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文教学》读书心得》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作文教学》读书心得(7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作文教学读书心得 2017.1 本学期,我看了关于作文教学类的一些书籍。下面,我就把我的几点肤浅的读书心得与大家分享。才疏学浅,如有不到之处,敬请指正。一、要满腔热情地、精益求精地进行作文教学。作文教学的确是一个又硬又涩的大果子,做起来费时、费力,见效又慢。大多数学生对作文的确是“望而生畏”,写作文时“咬笔杆”、“挠头皮”是常有的事,这就迫切需要我们教师的帮助。在写什么的问题上,帮他们找“下锅之米”;在怎样写的问题上,把他们“领进门去”。相信通过我们的不懈努力,学生早晚会对习作产生浓厚兴趣,写起文章来一定会比较得心应手。本学期我看过不少关于作文方面的书籍,有不少专家学者就作文教学著书立说,企图
2、给学生“点石成金”之术,如“快速作文”之类,但真正卓有成效者有几?要知道我们现在的教学对象大部分是外来务工子女,他们虽有生活的一些积累,但他们读书很少,习作机会又不多,大多数同学都没有良好的阅读习惯和坚持写日记的习惯。仅仅靠学那么几篇课文和屈指可数的几次作文训练,显然是杯水车薪。所以,作文教学是一件十分不容易的事。它需要我们千方百计、呕心沥血,以满腔热情、精益求精的态度进行作文教学。2、 从基础做起,教给学生基本“套路”众所周知,虽“文无定法”,但同时也有“文贵有法”之说。即使某人是武林天才,也不可能在他连“站马步”都不会的情况下就能练就“降龙十八掌”。我们教学生写作文,也必须从最基本的功夫教
3、起,让学生掌握习作的基本“套路”。这里,我想以写“读后感”为例加以说明。我们五年级语文课本第七单元的习作园地上说:写读后感,“读”是基础,“感”是重点。这话千真万确,无可非议。但是,这话太空了-“读”,怎样去读,才算打好了基础?“感”这个重点怎样确立?这些都是未知数。在教学实践中,我总结出了写读后感的“基本套路”-先用简明扼要的语言概括所读内容,然后提出自己的观点,即读后感的中心意思。继而用充分的论据论证自己的观点(所读文章的内容理所当然地成为论据之一)。最后重提所读之文,强调或倡导自己的论点。实践证明,这一基本“套路”行之有效。用上这一“套路”,就完全能克服“原文抄写一大篇,感想却只写一两句
4、”的弊端。在学生已掌握这一“套路”的基础上,应从理论上加以指导。再从技巧上告诉学生,读后感与原文的关系是“不即不离”-“不即”就是不能大量抄写原文内容,末尾来个“我感到”;“不离”就是紧扣原文,不能与原文不脱节,否则那就不是读后感了。也许有人担心,照这样指导,学生写出来的作文岂不是“千篇一律”?其实,这种担心是不必要的。因为,同读一篇文章,每个学生的感受不可能一模一样。另外,在论证时,所用论据也不可能“如出一辙”南阳名师张惠灵先生曾这样说:“把所读内容作为第三个论据最为合适”,难道他就不担心“千篇一律”?所以,我认为语文教师应大胆地教给学生习作的一般“框架”,帮助学生掌握写作的基本思路和技巧。
5、三、各种体裁的作文指导要点(一)说明文的指导说明文写作指导要点有二。其一,用“多角度、多侧面”这六个字来解决写什么的问题。因为在一般学生看来,写说明文最头疼的莫过于“无话可说”。以我们的教室为例,这个教室与其他教室不都一样吗?四壁、桌凳、黑板,还写啥呀?其实不然。先说“角度”:安全角度、照明角度、采光角度、人文角度等等;再说“侧面”:地面、天花板、四壁、桌凳、环境看,这不就有话可说了。其二,要写出特征。这是个难点。以我们的学校为例,写花园式学校,不行!现在绝大多数学校都是“花园式”;写“师资雄厚”,写“光辉历史”,写“环境宜人”都不妥。因为,你有,我有,大家都有,特色何在?这就要求教师引导学生
