朋友圈之我见

上传人:简****9 文档编号:96072104 上传时间:2019-08-23 格式:DOC 页数:1 大小:13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朋友圈之我见_第1页
第1页 / 共1页
亲,该文档总共1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朋友圈之我见》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朋友圈之我见(1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朋友圈之我见朋友圈是一个相对保守的空间。限定了范围,圈外的人看不到,可以在这个圈子中分享自己的生活。古代,朋友圈同样存在,希望进入圈内的人各尽其能。为了加入苏轼的朋友圈,黄庭坚靠的是天赋和勤奋,元丰年间,他任太史,忙完堆积如山的公务,还要抽出时间读书习字,学习苏轼的行书,学习周越的草书,集他人之长,汇成自己的特有风格,自成一派,终于加入了苏轼的朋友圈,与米芾、蔡京、苏轼并称为北宋四大家。进入朋友圈的过程,是自我提升,和他人认同的过程,只有自己的实力达到他人朋友圈标准时,朋友圈的大门才会向你打开。这是一个内向的,互相提升,互相欣赏的环境,圈子内的人耳濡目染,即使一言不发,素质情趣也会得到提高。随

2、着通信技术的发展,朋友圈越来越大,大到我们很难控制,信息时时刻刻涌入朋友圈,远非“烽火连三月,家书抵万金”数月一次书信往来的古代。公交车,地铁,甚至将来在飞机上,都无时无刻与互联网连接,与自己的朋友圈保持联络,朋友圈的门槛形同虚设,任何人,任何时间,任何地点都可以在自己的朋友圈中分享自己干的任何事。进入朋友圈的过程消失了,朋友圈的互相促进的功能消失了。自拍打卡微商鸡汤代替了品茶赏花吟诗作对,志同道合变成了点赞之交,朋友圈在不断的贬值。那个曾经高朋满座的文人朋友圈,变成了“胜友如云”的微信朋友圈。时间不可能倒流,朋友圈也很难回到原来的样子。对待朋友圈的态度是我们需要改变的。把精力放在更有益的事情上,把时间分给更值得的事情上,跑步锻炼身体,看书丰富内涵,旅行增长见识,听歌陶冶情操。沉溺朋友圈,陷入空虚的怪圈,分散注意力,浪费精力和时间,影响正常的生活。交朋友在于现实的沟通,一条状态,一张图片,一个“赞”换不来人与人的羁绊,建不起心与心的桥梁,更维系不了一生的情感,只能如兴奋剂般让你在此刻兴趣盎然,下一秒便如潮水退去般迅速而不留下一丝一毫。我们只有去心平气和的对待朋友圈,从乍惊乍喜到不卑不亢,心胸大度到无须含沙射影,自信强大到无须刻意附和。微信的朋友圈并不是那一方圣地,现实的,同古人一样的交流,畅所欲言的,互相进步的朋友圈,才是那真正的,纯净的朋友圈。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商业/管理/HR > 管理学资料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