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伤寒论》方药量效(下)

上传人:简****9 文档编号:96082829 上传时间:2019-08-24 格式:PPT 页数:37 大小:2.16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伤寒论》方药量效(下)_第1页
第1页 / 共37页
《伤寒论》方药量效(下)_第2页
第2页 / 共37页
《伤寒论》方药量效(下)_第3页
第3页 / 共37页
《伤寒论》方药量效(下)_第4页
第4页 / 共37页
《伤寒论》方药量效(下)_第5页
第5页 / 共37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伤寒论》方药量效(下)》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伤寒论》方药量效(下)(37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药味要紧,分量更要紧 -王清任 传方传药不传量 -无名氏,伤寒论方药的量、效及其关系(下),傅延龄 Fu Yanling PhD.,MD. 北京中医药大学 E-mail: 微博:http:/ compound formula is a herbs team; it does team works 一首方剂就是一个团队;一首方剂就是一个功效团、功能组。,(一)方剂与团队,但是这个团队的团队成员间的关系其实是灰色的。 传统的方解是否符合实际?其中哪味是君药,哪味是臣药、佐药?这些都是值得思考,值得研究的科学问题。,方剂团队的团队成员之间构成的关系,也包括它们的量的相互关系!,1. 君、臣、佐药及

2、其用量,君药用量最重?量重者为君? 否!金张元素:“力大者为君。”,(二)方剂各组成药物的量,朱砂安神丸(李东垣内外伤辨惑论) 朱砂五钱,甘草五钱五分,黄连六钱,当归二钱五分,生地一钱五分。 如黍米大,朱砂为衣。每服十五丸或二十丸(约0.3g0.4g)。,我们往往根据药物的用量,或者方剂名称确定君药,但事实有时并不如此。补阳还五汤(黄芪4两,归尾2钱,赤芍1.5钱,地龙1钱,川芎1钱,红花1钱,桃仁1钱)与十枣汤(大枣10枚,戟、芫、遂各0.15-0.2g)哪味药物是君药?,黄芪四两 (约150g),归,大枣10枚 (约46g),当归,甘遂,芫花,大戟,芍,芎,地龙,桃,红,力大者为君与量大者

3、为君,桂枝,芍药,生姜,甘草,大枣,桂枝,芍药,生姜,甘草,大枣,桂枝,芍药,生姜,甘草,大枣,桂枝加芍药汤,桂枝汤,桂枝加桂汤,这三首方剂,它们的君药各是哪一味?,5两,4两,3两,2两,1两,根据传统的方解,麻黄、石膏为君药,杏仁是臣药,甘草是佐使药。麻黄四两(去节),杏仁五十个(去皮尖),甘草二两(炙),石膏半斤(碎) 可是,江西中医药大学徐国良教授的实验结果表明,在麻杏石甘汤中,对喘的疗效,甘草的贡献度最大。所以,是否可以认为甘草为君? 当我们用麻杏石甘汤去治疗以浮肿为主要症状的病症的时候,或者治疗以发热为主要症状的病症的时候,又是哪一味药物为君?,以麻杏石甘汤为例,2. 方剂团队药物

4、用量间的相互影响,复方是临床之必需。 复方是中医治疗疾病的大智慧。 复方是复杂事物,是复杂系统,巨系统。 复方团队各药物(各成员)之间是相互影响着的;各药物的用量不同,其影响也不同,功能也不同。 复方各药物用量的关系是微妙的。,经典量效关系曲线,以中医传统认识为依据,虚拟桂枝汤团队药物量效关系图,以中医传统认识为依据,虚拟大承气汤团队药物量效关系图,以中医传统认识为依据,虚拟麻杏石甘汤团队药物量效关系图,3. 方剂团队药物合理用量比,麻黄汤的3:2:1 六一散:中国药典滑石600g,甘草100g。普济方枳壳6两,甘草1两。魏氏家藏方黄芪6两,甘草1两。 六一左金丸和反左金丸。 日本学者研究六神

5、丸,发现其抗炎作用以原方用量比例效果最好。改变其中任何一味药的量,其抗炎作用则明显减弱。,方剂各药味的用量要不要固定? 中国方典?,傅延龄译,麻杏石甘汤之结构分析J.河南中医1989,9(2):55,麻杏石甘汤之合理结构及其功能,4. 方剂团队药物用量的计算,临床处方用药从来都是按饮片重量计算。无论药材质地、药材品种与质量、药物性质强弱、毒性大小,一律采用日用的权衡标准进行计算。 不同质地、不同作用强度的药物是否可以统一计量? 如今药材质量(含量)问题 颗粒剂、袋装饮片的计量,药物用量如何计算-案例1则,忆昔某戚妇每产血必大下,服参则止。道光壬辰复娩,时次参甚行。某置两许,意十倍复之,功力足以

6、相抵。及服,崩血愈甚,气竭欲脱。急市山参一钱,服之即止。 按参之功用,固在诸药之上,行之中土百有余年,活人无算。自为奸民私种,以致鱼目混珠,遂见疑于世而勿用,可不惜哉。 -清毛对山对山医话,(三)在团队理论指导下调控方剂的药物用量,明张景岳景岳全书:“治病用药,本贵精专,尤宜勇敢;但用一味为君,二、三味为佐使,大剂进之,多多益善。夫用多之道何在?在乎必赖其力,而料无害者,即放胆用之。” 明戴元礼证治要诀:“药病须要适当,假使病大而汤小,则邪气少屈,而药力已乏,欲不复治,其可得乎?犹以一杯水,救一车薪,竟不得灭,是谓不及。” 明虞抟医学正传:“且如一剂之中,彼虽畏我,而主治之能在彼,故其分量,当

