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市教师资格证《心理学概论》各章练习题及答案

上传人:简****9 文档编号:96066636 上传时间:2019-08-23 格式:DOC 页数:10 大小:114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上海市教师资格证《心理学概论》各章练习题及答案_第1页
第1页 / 共10页
上海市教师资格证《心理学概论》各章练习题及答案_第2页
第2页 / 共10页
上海市教师资格证《心理学概论》各章练习题及答案_第3页
第3页 / 共10页
上海市教师资格证《心理学概论》各章练习题及答案_第4页
第4页 / 共10页
上海市教师资格证《心理学概论》各章练习题及答案_第5页
第5页 / 共10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上海市教师资格证《心理学概论》各章练习题及答案》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上海市教师资格证《心理学概论》各章练习题及答案(10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心理学概论各章练习题答案第一章答案一、 单选题:1D 2.A 3.B 4.B 5.D 6.D 7.B 8.B 9.D 10.D二、 多选题:1ABCD 2.ABCDEF 3.ABD 4.BEF 5.ADE 6.AC 7.BD 8.ABCD 9.BD 10.ABC 三、 是非题:1.T 2.F 3.F 4.T 5.T 6.F 7.F 8.T 9.T 10.F 11.T 12.F 13.T 14.F 15.F 16.T第二章答案一、 是非题:1.F 2.T 3.F 4.T 5.T 6.F 7.F 8.F 9.T 10.F 11.F 12.F 13.T 14.T 15.F 16.F 17.F 18.

2、F 19.F 20.T 21.F二、 单选题:1.B 2.D 3.C 4.B 5.D 6.B 7.A 8.D 9.A 10.C 11.D 12.B 13.C 14.A 15.C第三章答案一、 是非题:1.F 2.T 3.T 4.T 5.T 6.F 7.T 8.F 9.T 10.F二、 单选题:1.B 2.B 3.A 4.A 5.D 6.A 7.B 8.D 9.C 10.B 11.C 12.B 13.B 14.D 15.D 16.A 17.C 18.A 19.B 20.A第四章答案一、 是非题:1.F 2.T 3.F 4.T 5.T 6.F 7.F 8.T 9.F 10.F 11.F 12.T

3、13.T 14.F 15.T二、 多选题:1.ABCE 2.ACD 3.ABCDE 4.AD 5.ACD 6.ABDE三、 单选题:1.A 2.B 3.B 4.C 5.D 6.A 7.B 8.C 9.C 10.D第五章答案一、 单选题:1.D 2.C 3.B 4.B 5.B 6.C 7.A 8.C 9.A 10.A 11.A 12.B 二、 是非题:1.T 2.T 3.T 4.F 5.T 6.F 7.F 8.T 9.T 10.T 11.F 12.T 13.T 14.F 15.T 16.T 17.T 18.T 19.T 20.F第六章答案一、 是非题:1.F 2.F 3.T 4.F 5.F 6.

4、T 7.F 8.F 9.T 10.F 11.T 12.F 13.T 14.T 15.F 16.T二、 单选题:1.A 2.C 3.C 4.A 5.C 6.B 7.B 8.A三、 多选题:1.BD 2.ACD第七章答案一、是非题:1.F 2.T 3.F 4.T 5.T 6.T 7.F 8.F 9.T 10.F 11.T 12.T 13.F二、单选题:1.A 2.C 3.B 4.C 5.B 6.A 7.D 8.D 9.B 10.A三、多选题:1.ABC 2.ACDE第八章答案一、是非题:1.F 2.F 3.F 4.T 5.T 6.F 7.F 8.F 9.T 10.T 11.F 12.T 13.T

