大桶在前小桶在后,

16、大桶者需要10分钟,小桶者要等待前面的大桶把水接满才轮到自己,所以他需要1055分钟,两人合共需要25分钟。他们换位以后,小桶者先接水,他需要5分钟,大桶者在后,他需要51015分钟,两人合共需要20分钟。两相比较,节约了5分钟。 当然,数学证明一般不写10和5,而写T和t,Tt。T和t换位,节省了Tt那么多时间。,附件二,但是,如果排队的都是平等的居民。上述最优化方案就实现不了。最优化方案要求水桶大的人和他后面水桶小的人对换位置,水桶大的人已经排在前面了,他怎么肯往后去呢?尽管你跟他说他往后去可以使全体总的排队时间缩短并且他也明白这个道理,可是这样换位,他自己排队的时间就延长了。以上面大桶10分钟小桶5分钟为例,持大桶者和他紧后面持小桶的人换位,他自己排队的时间要延长5分钟。不是讲究平等吗?凭什么偏偏让我多耗5分钟?所以,他不肯换到后面去。 看到这里,你明白经济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
相关搜索

最新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PPT模板库 > PPT素材/模板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