砌体结构教学大纲

上传人:简****9 文档编号:96074290 上传时间:2019-08-23 格式:DOC 页数:11 大小:19.29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砌体结构教学大纲_第1页
第1页 / 共11页
砌体结构教学大纲_第2页
第2页 / 共11页
砌体结构教学大纲_第3页
第3页 / 共11页
砌体结构教学大纲_第4页
第4页 / 共11页
砌体结构教学大纲_第5页
第5页 / 共11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砌体结构教学大纲》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砌体结构教学大纲(11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砌体结构课程教学大纲一、砌体结构课程说明(一)课程代码:M1315005(二)课程英文名称:Brick or Stone Constructrue(三)开课对象:土木工程专业(四)课程性质:必修砌体结构课程为土木工程专业一门必修专业课。(五)教学目的:本课程的教学目的是使学生掌握土木工程中砌体结构构件计算的基本理论和砌体结构的有关知识。(六)教学内容:砌体结构材料的力学性能,墙体受弯、受拉、受压承载力计算,墙体的高厚比验算以及房屋的结构布置、房屋的空间工作性能,砌体的抗震设计。(七)学时数、学分数及学时数具体分配学时数:32学时分数: 2 学分学时数具体分配:教 学 内 容讲授实验/实践合 计

2、第一章 绪论22第二章 砌体材料及砌体的力学性能24第三章 砌体结构设计的基本原则26第四章 砌体结构的承载力计算1016第五章 混合结构房屋墙体计算1430第六章 过梁、墙梁、挑梁及墙体的构造措施232 合 计3232(八)教学方式以课堂讲授为主要形式的教学方法(九)考核方式和成绩记载说明考核方式为考试。严格考核学生出勤情况,达到学籍管理规定的旷课量取消考试资格。综合成绩根据平时成绩和期末成绩评定,平时成绩占30% ,期末成绩占70% 。二讲授大纲与各章的基本要求第一章 绪论教学要点:了解砌体结构的历史、优缺点及今后的发展方向。了解砌体结构的历史领会砌体结构的优缺点领会砌体结构的主要应用范围

3、了解砌体结构理论发展的情况理解砌体结构的发展方向教学时数: 2学时教学内容: 1.1 砌体结构发展简史1.2 砌体结构的优缺点1.3 砌体结构的应用范围1.4 砌体结构的发展趋势考核要求1砌体结构的基本概念(识记)2 砌体结构的历史(识记)3 砌体结构的优缺点(识记)4 砌体结构的应用范围(领会)5 砌体结构理论发展(识记)6 砌体结构的发展方向(识记)第二章 砌体材料及砌体的力学性能教学要点:熟悉块材的种类、砂浆的性质和砌体的特点,并掌握其选用原则;熟悉砌体结构的分类及各自特点掌握影响砌体抗压强度的主要因素及砌体抗压强度的确定方法;了解砌体在拉、弯、剪状态下的破坏特征及其强度测定;熟悉砌体结

4、构的弹性模量、泊松比、剪切模量等变形性能; 了解砌体复合受力性能。教学时数: 2 学时教学内容: 2.1 块体材料和砂浆2.2 砌体种类2.3 砌体的抗压强度2.4 砌体轴心抗拉强度、弯曲抗拉强度和抗剪强度考核要求:1块体、砂浆和灌孔混凝土1.1 块体的分类(识记)1.2块体强度等级的确定方法及表示方法(识记)1.3砂浆的强度等级的确定方法及表示方法(识记)1.4各种砂浆性质和质量要求(识记)1.5砌体的材料的选择的原则(领会)2砌体的种类2.1无筋砌体的类型及各自特点(识记)2.2配筋砌体的类型及各自特点(识记)3砌体的强度3.1砌体的受压破坏特征(领会)3.2砌体的受压应力状态分析(领会)

5、3.3影响砌体强度的因素(领会)3.4砌体抗压强度的计算公式(应用)4砌体的受拉、受弯、受剪性能4.1砌体受拉、受弯、受剪的受力特征(识记)4.2砌体抗拉、抗弯、抗剪强度计算公式(领会)5 砌体的变形及其他性能5.1砌体的弹性模量的概念(识记)5.2砌体的剪切模量的概念(识记)5.3摩擦系数、线膨胀系数、收缩率(识记)第三章 砌体结构设计的基本原则教学要点:熟悉概率极限状态设计方法的概念;掌握砌体结构构件承载力极限状态设计方法。掌握砌体强度标准值和设计值的取值原则教学时数: 2 学时教学内容: 3.1 砌体结构构件计算方法的回顾3.2 概率极限状态设计方法1、结构的功能要求2、结构的两种极限状

6、态3、结构的作用效应和结构抗力4、概率极限状态设计法3.3 极限状态设计表达式及砌体强度设计值1、极限状态设计表达式2、砌体强度标准值和设计值考核要求: 1概率极限状态设计方法1.1结构的功能要求(识记)1.2结构的两种极限状态的含义(领会)1.3结构的作用效应和结构抗力的概念及其关系(领会)1.4概率极限状态设计法的推导(领会)1.5极限状态设计表达式(识记)1.6砌体强度设计值的取值方法(领会) 1.7砌体强度标准值和设计值的区别及联系(识记)第四章 砌体结构的承载力计算教学要点:了解无筋砌体受压构件的破坏形态和影响受压承载力的主要因素;熟练掌握无筋砌体受压构件的承载力计算方法;了解无筋砌

