制造业与物流业联动发展大会.ppt

上传人:F****n 文档编号:96078742 上传时间:2019-08-23 格式:PPT 页数:36 大小:2.08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制造业与物流业联动发展大会.ppt_第1页
第1页 / 共36页
制造业与物流业联动发展大会.ppt_第2页
第2页 / 共36页
制造业与物流业联动发展大会.ppt_第3页
第3页 / 共36页
制造业与物流业联动发展大会.ppt_第4页
第4页 / 共36页
制造业与物流业联动发展大会.ppt_第5页
第5页 / 共3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制造业与物流业联动发展大会.ppt》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制造业与物流业联动发展大会.ppt(36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两业联动:伪命题还是新思路?,天 津 大 学 刘伟华 副教授、博士 2012.11.28,火热的两业联动,各级政府:物流业调整和振兴规划将之作为九大工程;国家发改委和各级政府两业联动作为重要抓手。例如,2011年3月份的示范企业评审案例精编12月的联动大会/2012央企两业联动/胡锦涛主席在APEC会议上的演讲,企业:许多制造企业和物流企业纷纷开展两业联动。涌现出了许多案例。 学术界:国家发改委专题研究教育部课题以及这两年的物流学会年会投稿论文。8篇是两业联动,引言:两业联动是伪命题吗?,制造业与物流业联动发展:伪命题么?,1、物流业本身就是服务于制造业,两者关系紧密。2010年我国物流业总额

2、的90.2来自于工业品。再讲联动似乎“换汤不换药”。,伪命题的原因,2、两业联动中制造业根本就没有动,光物流企业在动,显然不符合联动本质。因此,联动发展没有前途。,联动发展的内涵分析,1,联动发展的基本内涵,联动指若干相互关联的事物, 一个运动或变化时, 其他的也跟着运动或变化, 具有“联系”和“互动”之意。 制造业与物流业联动发展可以定义为: 以制造业与物流业的产业关联为基础, 将制造业物流业务与物流企业的物流运作联合起来,进行产业协作的活动,实现双方互利共赢。,两业联动究竟联动什么,设施整合 信息共享 运营衔接 技术融合 装备共用 人才互动,联动发展的认识误区,2,破解伪命题,两业联动:不

3、是伪命题,而是新思路。,1,其新在于突破以往传统地认为制造企业把运输仓储等部分业务外包给物流企业来完成的简单局限,而是把联动内容放在供应链集成和互利共赢的视角来进行。 2009年2011年两业联动大会案例没有一个是纯运输的,2,两业联动光物流企业在动么?“供给创造需求”的经济学说,其内涵在于发展供给,有助于挖掘需求,特别是潜在的制造业物流需求。可以发现,近年来不断有制造企业将业务外包给物流企业做。并不仅仅热了物流供给,相反物流需求也热了。,两业联动的认识误区,误区1:两业联动就是外包 两业联动不是简单外包,而是强调高级形式的外包。 外包的层次性。图,联动发展的高级形态: 例如:制造企业内部整合

4、物流系统组建物流公司(如海尔集团、武汉钢铁公司)、制造企业持股或控股物流公司(如美的集团控股成立安得物流公司)、若干制造企业联合投资成立物流公司、制造企业与物流企业联合投资成立物流公司(如小天鹅、科龙与中远按2:2:6比例合资成立的安泰达物流公司)、制造企业与物流企业组建供应链管理系统、制造企业与物流企业实施战略联盟等。 核心:突破边界、双向互动、融合渗透,互利共赢,误区2:联动发展的仅存在大型制造企业中 中小企业物流外包等联动发展需要通常比大企业更为强烈。原因在于,大企业物流规模大,自营具有规模效应,而中小企业则相反。例如,海尔在全球有10个工业园区、30多个海外工厂以及制造基地、33个产品

5、事业部,物流规模大,采购量大,所以海尔物流自营规模效应明显,这一点中小企业是没法比的。 中小制造企业产业集群形成的集群物流是趋势。玉环汽摩托配产业集群,误区3:联动发展的保障重在建立大型物流企业 大型物流企业有能力向制造企业提供综合化、专业化、高端化物流服务,能满足现代制造业物流服务需要,而中小物流企业则存在能力不够、水平不足问题,因此不能与物流业联动。 中小型物流企业是地方制造业发展的支撑,如同中小银行可以满足地方中小企业差别化小额贷款的需要,中小物流企业往往更能为地方制造业中小企业提供合意的物流服务,误区4:联动发展中制造企业较物流企业地位占优 现实中企业博弈很多如此,但是,问题的关键在于

6、物流企业是否能够给制造企业无法代替的服务。 UPS在2002年收购了美国第一国际银行,又与沃尔玛进行一对一的结算,把东南亚所有小企业集中起来,提供供应链融资业务,与沃尔玛进行结算。 目前这种说法实际上是由于我国物流企业普遍规模较小,力量薄弱,不能显示强有力的决策地位,联动发展的四大关注,关注1:制造业重组兼并升级趋势 案例:河北钢铁集团 关注2:制造业物流需求及其所需的对接模式 案例:我在上海的调查 案例:世能达物流VS张裕葡萄酒 关注3:制造业物流外包的阶段及其供应链模式 关注4: 9大产业振兴中涉及物流的有关问题,两业联动的新思路,3,两业联动新思路,16字方针:高度重视、正确引导、结合实