7、彼重我轻,略将以杀其毒耳。设我重彼轻,制之太过,则尽夺其权而治病之功劣矣。”,1. 名家论君臣佐使药物用量,2.重用君药,李东垣:“君药分量最重。”,小柴胡汤重用柴胡为君,其用量为半斤(约110g),以解少阳之邪。 白虎汤重用君药石膏1斤(约220g)以清阳明大热。 泽泻汤重用君药泽泻5两(69g)以降饮化浊,等等。 清王清任医林改错补阳还五汤:黄芪四两,当归尾二钱,赤芍一钱半,地龙一钱,川芎一钱。 清陈世铎石室秘录顾首汤:蔓荆子一钱,川芎五钱,白芷一钱,甘草一钱,半夏一钱,细辛一钱。 金李东垣内外伤辨惑论当归补血汤:黄芪一两、当归二钱。以水二盏,煎至一盏,去滓,空腹时温服。,竹叶石膏汤、麦门

8、冬汤 麻杏石甘汤 用参、术、草加木香、砂仁之类,或“加炮附子三分” 麻黄汤用甘草一两 白术、茯苓;半夏、生姜; 甘草调和诸药;大枣和百药,3. 用佐药调控君药用量,素问至真要大论: “君一臣二,制之小也。君一臣三佐五,制之中也。君一臣三佐九,制之大也。” “君一臣二,奇之制也。君二臣四,偶之制也。君二臣三,奇之制也。君二臣六,偶之制也。”,4. 君一臣二、君二臣三,东垣方防风通圣散、黄连消毒饮 团队成员是不是越多越好? 一定要有佐药吗?芍药甘草汤、桂枝甘草汤、甘草干姜汤 一定要有臣药、佐药吗?独参汤,一物瓜蒂散 不是加入的药物都发挥作用,5. 韩信将兵,多多益善?,(四)方药量效关系的特殊性,

9、五、伤寒论方药用量控制方法实践,一腹脹滿病例 一組實習生用厚姜半甘參湯治之無效。 經方大家胡希恕老先生診察患者,檢視處方,微調藥量,未改藥味,讓患者再服。 一劑,其病若失。,(一)由一則醫案說起,1. 古書醫案大多不載用量:有意秘藏? 許叔微醫案:有一李姓士人,得太陽,因汗後汗不止,惡風,小便澀,足攣曲而不伸。予診其脈,浮而大,浮為風,大為虛。此證桂枝湯第七證也。與桂枝加芍藥湯,三投而汗止,再投以芍藥甘草,而足得伸,數日愈。 葉天士醫案:某,內損虛證,經年不復,色消奪,畏風怯冷,營衛二氣已乏,納穀不肯充長肌肉。法當建立中宮,大忌清寒理肺,希冀止嗽。嗽不能止,必致胃敗減食增劇。黃芪建中湯去薑。(

10、臨證指南咳嗽門) 2. 經方本原劑量謎、迷、秘 3. 用量蘊藏著無窮的奧秘,(二)为什么中醫的不傳之秘在於劑量,1. 白朮治寒濕腰痛、白帶,(三)经方药物用量控制方法应用举隅,肾着之病,其人身体重,腰中冷,如坐水中,形如水状,反不渴,小便自利,饮食如故,病属下焦,身劳汗出,衣(一作表)里冷湿,久久得之,腰以下冷痛,腹重如带五千钱,甘姜苓术汤主之。 甘草干姜茯苓白术汤方 甘草二两 白术二两 干姜四两 茯苓四两 右四味,以水五升,煮取三升,分温三服,腰中即温。,金匱要略痰飲咳嗽篇:心下有支飲,其人苦冒眩,澤瀉湯主之。澤瀉5兩(69g)、白朮2兩(27.6g),煮服。,2. 澤瀉治療眩暈(美尼爾氏病

11、),3. 桂枝汤的用量控制,(1)吴鞠通论桂枝汤煎服法 (桂枝汤)煎法服法,必如伤寒论原文而后可。不然,不唯失桂枝汤之妙,反生他变,病必不除。 温病条辨,(2)吴鞠通用桂枝汤医案一则 丁巳六月十三日,吴,四十岁。 先暑后风,大汗如雨,恶寒不可解。先服桂枝汤一帖。为君之桂枝用二两,尽剂,毫无效验。次日用桂枝八两,服半帖而愈。鞠通自医。(吴鞠通医案卷一。人民卫生出版社),(3)傅延龄用桂枝汤医案一则 韩某老妪之孙女,感冒发热,病如桂枝汤证。初服桂枝汤罔效。嘱一日服二剂乃至三剂,次日愈。,4. 甘草治療腹瀉,傅延龄用甘草泻心汤医案一则 某妇,慢性肾炎、肾功能衰竭。长期服缓泻剂,以求排出毒素,遂致泻利不止,日排便近56次,不敢排气,否则大便随矢气出。其人恶寒,食少,声低气怯,懒言语,头重不欲举,肠鸣漉漉。烦躁,恶人声。面色白,舌红,苔薄黄腻,脉弦滑。此寒热错杂,中虚较重,用甘草泻心汤。,5. 生薑治療消化不良,谢谢! Thank you for your attention!,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商业/管理/HR > 管理学资料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