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徽省阜阳三中2019届高三上学期第二次模拟考试地理试卷 含答案

上传人:【**** 文档编号:96082786 上传时间:2019-08-24 格式:DOC 页数:8 大小:3.72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安徽省阜阳三中2019届高三上学期第二次模拟考试地理试卷 含答案_第1页
第1页 / 共8页
安徽省阜阳三中2019届高三上学期第二次模拟考试地理试卷 含答案_第2页
第2页 / 共8页
安徽省阜阳三中2019届高三上学期第二次模拟考试地理试卷 含答案_第3页
第3页 / 共8页
安徽省阜阳三中2019届高三上学期第二次模拟考试地理试卷 含答案_第4页
第4页 / 共8页
安徽省阜阳三中2019届高三上学期第二次模拟考试地理试卷 含答案_第5页
第5页 / 共8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安徽省阜阳三中2019届高三上学期第二次模拟考试地理试卷 含答案》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安徽省阜阳三中2019届高三上学期第二次模拟考试地理试卷 含答案(8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安徽省阜阳三中2018-2019学年高三第一学期第二次模拟考试地理试卷一、单项选择题(每小题仅1个正确选项,多选、错选、不选均不得分。22小题,每小题2分,共44分。)日晷指的是人类古代利用日影测得时刻的一种计时仪器。其原理就是利用太阳的投影方向来测定并划分时刻,通常由晷针(表)和晷面(带刻度的表座)组成。下图为2017年10月21日12时28分某游客在河南登封某地(345N,113E)拍摄到的仙鹤日晷景观图(此时仙鹤头部的影子恰好处于水池最外边缘)。据此完成12题。1此时拍照者的朝向为A正北 B正南C东北 D西南2此日后一个月内图中仙鹤头部的正午日影离水池最外边缘的距离A越来越远B越来越近C

2、先远后近D先近后远2018年1月中下旬,一场暴雪席卷我国江淮部分地区,积雪厚度达到35cm,雪后持续低温晴朗天气。下图为江淮地区雪后第五天拍摄的一多层楼房房顶照片,照片显示该屋顶西面积雪面积较小,东面积雪积较西面大,正南面仍被积雪完全覆盖,北面积雪面积最小,而当时地面积雪几乎没有融化。据此完成3-4题。3屋顶正南面积雪保存较完整的原因最可能是A.正前方有建筑遮挡阳光B.积雪厚反射太阳辐射多C.背阳面吸收太阳辐射多D.向阳面吸收太阳辐射多4屋顶西面积雪融化较东面快的原因是一天中A.太阳照射西面时气温高B.太阳照射东面的时间短C.太阳照射西面的时间长D.太阳照射东面时高度角小太阳辐射强度是指到达地

3、面的太阳辐射的多少。影响太阳辐射强度的因素主要有太阳高度、日照时间、天气状况和海拔高低。下图为我国北京、上海、成都和昆明四地太阳辐射强度年变化图。据此完成下面小题。5图中表示成都太阳辐射强度年变化的曲线是A.曲线B.曲线C.曲线D.曲线6四地的太阳辐射强度年变化与全球年变化规律差异最大的城市是A.城市B.城市C.城市D.城市7城市7、8月太阳辐射强度最大的主要原因是A.纬度低,太阳高度大B.受高压控制,晴天多C.纬度高,日照时间长D.海拔高,大气削弱作用弱下图为某地各月平均气温累计柱状图及各月降水距平分布曲线图,据此回答下面小题。8该地的气候类型为A.温带海洋气候B.地中海气候C.热带季风气候

4、 D.热带雨林气候9该地可能位于A.非洲几内亚湾沿岸B.欧洲西部北海沿岸C.澳大利亚西南部珀斯港口附近D.印度半岛西部阿拉伯海海域法国梧桐和香樟都是典型的城市行道树。下表为法国梧桐和香樟树部分特点比较。在法国梧桐的种种问题暴露之后,香樟就成了重要的替代树种之一。2016年6月,杭州最新的城市绿化数据反映杭州城区大约有行道树15万多株,其中法国梧桐只有1.3万多株。10法国梧桐易倒斜的时间和气象因素是A.1、2月份的积雪B.2、3月份的梅雨C.7、8月份的暴雨D.8、9月份的台风11与法国梧桐相比,香樟树作为城市行道树的明显缺点是A.冬季采光不佳,树枝易被积雪压断B.保持水土、涵养水源的生态功能