7、际、抓好落实,思路1:科学的认识联动发展规律,恰当的利用金融危机带来的机遇,提升联动发展水平。,案例:真正的联动只有外部环境的压力:1万元与1千元工资的区别。中国重汽,思路2:联动是市场行为,政府在推动联动发展中应该帮助企业提供宽松的联动环境:,通过媒体、新闻等方式,舆论环境,要引导制造企业实施高级物流外包,通过培训计划帮助制造企业更新物流观念。例如福建省和深圳宝安,理念环境,在制造企业物流外包的税收减免、资产处置、债券债务、劳动关系处理等问题上切实提出符合本地区实际的办法,政策环境,思路3:政府作为公共利益的代表,应该提供有利于联动发展的规划与决策,规划与决策,积极规划和完善各类专业物流市场

8、对接平台。例如,上海化学工业园区规划中预留配套物流园区;上海松江工业园区制造业物流信息公共平台,结合地方支柱制造产业,积极监督和落实国有大中型重点制造企业的物流发展规划,积极实施示范工程,使联动由点向面方向发展,思路4:好钢用在刀刃上,联动不是口号,关键是落实 专项资金帮助引导联动发展。开展问卷了解本地企业在联动中实际发生的问题,切实提供相关扶持。案例:解决关键难题EDI 专项资金:山东省潍坊经信委,物流业年资金1500万,我国企业两业联动发展最新进展,4,2011年4月底在上海召开两业联动座谈会,20家 2011年6月在广州和厦门分别召开两业联动座谈会,20家企业 目的在于了解拟定入选的两业

9、联动示范企业实际运作模式,了解其是否具有示范效应。 结果发现,我国两业联动呈现出许多新的局面,1、物流企业与制造业的合作日益密切,从业务上看,主要涉及生产线配送、产品运输配送、零部件巡回取货、仓储、包装等业务环节。 从结合程度上看,绝大部分物流企业与制造业是战略合作关系,合作年限较长。因此,物流企业可以做一些较大的投资,如在工厂地建库、租库、购置专用车辆、设计专用包装和集装工器具、开发专门的软件、设计专门的流程。,2、物流技术较为先进,一是信息技术与制造业进行对接,产品信息、生产信息与物流信息无障碍流动,大大减少了信息阻隔,提高了效率。 二是车辆改装,包装器具改装适合产品运输的要求。尤其是零部

10、件运输,设计了专门的包装物,增加了运载量。对电冰箱等大件电器的运输,利用改装车、拼装箱增加实载量。 三是巡回取货技术的应用,完全改变了过去的汽车零配件物流模式。有的物流商还把物流器具的开发和使用作为一项产业来对待,即专门从事物流器具的设计、生产、销售、出租和维修。云天化与天马铁龙物流公司。,3、物流业务形态多样化,20家企业中,没有一家企业只做单一业务,而是开展综合物流服务。有19家开展仓储业务,20家开展运输配送业务,17家开展加工包装业务。 怡亚通还开展了金融物流业务,即代厂家先行支付供应商货款,取得对海尔的债权等业务模式。 中邮物流,限随冠捷建厂的步伐,提供贴身物流服务。同时不断向制造业

11、提出物流改革方案,使厂家撤消物流部门,节约11个人,60万费用/年,厂家不设中转库,由原来的14家物流商变为现在的4家。改变了供应商选择物流商的模式,现在是生产商选择物流商。使物流企业收获更大的是,这种为高端电子原器件制造厂服务的模式,不但可以向其上下游延伸,还可以复制到同类型的企业。近年来,该公司相继开发了三星等企业的业务。,4、企业实施两业联动更为深入,(1)两业联动涉及范围日益增多,图12-1 两业联动示范企业所属行业分布情况,图12-2 两业联动示范企业所属省市分布情况,5、两业联动发展的基本模式,两业联动存在问题与有关建议,5,两业联动发展存在的主要问题,(一)制造企业物流外包的开放

12、度仍有待提高 为什么?央企为什么不开放? (二)两业联动的后期政策如何再出?(当前政策仍然不具备足够的吸引力,资金、税收奖励、成果宣传、与重点企业评估挂钩等) (三)怎样让联动成为企业的深入自发行为?(当前金融危机下有一部分制造企业总经理甚至认为应该自营,不应该外包),两业联动发展的趋势与建议,十二五时期,我国两业联动新特点 (一)两业联动呈现出向高端形态发展的趋势 制造产业链需求:从低端到高端孟宪忠 (二)两业联动呈现出融合创新发展的趋势 两业联动不仅仅是理念,更是技术联动 (三)两业联动发展呈现出集聚发展的趋势,两业联动建议:从经营走向精营,法则之一:抓住客户,深挖需求 法则之二:精耕细作,延伸链条 法则之三:资源整合,扩大能力 法则之四:学习、培训与提高,Thank You !,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PPT模板库 > PPT素材/模板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