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北师大版三年级数学上册全册教案

上传人:lu****9 文档编号:96074257 上传时间:2019-08-23 格式:DOCX 页数:80 大小:168.66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2019北师大版三年级数学上册全册教案_第1页
第1页 / 共80页
2019北师大版三年级数学上册全册教案_第2页
第2页 / 共80页
2019北师大版三年级数学上册全册教案_第3页
第3页 / 共80页
2019北师大版三年级数学上册全册教案_第4页
第4页 / 共80页
2019北师大版三年级数学上册全册教案_第5页
第5页 / 共80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2019北师大版三年级数学上册全册教案》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19北师大版三年级数学上册全册教案(80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北师大版三年级上册数学教学设计2019年7月第一单元 混合运算小熊购物【教学目标】1.通过“小熊购物”的问题情境引入,培养学生提出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2.结合解决问题的过程,探索“先乘法,后加减”的运算顺序,体会到数学与实际的密切联系。3.能正确计算有关的两步试题。【教学重难点】掌握先乘法,后加减的运算顺序。【教学课时】2课时【教学准备】挂图,实物,课件。第一课时【教学过程】一、切入举偶1、出示课件,故事引入。2、出示挂图,谈话引入。谁能用故事的形式说出这幅图的图意。二、对话平台1、说一说。通过看图,获取信息,提出问题。(1)同学们,请你也仔细观察一下超市东南角,看一看从图中你能获得什么信息

2、?(2)如果你是小顾客,你想买些什么东西呢?指名汇报。(3)如果只允许你买两种食品,每种食品数量不限,你又准备买些什么呢?指名汇报,根据学生汇报,教师可板书问题。2、算一算。在解决问题中掌握运算顺序。(1)仔细看图,说一说小熊买了什么食品?(2)那么小熊该付多少钱呢?请你来帮它算一算。学生独立解答后再小组交流汇报。(3)说一说有加法又有乘法,要先算什么?(4)教师介绍脱式计算的格式及方法。三、学中做1、 做一做。(1)大家真聪明。你能用所学的知识解决黑板上同学们提出的问题吗?任选一题,做一做。(2)指名汇报。2、 想一想,议一议。通过小组探究,进一步掌握运算顺序。熊妈妈有20元钱,买3包饼干应

3、找回多少钱?(1)试着做一做。(2)小组议一议。(完全放手,给学生自学的空间,让学生通过小组合作解决这个问题。本题既可以用两个算式解答,也可以合并成一个算式解答)(3)说一说。结合刚才的练习,你能得到什么结论?(引导学生根据解决问题的过程,发现既有减法又有乘法的情况下,先算乘法,再算减法。)3、 试一试(1)如果用20元钱买3瓶饮料,应朝晖多少钱?(2)如果用50元钱买7包花生,应找回多少钱?(通过试一试的练习,进一步巩固含有乘减的运算顺序。)四、做中得1、综合练习。(1)完成试一试的第(1)题。(2)完成试一试的第(2)题。(3)完成做一做的第(3)题。2、全课总结。提问:计算乘加、乘减两步

4、式题应先算什么,再算什么?(先算乘除法再算加减法)第二课时【教学过程】一、探究新知1、说一说通过看图获取数学信息,提出问题。(1)同学们,请仔细观察一下超市的食品专柜,看一看从图中你能获得哪些数学信息?指名回答,引导学生找到信息。(出示食品单价课件)生:面包每个3元 饼干每包4元饮料每瓶6元 花生每包7元 糖果每袋5元(1)如果你是小顾客,你想买什么东西呢?(指名回答)(2)如果只允许你买两种食品,每种数量不限,你又准备买什么呢?2、算一算在解决问题中掌握运算顺序(1) 仔细看图,说一说小熊胖胖买了什么食品?(学生独立解答,然后再小组交流汇报)(2)那么,小熊胖胖该付多少钱?请你帮它算一算。教

5、师引导学生把分步式写成综合式。说一说既有加法又有乘法的算式中,要先算什么?(组织学生讨论:34+6或6+34各表示什么意思?)(1)引导学生用脱式计算34+6= 6+34=提问:以上两个算式有什么共同点?讨论:含有乘法和加法的计算的分布式题,应先算什么?再算什么?(1)强调脱式计算的书写格式3、想一想,议一议(1)小熊乐乐有20元钱,买3包饼干应找回多少钱?(出示乐乐课件)同桌互相探究,并合作解决这个问题。(2)引导学生讨论,并总结二、课堂延伸(巩固练习)(1)出示饮料课件(2)说一说,下面各题要先算什么?然后再解答。50-45= 7+62=73+4= 69-7学生练习本中完成解答。在学生练习

6、的过程中强调书写格式。三、课堂总结【教学后记】买文具(1)【教学目标】1.通过“买文具”的问题情景,发展学生提出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2.结合解决问题的过程,探索先乘除后加减的运算顺序,体会数学与生活实际的密切联系。3.引导学生掌握脱式计算的书写要求,能正确地进行除加、除减两步式题的计算。4.培养学生合作学习的习惯,体验合作学习的快乐。【学习重难点】引导学生理解和掌握除加、除减两步式题的运算顺序。【教学课时】2课时【教具准备】口算卡【教学过程】一、复习1.口算(开火车) 408 287 366 248 819 1532. 提问:上节课我们学习的乘加、乘减两步计算式题的计算顺序式什么?二、探索新

