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前班秋季教学计划4篇

上传人:我在 文档编号:96080990 上传时间:2019-08-23 格式:DOCX 页数:6 大小:15.68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学前班秋季教学计划4篇_第1页
第1页 / 共6页
学前班秋季教学计划4篇_第2页
第2页 / 共6页
学前班秋季教学计划4篇_第3页
第3页 / 共6页
学前班秋季教学计划4篇_第4页
第4页 / 共6页
学前班秋季教学计划4篇_第5页
第5页 / 共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学前班秋季教学计划4篇》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学前班秋季教学计划4篇(6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学前班秋季教学计划4篇【篇一】新的一学期开始了,我们学前班迎来了一群可爱的小朋友。他们一个个眼里都充满了求知的渴望。看到这样一群聪明乖巧的孩子们,我们老师用一颗充满母爱的心,去爱护他们,教育他们。为了我们的目标,我制定了一下计划:一、教学分析根据我对孩子们简单的测试,我发现我们班有大多数孩子的基础都比较差。虽然说已经进入学前班,但是还有小朋友认不全10以内的数字,也有一些小朋友会写但不认识。所以根据我班的情况,在我以后这学期的教育工作中。我将有针对性的加强基础知识的辅导。二.教学内容:1.认识比较高矮,粗细,能够按高矮,粗细给10以内的物体排序。2.感知几种平面图形的主要特征。3.了解相邻数的

2、含义。4.熟练掌握倒数10以内的数。5.在操作中探索,总结,记录10以内的组成和分解。6.认识加减符号及算式,在具体的情境中加深理解加减的含义。7.进一步学习10以内的组成,运算已有的知识推导总结出某数的组成。8.学习解答应用题,列出算式,学习分解加法和减法的应用题。9.认识几种常见的几何体,进一步感知几何体的特征。10.认识整点与半点,了解一小时与半小时的不同,尝试记录整点和半点。11.学习看日历,知道一个星期有7天。三.教育目标我们争取让每一个孩子在学期结束是,都能获得优秀的成绩,让每一个孩子都能有看得见的进步,让每一个家长都能肯定我们的工作,满意我们的教育教学。为了这一个目标,我将一直努

3、力下去。【篇二】一、班级情况分析学前班是幼儿升入小学的过渡期,也是一个非常重要的时期。根据时代以及本班幼儿的具体情况来分析,孩子们的反应能力和学习程度有一定的差异。数学是一门提高幼儿智力反应能力的一门课程,针对幼儿个体和全面素质的要求,教师会用心、耐心、信心教好每一位幼儿。二、教材分析这个学期的教材是延边人民出版社出版,数学教材安排了34节课,教材着重培养幼儿思考、动脑筋的好习惯和生活中的数学常识。如:10以内的分成组合、比较大小、10以内的加减法、时间的变换、几何图形等,教材从多方面开发幼儿的智力,发散幼儿的思维,培养幼儿多动脑思考,帮助幼儿养成良好的思维方式和学习习惯。三、教学目标1、使幼

4、儿运用观察、比较、对比等数学方式学习类包含关系。2、帮助幼儿初步掌握10以内数的加减和分成。3、指导幼儿认识生活中的加减法,进一步认识时间,并知道怎么在生活中运用时间的变换。4、让幼儿初步了解、认识几何立体图,让数学与生活联系起来,激发幼儿的求知欲。5、帮助幼儿养成良好的思维方式,学习习惯和作业习惯。6、进一步提高幼儿的操作能力、观察能力、逻辑思维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以及书写能力。四、教学措施1、深入钻研教材,根据教学目标精心设计好教学内容,创造性地使用教材。2、充分利用多媒体,利用教材优美、全面的图片,创设轻松愉悦的学习情境,激发幼儿的学习兴趣。3、根据幼儿班的特点,以鼓励表扬的形式支持幼儿自