7、体局部受压时的受力特点及其破坏形态;熟悉掌握梁下砌体局部受压承载力验算方法和梁下设置刚性垫块时的局部受压承载力验算方法以及有关的构造要求;理解无筋砌体受弯、受剪及受拉构件的破坏特征及承载力的计算方法。了解网状配筋砌体的受力特点,掌握其计算方法和构造要求;了解组合砖砌体的受力特点,掌握其计算方法和构造要求;了解砖砌体和钢筋混凝土构造柱组合墙的受力特点,掌握其计算方法和构造要求;了解配筋砌块砌体剪力墙的受力特点,掌握它的正截面、斜截面承载力和连梁承载力的计算方法和要求构造要求。教学时数: 10 学时教学内容: 4.1 受压构件1、受压构件的破坏形态及特点2、偏心影响系数3、稳定影响系数4、基本公式

8、及适用条件5、计算实例4.2 局部受压1、局部均匀受压2、梁端部局部受压3、梁端下部设有刚性垫块局部受压4、集中荷载作用下柔性的钢筋混凝土垫梁5、混凝土中小型空心砌块局部受压承载力6、计算实例。4.3 网状配筋砖砌体受压构件1、网状配筋砖砌体受压构件的受力特点与破坏特征2、网状配筋砖砌体基本计算公式3、网状配筋砖砌体的构造要求4.4 组合砖砌体受压构件4.5 砖砌体和钢筋混凝土构造柱组合墙4.6 配筋砌块砌体构件 考核要求: 1 受压构件1.1受压构件的类型及分类方法(识记)1.2偏心影响系数的原理(领会)1.3稳定影响系数(领会)1.4受压构件承载力计算基本公式(应用)1.5受压构件承载力计

9、算基本公式的适用条件(识记)2局部受压2.1局部受压的特点及基本原理(领会)2.2梁端部局部受压计算公式(应用)2.3梁端下部设有刚性垫块局部受压的计算公式(应用)2.4集中荷载作用下柔性的钢筋混凝土垫梁计算方法的确定(领会)2.5混凝土中小型空心砌块局部受压承载力的计算(领会)3 网状配筋砖砌体受压构件第五章 混合结构房屋墙体设计教学要点:熟悉混合结构房屋承重体系的类型、特点及使用范围;了解混合结构房屋空间工作性质,掌握房屋静力计算方案的划分及划分的依据;熟练掌握墙、柱高厚比的计算方法;熟练掌握各种静力计算方案单层混合结构房屋的墙体设计;熟练掌握刚性方案多层混合结构房屋的墙体设计;了解弹性、

10、刚弹性方案多层混合结构房屋墙体设计;了解混合结构房屋地下室墙的计算方法;了解墙体的构造要求及防止墙体裂缝的措施教学时数:14 学时教学内容: 5.1 混合结构房屋的组成及结构布置方案5.2 混合结构房屋的静力计算方案5.3 墙柱高厚比验算5.4 刚性方案房屋计算考核要求: 1房屋的结构布置1.1墙体承重体系的类别(识记)1.2墙体承重体系各自特点(识记)2变形缝设置和承重墙布置的一般原则2.1变形缝的类型(识记)2.2变形缝设置的特点(识记)2.3墙体布置的一般性原则(领会)3混合结构房屋空间刚度和静力计算方案3.1有山墙及无山墙房屋的受力特点(领会)3.2空间性能影响系数的概念(领会)3.3

11、刚性方案、刚弹性方案和弹性方案的划分(应用)3.4刚性、刚弹性方案房屋横墙的构造要求(识记)4墙、柱的高厚比验算4.1允许高厚比的意义及其影响因素(识记)4.2高厚比验算方法(应用)5单层混合结构房屋的计算5.1各计算方案的计算简图的确定(领会)5.2计算荷载的确定(领会)5.3墙、柱的内力组合与承载力验算(应用)5.4山墙的计算方法(领会)6多层混合结构房屋的计算6.1计算单元的选取(领会)6.2刚性方案房屋承重纵墙的受力分析(领会)6.3刚性方案房屋承重纵墙的计算方法(应用)6.4刚性方案房屋承重横墙的受力分析(领会)6.5刚性方案房屋承重横墙的计算方法(应用)6.6刚弹性方案房屋的计算(

12、领会)第六章 过梁、墙梁、挑梁及墙体的构造措施教学要点:了解圈梁的作用和构造要求;了解过梁的类型、受力机理及破坏特征;掌握过梁荷载的取值及承载力计算方法;理解墙梁的分类、受力特点及破坏特征;掌握墙梁的承载力计算方法及主要的构造要求;了解挑梁的破坏特征;掌握挑梁的计算方法及构造要求。教学时数: 2 学时教学内容: 6.1 过梁6.2 墙梁6.3 挑梁6.4 墙体构造措施考核要求: 1圈梁1.1圈梁的作用和布置(识记)1.2圈梁的构造要求(识记)2过梁2.1过梁的类型及其适用范围(识记)2.2过梁的受力特点(领会)2.3过梁荷载的确定(领会)2.4过梁的计算方法及计算公式(应用)3墙梁3.1墙梁的

13、概念(领会)3.2墙梁的受力特点和破坏形态(领会)3.3墙梁承载力的计算(领会)3.4墙梁的构造要求(识记)4 挑梁4.1挑梁的分类(识记)4.2挑梁的受力特点和破坏形态(领会)4.3挑梁的计算公式及步骤(应用)4.4挑梁的构造要求(识记)三、推荐教材和参考书目1、砌体结构设计规范(GB50003-2011),20112、砌体结构,许淑芳,熊仲明编,第三版,科学出版社,20133、砌体结构设计,苏小卒编,第二版,同济大学出版社,20134、砌体结构与设计,施楚贤编,第三版,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145、国家建筑标准设计图集:房屋建筑抗震加固4砌体结构住宅抗震加固(11SG619-4),中国建筑标准设计研究院编,第一版,中国计划出版社,2011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商业/管理/HR > 管理学资料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