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北省新高考2019届高三第二次模拟选科调研历史试卷 含解析

上传人:【**** 文档编号:96064406 上传时间:2019-08-23 格式:DOC 页数:17 大小:561.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河北省新高考2019届高三第二次模拟选科调研历史试卷 含解析_第1页
第1页 / 共17页
河北省新高考2019届高三第二次模拟选科调研历史试卷 含解析_第2页
第2页 / 共17页
河北省新高考2019届高三第二次模拟选科调研历史试卷 含解析_第3页
第3页 / 共17页
河北省新高考2019届高三第二次模拟选科调研历史试卷 含解析_第4页
第4页 / 共17页
河北省新高考2019届高三第二次模拟选科调研历史试卷 含解析_第5页
第5页 / 共17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河北省新高考2019届高三第二次模拟选科调研历史试卷 含解析》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河北省新高考2019届高三第二次模拟选科调研历史试卷 含解析(17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河北省新高考第二次模拟选科调研高一历史考试考生注意:1.本试卷分第I卷(选择题)和第II卷(非选择题)两部分,共100分。考试时间90分钟。2.请将各题答案填写在答题卡上。3.本试卷主要考试内容:人民版必修一十必修二专题一、二、三(第1、2节)。第I卷(选择题共48分)一、选择题(本大题共24小题,每小题2分,共48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1.我国古代社会就有“好学者则庶民之子为公卿,不好学者则公卿之子为庶民”的价值观念。这一观念形成的制度因素是A. 世袭制B. 郡县制C. 九品中正制D. 科举制【答案】D【解析】【详解】材料“好学者则庶民之子为公卿”反映了科

2、举制以才学考试成绩为依据选官的影响,故D正确;世袭制以血缘世袭为特征,故A排除;郡县制是秦朝地方行政制度,故B排除;九品中正制以门第为选官依据,故C排除。【点睛】本题解题的关键是紧扣材料信息“好学者则庶民之子为公卿”,学生应该结合所学知识从科举制的选官依据入手,即可排除不符合题意的选项。2.“朱元璋的废相(使)他的子孙在万般无奈中又不得不以一种变相的方式将宰相制度予以恢复了。”这一说法的依据是明代设立了A. 中书门下B. 御史台C. 内阁D. 军机处【答案】C【解析】【详解】材料“朱元璋子孙以一种变相的方式将宰相制度予以恢复了”反映了明朝设内阁作为皇帝的顾问机构,故C正确;中书门下和御史台在明

3、朝之前已经存在,故AB排除;军机处是清朝机构,故D排除。【点睛】本题解题的关键是正确理解材料信息“以一种变相的方式将宰相制度予以恢复了”,学生可以结合所学知识从明代内阁的设立的史实入手,即可排除无关选项。3.太平天国建立了“天下人人不受私,物物归上主”的圣库制度,按此要求,农民要把自己在除去口粮之外的劳动所得统统上缴圣库,再由国家统一分配。这一做法A. 有利于激发农民革命积极性B. 推动了人人平等社会的建立C. 体现了绝对平均主义色彩D. 促进了社会生产力的发展【答案】C【解析】【详解】材料“天下人人不受私,物物归上主国家统一分配”反映了太平天国绝对平均主义的空想色彩,故C正确;绝对平均主义不

4、利于激发农民革命积极性,故A排除;材料无法体现人人平等的社会,故B排除;绝对平均主义不可能促进社会生产力的发展,故D排除。【点睛】本题解题的关键是熟练掌握太平天国天朝田亩制度的相关史实和评价,学生应该紧扣材料信息“天下人人不受私,物物归上主国家统一分配”,从绝对平均主义的角度入手,即可得出答案。4.下面是漫画家王贞创作于抗战时期的漫画在泥沼中越陷越深。该漫画A. 揭露了日寇的侵华罪行B. 表达了军民抗战必胜的信念C. 唤起了民众抗日积极性D. 讴歌了军民抗战的爱国精神【答案】B【解析】【详解】材料“在泥沼中越陷越深”反映了日本侵略者陷入泥沼而灭亡,表达了军民抗战必胜的信念,故B正确;漫画并未涉

5、及日寇的侵华罪行,故A排除;漫画主旨并不是唤起民众抗日积极性,而是说明日军必亡、抗战必胜,故C排除;漫画材料并没有讴歌军民抗战的爱国精神,故D排除。5.新中国成立后毛泽东强调:“我们不能再长征了,我们要千秋万代坐北京,没有党外人士进入政府就不行。安置他们要各得其所,要用大位置才能安置。”由此,新中国实行A. 人民代表大会制度B. 政治协商制度C. 民族区域自治制度D. 中央集权制度【答案】B【解析】【详解】材料“没有党外人士进入政府就不行。安置他们要各得其所,要用大位置才能安置”反映了新中国实行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政治协商制度,巩固新中国政权,故B正确;人民代表大会制度不符合“党外人士进

