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省考类比推理成语三十六计

上传人:小*** 文档编号:96077596 上传时间:2019-08-23 格式:DOC 页数:10 大小:53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2019省考类比推理成语三十六计_第1页
第1页 / 共10页
2019省考类比推理成语三十六计_第2页
第2页 / 共10页
2019省考类比推理成语三十六计_第3页
第3页 / 共10页
2019省考类比推理成语三十六计_第4页
第4页 / 共10页
2019省考类比推理成语三十六计_第5页
第5页 / 共10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2019省考类比推理成语三十六计》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19省考类比推理成语三十六计(10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2019省考类比推理成语三十六计“六六三十六,数中有术,术中有数。阴阳燮理,机在其中。机不可设,设则不中。”三十六计是中国古代兵家计谋的总结和军事谋略学的宝贵遗产,为便于人们熟记这三十六条妙计,有位学者在三十六计中每取一字,依序组成一首诗:金玉檀公策,借以擒劫贱;鱼蛇海间笑,羊虎桃桑隔;树暗走痴故,签空苦远客;屋梁有美尸,击魏连伐镜。全诗除了槽公策外,每字包含了三十六计中的一计,去除非成语,共31个成语。虽然总量很多,但常考成语一般是我们较为耳熟能详的、引申义较为丰富的、结构特点较为鲜明的成语,而其中一些较为口语化的成语,如关门捉贼、借尸还魂,或用法较为局限的,如擒贼擒王、假道伐虢等,考查概率

2、较低。华图在线判断组的老师们将可能设置考点的成语及相关近反义词都为小伙伴们做了总结,并列出了可能出题的考点,大家要对这些知识点加强记忆,并在做题中实践哦!1.【成语】金蝉脱壳【释义】蝉变为成虫时要脱去幼虫的壳。比喻用计脱逃使对方不能及时发觉。【近义词】缓兵之计、瞒天过海、远走高飞【反义词】瓮中捉鳖、老树盘根、腹背受敌【感情色彩】中性词【结构】主谓式成语【出题点】近义关系、反义关系、词语结构、人物对应(毕再遇)2.【成语】抛砖引玉【释义】以自己粗浅的意见引出别人高明的见解。【近义词】一得之见、引玉之砖、投砾引珠【反义词】单刀直入、毛遂自荐【感情色彩】中性词【结构】抛砖(动宾)+引玉(动宾),连动

3、式成语(结构由前后两个词组成,两动作先后发生)【出题点】近义关系、反义关系、词语结构3.【成语】打草惊蛇【释义】打动草惊动了藏在草里的蛇。后用以指做事不周密,行动不谨慎,而使对方有所觉察。【近义词】顾此失彼、操之过急、急功近利、因小失大【反义词】蛇出洞、纹丝不动、敲山震虎、欲擒故纵【感情色彩】中性词【结构】打草(动宾)+惊蛇(动宾),连动式成语【出题点】近义关系、反义关系、词语结构4.【成语】瞒天过海【释义】意思是瞒住上天,偷渡大海。比喻用谎言和伪装向别人隐瞒自己的真实意图,在背地里偷偷地行动。【近义词】瞒上欺下、掩人耳目、弥天大谎、谩天昧地、金蝉脱壳【反义词】实事求是【感情色彩】贬义词【结构

4、】瞒天(动宾)+过海(动宾),联合式成语(前后两个词语是并列关系)【出题点】近义关系、反义关系、词语结构、感情色彩、人物对应(隋文帝)5.【成语】调虎离山【释义】设法使老虎离开山头。比喻为了便于行事,想法子引诱人离开原来的地方。【近义词】声东击西、围魏救赵【感情色彩】中性词【结构】调虎(动宾)+离山(动宾),连动式成语【出题点】近义关系、词语结构、人物对应(孙策)6.【成语】李代桃僵【释义】原指桃、李共患难。比喻兄弟相爱相助。后用来指互相顶替或代人受过。【近义词】僵李代桃、代人受过、亲如手足【反义词】况弟参商、尺布斗粟、萁豆豆相煎【感情色彩】中性词【结构】紧缩式成语(能成为一个句子,但字数少、

5、语意精,类似紧缩句)【出题点】近义关系、反义关系、词语结构7.【成语】指桑骂槐【释义】指着桑树骂槐树。比喻借题发挥,指着这个骂那个。【近义词】脂鸡骂狗、旁敲侧击、借题发挥【反义词】直言不讳、直截了当、指名道姓【感情色彩】贬义词【结构】偏正式成语【出题点】近义关系、反义关系、词语结构、感情色彩8.【成语】隔岸观火【释义】隔着河看对岸的火。比喻对别人的危难不予援救而在一旁看热闹。【近义词冷眼旁观、见死不救【反义词】见义勇为、身临其境【感情色彩】冲性词【结构偏正式成语【出题点近义关系、反义关系、词语结构9.【成语】暗渡陈仓【释义】指正面迷惑敌人,而从侧翼进行突然袭击。比喻暗中进行活动。后多比喻暗中进