5、主学习,提高幼儿的创造力和想象力。4、加强幼儿对数学的表达能力和思维能力,引导幼儿多思考多动脑多操作。【篇三】一、指导思想学前班数学教育的主要任务是教师通过组织幼儿开展多彩的活动来扩展、整理其在生活中获得的有关数学方面的经验,掌握粗浅的数学知识,培养幼儿对数学的兴趣和初步的运用数学知识认识事物的能力,为入小学学习打好必要的基础。二、学生基本情况分析学前班共有56名学生,其中男生30人,*26人,傣族52人,景颇族2人,傈僳族1人,汉族1人。因为本班少数民族居多,他们也没有读过小班、中班,对数学的学习没有一点基础,不过在近两周的观察下发现学前班的孩子们都非常聪明,大多数孩子能在老师的引导下认真开

6、展数学活动,对数学活动有了一定的兴趣爱好,这为他们今后的学习打好了坚实的基础。三、教学任务和要求1、教幼儿学习110的数数、顺数、倒数。2、正确书写110的数字。3、教幼儿学习5以内的加减,正确迅速地掌握5以内的数的加减运算及组成。4、认识单双数,知道10以内的数中,哪些是单数,哪些是双数。5、学习1-50的数数。6、学习按数群记数和数的分类统计,它不仅能引导幼儿将数字知识应用于生活实际,更能提高幼儿对数的敏感性和计算能力。7、学会按规律排序,发现不同的排法。8、能从不同方面对物体进行分类,会比较物体的宽窄。9、引导幼儿学习认自身为中心和客体为中心区别左右,会向左、向右移动。10、教幼儿学习简

7、单的测量方法,并认识时钟和日历等生活常用数学知识。四、教学的重难点1、教幼儿学习110的数数、顺数、倒数。2、正确书写110的数字。3、教幼儿学习5以内的加减,正确迅速地掌握5以内的数的加减运算及组成。4、能理解数字的意义并能准确计算。5、能对周围的事物有一定的空间想象能力。6、对生活中的物体能有一个基本的认识能力。7、能在老师引导下提出简单的数学问题。五、教学措施儿童学习是主动、积极的,要根据儿童的兴趣和需要,结合周围环境,对事物进行观察、操作、想象比较、分析等思维活动,在数学教学活动中把数学知识与日常生活紧密结合起来,并通过游戏方式培养儿童对数学学习的兴趣,创造和提供条件帮助儿童合理地运用

8、其掌握的数学知识,将其转化为认识事物的能力。【篇四】一、通过数学活动培养幼儿的认识能力通过提供充分的条件,为幼儿设计多种活动,引导幼儿运用各种感官,观察和了解数与数的相互联系,从而让幼儿去发现问题、提出问题、达到解决问题的能力。学前班数学教育的主要有分类,排序和对应等数学基础知识,10以内数的意义,学习4以内的加减、有关的几何形体和事物的时间、空间关系的粗浅知识,以及简单的测量活动等。二、教学目的要求1、在教学过程中幼儿在老师的引导下,能结合生活中的实际经验,区分和理解一些事物的相互关系,通过自己的操作并理解、分析和概括出数的意义及数字的相互联系,并能准确的进行加减运算。2、在活动中培养幼儿的多种能力,观察力、想象力、思维力以及语言表达能力。三、教学重难点1、能理解数字的意义并能准确计算。2、能对周围的事物有一定的空间想象能力。3、能在老师的引导下,能提出简单的数学问题,为今后的学习打基础。四、学生基本情况分析由于环境、教育条件和遗传因素的影响,幼儿在身心发展上存在个体之间的差异,不同的幼儿逐渐表现出兴趣、能力等方面的不同,这就形成了儿童的个性差异。因此根据幼儿的年龄和个性差异,所以在上课的时候,老师要因材施教的发展幼儿的能力,带领幼儿认真开展数学活动,使每个孩子都在原来的基础上有所进步。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工作计划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