6、入政府”,故A排除;民族区域自治制度是民族平等,共同繁荣的制度,与材料无关,故C排除;中央集权制度与与材料信息无关,故D排除。【点睛】本题解题的关键是紧扣材料信息“没有党外人士进入政府就不行”,学生应该结合所学知识从新中国政治协商制度的特点入手,即可排除无关选项。6.1970年,美国政府批准持美国护照的公民访问中国大陆;颁发有选择性的出口到中国的美国非战略物资许可证;1971年,美国又废除了对申请访问中国大陆的美国护照的检查,采取“进一步放宽对华贸易和旅游限制”的措施。这些做法表明美国A. 已与中国实现关系正常化B. 急于垄断中国的对外贸易C. 支持中国的对外开放政策D. 有意与中国改善外交关

7、系【答案】D【解析】【详解】结合所学知识可知,1972年尼克松访华后中美实现关系正常化,不符合题干时间,故A排除;材料并不能反映美国急于垄断中国的对外贸易,故B排除;1971年中国尚未实行对外开放政策,故C排除;材料反映美国在护照、出口、旅游等方面放宽对华限制,说明美国有意与中国改善外交关系,故D正确。【点睛】本题解题的关键是紧扣材料时间“1970年1971年”,学生应该抓住材料信息,结合所学知识从美国有意与中国改善外交关系的角度入手,即可排除不符合题意的选项。7.古雅典伯里克利时代,“人民力量壮大,更多地把政府的一切掌握在自己手里”。这说明伯里克利时代A. 民主政治正式确立B. 民主政治充分

8、发展C. 民众直接行使主权D. 公民权的范围扩大【答案】B【解析】【详解】材料“人民力量壮大,更多地把政府的一切掌握在自己手里”反映了主权在民得到进一步发展,说明伯里克利时代民主政治充分发展,故B正确;克里斯提尼时期民主政治正式确立,故A排除;材料没有反映民众直接行使主权,故C排除;材料无法体现公民权的范围扩大,故D排除。8.“防止把某些权力逐渐集于同一部门的最可靠的办法,就是给予各部门的主管人抵制其他部门侵犯的必要法定手段和个人的主动。”基于此,1787年美国制宪会议规定A. 总统享有最大的行政权力B. 民主党与共和党联合执政C. 实行三权分立与制衡机制D. 国会是国家真正权力中心【答案】C

9、【解析】【详解】材料“防止把某些权力逐渐集于同一部门各部门的主管人抵制其他部门侵犯”反映了权力的制衡,为此1787年美国制宪会议规定三权分立与制衡机制,故C正确;总统享有最大的行政权力无法体现权力制衡,故A排除;美国是民主党与共和党轮流执政,故B排除;美国国会是立法机构,是三权之一,故D排除。【点睛】本题解题的关键是正确理解材料信息“防止把某些权力逐渐集于同一部门”,学生应该结合所学知识从1781年宪法三权分立的制度入手,即可排除无关选项。9.冷战时期是“2+3”格局,美、苏为超级大国,中国、日本和欧共体是三个大国;冷战结束后是“1+4”的“一超数强”格局,美国为超级大国,中国、日本、欧盟和俄

10、罗斯是大国。促成这一变化的直接因素是A. 美苏争霸B. 不结盟运动兴起C. 欧共体成立D. 苏联解体【答案】D【解析】【详解】材料“冷战结束后一超数强美国为超级大国,中国、日本、欧盟和俄罗斯是大国”反映了1991年苏联解体、两极格局结束后世界多极化趋势增强,故D正确;美苏争霸处于冷战时期,当时苏联并未解体,故A排除;1961年不结盟运动兴起,1967年欧共体成立,都不符合题意,故BC排除。【点睛】本题解题的关键是紧扣题干时间范围“冷战结束后”,学生应该结合所学知识从苏联解体、两极格局结束的角度入手,即可得出正确答案。10.在河南辉县发掘的战国魏墓中,发现58件铁农具,有犁、铧、锄、铲.镰、斧等

