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学七年级上册有理数的加法说课稿

上传人:简****9 文档编号:96097067 上传时间:2019-08-24 格式:DOC 页数:2 大小:29.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数学七年级上册有理数的加法说课稿_第1页
第1页 / 共2页
数学七年级上册有理数的加法说课稿_第2页
第2页 / 共2页
亲,该文档总共2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数学七年级上册有理数的加法说课稿》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数学七年级上册有理数的加法说课稿(2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有理数的加法说课稿一:说教材1、教材的编写、所占地位(1)“有理数的加法”是人教版义务教育教科书数学七年级上册第一章第第三节内容,本节课安排四个课时,本课时是本节内容的第一课,本课时设计主要是通过在数轴上物体的运动情况来研究有理数的加法,而我们认为教材例题较为抽象,不利于突破有理数加法类型的分类及法则的理解,本着“用教材教,而不是教教材”的理念,我们足球循环赛中净胜球数的实例为载体,突出“正负抵消”的思想来明确有理数加法的现实意义,归纳和理解有理数加法的法则,为今后学习“有理数的减法”做铺垫。(2)有理数的加法是有理数运算的重要基础之一,是整个初中代数的基础,直接关系到有理数的运算,实数的运算

2、,代数式的运算,解方程等;在七年级主要培养学生的运算能力和逻辑思维能力,根据现实情境转化成数学问题,从而培养学生的数学意识,增强学生对数学的理解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2.教学内容借助生活中,熟悉的例子“足球比赛”中上半场半场、下半场的输球数和赢球数,来计算全场比赛的净胜球数,利用赢球为正,输球为负,打平为0,来理解(+1)+(-1)=0和(-1)+(+1)=0,再利用自制教具“正负抵消”的思路,讨论,整理有理数加法的类型及其运算方法。二:说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目标(1)经历探索有理数加法法则的过程,理解有理数加法的意义并掌握其法则。(2)运用有理数加法法则熟练进行有理数加法运算。过程与方法目标

3、(1)在教师常设的熟悉的情景中,通过观察、比较,培养学生的分类、归纳、概括等能力,把生活数学转化为应用数学。(2)通过设置有趣的情境,组织学生进行活动,让学生亲身体验知识产生的过程,感受分类讨论的数学思想。(3)让学生熟练进行有理数加法运算。(4)渗透由特殊到一般,由一般到特殊的唯物辩证法思想,能运用有理数加法法则解决实际问题,把学校数学回归本质。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1)通过师生合作、交流,学生主动参与探索,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欲望。(2)培养学生合作的意识,应用数学的意识,让学生体验成功,树立学习自信心,养成良好的数学思维品质。三:说教学重难点:有理数的加法法则根据不同类型的有理数加法,分成

4、了三大类,不同类的有理数加法,要采用不同的法则,因此,我们将教学重点定为:有理数加法的分类和有理数加法法则的理解。教学难点定为:有理数加法法则的归纳。四:说教法学法:在教学过程中,让学生主动探索生活情境,以教师适当点拨、启发的方法,体现教师主导作用和学生的主体地位,利用学生的好奇心,采用形象、生动的事例,让学生亲身参加演练,动手操作,从而获取知识,在教学的有理数的加法法则的推导过程中,利用多媒体创设情境,采取合作、交流的方式,学生在动手操作、亲身体验、探索发现中观察、归纳、概括有理数的加法法则。 在借助足球比赛的实际情景,将有理数的加法进行分类后,根据学生已有加法知识:让学生发现这些有理数加法

5、中,正数与正数相加、0与正数相加、0与0相加这些类型是小学阶段已经学过的。因此我们把教学重心放在了负数与负数相加、0与负数相加、正数与负数相加。再根据由易到难的教学思路,依次进行0与负数相加、负数与负数相加、正数与负数相加。依次对应得出了:一个数同0相加,同号两数相加,互为相反数的异号两数相加,绝对值不相等的异号两数相加的计算法则。调整了有理数加法法则得出的顺序,梯度分明,突出了教学难点。五:说教学过程:(一)复习绝对值,为加法法则式熟练运用做好铺垫。(二)情境引入,感受生活中处处有数学 巧妙地通过足球比赛的净胜球数的计算,引出课题,同时借助这一数学模型,引导学生得出有理数加法的所有分类,并对

6、这些类型进行了深入地分析,将它们归类,这些类型中,即可以划分为小学学过的和小学未学过的,也可以划分为:同号两数相加、异号两数相加、一个数同0相加。培养了学生的分类思想。也让学生感受到数学来源于生活,并服务于生活。(三)探究法则,由浅入深,由部分到整体、由特殊到一般 1.由易入手,先通过教师操作演示探究“0与负数相加”的计算方法结合小学已学的“0与正数相加”、“0与0相加”引导得出法则:一个数同0相加,仍得这个数。 2.接着借助课件演示探究“负数负数”在对比“正数与正数相加”通过学生讨论已经教师适当的引导,得出“同号两数相加”的计算法则 3.最后探究“异号两数相加的计算法则” 我们依然选择由易至

7、难,由特殊到一般。先发现“互为相反数的两个数相加得0”。再探究普通的异号两数相加,即:绝对值不相等的异号两数相加。 学生通过小组合作、讨论、演示、交流,教师再适时的引导。得出有理数加法中最难的法则:绝对值不相等的异号两数相加,取绝对值较大的符号,并用较大的绝对值减去较小的绝对值。(四)在得出所有法则后,通过练习巩固, 并从中让学生感受到有理数加法的运算步骤: 1.判断类型; 2.确定和的符号; 3.进行绝对值的加减运算。 教师再着重强调各步骤的重点、难点、易错点(五)例题教学注重格式规范化,教师进行了规范的书写板演。强调书写格式,让学生感受到初中数学的规范性。(六)练习设计有针对,重点巩固法则中的重难点:负数与负数相加和异号两数相加。(七)最后进行全课小结:注重学生的体验,关注课堂的有效性。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商业/管理/HR > 管理学资料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