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际贸易的产生和发展.ppt

上传人:F****n 文档编号:96094050 上传时间:2019-08-24 格式:PPT 页数:67 大小:652.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国际贸易的产生和发展.ppt_第1页
第1页 / 共67页
国际贸易的产生和发展.ppt_第2页
第2页 / 共67页
国际贸易的产生和发展.ppt_第3页
第3页 / 共67页
国际贸易的产生和发展.ppt_第4页
第4页 / 共67页
国际贸易的产生和发展.ppt_第5页
第5页 / 共67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国际贸易的产生和发展.ppt》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国际贸易的产生和发展.ppt(67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第1章 导 论,本章主要内容: 国际贸易的产生和发展 国际贸易理论综述 本书的编排,第一节 国际贸易的产生和发展,1.1 国际贸易的产生和发展 1.1.1世界贸易发展进程 一、古代的世界贸易: “地区间贸易” 二、地理大发现对世界贸易的影响: 开始了真正意义上的“世界贸易” 三、工业革命后的世界贸易: 出现了前所未有的大发展 改变了世界贸易中的产品结构,四、战后世界贸易的迅速发展,1.战后世界贸易飞速发展的原因: (1)战后较长的和平时期 (2)战后出现的第三次科技革命和90年代信息产业革命 (3)经济发展带来的收入增长促进了消费结构的变化 (4)战后国际经济秩序的改善,2.二次大战后的国际贸

2、易有以下主要变化,(1)国际贸易中工业制成品的比重大大增加 (2)服务贸易迅速发展,成为国际贸易中重要组成部分 (3)发达国家之间的贸易成为主要的贸易流向,“北北贸易”取代“南北贸易” 成为主要的贸易模式 (4)区域性自由贸易迅速发展,战后世界贸易(出口)发展情况 (1950年-2000年,10亿美元),1.1.2 中国的对外贸易发展,一、中国古代对外贸易的辉煌篇章: 汉、唐、元 二、中国近代史上的闭关自守:明清 三、西方列强迫使下的对外开放 四、1949年后的中国对外贸易,战后中国贸易发展情况 (1950年-2001年,亿美元),1.1.3国际贸易与经济增长,不同开放程度下的对外贸易与经济增

3、长(1973-1989) 单位:%,1.2国际贸易理论综述,1.2.1 国际贸易理论的产生和发展 1.2.2 国际贸易理论的基本框架 实证的(Positive)理论 规范的(Normative)理论 国际贸易理论通常分为“基本理论”和“贸易政策”两个大的部分,一、国际贸易基本理论,1.关于国际贸易的基础 从供给方面即生产成本上解释: (1) 用技术的差异来解释贸易基础的斯密模型和李嘉图模型 (2)用资源的不同配置来解释贸易基础的赫克歇尔俄林模型 (3)用市场和生产规模不同来解释贸易基础的规模经济贸易模型 (4) 解释成本优势动态变动的产品周期理论,从需求方面解释贸易基础的主要有: (1)用偏好

4、不同解释贸易模式的需求模型 (2)用收入不同解释贸易模式的林德模型,2.关于贸易产生的影响,(1)对本国经济的影响 (2)对本国社会福利的影响 (3)对国际市场和外国贸易伙伴利益的影响 对国际贸易影响的分析既有对局部市场的,也有对整体经济的;既有一国总体的,也有全球整体的;既有对短期影响的分析,也包括对长期影响的分析,3.国际贸易的动态变动,国际贸易的主要理论模型,二、国际贸易政策分析,1.贸易政策的影响 2.贸易政策的政治经济学,三、国际贸易的基本经济分析工具,总体均衡分析 局部均衡分析,一、总体均衡分析,(一)供给方面: 生产可能性曲线 (PPC),机会成本不变的PPC 机会成本递增的PP