11、,其中有两个“V”形的铧,构造虽然还很原始,没有翻土镜面的装置,但已能起破土划沟的作用。这些发现可用来说明战国时期A. 铁农具得到普遍推广B. 耕犁体系已得到完善C. 农业生产力有了提高D. 农业生产技术水平高【答案】C【解析】【详解】材料“战国魏墓中,发现58件铁农具已能起破土划沟的作用”反映了战国时期农业生产力有一定的提高,故C正确;仅凭材料信息并不能说明铁农具得到普遍推广,故A排除;材料也无法体现耕犁体系已得到完善,故B排除;材料反映的是农业生产工具,不是农业生产技术,故D排除。11.明朝末年,四川一个普通的地主就占有几家佃户,浙江和福建为人佃作食力的劳动力占9/10,北京、直隶(河北)

12、山东、山西、河南陕西湖广等地的绝大部分的腴田,都被王公贵族和地主豪绅侵占。这反映出明朝末年A. 农业劳动力较充盈B. 土地兼并现象严重C. 经济发展极不平衡D. 劳动人民生活艰辛【答案】B【解析】【详解】材料“四川一个普通的地主就占有几家佃户绝大部分的腴田,都被王公贵族和地主豪绅侵占”反映了明朝末年土地兼并现象非常严重,故B正确;材料无法体现农业劳动力较充盈,故A排除;材料主旨并不是反映经济发展极不平衡,而是说明土地兼并,故C排除;材料也没有反映劳动人民生活艰辛,故D排除。【点睛】本题解题的关键是紧扣材料信息“绝大部分的腴田,都被王公贵族和地主豪绅侵占”,学生应该结合所学知识从土地兼并的角度入

13、手,即可排除无关选项。12.下图是1957年河北易县燕下都遗址百福村南出土的战国时期器物。两面刻铭:正面为“十八年,漆工朐,丞巨造,工正”,背面为“上郡武库”。该器物A. 属于民营手工业品B. 在市场上流通较广C. 由官营手工业制造D. 由个体生产者锻造【答案】C【解析】【详解】材料“战国时期器物十八年,漆工朐,丞巨造,工正上郡武库”反映了该产品由战国时期官府管理生产,故C正确;民营手工业品由私人经营,产品面向市场,不符合题意,故A排除;官营手工业产品不在市场上流通,故B排除;材料无法体现该产品由个体生产者锻造,故D排除。13.文献通考曾记载,宋朝物产类租税中,仅布帛丝绵之品就有10种,分别为

14、罗、绫、绵、纱、丝、纳、杂折、丝线、锦和葛布。据此可知,宋朝A. 纺织业较为发达B. 农民赋役负担沉重C. 丝织品种类齐全D. 官营手工业水平高【答案】A【解析】【详解】材料“仅布帛丝绵之品就有10种,分别为罗、绫、绵、纱、丝、纳、杂折、丝线、锦和葛布”反映了当时纺织品种类繁多,说明纺织业较为发达,故A正确;材料无法说明农民赋役负担沉重,故B排除;仅凭材料信息也不能说明丝织品种类齐全,故C排除;材料未涉及官营手工业的水平,故D排除。14.从洪武帝到崇祯帝,明朝政府先后颁布了一系列有关商税征收的法令和法规,其内容涉及税种的开设与停征、税目的增减、税率的调整、纳税定额、征税细则、税务管理等各个方面

15、。这可以说明明朝A. 政府财政收入严重不足B. 重视商税征收的法律管理C. 社会经济秩序非常混乱D. 强化了商税机构的管理【答案】B【解析】【详解】材料“明朝政府先后颁布了一系列有关商税征收的法令和法规,其内容涉及各个方面”反映了明朝政府重视商税征收的法律建设,故B正确;材料没有反映政府财政收入严重不足,故A排除;重视商税征收也不能说明社会经济秩序非常混乱,故C排除;材料反映的是法规管理,不是商税机构的管理,故D排除。15.秦国在商鞅变法时提出了“不农之征必多,市利之租必重”的税率观点。这种观点体现的经济思想是A. 重商主义B. 黜奢崇俭C. 宏观调控D. 重农抑商【答案】D【解析】【详解】材料“不农之征必多,市利之租必重”反映了对商业征收重税的政策,体现了重农抑商思想,故D正确;材料没有反映重商主义,故A排除;材料也无法体现黜奢崇俭思想,故B排除;材料并未涉及宏观调控的思想,故C排除。16.有明朝官员指出:“(倭)寇与商同是人,通则寇转为商,市禁则商转为寇。”该言论揭示了明代A. 海禁政策的弊端B. 海外贸易的萎缩C. 社会矛盾的根源D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其它中学文档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