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深度对话,课堂教学的新追求(2014)

上传人:简****9 文档编号:96043281 上传时间:2019-08-23 格式:PPT 页数:61 大小:2.58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三、深度对话,课堂教学的新追求(2014)_第1页
第1页 / 共61页
三、深度对话,课堂教学的新追求(2014)_第2页
第2页 / 共61页
三、深度对话,课堂教学的新追求(2014)_第3页
第3页 / 共61页
三、深度对话,课堂教学的新追求(2014)_第4页
第4页 / 共61页
三、深度对话,课堂教学的新追求(2014)_第5页
第5页 / 共61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三、深度对话,课堂教学的新追求(2014)》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三、深度对话,课堂教学的新追求(2014)(61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深度对话,教育教学的新追求,杭州市上城区教育学院 王莺,思考背景:,学习是同客观世界对话、同他人对话、同自我对话三位一体的活动。其基础就是基于柔和的声音与身体的交往,基于“倾听关系”的对话性沟通。 教师的实践智慧它来自于课堂,从一堂堂课中萌生、滋长起来,在一次次师生交往、同事对话、专业引领中得到涵养的。,一节好课:,借助教材的特色、妙处,使学生得到( )素养的提高。 这种特色、妙处的感悟,必须通过“自主合作探究”的方式来得以实现。 这种感悟通过尝试实践,内化为能力、素养 。,在对话中成长,与教材对话 与学生对话 与同伴对话 与自己对话 与理论对话,屐 履 点 点:,一、走进“学生” 二、照搬“

2、经典” 三、亲近“名师” 四、直面“自己” 五、打磨“特色” 六、实践“理想”,教育的过程就是一个不完美的人引领着另一个(或者另一群)不完美的人追求完美的过程。 追求完美的过程就是教师成长的过程。,从教学意识向课程意识扩展,从教学意识向课程意识扩展,教学意识关注的是是否实现了目标。课程意识是关注这个教学目标的实现是否合理。 教学意识关注的是教学,课程意识关注的是人本身。教育的本质是丰富人的精神世界,丰富人性。,學 習,学习的要素:,行为主体:学生 学习水平与行为动词: 知识:了解、理解、应用 技能:模仿、独立操作、迁移 过程与方法:感受、参与、尝试、寻找、讨论、合作、分享 情感态度价值观:感受

3、、领悟 学习方式:自主、合作、探究,四大转变:,由强调学科到强调学习者的经验,进而强调课程的会话本质 由强调目标到强调过程的价值 由强调教材单因素到强调教师、学生、教材、环境四因素的整合 由强调显性课程到强调显性课程与隐性课程的整合,用足教材 开发教材,阅读视角:读者、教师、学生,教材的特色、妙处,教材的精华区 认知的冲突区 知识、经验区,把握目标: 向心性,把握年段的学习目标。 依据教材表达特点。 扣住课后练习 (,Lets draw!,你了解自己的学习风格吗?,Body,doing (做),observing (观察),listening carefully (仔细听),Head,pair

4、sgroups (两人或小组),alone(单独),eitheror (其他),Hair,adventure (冒险) open minded (开放),careful (仔细) organized (有条理),creative (创造性) artistic (艺术性),Hands,gesture (手势) when talking,quiet(安静) listening,Noisy(闹),Feet,morning,afternoon,evening,Accessories (饰品),hobbies hands-on 亲身实践,reading (阅读),dreamer (幻想),Looking

5、 for friends!,找朋友,A.视觉型:_,B.听觉型:_,C.触觉型/动觉型:_,What is your learning style?,三种不同类型的学习者,视觉型的学习者喜欢图片、图标和其他的视觉设备。他们习惯于通过“看到它”来“了解它”。他们有艺术感和强烈的色彩感。 利用视觉设备、小道具和流程图等来促进讲演; 布置一个有色彩的教室; 用角色扮演来帮助学习者理解学习内容;,三种不同类型的学习者,听觉型的学习者偏爱用听来获得信息,他们需要“听到它”来“了解它”。他们一般在写作或跟读有关的活动上会遇到困难。 利用讨论、辩论、座谈等方式; 让学员互相重复信息; 避免使用肢体语言和面部

