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口流动形势与做好流动人口工作讲义.ppt

上传人:F****n 文档编号:96042305 上传时间:2019-08-23 格式:PPT 页数:81 大小:4.77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人口流动形势与做好流动人口工作讲义.ppt_第1页
第1页 / 共81页
人口流动形势与做好流动人口工作讲义.ppt_第2页
第2页 / 共81页
人口流动形势与做好流动人口工作讲义.ppt_第3页
第3页 / 共81页
人口流动形势与做好流动人口工作讲义.ppt_第4页
第4页 / 共81页
人口流动形势与做好流动人口工作讲义.ppt_第5页
第5页 / 共81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人口流动形势与做好流动人口工作讲义.ppt》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人口流动形势与做好流动人口工作讲义.ppt(81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人口流动形势 与做好流动人口工作,国家人口计生委流动人口司 2012年7月13日,一、我国人口流动的基本态势与主要特点,2,我国历史上的人口迁移,改革开放以来的人口流动迁移基本态势 流动人口生存发展的基本状况 人口流动对经济社会发展的贡献 人口流动对社会管理体制机制的挑战,历史上三次重大人口迁移,黄河流域的人口比重,长江流域的人口比重,西汉末年长达数十年的社会动乱, 东汉末年至三国末年前后90年的战乱,使“中原户口,十不存一”。,第一次人口大迁移,唐朝末年的“安史之乱”帝京被陷,接着就是八年战争,人口外迁。使南方人口第一次超过了北方地区。,北宋末年的“靖康之难”,再次导致中原人民南迁,最终完成

2、了中国人口、经济、文化重心从黄河流域向长江流域的转移。,第二次人口大迁移,第三次人口大迁移,80%,60%,50%,40%,20%,40%,50%,60%,宋末元初,元末明初,明末清初的几次社会大动乱,又一次次导致中原地区的人口在全国总人口中的比例下降。 明清近代史上的三次大规模人口迁移活动:,闯关东,珠江流域,走西口,下南洋,长江流域,黄河流域,历代统治者奉行限制迁移的政策,原因: 社会稳定 兵源 税收 劳动力,如:春秋战国时期,秦国早在秦献公十年(公元前375)就实行“使民无得擅迁”的迁移制度。即居民迁居,必须申请办理“更籍”手续,否则即以匿逃罪惩处。,改革开放前人口流动迁移状况,6,农民

3、进城,大跃进,支援边疆,知青上山下乡,国家政策,人口流动,古代三次人口大迁移,建国后两阶段迁移,改革开放以来,农村剩余劳动力大量转入非农产业和城镇,带来了迅速、持续、空前的大规模人口流动。 是一场追逐经济机会的自发型人口迁移。 是决定我国能否顺利完成现代化和工业化,能否转变成经济强国的重大人口迁移。,一次空前绝后的人口大迁移,改革开放以来的人口流动迁移基本态势,8,1982,1987,1990,1995,657,1910,2125,7073,2000,2005,10229,14735,2010,22100,1982-2010年中国流动人口的规模(万人),9,改革开放以来的人口流动迁移基本态势,

4、每6个人中就有一个是流动人口,改革开放以来的人口流动迁移基本态势,1.工业化和城镇化快速推进,人口流动迁移活跃。 随着工业化的发展,农村剩余劳动力逐步向现代经济部门转移,第一产业就业人口稳步下降,第二、三产业就业人口持续增长,城镇化进程加快。 大量人口离开户籍地,由农村向城镇,由经济欠发达地区向发达地区聚集,形成规模庞大的流动人口。,10,改革开放以来的人口流动迁移基本态势,改革开放以来,东南沿海地区凭借地缘和政策优势,承接了国际劳动密集型产业的转移,出口外向型产业迅速扩张,带来了人口的快速聚集。 人口分布更加集中,东南沿海流动人口比重增加,中部、东北部流动人口比重减少。,2、以外向型产业发展

5、为基础,流动人口向东南沿海地区聚集。,流动人口主要分布在: 1.东南沿海城市区 2.环渤海城市圈 3.沿长江、黄河城市带 4.中西部中心城市,当前流动人口的分布格局,人口流动使得沿海地区的人口比重加大。如:广东省的常住人口已经超过1亿,超过河南,位居全国第一。,流动人口对人口分配格局的影响,改革开放以来的人口流动迁移基本态势,我国以其极其廉价的劳动力资源吸引了大量海外资金来华投资贸易加工,带动了沿海经济的发展和市场的繁荣。 以农民工为主体的流动劳动力是东南沿海地区廉价劳动力资源重要来源。,3、以流动人口廉价劳动力为支撑,保持经济长期高速增长。,15,2008年我国农民工月工资水平为1205元。