6、行某种活动。【近义词】偷梁换柱、暗度陈仓、偷天换日、移花接木【反义词】明目张胆【感情色彩】中性词【结构】动宾式成语【出题点】近义关系、反义关系、词语结构、人物对应(韩信)10.【成语】欲擒故纵【释义】要捉住他,故意先放开他。比喻为了进一步的控制,先故意放松一步。【近义词】放取故予、诱敌深入【反义词】放虎归山、养虎为患【感情色彩】中性词【结构】紧缩式成语【出题点】近义关系、反义关系、词语结构11.【成语】釜底抽薪【释义】从锅底抽掉柴火。比喻从根本上解决问题。【近义词】抽薪止沸【反义词】火上浇油、扬汤止沸【感情色彩】中性词【结构偏】正式成语【出题点】近义关系、反义关系、词语结构12.【成语】偷梁换

7、柱【释义】比喻暗中玩弄手法,以假代真。【近义词】偷天换日、以假乱真【反义词】光明磊落【感情色彩】贩义词【结构】榆梁(动宾)+换柱(动宾),联合式成语【出题点】近义关系、反义关系、词语结构、感情色彩、人物对应(赵高)13.【成语】无中生有【释义】本指本来没有却硬说有。现形容凭空捏造。【近义词】造谣生事、信口雌黄【反义词】确凿无疑、铁证如山、事出有因【感情色彩】贬义词【结构】主谓式成语【出题点】近义关系、反义关系、词语结构、感情色彩14.【成语】声东击西【释义】指表面上声言要攻打东面,其实是攻打西面。军事上使敌人产生错觉的一种战术。【近义词】出其不意、出奇制胜【反义词】无的放矢【感情色彩】中性词【

8、结构】声东(动宾)+击西(动宾),联合式成语【出题点】近义关系、反义关系、词语结构、人物对应(班超)15.【成语】围魏救赵【释义】本指围攻魏国的都城以解救赵国。现借指用包抄敌人的后方来迫使它撤兵的战术。【近义词】声东击西、调虎离山【感情色彩】中性词【结构】偏正式成语【出题点】近义关系、词语结构、人物对应(田忌、庞涓)对“三十六计”成语有了一定的了解和积累,下面我们来看看在真题中,三十六计是如何受到命题人“宠爱”的。真题三十六计【例1】画蛇添足:画龙点睛A.门庭若市:门可罗雀B.乐极生悲:乐此不疲C.生搬硬套:生吞活剥D.无独有偶:无中生有【解析】A。第一步,确定题干逻辑关系。“画蛇添足”是说加

9、了多余、累赘的东西,使得事物不如原来的了,“画龙点睛”是指加入了关键性的东西,使事物变得更加好,二者为反义关系。第二步,辨析选项。A项,“门庭若市”是说家里就像集市一样,说明非常热闹,“门可罗雀”是门前冷清的意思,二者为反义关系,与题干逻辑关系一致,符合;B项,“乐极生悲”是指高兴到极点时,发生使人悲伤的事,反义词应为否极泰来、苦尽甘来,“乐此不疲”是指因酷爱干某事而不感觉厌烦,排除;C项,“生搬硬套”是指不顾实际情况,机械地运用别人的经验,照抄别人的办法,反义词应为随机应变、相机行事,“生吞活剥”原指生硬搬用别人诗文的词句,现比喻生硬地接受或机械地搬用经验,二者为近义关系,排除;D项,“无独

10、有偶”表示两事或两人十分相似,反义词应为绝无仅有、独一无二,“无中生有”指把没有的说成有,比喻毫无事实,凭空捏造,反义词应为确凿无疑、铁证如山,排除。因此,选择A选项。【考点剖析】考查成语的反义关系,涉及到的“三十六计”为无中生有,被设计为干扰项。【例2】纸上谈兵:赵括A.指鹿为马:秦始皇B.暗度陈仓:韩信C.草木皆兵:项羽D.世外桃源:陆游【解析】B。第一步,确定题干逻辑关系。“纸上谈兵”的主人公是“赵括”,二者属于历史典故与主人公的对应关系。第二步,辨析选项。A项,“指鹿为马”的主人公是赵高,而非“秦始皇”,排除;B项,“暗度陈仓”的主人公是“韩信”,二者属于历史典故与主人公的对应关系,与