5、C 机会成本递减的PPC,大米,大米,小麦,小麦,小麦,大米,(二)需求方面:社会无差异曲线 (CIC),无差异曲线 (复习) 社会无差异曲线,大米,小麦,CIC1,CIC3,CIC2,更高的社会福利水平,(三)封闭条件下的总体均衡 (机会成本递增的生产可能性曲线),(P*r/P*w),(Pr/Pw),小麦数量 W,A F,C E,CIC3 D CIC2 B CIC1,0 R 大米数量,二、局部均衡分析 (一)商品供求和封闭经济中的市场均衡,3 P* =2 1,过 剩,短 缺,e,中国大米市场,0 100 Q*= 150 200 大米数量 (Q),S 供给,D 需求,大米价格(P),(二)开放

6、经济中的产品市场,大米价格 (P),出 口,大米价格 (P),D 需求 D 需求 0 100 200 大米数量(Q) 0 100 200 大米数量 (Q) (a) (b),P* 3,S 供给,S 供给,e,P* = 1,e,进 口,开放经济中的中国市场,1.3 本书的编排,第一部分:国际贸易的基本理论(26章) 第二部分:国际贸易政策(710章) 第三部分:当今国际贸易实践中的一些重要问题 (1113章),第2章 古典贸易理论 本章主要内容: 斯密之前的贸易思想 斯密的绝对优势贸易理论 李嘉图的比较优势贸易理论 多个国家或多种产品贸易模型,2.1 亚当斯密之前的贸易思想,早期的分工交换思想 重

7、商主义的贸易观点: 货币平衡论 贸易平衡论 重农学派的贸易观点,2.2 亚当斯密: 绝对优势贸易理论 一. 基本假设: (1)两个国家和两种可贸易产品。 (2) 两种产品的生产都只有一种要素投入:劳动。 (3)两国在不同产品上的生产技术不同,存在着劳动生产率上的绝对差异。 (4)给定生产要素(劳动)供给。要素可以在国内不同部门流动但不能在国家之间流动。 (5)规模报酬不变。 (6)完全竞争市场。各国生产的产品价格都等于产品的平均生产成本,无经济利润。 (7)无运输成本。 (8)两国之间的贸易是平衡的。,二、生产和贸易模式,绝对优势的衡量有两种办法: (1)用劳动生产率,即用单位要素投入的产出率

8、来衡量 : (2)用生产成本,即用生产一单位产品所需的要素投入数量来衡量 :,例子 表21中国和美国的生产可能性(1),表2.2 中国和美国的劳动生产率(Qj/L),表2.3 中国和美国的生产成本 (aLj),三、贸易所得: 四、理论的局限性,表2.4 中美两国的生产可能性(2),2.3.1 李嘉图的贸易思想 李嘉图用“比较成本”的概念来分析国际贸易的基础 只要各国之间存在着劳动生产率上的相对差别,就会出现生产成本和产品价格的相对差别,2.3李嘉图的比较优势贸易理论,2.3.2 比较优势贸易模型,一、基本假设和生产贸易模式 1.假设与绝对优势模型基本一样 2. 比较优势的决定因素 生产技术的相

9、对差别以及由此产生的相对成本差别决定的,产品的比较优势的衡量 : (1)相对劳动生产率: 产品A的劳动生产率(人均产量:QA/L) 产品A的相对劳动生产率=- (相对于产品B) 产品B的劳动生产率(人均产量:QB/L),(2)相对成本: 单位产品A的要素投入量(aLA) 产品A的相对成本 = - (相对于产品B) 单位产品B的要素投入量(aLB) (3)机会成本: 减少的大米产量() 小麦的机会成本 = - 增加的小麦产量(),表2.5 中美两国的相对劳动生产率(1),表2.6 中美两国大米和小麦生产的相对成本,4. “绝对优势”学说v.s.“比较优势”学说,表2.7 中美两国的相对劳动生产率

10、(2),小麦,C0(S0),P11,S1,CIC1,CIC0,P11,P01.25,C1,C1,图2.1生产技术(劳动生产率)不同国家之间的贸易,CIC0,CIC1,中国,美国,C0(S0),0 50 70 100 大米,50 30 25,P00.5,CIC0,CIC1,小麦,A,P11,图2.2 “交换所得”和“分工所得”,P11,B,C,CIC0,0.5,大米相对价格PR/PW,0 40 50 70 100 大米产量 0 28 30 80 大米产量,需求曲线0,需求曲线1,两国总需求,1,1.25,大米相对价格PR/PW,图2.3 贸易前后的各国大米市场,供给曲线,需求曲线0,需求曲线1,