6、我委监测调查数据显示,近年农民工工资上涨较快,2011年平均水平超过2240元。由于农民工工资长期偏低,近年的工资上涨具有补偿性、恢复性,仍然大大低于发达国家水平。 工资水平低下和公共产品短缺,也使消费率持续下降,使我国经济增长过度依靠外需和投资拉动。,改革开放以来的人口流动迁移基本态势,改革开放以来的人口流动迁移基本态势,4.流动人口内部分化,加快了社会结构的变化。 大规模人口跨行政区域流动,推动计划经济体制下的“单位人”变为“社会人”,形成具有不同经济收入、社会声望、价值取向的社会群体。,改革开放以来的人口流动迁移基本态势,从生态环境承载力的角度看,我国的人口流动是从西部生态资源承载力较弱

7、的地区向承载力较强的地区转移,总体上人口布局与生态环境承载力呈现匹配的局面。 很多生态脆弱地区的人口仍然大大超过了该地区的环境承载量。 人口聚集度滞后于经济聚集度。,5.人口布局与生态环境承载力总体匹配,人口与经济密度不尽一致。,18,流动人口生存发展的基本状况,1.以青壮年劳动力为主,平均受教育年限不断提高。,流动人口总量,流动人口的平均年龄和中位年龄,流动人口与全国人口的平均受教育年限,流动人口生存发展的基本状况,流动人口生存发展的基本状况,20,2、主要就业于私营部门,集中分布在五大行业。,个体经营,私营企业,制造,批发零售,住宿餐饮,社会服务,建筑,流动人口就业率为96.3%,流动人口

8、生存发展的基本状况,3、流动人口稳定性增强,人口流动逐步由单个劳动力流动向家庭化迁移转变。 流动人口在流入地生活、就业趋于稳定。 我国人口流动的家庭化特征,21,第一阶段,3、流动人口稳定性增强,人口流动逐步由单个劳动力流动向家庭化迁移转变。 流动人口在流入地生活、就业趋于稳定。 我国人口流动的家庭化特征,流动人口在 外地站稳脚 跟后,安排 子女随迁, 在流入地生 活、就学,第二阶段,第四阶段,第三阶段,流动人口利 用农闲季节 单身外出务 工,以短距 离流动为主 ,不脱离 农业生产,夫妻双方外 出务工经商 ,以跨省跨 区域流动为 主,基本脱 离农业生产,核心家庭在 流入地稳定 下来之后, 青壮

9、年流动 人口进一步 将父母列入 随迁的考虑 范围,流动人口生存发展的基本状况,4、农村户籍流动人口进城落户意愿不强,愿意进城的青睐落户大城市。 流动人口八成以上分布在大城市与中等城市,小城市以及县城流动人口较少 农村土地政策改革和公共服务均等化是影响农业流动人口进城意愿的重要因素,22,流动人口生存发展的基本状况,5、新生代流动人口逐步成为主体,更加注重体面就业和发展机会。,23,回不去农村,融不进城市,发展型,流动人口生存发展的基本状况,6、流动人口在现居住地参加社保情况好于户籍地,但整体水平仍较低。 流动人口在现居住地参加养老保险、工伤保险、失业保险、生育保险的比例均高于户籍地。 在现居住

10、地参加养老保险的比例为24.4%,高于在户籍地参加城镇养老保险(4.5%)和农村养老保险(10.5%)的比例之和。 流动人口在户籍地参加新农合(46.0%)和城镇医保(8.3%)的比例为54.3%,在现居住地参加医保的比例为27.3%。,24,流动人口生存发展的基本状况,7、流动人口子女义务教育基本得到保障,但覆盖流动人口的城镇住房保障体系还没有建立。 3到5岁流动儿童入托入园率为67.2%,7到14岁义务教育阶段适龄流动儿童入学率为96.1%。 71.6%的流动人口家庭租房生活,由政府提供廉租房居住的比例极低,只占0.3%。,25,子女中高考问题,住房问题,城市稳定生活,流动人口生存发展的基

11、本状况,8、流动人口融入当地社会愿望强烈,社会参与意识日益增强。 八成以上流动人口关心流入地的发展和变化,愿意融入当地社会。 流动人口自身群体意识较强,但与当地其他社会群体交流不多,参与当地活动较少。,26,流动人口生存发展的基本状况,9、流动人口内部收入差距较大,低收入流动人口面临生存发展和社会融合的双重困境。 2011年我国流动人口家庭人均月收入为1632元,其中,城-城流动人口的家庭人均月收入为2439元,乡-城流动人口的家庭人均月收入为1475元。 按照七分法进行分组,城-城流动人口中,收入最高组家庭人均月收入是收入最低组的16.5倍;乡-城流动人口中,收入最高组家庭人均月收入是收入最

