企业成本计算的培训教程.ppt

上传人:F****n 文档编号:96049111 上传时间:2019-08-23 格式:PPT 页数:67 大小:123.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企业成本计算的培训教程.ppt_第1页
第1页 / 共67页
企业成本计算的培训教程.ppt_第2页
第2页 / 共67页
企业成本计算的培训教程.ppt_第3页
第3页 / 共67页
企业成本计算的培训教程.ppt_第4页
第4页 / 共67页
企业成本计算的培训教程.ppt_第5页
第5页 / 共67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企业成本计算的培训教程.ppt》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企业成本计算的培训教程.ppt(67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成本会计教程,第一章 总论 第一节 成本及成本会计的概念 一、定义: 1、成本-企业为生产一定种类、一定数量的产品所指出的各种生产费用之和。 2、成本会计-指进行成本核算的成本会计(狭义) 第二节 成本会计的对象 一、成本会计的对象: 各行业企业生产经营业务的成本和有关期间费用。,二、成本会计的职能 1、最基本职能-成本核算 2、其他职能-成本预测、决策、计划、控制、考评 第三节 成本会计工作的组织 一、组织原则 二、机构设置 1、集中工作方式-适合中小型企业 2、分散工作方式-适宜大中型企业,第二章 工业企业成本核算的要求和一般程序 第一节 成本核算的要求 一、算管结合、算为管用 二、正确划

2、分各种费用界限 1、正确划分生产费用和期间费用的界限 2、正确划分各月份的生产费用和期间费用界限 3、正确划分应否计入生产费用、期间费用的界限 4、正确划分各种产品的生产费用界限 5、正确划分完工产品与在产品之间的费用界限,三、确定财产物资的计价和价值结转方法 四、做好各项基础工作 1、做好定额的指定和修订工作 2、建立和见却材料物资的计量、收发、领退、和盘点制度 3、建立和健全原始记录工作 4、做好厂内计划价格的指定和修订工作 五、适应身产特点和管理要求、采用适当的成本计算方法,第二节 生产费用和期间费用的分类 一、费用、成本和支出 1、费用:会计期间内经济利益的减少 2、成本: (广义)成

3、本管理 (狭义)生产成本 3、支出:各项资产的减少 二、生产费用分类 1、按经济内容分 2、按经济用途分 3、按计入产品成本的方法分,三、期间费用按经济用途分:营业费用、管理费用、财务费用 第三节 成本核算的一般程序和主要会计帐户 一、成本核算的一般程序 二、主要会计帐户 1、基本生产成本 7、财务费用 2、辅助生产成本 8、待摊费用 3、制造费用 9、预提费用 4、废品损失 5、营业费用 6、管理费用,第三章 要素费用的核算 第一节 材料费用的核算,一.材料分类 1.原料及主要材料 2.燃料 3.低值易耗品 二.原材料费用的分配核算(按定额分配) 1.分配方法 2.账务处理,借:基本生产成本

4、(直接生产) 辅助生产成本(辅助车间生产) 制造费用(车间管理部门) 管理费用(行政管理部门) 营业费用(销售部) 贷:原材料 三:燃料费用分配的核算 四.低值易耗品摊销的核算.,1.一次摊销法(适用于单位价值低,使用期限短的低值易耗品) 领用:借:制造费用(等) 贷:低值易耗品 报废(有残料) 借:原材料 贷:制造费用(等) “材料成本差异”帐户的用法: (1)购入时有借有贷,借表超支,贷表节约. (2)领用时在贷方,结转超支差异用蓝字, 结转节约差异用红字.,2.分次摊销法(适用于单价高,不易报废的低值易耗品) 领用:借(长期)待摊费用 贷:低值易耗品 分期摊销: 借:管理费用(等) 贷:

5、(长期)待摊费用,2.分次摊销法(适用于单价高,不易报废的低值易耗品) 领用:借(长期)待摊费用 贷:低值易耗品 分期摊销: 借:管理费用(等) 贷:(长期)待摊费用,第二节 工资费用的核算 一.工资总额的组成 二.工资费用的原始记录 三.工资的计算 1.计时工资的计算(四种方法) 注意:把握休息日的处理 2.计件工资的计算(两种情况) 四.工资费用分配的核算(按工时比例分配) 账务处理:借:有关成本费用帐户 贷:应付工资 五.应付福利费分配的核算.,习题: 某企业九月份共发生工资费用30000元,其中基本生产车间工人工资20000元,辅助生产车间工人工资3000元.车间管理人员工资1500元

6、,行政管理人员工资2500元企业销售人员工资3000元.其中企业生产两种产品,甲产品消耗的工时为15000小时.乙产品消耗工时为5000小时. 要求:分配基本生产车间工资费用,并做工资发放和分配的分录,第三节 外购动力费用的核算 一.外购动力费用支出的核算 付款:借:应付账款 月末;借:有关费用帐户 贷:银行存款 贷:应付账款 二.外购动力分配的核算 第四节 折旧费用的核算 一.折旧的核算 1.影响折旧的四因素:固定资产原值、折旧率、固定资产使用年限、残值(=原值*预计净残值)(3%5%),2、折旧方法 (1)、使用年限法 (2)、工作量法 3、几点折旧的特殊情况 (1)当月增加的固定资产,当

7、月不计提折旧;当月减少的固定资产,当月照提折旧 (2)经营式租入的、未使用和不需用的、提足折旧超龄使用的固定资产不计提折旧。 (3)房屋建筑物不论使用与否都应计提折旧 二、折旧费用分配的核算,第五节 利息费用、税金和其他费用的核算 一、利息费用的核算-财务费用 二、税金的核算-管理费用 三、其他费用的核算 第四章 待摊费用和预提费用的核算 第一节 待摊费用的核算 一、待摊费用及其摊销原则 1、定义 2、摊销原则:权责发生制原则、配比原则 3、摊销特点:支付在前、摊配在后,二、待摊费用的发生和摊销 1、发生:借:待摊费用(长期待摊费用) 贷:银行存款(等) 2、分摊:借:制造费用(等) 贷:待摊

8、费用 第二节 预提费用的核算 一、预提费用及其特点 1、定义 2、特点:预提在前、支付在后,二、预提费用的预提和支付 1、发生 :借:制造费用 贷:预提费用 2、支付:借:预提费用 贷:银行存款,第五章 辅助生产费用的核算 第一节 辅助生产费用核算的特点 一、辅助生产及辅助生产费用的概念 二、辅助生产费用核算的特点 辅助生产费用的核算包括归集和分配两个方面,其中分配的核算,是辅助生产费用的关键 第二节 辅助生产费用归集的核算 一、帐户的设置和归集的程序 1、帐户-辅助生产成本,2、归集程序 (1)辅助生产车间的制造费用单独设置 (2)辅助生产车间的制造费用不单独设置 二、辅助生产费用归集的帐务

9、处理 (1)费用-辅助生产成本 -制造费用 (2)费用-辅助生产成本,第三节 辅助生产费用分配的核算,一.直接分配法 二.交互分配法 进行两次分配: (1)辅助生产车间相互之间的内部分配 (2)在辅助生产车间之外的各受益单位之间 分配.,(三.代数分配法(用联立方程的方法计算,结果最正确) 四.计划成本分配法 辅助生产为各受益单位提供的劳务,都按劳务的计划单位成本进行分配,辅助生产车间实际发生的费用与按计划单位成本转出的费用之间的差异,可以再分配给辅助生产以外各受益单位负担.,第六章 制造费用的核算 一.制造费用的概念 1.定义 2.制造费用的类型(1)间接材料费用 (2)间接人工费用 (3)

10、其他制造费用 从内容可以看出:制造费用中大部分是间接生产费用,也有一部分是直接生产费用和一部分具有管理费用性质的费用.,二.制造费用核算的帐户.“制造费用” (注意:辅助生产车间如规模较小,也可直接记入“辅助生产成本”) 三.制造费用归集的核算. 两种情况: (1)一般费用发生时:借:制造费用 贷:银行存款 (2)机物料消耗,外购动力,工资福利,折旧,修理费等 借:制造费用 贷:有关帐户,第二节 制造费用分配的核算 一.制造费用的分配程序 两种情况(1)基本生产车间的制造费用分配 (2)辅助生产车间的制造费用分配 二.制造费用的分配方法 (1)生产工人工时机比例分配法 (2)生产工人工资比例分

