黑龙江省2019届高三第二次模拟考试文科综合历史试卷 含解析

上传人:【**** 文档编号:96064396 上传时间:2019-08-23 格式:DOC 页数:12 大小:305.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黑龙江省2019届高三第二次模拟考试文科综合历史试卷 含解析_第1页
第1页 / 共12页
黑龙江省2019届高三第二次模拟考试文科综合历史试卷 含解析_第2页
第2页 / 共12页
黑龙江省2019届高三第二次模拟考试文科综合历史试卷 含解析_第3页
第3页 / 共12页
黑龙江省2019届高三第二次模拟考试文科综合历史试卷 含解析_第4页
第4页 / 共12页
黑龙江省2019届高三第二次模拟考试文科综合历史试卷 含解析_第5页
第5页 / 共12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黑龙江省2019届高三第二次模拟考试文科综合历史试卷 含解析》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黑龙江省2019届高三第二次模拟考试文科综合历史试卷 含解析(12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哈尔滨市第六中学2019届高三第二次模拟考试文科综合能力测试一、选择题:本题共35小题,每小题4分,共140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1.西周建立后,把以镐京为中心的地带称为“宗周”;以洛阳为中心的河洛地带称为“成周”,并作为东都。周王朝此举意在A. 有效控制全国B. 东西地区均衡发展C. 镇抚东方地区D. 促使政治中心东移【答案】A【解析】【详解】根据材料结合所学可知,西周灭亡后,东周迁都洛阳,“成周”的称法意在重塑“宗周”权威,达到控制全国的目的,故A项正确。B项,“成周”与东西发展状况无关,排除。C项,镇抚东方为控制全国的内容之一,排除。D项,题干并非强调政

2、治中心东移,排除。2.对于董仲舒,西汉司马迁的史记记载简略,而东汉班固的汉书记载详细,还保留了天人三策的原文,增加了“朝廷每有政议,数遣廷尉问其得失”的史实。这一变化说明A. 史学研究关注儒家名士B. 史家旨趣关注逸闻趣事C. 史书编撰体现国家意志D. 史料采集看重一手材料【答案】C【解析】【详解】根据题干可知,汉书比史记增加了天人三策、问政监督等内容,反映了国家加强集权、强化统治秩序的策略,故C项符合题意。A项,材料未体现史学研究对儒家人士的关注,排除。B项,题干中并非强调史学家对逸闻趣事的关注,排除。D项,题干并未强调史学注重一手材料的采集,排除。3.续资治通鉴记载:宋太祖赵匡胤幸武成王庙

3、,历观两廊所画名将,以杖指白起曰:“起杀已降,不武之甚,何为受享于此?”命人去之。文臣高锡上疏称南朝武将王僧辩另立君主,不克善终,不宜在配享之列。这反映出A. 重文轻武之风盛行B. 当时政治文化取向C. 宋代中央集权加强D. 儒家礼制观念淡化【答案】B【解析】【详解】根据材料可知,宋太祖对吴起杀降卒及南朝武将暴戾叛君行径大加贬斥,体现了宋代爱将忠君、君臣同心的政治取向,故B项正确。A项材料未体现重文轻武之风,排除。C项,题干未体现加强中央集权的措施,排除。D项,材料反映了忠君观念,有利于强化儒家礼制观念,排除。4.明朝前期,大规模远洋航海外交促进了朝贡贸易的发展,明代王折曾说,外夷贡品,由市舶

4、司接收后,“许带方物,官设牙行与民贸易,谓之互市”。由此推知,明朝朝贡贸易A. 是财政收入的主要来源B. 抵制了西方欺诈性贸易C. 有利于白银的大量流入D. 一定程度上有私商的参与【答案】D【解析】【详解】根据材料“许带方物,官设牙行与民贸易,谓之互市”可知在朝贡贸易之下,政府特许部分进行民间互市,故D项正确。A项,朝贡贸易现象使明朝日益国力耗尽,并未增加财政收入,排除。B项,题干未体现与西方贸易,排除。C项,白银大量流入多为中外民间贸易所致,排除。5.1903年邹容在革命军中提到:中国为中国人之中国;1912年孙中山在临时大总统就职仪式上发表宣言:“合汉、满、蒙、回、藏诸族为一人,是曰民族统