6、表情传递重要的信息;,三种不同类型的学习者,触觉型的学习者喜欢动手的学习方式。他们需要“做”来了解它。他们经常有很好的空间感。当他们亲自参与的时候,他们的学习效果最佳。 提供实践的学习机会; 为他们提供各种触觉型的学具; 增加课间休息次数,允许在不影响他人的情况下自由活动。,研究学生:了解儿童是教育学的理论和实践最重要的交接点。,每个儿童的学习是一个个别化的的历程。 教育是条失事的船,但是我们能在船上发现珍宝。 不研究学生,教师就会变成留声机。 学生不是有待填充的标准化容器; 学生是有待点燃的多色彩的火把。,研究学生:,关注学生的尊严 关注学生的个性需求 关注学生的个性学习方式 关注学生的终身

7、学习的愿望与能力,学习失败的原因:,缺乏自信与自尊 低动机 缺乏学习机会 真的缺乏潜能,没有爱,就没有教育,“教育上的水是什么,就是情,就是爱。教育没有情爱,就成了无水之池,任你方形也罢,圆形也罢,总逃不了一个空虚。” -米契斯爱的教育,读懂学生:“因何而起”“何以如此”,读懂学生的特点 读懂学生的基础 读懂学生的需求 读懂学生的语言 读懂学生的困惑 读懂学生的错误 读懂学生的情感 (学习基础;学习困难;学习轨道;学习情感),剥洋葱法,剥洋葱法是一种诊断性技术,用于识别和说明因果关系链,找到问题的根本原因。通过问至少问5个“为什么”,对问题一层层剖析、最终找到真相的方法。,举例: 为什么小马工

8、作不积极? 为什么工作不积极?领导常骂我。 为什么领导常骂你?他说我能力差。 为什么说你能力差?因为我的方案总被退回。 为什么总是被退回?他说我不会写方案。 为什么不会写方案?我没有这方面的经验。 案例分析:不是态度问题,是技能欠缺。所以对于没有经验的他,应该给予更多的技能指导和培训。,为什么工作不积极?领导常骂我。 为什么领导常骂你?他说我能力差。 为什么说你能力差?因为我的方案总被退回。 为什么总是被退回?错别字太多。 为什么错别字太多?我想快点做完下班。 为什么想快点下班?我要去照顾住院的妻子。,举例: 为什么小李工作不积极?,研究学生:,学生的现有基础是教学的起点。 学生的问题、困惑、

9、见解和兴趣等是教学的重要生长点 (学生的认知冲突区 学生的知识经验区 ),二、大脑并不只是认知的场域,而且是情感的寓所,在情感培养中自律具有极为重要的作用。,研究学生: 一、人们不仅有多元智慧方面的差 异,而且有智慧形成节奏、速度和方式的差异。,符合学生的实际,学生的家庭背景、文化环境、生活经历、年龄特点等都是制约学生学习的因素。,研究课标,寻求基点 研究教材,寻求原点 研究学生,寻求起点 研究教法,寻求教与学的最佳结合点,线型的教学设计,板块式教学设计,板块式教学设计的基本特征:,板块式教学设计是灵活的、多维的。 板块式教学设计是开放的、探究的。 。,多维设计,学习目标 学习内容 学习方法

10、交流方式 作业设计,教师即课程,消解中心 强化对话,教师:协助者、协作者、促进者 学生:参与者、合作者、发现者 从“剥夺”到“还给” 时间、空间、工具、提问权、评议权 中心辐射网络式沟通,过程引领 互动生成,走进课堂,就是走进变化 过程生成: 反馈、调整、重组 互动深化:情感流、意识流、知识流 (面对学生的学习结果,老师要注意倾听和引导,实现推波助澜,促成动态生成。),引导是一种真正意义上的尊重,引导是帮助学生提炼 独特体验 中的“原始本意”,剔除一些“非学生本意的”误导信息。 对话的最高层次就是学生自己与自己的对话 。,引导与评价:,肯定正确-表扬要有针对性。 纠正错误-避免直接否定,用“反