5、差C.夏季遮荫不足,导致气温日较差大D.防风固沙、吸烟滞尘的生态价值低下图为安徽省某日11时和20时天气形势图。据此完成下面小题。12从l4时到20时,合肥A.风向变化较小,风力变小B.风向变得相反,风力变大C.风向变化较小,风力变大D.风向变得相反风力变小13根据图示信息推测A.14时宿州气温比合肥高B.14时宿州降水比合肥少C.20时合肥空气质量好转D.20时黄山受冷气团控制洞里萨湖是东南亚最大的淡水湖,盛产300多种鱼类,湖水经洞里萨河在金边汇入湄公河,洞里萨河有罕见的“河水倒流”奇观。读图回答1416题。14洞里萨河出现“河水倒流”奇观的季节时A北印度洋洋流逆时针流动B黄河下游出现凌汛

6、C新疆牧民在天山山腰放牧D洛杉矶温和多雨15洞里萨河“河水倒流”带来的有利影响有A提高洞里萨河的含沙量B减轻洞里萨河的洪水威胁C缓解湄公河下游的旱情D调节湄公河流量季节变化16不属于洞里萨湖鱼种繁多原因的是A水域广阔,饵料丰富B湄公河鱼类进入C海洋洄游性鱼类进入D面积季节变化大风沙运动是造成流动沙丘土壤风蚀量在不同坡向上差异的原因。下图是6月份雅鲁藏布江山南宽谷流动沙丘不同坡向的土壤风蚀状况统计图。沙丘呈南北走向,与河谷主导风向垂直,风向变化是流动沙丘由风蚀作用向风积作用变化的主要原因,风蚀记为负值,风积记为正值。读图完成下列各题。17图示6月份A.沙丘顶的高度不断升高B.6月26日西坡是迎风

7、坡C.6月11日东坡是迎风坡D.6月下旬风向发生变化18风力最大的日期是A.6月5日 B.6月16日C.6月11日D.6月24日196月份该地沙丘移动呈A. 向西趋势 B.向东趋势C.向南移动 D.向北移动干旱河谷上游地区的小叶灌丛与落叶阔叶林的混合交错带称为林树下线。某河流上游山地植被垂直带谱为亚热带常绿阔叶林干旱河谷小叶灌丛温带落叶阔叶林针阔叶混交林云杉、冷杉林高山灌丛、草甸。图中左图是该河流上游河谷林树下线海拔与坡向的关系及变化示意图,右图是该河流上游河谷聚落区与非聚落区坡度与林树下线最大海拔关系图。读图回答2022题。20该地水分条件最好的坡向是 ()A东南坡B东北坡 C西南坡D西北坡

8、21该地林树下线的海拔()A随坡度增加而降低 B随坡度增加而升高 C聚落区较低 D非聚落区较低2219992009年,该地林树下线变化的主要人为原因是()A过度樵采 B毁林开荒 C修建梯田 D人工育林二、综合题(三大题,共56分)23、阅读材料,回答问题。玛纳斯绿洲是新疆最大的绿洲农耕区和国内第四大灌溉农业区,在玛纳斯河冲积扇边缘有一条狭长的泉水溢出带,有“千泉”之称 ,人们以这里湿地中的湖泊或洼地为库址,修建多个水库,形成了一个规模巨大的湿地水库群,它上接大河、下通灌区。下图为玛纳斯冲积扇及其玛纳斯河流域示意图。(1) 运用水循环原理简要说明冲积扇边缘“千泉”的形成过程。(4分)(2)该地的