5、14.T 15.T 16.T 17.T 18.F二、单选题:1.A 2.C 3.C 4.A 5.B 6.C 7.D 8.C三、多选题:1.ABCDE 2.CE 3.ABC 4.ABCE心理学概论复习题第一章一、单选题:1.需要层次论的倡导者是:A斯金纳 B桑代克 C皮亚杰 D马斯洛2.持消极人性观的心理学流派:A精神动力学派 B行为主义学派 C人本主义学派 D认知学派3.世界上第一个心理学实验室于1879年创建于:A俄国 B德国 C日本 D美国4马斯洛的需要层次论中,最高层次的需要是:A生理与安全 B自我实现 C交往与尊重 D认知与审美5.人类特有的高级心理现象被称为:A认识 B情感 C能力

6、D意识6强调研究可测量的刺激与反应的关系的心理学派是:A人本主义心理学 B精神分析心理学 C认知心理学 D行为主义心理学7“望梅止渴”这种现象最适宜的解释是:A.曹操的奸诈 B.巴甫洛夫的条件反射 C.士兵的士气高 D.梅子对人的味觉器官的刺激作用8.促进前科学心理学向科学心理学转变的根本原因是:A.马克思主义哲学应用于心理学 B.自然科学方法引入心理学 C.行为主义心理学的产生 D.世界上第一个心理实验室的建立9.人本主义心理学和精神分析心理学研究的重点都是:A.异常行为的原因 B.身心关系 C.意识与无意识的关系 D.人的行为的原因10.教师学习心理学的最适当理由是:A.心理学可以为各科教

7、学提供有效的方法 B.心理学有助于理解学生的行为 C.心理学有助于预测和控制人的行为 D.心理学是教育和教学工作的重要科学基础二、多选题:1.心理学学科性质有:A自然科学的性质 B社会科学的性质 C超科学的人文性质 D综合交叉的性质2.心理学研究中必须坚持以下哪些基本原则:A客观性原则 B系统性原则 C发展性原则 D教育性原则 E理论与实践相结合原则 F伦理性原则3.亚里斯多德的灵魂论把人的灵魂分为哪几部分:A植物灵魂 B动物灵魂 C上天灵魂 D理性灵魂4.十九世纪三位德国生理学家的研究为日后生理心理学的发展奠定了基础,他们是:A达尔文 B缪勒 C笛卡儿 D洛克 E赫尔姆霍兹 F费尔奈5.下列

8、那些理论属于弗洛伊德的早期理论:A潜意识理论 B人的两个带有两极性的本能 C人格理论 D梦的解释 E泛性论6.心理学人本主义学派的主要发起人为 :A.马斯洛 B.阿吉里斯 C.罗杰斯 D.麦格雷戈7.马斯洛将人的需要分为哪两大类 :A.生理需要 B.缺失需要 C.心理需要 D.生长需要8.认知心理学与其他学派相比,突出表现在 :A.强调对人的内在心理过程的研究与探索B.强调对人的主观经验报告的研究C.强调人已有知识与知识结构对人的行为的决定作用D.强调理性与认识的作用9.下列心理学家是新行为主义理论代表的有 :A.巴甫洛夫 B.托尔曼 C.华生 D.斯金纳10.心理学行为主义学派曾对下面哪些做

9、过研究 :A.环境刺激对行为反应的影响 B.生理和心理状态对行为的影响C操作性条件反射 D.人的已有经验对行为的影响三、是非题:1.心理学作为一门学科,它必须具有自己独立的体系和研究方法学。2.弗洛伊德认为自我是由先天的本能和欲望组成的,属于潜意识领域。3.认知心理学家主张,环境因素虽然不是行动的唯一决定成分,但却是行为的重要决定成分。4.心理过程中的认识过程、情绪过程与意志过程是相互联系又相互制约。5.辨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的基本原理是心理学研究的根本指导思想。6.华生在1889年建立了世界上第一所心理实验室。7.穆勒所提出的色觉理论与听觉理论至今仍是心理学上解释色觉和听觉现象的重要理论