11、配法 (3)机器工时比例分配法 (4)按年度计划分配率分配法,练习四: 1. 借:基本生产成本-甲4500(3400)(476) -乙3200 制造费用-基本生产车间1210(1300)(182)(2740)(2600) 1 辅助生产车间930(500)(70)(1530)(1400) 辅助生产成本2700(1100)(154) 管理费用1050(1500)(210)(2160)(1900) 贷:原材料13590 (应付工资7800应付福利费 1092累计折旧6430 银行存款5900),2.借:辅助生产成本4430(930+500+70+1530+1400) 贷;制造费用-辅助生产成本443

12、0 3.借:制造费用-基本生产成本5280 管理费用3104 贷:辅助生产成本8384(2700+1100+154+4430) 制造费用=1210+1300+182+2740+2600+5280=13312 4.制造费用分配率=13312(1670+1658)=4 借:基本生产成本-甲6680(4*1670) -乙6632(4*1658) 贷:制造费用-基本生产成本13312,第七章 废品损失和停工损失的核算 第一节 废品损失的核算 一.废品与废品损失的概念及其对产品成本的影响 1.概念 2.废品: (1)可修复废品:修理后可使用,且修复费 用合算的. (2)不可修复废品:不能修复,可修复但费

13、用不合算的.,3.废品损失的内容: (1)应记入的:生产过程中发现的不可修复废品的生产成本或可修复废品的修复费用,扣除回收的残料价值或赔款后的损失. (2)不应记入的: 不需返修可作次品出售的(降价) 产成品入库后管理不善造成的废品 实行三包企业的“三包”费用 二.废品损失的核算方法. (设置帐户:废品损失) (一)帐务处理程序,1.不可修复废品的生产成本 借:废品损失 贷:基本生产成本 2.可修复废品的修复费用 借:废品损失 贷:原材料 应付工资(等) 3.残料的回收价值和应收的赔款 借:原材料 其他应收款(等) 贷:废品损失 4.结转损益 借:基本生产成本 贷:废品损失,(二).核算方法

14、1.不可修复废品的核算 (1)按废品所耗费实际费用计算 (2)按废品所耗费定额费用计算 2.可修复废品损失的核算 注意:不单独核算废品损失的企业,只在回收废料时,借:原材料 贷:基本生产成本,第二节 停工损失的核算 一.停工损失的概念及其对生产成本的影响 注:停工不满一个工作日的,一般不计算停工损失. 二.停工损失的核算方法:“停工损失” 1.发生: 借:停工损失 贷:原材料(等) 2.结转: 借:其他应收款(赔款)、营业外支出(非正 常停工)基本生产成本(其他停工损失) 贷:停工损失,注意:不单独核算停工损失的企业,停工期间发生的属于停工损失的各种费用,记入“制造费用”和“营业外支出”帐户。

15、,第八章 生产费用在完工产品 与在产品之间分配的核算 第一节 在产品的概念及其数量的确定 一.在产品数量的核算 1.在产品定义 2.产品生产三种情况:全部产品完工、全部产品都未完 工、部分产品未完工 3.确定完工产品的方法: 一.用月末在产品费用倒挤完工产品费用 二.同时求得完工产品费用和月末在产品费用 4.在产品收发结存日常核算方法-在产品台帐 二.在产品清查的核算(可以定期进行,也可以不定期进行帐务处理),第二节 生产费用在完工产品 和在产品之间分配的方法 一.生产费用在完工产品与在产品之间分配的意义. 二.生产费用在完工产品与在产品之间分配的主要方法. (一)不计在产品成本法 适用范围:在产品数量少,价值低,各月份数量稳定的企业 . (二)在产品按年初数固定计算法 适用范围:在产品月末数量少,或数量多,但月末在产品数量稳定的企业 注意:年末在产品需采用其他方法计算.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PPT模板库 > PPT素材/模板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