5、一”。这种变化反映出A. 中华民国成立推动了民族意识发展B. 临时约法使近代国家观念传播C. 中华民国建立有助于现代国家认同D. 辛亥革命使各民族真正实现了平等【答案】A【解析】【详解】根据材料可知,孙中山的五族统一思想建立在邹容的中国人之中国的基础上,反映中华民国成立后民族意识的发展,故A项正确。B项,题干未体现临时约法在传播近代国家观念中的作用,排除。C项,题干材料旨在阐述民族意识的发展,并未体现国家认同,排除。D项,真正实现平等表述不符合史实,排除。6.下表为1920一一1936年中国进口货物构成统计表(%)据表可知A. 近代工业得到一定发展B. 工业化抵制西方经济侵略C. 经济结构发生

6、根本变化D. 近代中国轻工业发展迅速【答案】A【解析】【详解】根据图表可知,1920年到1936年中国生产资料进口呈现增长趋势,而消费资料总体呈现下降趋势,反映了此期间中国民族工业引进西方设备及技术,生产不断发展,替代了部分进口消费资料,故A项正确。B项,图表未能明确体现对西方经济侵略的抵制,排除。C项,题干无法体现近代经济结构发生根本性变化,排除。D项,图表无法体现近代轻重工业发展状况,排除。7.1949年9月,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第一届全体会议通过共同纲领,规定:中华人民共和国一切国家机关,必须厉行廉洁、朴素的、为人民服务的革命工作作风,惩治贪污、禁止浪费,反对脱离人民群众的官僚主义作风。

7、该纲领的颁布A. 推动了执政党党风建设B. 确保了社会主义制度的确立C. 与工作重心转移相适应D. 加速了国家经济计划的开展【答案】C【解析】【详解】根据题干结合所学可知,1949年9月共同纲领中工作作风的相关规定适应了新民主主义政权成立及共产党即将执政新政权的需要,故C项符合题意。A,材料与党风建设无关,排除。B项,1956年三大改造后社会主义制度确立,排除。D项,此时国家经济计划尚未开始,排除。8.1978年,我国高等院校恢复了原有的职称制度。至1981年,全国高校超过13万名教师提升和明确了职称。其中,提升教授2400多人,副教授20700多名,讲师116100多名,这一变化A. 体现了

8、改革开放后高校整体教学水平的提升B. 是国家“尊重知识、尊重人才”的核心标志C. 标志着教育界“拨乱反正”工作的完成D. 适应了新时期社会主义经济建设的需要【答案】D【解析】【详解】根据题干结合所学可知,高校职称制度改革有利于提高高校教师的积极性,有助于新时期社会主义建设人才的培养,故D项符合题意。A项,题干现象不能说明高校教学水平的整体提升,排除。B项,“尊重知识、尊重人才”的核心标志并非高校职称改革,排除。C项,恢复高考标志着教育界“拨乱反正”完成,排除。9.赫拉克利特呼吁“人民应当为城邦的法律而斗争”;柏拉图认为“没有法律,人们将无法区别于野蛮人”;亚里士多德声称“法律是理智的体现,可以

9、免除一切情欲的影响”古希腊三位哲学家的言论说明A. 任何人没有资格凌驾于法律之上B. 古希腊的人文精神具有法治传统C. 世人必须严守法律方能摆脱野蛮D. 法律是遏制人性本恶的重要手段【答案】B【解析】【详解】根据题干可知,古代希腊哲学家们均认为法律对城邦管理、社会管理具有重要作用,体现了古希腊的人文精神中法制意识浓厚,故B项正确。A项,题干信息未涉及法律的至高无上,排除。C项,是对题干的片面阐述,排除。D项,题干未涉及法律对人性的约束作用,排除。10.1517年10月,马丁.路德将手写的拉丁文九十五条论纲张贴在威登堡教堂门口,不久后他便收到了从德国南部倒流回来的印刷本九十五条论纲。这表明A.

10、德国民族意识觉醒B. 西欧识字率在增长C. 技术推动社会进步D. 抨击教会引起共鸣【答案】D【解析】【详解】根据题干信息可知,马丁.路德将手写的拉丁文九十五条论纲受到了德国民众欢迎传颂,反映当时德国境内普遍对教会不满,故D项符合题意。A项,材料不能说明德国民族意识的觉醒,排除。B项,材料与西欧识字率无直接联系,排除。C项,题干并未强调印刷技术推动宗教改革的进行,排除。11.在美国拍摄的电影中,1948年的铁幕之后反映捷克斯洛伐克共产党统治下的罪恶;1955年的七年之痒等电影则向观众展示了美国当前政治体制的自由、和谐的人际关系。这反映了A. 政治形势影响电影发展B. 电影受官方意识形态影响C.