10、根据。8.精神动力学派产生于19世纪末20世纪初。9.弗洛伊德把人格分为本我、自我、超我。10.弗洛伊德人格学中的自我是属于潜意识领域的。11.精神动力学派把本能和欲望和性视为人类行为的动力来源,有生物还原论的倾向。12.心理学与自然科学一样,具有客观性、可验证性与可测量性这三大科学特征。13.华生把环境刺激与行为反应模式形象的称为“黑箱作业”。 14.行为主义心理学派将心理学的研究范围定在外显行为上从而使得心理学的内涵扩大了。15.人本主义心理学的理论是建立在条件反射学说基础上的。16.人本主义认为人性本善,恶是后天环境作用的结果,教育是使人完善的有效途径。第二章一、是非题:1.试误式解决问

11、题是动物解决问题的特征;顿误式解决问题是人类解决问题的特征。 2.研究表明,有意义习得的概念与原理的遗忘进程,不符合艾宾浩斯的遗忘曲线规律。3.在有逻辑意义的材料学习中,一般不会产生前摄抑制和倒摄抑制。4.控制加工是依赖注意资源、受资源量限制、应用灵活的加工方式。5.感觉过程不仅是认识活动的起点,对于维持正常的心理功能同样是必不少的。 6.信息从感觉记忆进入短时记忆的关键是复述。7.俗话说:“一遭被蛇咬,三年怕井绳”,这是形象记忆。8.当人们仰望天空,不由自主地把朵朵白云看成起伏的山峦,这种心理现象叫做再认。9.注意的稳定性与主体状态和对象的特点有关。10.“一心两用”即注意的分配是无条件的。

12、11.实验证明,在听故事的同时进行加法运算是可能的。这属于注意的分散。12.当刺激物持续地作用于同一感受器,从而使人的感受性发生变化的现象叫做感觉对比。13.红外线不能被人看到是因为低于视觉刺激阈值。14.对未知的事物的好奇、探究愿望是一种与物种生存有关的先天的能力。15.以概念、判断、推理等为内容的记忆叫做语言记忆。16.去年夏天学会了游泳,过了一年下水,马上能游起来,依赖的是形象记忆。17.按回忆时是否需要意志努力,可以把记忆分为机械记忆和逻辑记忆。18.手段目的分析是一种帮助人们树立恰当的学习目标的思维分析方法。19.给孩子提供丰富的刺激,有助于孩子形成良好的注意品质。20.手段目的分析

13、是一种根据目前状态与目标状态间的距离,寻找方法,不断缩小与目标状态距离的思维策略。21.教师在课堂教学时改变讲课的语音或语调来引起学生的有意注意。二、单选题:1识记的内容,因消退原因,完全不能再认成回忆叫:A暂时性遗忘 B永久性遗忘 C干扰性遗忘 D逆向性遗忘2学生解题时,能做到“一题多解”,说明他的哪种思维能力强:A直觉思维 B分析思维 C聚敛思维 D发散思维3遗忘曲线的最先提出者是:A巴甫洛夫 B斯皮尔曼 C艾宾浩斯 D弗洛伊德4人脑对直接作用于感官的客观事物进行的综合整体的反映是:A感觉 B知觉 C听觉 D统觉5根据信息加工与记忆阶段分类,可将记忆分为:A形象记忆、逻辑记忆、动作记忆 B

14、形象记忆、情绪记忆、逻辑记忆 C形象记忆、逻辑记忆、抽象记忆 D瞬时记忆、短时记忆、长时记忆6早上读外语单词效果好,主要原因是:A倒摄抑制弱 B前摄抑制弱 C延缓抑制弱 D超限抑制弱7父母常常通过自己的皮肤接触,发现孩子有了热度。对这一现象最适当的解释:A.温度超过差别感觉阈限 B.温度超过绝对感觉阈限C.父母对孩子的关心 D.人对温度感觉敏锐8.指出下列与艾宾浩斯遗忘曲线符合的情境:A.刚好能背出来的外文单词的拼写 B.小时侯学唱过的儿歌 C.中学同学的名字 D.刚用过一次的电话号码9遗忘曲线表明,遗忘的进程不均衡,它的主要特点是:A先快后慢 B很快 C先慢后快 D很慢10动机的强度对解决问题有明显的影响,一般来说,最理想的强度是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商业/管理/HR > 管理学资料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