9、泉水具有“天旱年水不少,多雨年水不多”特点,试解释其原因。(8分)24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物种生长的范围和生长条件的研究,日益为地理学界研究所重视。“红石滩”景观,是橘色藻附着于岩石上呈现的景观,主要分布在川西、滇西北、藏东南等雪山冰川附近的河谷里,它的形成必须要满足有大量原生的石头(即表面干净、没有任何其他植物生长)。下图示意四川西部贡嘎山“红石滩”景观(注:郁闭度指森林中乔木树冠遮蔽地面的程度,它是反映林分密度的重要指标)。(1) 说明“红石滩”景观形成需要的条件。(8分)(2)指出贡嘎山郁闭植被东、西坡分布上限的差异并分析原因。(4分)(3)简述“红石滩”景观多分布在郁闭植被分布

10、区附近的原因。(6分)25、阅读图文资料,完成下列要求。材料一塞罕坝意为“美丽的高岭”,这里曾经森林茂密,是滦河、辽河的发源地之清朝在此设立皇家“木兰围场”。由于清末大规模开围放垦和战争、山火等原因,至建国初期已现“飞鸟无栖树,黄沙遮天日”的景象。1962年塞罕坝林场设立,经过三代造林人的不懈努力,森林覆盖率从12%提高到80%,单位面积林木蓄积量达到全国人工林平均水平的2.76倍,生态环境显著改善。2017年12月,塞罕坝林场建设者获得联合国环保最高荣誉“地球卫士奖”。材料二塞罕坝林场位置示意材料三塞罕坝林场建设初期,受自然条件制约,造林成活率不足10%,后来林场采用高床育苗(图)等技术措施

11、,使树苗成活率显著提高。(1) 说出塞罕坝地区自然地理环境过渡性的主要表现。(8分)(2) 简析塞罕坝林场建立之初造林成活率低的自然原因。(6分)(3) 说明与平床育苗相比,寒罕坝采取高床育苗的优点。(4分)(4)运用自然环境整体性原理,说明塞罕坝林场的生态环境价值。(8分)阜阳三中20172018学年第二学期高三年级第二次摸拟考试地理答案CABAD ABBCD ACCCD DDCBD CD23、【答案】(1)大气降水和高山冰雪融水沿冲积扇向下流的同时,冲积扇上缘颗粒物大,地表径流大量渗入地下;当地下水流到冲积扇边缘时,在地势较低处,就容易出露而成众多泉水。4分(2)该地深居内陆,降水量少,以

12、高山冰雪融水补给为主,年际变化小;泉水以地下水补给为主,流量稳定;天旱年降水少,光照强,温度高,高寒冰川补给较多;多雨年,降水多,冰川融化少,8分24、【答案】(1)温度较低的气温条件;潮湿干净的环境;大量裸露的原石环境;丰富的矿物等。8分(2)差异:西坡分布的上限高于东坡。主要原因:贡嘎山西侧受来自印度洋西南季风的影响,地处迎风坡降水丰富水热组合状况好,植被生长茂密,郁闭度高。4分(3)相比较高的流石滩郁闭植被分布区海拔较低,温度适宜;郁闭植被分布区多河谷,湿度大,构造活跃及大量泥石流发育的途经区,为“红石滩”景观提供了较多的原石;相比海拔较低处,郁闭植被分布区人为破坏较少等。6分25(1)塞罕坝地处内蒙古高原向华北平原的过渡地带;季风区向非季风区(或温带季风气候向温带大陆性气候)的过渡地带;半湿润区向半干旱区的过渡地带;温带森林向温带草原的过渡地带。任答四点8分(2)地处高原热量条件不足且靠近冬季风源地,多大风,易受低温冻害影响;地处季风区边缘,降水较少,干旱灾害频繁;土地沙化,土壤贫瘠。6分(3)釆取高床育苗,增加了土层厚度,改善了土壤结构,有利于提高土温,便于雨季排水,有利于人工蔥肥、浇灌、除草、喷药等管理。4分(4)可防风固沙,阻止了(浑善达克)沙地向南推进,减少了首都北京(华北地区)的风沙危害;涵养(滦河、辽河)水源;改善了当地小气候;维护了生物多样性。8分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其它中学文档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