11、政治题材电影成为主流D. 美国政治宣传方式多样化【答案】B【解析】【详解】根据题干可知,美国的铁幕之后、七年之痒等电影主题明显受到反苏思潮影响,宣扬西方民主自由,故B项正确。A项,题干中更多的是意识形态影响电影主题,而非政治形势影响,排除。C项,题干无法说明政治题材电影在当时成为主流,排除。D项,题干不能说明政治宣传方式的多样化,排除。12.下图为1961年英国申请加入欧洲共同市场时,英国卫报刊登的一幅讽刺漫画。该漫画表明A. 欧共体政策对英国有吸引力B. 英国对于融入欧洲怀有疑虑C. 英国摆脱了美国的经济控制D. 欧洲国家联合抵御美苏争霸【答案】B【解析】【详解】根据图片结合所学可知,英国作

12、为老牌殖民帝国,在战后的十五年里崩塌殆尽,图中英国老人不光左脚在小心翼翼地试水温,右脚更是绑着一个沉重的船锚,反映出英国事实上对于融入欧洲依旧持有疑虑态度,故B项正确。A项,欧共体政策对英国来说吸引力与疑虑并存,排除。C项,题干未体现英美关系,排除。D项,题干与欧洲对抗美苏争霸无关,排除。二、非选择题:共160分。第36-42题为必考题,每个试题考生都必须作答。第43-47题为选考题,考生根据要求作答。13.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材料一 在中世纪的时候,尽管乳制品成为日常饮食的一部分,但经常食用乳制品还是会被视为贫困的标志。在许多人眼里,这象征着某些被鄙视的落后部落。直到19世纪末期的欧洲,乳

13、品的饮用还并未普及,还是普遍认为直接饮用乳品是很危险的,尤其对幼儿来说。因为它们是微生物的温床,有“变质”的缺点。当时的医生甚至指责奶类会散播麻风病。19世纪末期,由于对肉类消费需求量的提高,也间接带动了乳业农场的发展,更何况火车的出现使得运送液态奶更为便捷。1871年,巴斯德灭菌法发展到成熟阶段,其推广也大大促进了对奶类的消费。一战期间,罐装牛奶、炼乳被用来改善士兵的营养失调问题。1950年3月23日,法国政府强制规定,必须销售用蜡封口的瓶装牛奶。从此,瓶装或纸盒装牛奶的销售日渐普及。摘编自邸笑飞牛奶:被塑造的白色神话材料二 19世纪后期,英、法、俄分别将奶牛带入中国。1923年,我国最早的

14、牛奶业同业工会“上海牛奶业同业会”成立。1949年,新中国成立时全国奶类年产量为21.7万吨,平均每人每年仅为0.4公斤。当时的牛奶消费依然主要集中于北京和沿海的少数几个大城市。改革开放后,牛奶的消费才开始普及。上世纪90年代,瑞典利乐公司把无菌复合纸包装从北欧带到了中国,直接推动了中国乳业“黄金10年”的到来,让牛奶成为家家必备的日常食品。年来,人们的饮食消费习惯逐渐向更高的消费层次转变,与此同时,高铁、互联网购物等消费方式的普及,促进我国乳制品消费的稳步增长。根据中国奶业质量报告,2015年,中国人均乳制品折合生鲜乳消费量36kg,约为世界平均水平的1/3。摘编搜狐历史、中商情报网(1)请

15、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中世纪到现代人们对牛奶的态度的变化,并简析原因。(2)请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中国的牛奶消费的特点及影响【答案】(1)变化:从被鄙视、视为贫困的象征到重视并普及推广食用原因:政府的规范(推动);自然科学(技术)的发展;工业革命的推动;交通运输业的发展;思想观念的变化;一战的影响(2)建国时,中国牛奶消费量低,集中于大城市;改革开放后逐步普及;新型消费方式促进消费增长;落后于世界平均水平。影响:有助于身体素质的提升;改善饮食结构;推动中国乳制品行业的发展;增加政府税收;融入经济全球化【解析】【详解】(1)一问根据材料一“经常食用乳制品还是会被视为贫困的标志象征着某些被鄙视的落后部落19世纪末期的欧洲普遍认为直接饮用乳品是很危险的一战期间,罐装牛奶、炼乳被用来改善士兵的营养失调问题法国政府强制规定,必须销售用蜡封口的瓶装牛奶”可知人们对牛奶的态度历经了从鄙视、视为贫困的象征到重视并普及推广食用的变化特点,二问根据上述材料结合所学从政府政策、科技发展及技术革命影响、战争因素、思想观念变化进行分析解答。(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
相关搜索

最新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其它中学文档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