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外教育政策比较与我国的政策实践课件.ppt

上传人:F****n 文档编号:96098751 上传时间:2019-08-24 格式:PPT 页数:53 大小:234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中外教育政策比较与我国的政策实践课件.ppt_第1页
第1页 / 共53页
中外教育政策比较与我国的政策实践课件.ppt_第2页
第2页 / 共53页
中外教育政策比较与我国的政策实践课件.ppt_第3页
第3页 / 共53页
中外教育政策比较与我国的政策实践课件.ppt_第4页
第4页 / 共53页
中外教育政策比较与我国的政策实践课件.ppt_第5页
第5页 / 共53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中外教育政策比较与我国的政策实践课件.ppt》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中外教育政策比较与我国的政策实践课件.ppt(53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中外教育政策比较与我国的政策实践,国家教育发展研究中心 韩 民(博士,研究员),一. 教育的公共性与优先发展问题,国家介入教育的理论依据 确立教育优先发展的战略地位 当前我国教育发展和改革面临的主要问题,国家介入教育的理论依据,人力资本理论:人力资本是经济增长的重要动力。美国1929-1957年间,教育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约为33%(经济学家舒尔茨) 公共产品理论:教育具有很强的公共性和外部性,由于市场失灵等,政府不仅要为教育发展提供必要的外部条件,还要发挥填空补充、矫正和调节作用。,公共产品理论的基本观点,基本概念:公共产品、私人产品及混合产品 公共产品的特点:非竞争性社会对于该类物品或服务是

2、普遍需要的;非排他性收费是困难的,仅靠市场机制远远无法提供最优配置标准所要求的规模。外部性 政府与市场的理论分野:政府机制更适宜于从事公共产品的配置,而市场机制则更适宜从事私人产品的配置。 混合产品的提供:可根据混合产品中公共产品性质或私人产品性质的强弱,或近似于公共产品处置,或近似于私人产品处置,或由政府和市场共同来提供。,教育的公共产品属性,义务教育属于公共产品,非义务教育,如学前教育、高中阶段教育和高等教育属于准公共产品或混合产品(王善迈) 但在不同国家,某种教育所体现的公共性有强弱的差别,这可能与公共决策及政府的执政理念有关系,高等教育的潜在收益,来源:世行报告构建知识社会第三级教育面

3、临的新挑战,教育政策的基本目标与主要手段,提供公共教育服务(义务教育和非义务教育)满足市场无法满足的教育需求 通过法制、计划、财政、行政管理与服务等公共管理手段规范教育市场秩序,促进教育发展 教育政策的两个基本视角 教育发展与改革中政府、市场与学校的关系 教育发展与改革中的公平与效率问题,确立教育优先发展的战略地位,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贯彻科教兴国和人才强国战略,建设人力资源强国,必须确立教育优先发展的战略地位。 坚持教育优先发展是实现以人为本,提高全民族素质,增强我国自主创新能力,实现经济增长方式的根本转变,繁荣先进文化,推动社会公平,促进社会和谐的必然要求。,教育对促进

4、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作用,知识和技能(人力资本)是经济增长和社会发展的决定性因素,社会最重要的投资是国民教育的投资。教育和培训系统在促进公平方面扮演重要角色。教育作为公民和政府所关注的热点,它应成为我们工作的重中之重。 (OECD) 教育在日本的现代化中发挥了主要作用(日本前首相吉田茂) 教育是美国国家安全的第一道防线(美前海军将领里科弗) 教育是缩小贫富差距的的最有效途径(美联储主席伯南克),教育促进国家社会发展的成功案例,美国1862年通过的“赠地法案”(莫雷尔法案)建立起美国联邦政府拨款资助高等教育和职业教育的制度,在高等学校和社会间建立了有机的联系。1958年美国的国防教育法,加强数学、

5、科学与外语教学,增加教育经费;1980年代国家处在危急之中:教育改革势在必行和近年的不让一个儿童掉队法案强调提高教育质量。 日本明治维新后通过普及教育加快了国家现代化进程。 韩国1970年代以后确立教育立国政策,为经济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世界教育发展与政策趋势,把教育与人力资源开发摆在国家战略的优先位置 实施全民教育,提高国民素质 倡导终身学习,建设学习型社会 加强大学在知识与科技创新中的作用,当前我国教育发展的主要问题,虽然改革开放以来,特别是近10年来我国教育发展和改革取得巨大成就,但面对当今世界科技进步加快、知识经济发展、国际竞争加剧的国际形式与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需要和人民群众对教育