11、(一)局部均衡分析:,中国 美国,供给曲线,2.4 多个国家或多种产品贸易模型,一、两种产品多个国家 将各国生产大米的相对成本从小到大进行排列: 处于第1国与第N国之间的国家出口什么进口什么,现在取决于国际市场上大米的相对价格,例子:4个国家,表2.8 各国大米/小麦的单位产品劳动投入与相对成本,图2.4 多个国家两种产品相对价格的确定,4 2.5 2.0 1.5 1.0,相对需求,大米相对产量,相对供给,大米相对价格 PR/PW,2.4.2 两个国家多种产品,将中国生产这些产品的相对劳动生产率从高到低排列起来:,将各种产品的相对劳动生产率与两国的相对工资水平进行比较:,例子:中美两国四种产品

12、 表2.9 中美两国四种产品的单位产品劳动投入 与相对单位成本,概括一下两个国家多种产品比较优势和贸易模式确定原则: 如果一国在某种产品的相对劳动生产率高于相对工资,该国具有生产这种产品的比较优势,应该生产并出口这种产品。反之,该国不具有这种产品的比较优势,应该不生产这种产品而从另一国进口。,第3章 新古典国际贸易理论: 基本模型,本章主要内容: 新古典贸易思想 赫克歇尔俄林资源禀赋贸易模型 对赫克歇尔俄林资源禀赋模型的实证检验,3.1 新古典贸易思想 3.1.1新古典贸易理论的形成与发展: 新古典贸易理论的发展主要表现在以下两个方面: (1)在两种或两种以上生产要素的框架下分析产品的生产成本

13、 (2)运用总体均衡的方法分析国际贸易与要素变动的相互影响,3.1.2赫克歇尔俄林的主要贡献,赫克歇尔:不仅从生产要素的禀赋和使用比例来阐述了贸易的基础,也揭示了贸易对要素价格的影响。 俄林的贡献可以概括为: 1、揭示了区间贸易与国际贸易形成的原因。 2、指出了国际贸易中的生产要素禀赋的差异。,3.2赫克歇尔俄林资源禀赋贸易模型,3.2.1 赫克歇尔俄林贸易模型 一、基本假设: (1)两种生产要素 (2)两种可贸易产品 (3)两个国家 (4)每个国家的生产要素都是给定的,(5)生产技术假定相同 (6)生产规模报酬不变 (7)两国的消费偏好相同 (8)完全竞争的商品市场和要素市场 (9)无运输成

14、本,无关税,或其他阻碍国际贸易自由的障碍,二、生产与贸易模式:,劳动充裕的国家拥有生产劳动密集型产品的比较优势,资本充裕的国家拥有生产资本密集型产品的比较优势。如果两国发生贸易,劳动充裕的国家应该生产并出口劳动密集型产品,进口资本密集型产品;资本充裕的国家应该生产并出口资本密集型产品,进口劳动密集型产品。,总体均衡分析 局部均衡分析,3.2.2贸易影响与贸易所得,一、总体均衡分析,与古典贸易模型相比,HO模型对一国生产可能性的假设有两个方面的不同: 第一,关于两国生产各种商品能力不同的原因 第二,关于产品生产机会成本的假定,(一)国际贸易对相对价格、生产 和消费的影响,美国 中国,图3-1生产要素比例不同国家之间的贸易,P*0=1.5,S1,CIC1,C1,P1*=1,0 30 50 大米,钢铁 60 40,CIC0,进口 PPF,出口 E,钢铁 50 30,0 40 60 大米,出口 PPF,进口 E,S1,C1,CIC1,P0=0.5,P1=1,CIC0,A,A,(二)国际贸易的总收益,A,B,C,S,CIC0,CIC,CIC1,P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PPT模板库 > PPT素材/模板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