11、题干逻辑关系一致,符合;C项,“草木皆兵”的主人公是待坚,而非“项羽”,排除;D项,“世外桃源”的主人公是陶渊明,而非D项,“世外桃源”的主人公是陶渊明,而非“陆游”,排除。因此,选择B选项。【考点剖析】考查成语的主人公对应,涉及到的“三十六计”为暗度陈仓,被设计为正确选项。在类似的成语人物对应题目中,还可以考虑主、被动人物。【例3】救援:围魏救赵A.进攻:风声鹤唉B.防守:草木皆兵C.追击:穷寇勿追D.转移:斗折蛇行【解析C。第一步,确定题干逻辑关系。“围魏救赵”是一种“救援”战术,二者属于对应关系。第二步,辨析选项。A项,“风声鹤唉”形容惊慌失措,或自相惊扰,与“进攻”无明显逻辑关系,排除

12、;B项,“草木皆兵”形容人在惊慌时疑神疑鬼,与“防守”无明显逻辑关系,排除;C项,“穷寇勿追”是一种“追击”战术,与“追击”属于对应关系,与题干逻辑关系一致,符合;D项,“斗折蛇行”形容道路曲折蜿蜒,与“转移”无明显逻辑关系,排除。因此,选择C选项。【考点剖析】考查成语与简单词汇描述的对应,涉及到的“三十六计”为围魏救赵,被设计为题干。【例4】刻舟:求剑A.里应:外合B.掩耳:盗铃C.打草:惊蛇D.指桑:骂槐【解析】B。第一步,确定题干逻辑关系。“刻舟求剑”指在船上刻记号,寻找失落水中的剑,后比喻办事方法不对。“刻舟”是方法,“求剑”是目的,二者为目的对应关系,且先有“刻舟”,后有“求剑”。第

13、二步,辨析选项。A项,“里应外合”指外面攻打与里面接应相结合。“里应”和“外合”为并列关系,排除。B项,“掩耳盗铃”指把耳朵捂住偷铃铛,以为自己听不见别人也会听不见,比喻自欺欺人。“掩耳”为方法,“盗铃”为目的,二者为目的对应关系,且先有“掩耳”,后有“盗铃”,与题干逻辑关系一致,符合。C项,“打草惊蛇”指打草时惊动伏在草中的蛇。原比喻甲受到打击惩处,使乙感到惊慌。“打草”的本意不是“惊蛇”,二者不是目的对应关系,排除。D项,“指桑骂槐”意为指着桑树骂槐树,比喻表面上骂甲,实际上骂乙。“指桑”和“骂槐”是同时发生的,不存在先后顺序,排除。因此,选择B选项。【考点剖析】考查成语的拆词,涉及到的“

14、三十六计”为打草惊蛇、指桑骂槐,被设计为干扰项。拆词是国考、省考的成语命题形式热点。【例5】得陇望蜀:狼子野心A.沐猴而冠:狐假虎威B.指桑骂槐:趾高气扬C.坐井观天:鼠目寸光D.投桃报李:指雁为羹【解析】C。第一步,确定题干逻辑关系。“得陇望蜀”比喻贪得无厌,“狼子野心”比喻凶暴的人居心狠毒,二者在语义方面没有明显逻辑关系,考虑词语结构、感情色彩。二者都是贬义词,且“得陇”和“望蜀”都是动宾结构,“狼子”和“野心”都是偏正结构。第二步,辨析选项。A项,二者都是贬义词,但“沐猴”是名词不是动宾结构,排除;B项,二者都是贬义词,且“指桑”和“骂槐”都是动宾结构,但“趾高”是主谓结构,不是名词,排

15、除;C项,二者都是贬义词,且“坐井”和“观天”都是动宾结构,“鼠目”和“寸光”都是偏正结构,与题干逻辑关系一致,符合;D项,“投桃报李”是褒义词,不是贬义词,排除。因此,选择C选项。【考点剖析】考查成语的感情色彩和结构,涉及到的“三十六计”为指桑骂槐,被设计为干扰项。当题干两个成语在语义方面没有明显逻辑关系时,可以从成语内部结构、感情色彩等方面入手。【结语】成语在类比推理当中常在对应关系中的人物、事件方面设置考点,而对于成语出处的考查频率较低。另外,通过分析近几年的考题可知,词语结构成为命题人的“新宠”,多以拆词为考查形式,重点考查成语内部词汇的关系,如语义关系、语法关系等;考查成语语义关系时,命题人常会结合感情色彩进行考查,从而提升题目难度。小伙伴们在备考中可以对成语进行着重复习和积累,以便在考场上知己知彼。为了方便大家记忆、扫清成语盲点,我们将为大家以成语系列的形式详细阐述有关考点,这样可以让大家合理利用碎片化的时间记忆考点,争取帮大家取得更优异的成绩。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资格认证/考试 > 公务员考试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