11、 诘法”引起学生深入思考。 揭示矛盾-把学生不同的意见集中起来,揭示矛盾,引发深思。 求异和求佳-鼓励学生寻求不同的答案,又要善于比较,寻求相对较好的答案。 延时评价-暂不作评价,而是在深入阅读后让学生再作结论。,学会与自己行为的对话,【观看自己的教学录像,全景扫描,微格分析】 观察、分析、研究“对应学生的教学”(每一个学生学习实况和教师态度、行为回应之间的联系)。 提出改进实作的具体办法。,我们观察什么,课堂环节及时间分配 有效提问 应答和理答 教学活动的转换 学生参与度,是否激发了学生的学习愿望 是否把学生作为教学的出发点 是否为学生的思考留下充分的空间 是否让学生有充分机会的学习活动 是

12、否有助于促进学生的进步与发展,学会与自己“个人理论”的对话,【撰写教学反思日记】 理清自己的教学问题及成因 梳理一段教学经验 整理一则教学案例 不断地与新理念、他人作比较,提出改进实作的教学设计,学会与同伴对话:,同伴的对话要以课例为载体,以具体的课堂教学问题为策动,通过教研活动(正式和非正式),不断地进行柔性地碰撞,从而使教师的教学经验和资源得到分享和共享。要达到与同伴深层次的对话并使对话产生显著的效果,还需要做到以下二点:生成共同话题,学会倾听和分享、分担。,学会与理论对话,理论学习:用理性的眼光审视自己的实践。 课例交流:在理论的观照下,进行有目的的探索。,叶澜教授的“好课五标准”,有意

13、义。在一节课中,学生的学习首先必须是有意义的。初步的意义是学生学到了新的知识;进一步是锻炼了能力;往前发展是学生在这个过程中有良好的、积极的情感体验,产生进一步学习的强烈要求;再发展一步,是学生越来越主动地投入到学习中去。如果课堂一切都很顺利,教师讲的东西学生都知道了,那这节课就是没有意义的。换句话说,有意义的课,它首先应该是一节扎实的课。,叶澜教授的“好课五标准”,有效率。整个教学过程中,大家都有事情干,通过教师的教学,学生都发生了一些变化,整个课堂的能量很大,就是有效率的课堂。如果一堂课没有效率或者只是对少数学生有效率,那么这节课就不能算是比较好的课。在这个意义上,一节好课应该是充实的课。

14、 生成性。一节课不应该完全是预先设计好的,在课堂中应有教师和学生情感、智慧、思维和精力的投入,有互动的过程,气氛相当活跃。在这个过程中,既有资源的生成,又有过程状态生成,这样的课可称为丰实的课。,叶澜教授的“好课五标准”,常态性。现在的许多公开课容易出现准备过度现象。教师课前很辛苦,学生很兴奋,到了课堂上就拿着准备好的东西来表演,再没有新的东西呈现。教师应该有这样的意识:我是为学生上课,不是给来听课的人表演。这样的课才是平实的课,才是平时都能上的课,而不是有多人帮着准备才能上的课。 有待完善。课不能十全十美,十全十美的课造假的可能性最大。生活中的课本来就是有待完善的,这样的课可称之为真实的课。

15、,四大能力:,知识加工能力: 教师对知识(教学内容)的理解、组织和变换的能力。 教学设计能力:教师对学生实际、课程标准、教 学内容深刻理解的基础上设计总体的教学进程的能力。把教材的妙处浅化、生活化、通俗化。 主题沟通能力:教师围绕教学主题来表达自己的思想,洞察和理解学生的能力。 实践反思能力:教师在整个教学过程中不断监察自己的各种教学实践活动,对它们的合理性(合目的性和合规律性的统一)和所产生的效果进行评价和反思,以调整教学设计改进教学实践的能力。,优秀的教师,既是创造者,又是学习者;既是教育者,又是研究者;既改变旧的教育模式,也改变自己。,读懂学生是提升教学有效性的前提 独立而充分的研读活动是提升教学有效性的基础 师生间的有效互动是教学有效性的核心 多层次的练习与和教师的及时引导是教学有效性的保障,人 人 都 说 小 孩 小 谁 知 人 小 心 不 小 你 若 小 看 小 孩 子 便 比 小 孩 还 要 小 -陶行知,感谢您的聆听! 期待您的建议!,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
相关搜索

最新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商业/管理/HR > 管理学资料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