6、的强烈需求,我国教育发展还不相适应,面临诸多困难和挑战: 教育发展的总体水平不高,城乡、区域之间发展不平衡,人才培养模式落后,教育质量亟待提高,教育改革有待深化,教育投入长期不足,教育优先发展的战略地位需要进一步加强。 如何解决这些问题是教育政策面临的重大课题。,我国教育发展和人力资源开发水平与发达国家的差距,尚未全面普及九年义务教育,高中阶段毛入学率 分别仅相当于美国上世纪三十年代末的水平,教 育质量、终身学习体系构建等差距更加明显。 15岁以上人口平均受教育年限比2001年OECD国家 平均11.8年低3年以上。 从业人员中接受过高等教育的比例仅为7.2%,明 显低于2000年12.6%的

7、世界平均水平。,二、公共财政与教育经费投入,教育财政政策的若干问题,公共财政与公共教育投入 公共教育经费占GDP的比例(4%的问题) 公共教育经费占政府财政收入的比例 各级政府对公共教育经费的合理分担 公共教育经费在各级教育中的分配 公共教育经费的分配(教育资源的公平配置与倾斜配置,公平与效率问题) 多渠道筹措教育经费问题 教育中的公共投资与私人投资,我国教育投入增长状况,1995-2005年教育经费增长情况,全国教育经费来源的变化,各级教育经费来源结构(2004),若干经济和教育指标的国际比较 (世界2001年/中国2005年),学校教育经费支出占GDP的比例(2002,%),资料来源:外国

8、数据出自OECD用图表看教育2005年版,高等教育经费支出占GDP的比例(2002,%),资料来源:外国数据出自OECD用图表看教育2005年版,各国公共财政和教育公共支出,资料来源:(1) 联合国教科文统计年鉴1980年;联合国教科文网站:http:/www.uis.unesco.org 2002年世界教育统计。(2) 世界银行:建立市场体制:2002年世界发展报告,中国财政经济出版社2002年;The World Bank: 2003 World Development Indicators, 2003. 以上均未计中国数据。以下同。,政府和社会的教育投入 2003年OECD国家教育总支出

9、占GDP比例为5.47%,其中,政府投入占4.84%,社会占0.63%。 中国2004年这两项指标约为3.2%和1.7%(合计4.49%),国外高等教育经费投入的变化,发达国家尽管政府仍然是高等教育的主要出资者,但民间部门在高教的提供和出资方面的比例增大 部分OECD国家私人支出的增长速度高于公共支出的增长速度(加、意、荷、瑞士等) 越来越多的国家引入高教成本分担机制,开始实行收费政策(英、德),学生分担总成本的10-30% 从学校资产中获得商业收入、学生收费、社会捐赠、科研或社会服务收入 鼓励私立教育发展(部分发达国家,发展中国家和转型国家) 与绩效(如招生,按时毕业率等)挂钩的公式拨款,三

10、. 教育的提供与办学体制改革,计划经济体制下的教育提供方式,国家办学(政府与集体提供)为主,供给不足 改革开放以后办学体制上出现的变化 社会力量办学、民办教育的产生和发展 公办学校的办学体制改革(公办民助,民办公助,混合型体制,名校办民校,独立学院,择校高收费等),1. 民办教育发展与管理问题,民办教育的迅速发展 民办学校的办学模式与经费来源 民办教育促进法及其实施条例的出台 营利非营利与“合理回报”问题 民办学校与政府的关系 民办学校不规范的办学行为,产权不清晰,,高等学校和职业学校的举办者结构 (2005),基础教育各类学校的举办者结构(2005),各类民办学校经费来源结构(2004),国

11、外私立教育政策的要点,非营利原则(非营利学校在“非分配限制下运作,禁止其向办学者分配利润,利润必须用于学校的发展),是政府对私立学校免税或提供财政支持的依据 强调私立学校的公共性与自主性 监督与扶持并重,民办高校办学管理规定(25号令),强调依法办学,要求社会主义办学方向、公益性和保证教育质量 重申严格执行办学条件标准 落实法人财产权,明晰资产属性 建立民办高校督导制度,委派督导专员 规范办学行为(不得办分校,招生广告,学籍管理,教师管理,收费管理和审计,加强年检) 明确违规处罚,2. 教育“产业化”“市场化”问题,背景:市场经济与教育体制改革 依靠市场的民办教育的发展 “混合型”学校的出现:

12、公办中小学的“转制”试验,独立学院,“名校办民校” 择校现象的出现,高中择校的“三限”政策 高校扩招与债务问题 “教育产业化”思潮的出现(教育是产业,应推向市场,教育消费拉动经济增长,市场化的收费等),教育“产业化”的影响,乱收费、乱招生与上学贵的问题 择校的失控 影响社会稳定 高校债务的增大与风险问题 教育公平 地方政府推脱公共教育投入责任 出售公办学校的问题民办教育的发展 “混合型”学校的出现:公办中小学的“转制”试验,独立学院,“名校办民校” 择校高收费与乱收费问题,普通高中“三限”政策,公办高校的“点招”,民办高校的“三乱问题” 高校扩招与债务问题,教育的“民营化与市场化”,教育券(s

13、chool voucher) 公办学校的民营(美国的特许学校,日本允许营利机构介入办学) 公办学校中的择校(英国、日本) 公办高校的“外部采办” 公办高校经费来源的多样化与引入成本分担机制(欧洲),国外高校、市场和政府关系的变化,三大趋势:多样化、管理模式的变化、政府提供和资助比例的下降(世行报告) 背景:规模增大,结构变化,管理上自主权的扩大,经费的多元化 不断增大的需求与日益增大的财务压力,民间部门的增大 高校自主权的扩大,政府对高校实行“合同管理”(德、法)日本国立大学的“法人化”改革,政府角色的变化,参考世行全球知识经济中的终身学习发展中国家的挑战,市场力量的局限性,市场力量在缺乏适当

14、的管理和补偿机制的情况下,不受约束的竞争也会带来负面后果。 对机会均等的影响,如高收费的择校仅对那些有支付能力的有意义。 带来学校之间差距增大,“马太效应”。 人才的“非合理流动”问题,教师的竞争与业绩考核问题等等。,四. 科学发展观背景下 我国教育政策的调整与展望,确立教育优先发展的战略地位 加强公共财政,强化政府在促进教育发展上的责任 更加重视教育的协调健康可持续发展 强调坚持教育的公益性,更加重视教育公平,当前教育公平方面存在的主要问题,城乡差距 区域差距 校际差距 社会弱势群体的受教育权保障,三次产业从业人员文化程度比较 (2000年),三次产业从业人员平均受教育年限比较 (2000年

15、),不同地区25岁以上人口受教育程度比较(2000年),近年促进教育公平的重大举措,加大政府对义务教育的投入 完善家庭贫困学生资助体系 加强对农村和贫困地区义务教育的扶持 促进义务教育均衡发展,努力缩小城乡和区域内学校发展的差距 “两为主”解决农民工子女就学问题,国外促进教育公平的主要举措,联邦职能的强化:美国的“不让一个孩子掉队” 大学生资助政策,少数民族学生高等教育机会的确保 日本,偏僻地区教育保障措施,转移支付 韩国:基础教育的“平准化” OECD:缩小差距:保障所有人从教育和培训中获益,“十一五”时期我国教育政策要点,1.落实“三大任务”,推进教育事业的协调发展 普及和巩固义务教育 积

16、极推进全国范围内的免费义务教育;落实农村义务教育经费保障新机制;大力促进区域内义务教育均衡发展 大力发展职业教育 健全覆盖城乡的职业教育网络,扩大中等职业教育招生规模;以政府为主导,鼓励行业企业举办职业教育;深化职教改革,推行校企合作、工学结合、半工半读的培养模式,“十一五”时期我国教育政策要点(2),着力提高高等教育质量 稳步推进高等教育大众化,鼓励高校合理定位,办出水平和特色;调整学科布局与专业设置,加快培养高素质人才、杰出人才和短缺人才;深化教学改革,提高教育质量;加强高校的科技、知识创新能力与社会服务能力。,“十一五”时期我国教育政策要点(3),2.进一步加强素质教育 加强德育,切实增强德育的针对性和实效性;深化人才培养模式改革,加强学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培养;全面提高学生的健康水平;深化招生考试制度改革;促进学校教育、家庭教育、社区教育的紧密结合。,“十一五”时期我国教育政策要点(4),3. 建设高素质的教师队伍 完善教师职务与资格制度,提高中小学教师学历水平;加强农村中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PPT模板库 > PPT素材/模板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