12、低组的9.9倍。 流动人口在医疗、子女教育、社会福利等方面的困境将造成更多的城市贫困人口,由此带来的社会歧视和排斥可能加剧城市内部的社会隔离,形成“城市二元结构”,成为城市稳定的一大隐忧。,27,流动人口与转变发展方式,我国实体经济面临的严峻挑战 流动人口对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影响 扩大内需,为转变发展方式提供强有力的支撑 中等收入陷阱,28,我国实体经济面临的严峻挑战,我国被称为“世界工厂”,但制造业“大而不强”。 当前我国产业经济依然处于全球产业链的末端,拥有自主知识产权的企业不多,极大限制了中国产业经济在世界范围的竞争力。 据统计,目前我国制造业劳动生产率、增加值率约为美国的4.38%、日

13、本的4.37%、德国的5.56%。我国离真正的“制造强国”还有相当一段距离。,29,我国实体经济面临的严峻挑战,全球经济格局调整,受到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两面挤压。 在信息产业、高新技术产业领域我国与发达国家差距依然较大;在传统优势制造业领域,又受到发达国家和周边发展中国家的挤压。 同时,绿色发展理念、节能减排压力使我国粗放式的经济增长方式难以为继,均对我国产业经济的转型升级形成倒逼机制。,30,我国实体经济面临的严峻挑战,制造业成本压力日渐增大,企业利润空间受挤压。 国际金融危机造成市场需求萎缩;劳动力等生产要素成本不断提高;过度垄断和金融体制改革滞后使民间资本投资无门;中小企业转型资源不足;

14、产业链上下游“两极分化”。 多种因素叠加,使得发展产业经济的成本攀升,出现“空心化”的趋势。,31,流动人口对转变发展方式的影响,大量流动人口在实体产业中就业,有利于继续保持较强的劳动力成本优势,对继续促进产业经济发展有积极作用 未来劳动力总量供给仍然充足,流动迁移人口规模不断增长。 据测算,我国劳动年龄人口规模在2016年达到10.07亿的峰值之后才会逐步下降,但到2050年仍可达8.85亿,未来劳动力总量供给依然充足。,32,流动人口对转变发展方式的影响,新增劳动力素质快速提升,为实体产业优化升级储备大量人才。 随着国家教育和人才发展规划的推进,流动人口的文化素质水平将会有很大提高,特别是

15、逐步成为流动人口主体的1980年以后出生的新生代流动人口,受教育年限平均为9.7年,比他们的父辈增加了1.4年。,33,流动人口对转变发展方式的影响,工资增长低于劳动力生产率的增长,劳动力比较优势依然存在。 据专家测算,我国劳动力成本优势至少还可以维持10年以上。这一时期无疑是实体产业竞争优势由劳动力素质替代劳动力数量的黄金时期。 中西部地区不断承接国内外产业转移,将延续并拓展劳动力比较优势。 2010年全部1.53亿离开本乡镇6个月及以上的农村流动人口中,中西部地区占68.2%。,34,流动人口对转变发展方式的影响,大规模的农村转移劳动力进入城镇却不能在城镇中稳定下来,既不利于流动人口的职业

16、发展,也不利于新型产业结构劳动力队伍的培育 流动人口职业转换频繁,不利于形成稳定的产业队伍。 流动人口受教育程度低,不利于技术型产业的发展。 流动人口缺乏长远职业发展规划,不利于人力资本提升。,35,扩大内需,为转变发展方式提供强有力的支撑,市民梦,安居梦,创业梦,流动人口,投资需求,消费需求,人口流动对经济社会发展的贡献,大规模的人口流动,促进了城乡一体化发展,为工业增加了竞争力,为城市增加了活力,为现代化增添了动力,同时也使我国经济社会生活发生了最广泛、最深刻的变化,是经济发展、社会进步的重要推动力量。,人口流动对经济社会发展的贡献,人口迁移是经济持续增长的动力源泉。 流动人口是我国产业工人的重要生力军,造就了辉煌的“中国制造”,是我国发挥劳动力资源比较优势、保持经济快速增长、实现人口红利的重要方式。 人口流动是农民增收、农业发展、农村繁荣的必由之路。 人口流动,尤其是由农村向城镇,由经济欠发达地区向发达地区的流动,给人们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
相关搜索

最新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PPT模板库 > PPT素材/模板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