7、知出示P5主题图,引导学生观察。1. 理解图示内容,让学生找信息。2. 让学生根据图示提出问题,并着重注意:每本算术本现价比原价便宜多少元?3. 解决问题。(1)列算式。笑笑: 183+4 每本算数本现价比原价便宜:3 -102=6+4 =3-2=10(元) 答:(略) =1(元)答:(略)(2)理解算理,掌握算法。小组讨论:3-105 表示上意思。算式“3-105”中的“10”表示5本算术本10元,“105”表示1本算术本多少元。所以“3-105”表示每本算术本现价比原价便宜多少元?因此计算“3-105”的时候,应先算105=2,再算3-2=1,用脱式计算式 (3)引导学生发现:有减法又有除

8、法时,要先算除法后算减法。4.尝试解决问题。(1)提问:买1本算术本和1本英文本共花多少元?(2)让学生独立解答。(3)订正,并引导学生发现:既有加法又有除法的两步计算式题,要先算除法,后算加法。5.小结:计算除加、除减两步计算式题的运算顺序是什么?(先算除法后算加减)三、巩固练习1.P6“试一试”。先说运算顺序,后让学生独立计算。2.P6“练一练”。先帮助学生理解图意,后放手独立完成。四、总结五、作业布置【教学后记】买文具(2)【教学目标】1.结合解决问题的过程,探索先乘除后加减的运算顺序,体会数学与生活实际的密切联系。2.学生掌握脱式计算的书写要求,能正确地进行除加、除减两步式题的计算。3

9、.培养学生合作学习的习惯,体验合作学习的快乐。【学习重难点】引导学生理解和掌握除加、除减两步式题的运算顺序【教学过程】一、复习1.口算(开火车) 408+2 287+3 366+3 248+7 819+4 153+82. 提问:上节课我们学习的除加两步计算式题的计算顺序式什么?二、解决问题1、钢笔每只7元 圆珠笔每支6元 自动笔原价每支5元,现价4支12元淘气上次买了2支钢笔,花了16元,淘气买的钢笔比现在文具店里的钢笔每支贵了多少元?(1)说说解题思路(同桌之间)(2)独立完成 2、结合上面的情景说说下面的算式的意思,并算一算。 3x7+12 5-124三、巩固提高课本第6页“练一练”1、2

10、、3小组检查四、课后小结【教学后记】买文具(3)【教学目标】1.结合解决问题的过程,探索先乘除后加减的运算顺序,体会数学与生活实际的密切联系。2.学生掌握脱式计算的书写要求,能正确地进行除加、除减两步式题的计算。3.培养学生合作学习的习惯,体验合作学习的快乐。【学习重难点】引导学生理解和掌握除加、除减两步式题的运算顺序【教学过程】一、复习1.口算(开火车) 408+2 287+3 366+3 248+7 819+4 153+82. 提问:上节课我们学习的除加两步计算式题的计算顺序式什么?二、解决问题1、鲜花图片每套20元,一套4张风景图片每张2元,一套4张鲜花图片每张3元,一套4张(1)每张风

11、景图片比没张鲜花图片便宜多少元?(2)一套风景图片和一套动物图片一共多少元?(3)请你再提一个数学问题,并尝试解答。2、课堂达标三、课后小结。在混合运算中应该注意什么【教学后记】过 河(1)【教学目标】1、引导学生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经历小括号的产生过程,在具体情境中体会到小括号的作用,能正确计算带有小括号的算式。2、通过“过河“的情境,发现提出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3、使学生养成在做四则混合运算题目的时候先看运算顺序在进行计算的习惯。【教具准备】教具:课件和实物展示图【教学重点难点】重点:引导学生理解和掌握带有小括号的混合运算的运算顺序,体会小括号在运算中的作用。难点:探索小括号的运用过程,能

12、利用小括号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教学课时】2【教具准备】小黑板【教学过程】一、复习巩固1、口算 69 30+15 4262 、脱式计算 7230 4664 6397二、解决新知1合作探究数学问题。小组根据提供的数学信息,自行编写完整的数学问题。根据问题讨论解决的办法?例如:二年级,有男生29人,女生25人,准备坐船过河,每条船限乘客9人,他们至少需要几条船?2展示思维,把握解决问题的方法。思维:总人数-限乘客人数-需要多少条船分步计算:2925=54(人) 549=6(人)综合算式:29259你有怎样的办法呢?这里我们需要先计算加法。引入:“( )”-小括号-先计算小括号,再计算除法。看看这样

13、的方法,计算结果怎样呢?学生独立完成,感受这样的方法带来的成功喜悦。(2925)9=549=6(条)答:至少需要 6条船。理论,记忆理解:在混合运算中,有乘除,有加减,先算乘除,后算加减,如果有小括号,先算小括号。(分段理解,记忆)三、体验知识,形成模块完成P9中的“连一连”第2题。5(36-29) (83-35)6 94(2519)完成之后,再次体验:在混合运算中,有乘除,有加减,先算乘除,后算加减,如果有小括号,先算小括号。四、课堂小节五、作业设计1记忆:在混合运算中,有乘除,有加减,先算乘除,后算加减,如果有小括号,先算小括号。2完成试一试、练一练。【教学后记】过河(2)【教学目标】1、引导学生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经历小括号的产生过程,在具体情境中体会到小括号的作用,能正确计算带有小括号的算式。2、通过“过河“的情境,发现提出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3、使学生养成在做四则混合运算题目的时候先看运算顺序在进行计算的习惯。【教学重点难点】重点:引导学生理解和掌握带有小括号的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幼儿/小学教育 > 小学学案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