6、从实际出发,调查、研究、分析,从相同之中找不同-特征,就是该事物与其它事物的不同点。(二)写人文章的指导写人的文章在记叙文中是大量出现的。写人物的外貌、动作、语言、心理,以刻画人物的性格特征,这是人所共知的常识。但照此思路写下去,肯定泛泛一般,绝无特色。按文学概论的理念,写人必须写出人物的“特点”。小二黑结婚是赵树理的名著,除了他扣合了当时的政治形式之外,本人认为,它最突出的特点并不在于写了“小二黑”、“秀芹”,而是那个“三仙姑”。闺女就要谈婚论嫁,他还头顶花手帕,脚穿绣花鞋,脸上呢,赵树理真会写,擦了粉的脸,就像驴粪蛋上下了霜,多解呀!一般学生写人,以写老师为例,无非是精心备课、耐心辅导、领
7、学生去卫生所看病,如此等等。老得掉了牙,谁喜欢读?换换口味吧。例如,原来有一位刚刚从师院毕业的年轻漂亮的女教师,他虽在校的时间不长,却给老师和同学们留下了极深的印象。这咋不可以成为我们指导学生习作的材料呢?她,往讲台上一站,嗬!时尚新潮,玉树临风,一个个简直被迷住了。更加让人家丰富的知识、友好的态度所吸引,而进入忘我的境界。这说明,我们的视野当开阔些,我们的观点当更新些。总用一种观点、一种理念去指导学生,一来易产生逆反心理,二来束缚了学生的思维。那种“经验式”的指导,很可能导致学生的思维进入“死胡同”。鉴于此,本人的观点是,在指导学生写“人”时,务必抓住人物的“特色”,用具体的事写出人物的“特
8、色”。比如写教师,写他精心备课,背学生去卫生所看病等,看似感人,其实苍白无力。(三)写事文章的指导写事,实际从小学三年级就开始了。但能把事写成的,廖廖无几。为何?其一,不会写事。实践证明:多数学生写事,往往是“一就”式结构。换言之,不知道写出事情的“经过”,而这“经过”才是表现主题的最关紧的内容。谁都知道记叙文的“六要素”,但为什么写不出“经过”呢?学生年龄小,经验阅历少,只能写“大概”,不能写“细节”。而“细节”才是表现人物思想品质的最主要的内容。因此,教学生写“经过”是教写事记叙文的重要切入点。其二,引导学生有意识地、科学地写好环境。时间、地点不是一一“填表式”交代,而是巧妙地、自然地写出
9、。同时,交代时间、地点还应尽可能地显现“社会环境”,使所写之事在一定的社会背景之下。另外,对于“自然环境”,也要为主题服务。自然环境能表现人物的心情,渲染气氛,烘托主题。其三,引导学生运用“以小见大”的写作方法。十岁的孩子,不可能写出什么大事。虽然所写之事小,但要表现出一个较深刻的主题。如表现农民的纯朴,民族的光荣传统,改革开放给农民带来的精神上、思想上、生活方式上的巨大变化等。其四,要运用生动的事例去表现主题,不要往作文上贴标签。也就是说,文章的主题,是靠具体、生动的事例去表现,而忌讳那些泛泛一般的空洞的议论。四、在作文教学过程中应重视的环节 1、做好作文教学的准备工作 要根据课标和教材,确
10、定每次作文教学的教学目标、具体要求、指导措施,选好供学生参考的文章,尽可能地写好“下水文”,写好作文教学教案。特别要注意的是,不仅要向学生提出明确的要求,更要教给学生写作的方法。 2、设身处地地为学生多想想,千方百计帮他们克服习作的困难。首先,事先出“安民告示”-告诉学生将要学写的内容,让学生做些准备。如,收集有关资料,做些调查研究,找好参考文章等。其次,命题尽量做到新颖,激发学生习作兴趣。3、批改时,要把握好“留、删、换、补”四个环节。(1)留尽可能地保留学生习作中的“原样”。学生都有自尊心,他们对自己写的东西看得很“重”,若被老师否定得多了,他们心里不舒服,会挫伤其习作的积极性。所以,应能
11、留则留。(2)删对于学生习作中不必要的、无用的内容,当然也应删去,但尽量要少,同时要告诉学生删去的原因。(3)换就是换材料、换词语。最好用商量的语气写出,使之容易接受。(4)补即补充必要的材料,使文章内容更充实,更丰富。还指补词语,如句中的定语、状语等。4、撰写评语的几项原则(1)示范性评语书写要工整,句子要规范。(2)教育性在习作的思想、认识上,应积极引导学生健康向上。(3)激励性多肯定,少否定;多表扬,不训斥;多引导,不抱怨。 (4) 交流性评语不失和学生沟通的良好渠道,老师通过评语,与学生交流思想感情,使我们不仅成为他们的良师,也成为他们的益友。(5)艺术性语言饱含哲理,语句优美,对学生能产生良好的影响。 另外,尽可能作批改记录,使评讲有针对性。评讲时,读几篇写得好的习作,表扬一些同学。那怕某生有一个词有得好,也要表扬。中肯地指出存在的问题,指明解决的方法。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