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年岗位薪酬调查报告

上传人:明*** 文档编号:95993927 上传时间:2019-08-23 格式:DOC 页数:7 大小:76.22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2019年岗位薪酬调查报告_第1页
第1页 / 共7页
2019年岗位薪酬调查报告_第2页
第2页 / 共7页
2019年岗位薪酬调查报告_第3页
第3页 / 共7页
2019年岗位薪酬调查报告_第4页
第4页 / 共7页
2019年岗位薪酬调查报告_第5页
第5页 / 共7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2019年岗位薪酬调查报告》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19年岗位薪酬调查报告(7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2019年岗位薪酬调查报告 薪酬调查报告是一份通过市场的调查分析得出的关于市场各个行业各个地区的薪酬福利水平,以及详细的数据。企业可以以此指定企业的薪酬福利,下面是岗位薪酬调查报告,欢迎参考阅读! 调查目的:无论是对企业还是对劳动者来说,薪酬问题无疑都是最敏感的问题,同时,薪酬也是现代企业不可缺少的竞争手段和激励手段。企业薪酬管理运作灵活与否,直接影响到企业生产经营等日常活动,进而会影响到企业的发展和战略目标的实现。所以,如何设定好公司的薪酬制度也是一个公司成功的秘诀之一。 调查时间:20xx.04.1020xx.04.17 调查地点:xxx 调查方式:网上搜集资料,访谈法 一、XXXXXXX

2、XXXXXXX有限公司基本情况 XXXXXXXXXXX有限公司创建于1994年,原名XXXXXXX有限公司,是由原华为公司两个技术人员靠70万资金加技术创立的公司。20xx年发展为XXXX集团,下设XXXX信通、XXXXXXX通信、XXXXXXX无线、星格科技、掌上世纪等六家公司。XXXXXXX以发展通信产业为核心业务,专业致力于为通信行业客户提供关键业务流程的应用开发、系统集成、客户服务等整体解决方案,自助研发的解决方案已覆盖从2G领域到3G时代,横跨GSM/CDMA/PHS/TDSCDMA多种制式的电信增值业务、无线产品、运营支撑业务、宽带数据业务。 总部设在北京,上海、广东成立分公司,国

3、内30个省市设立分支机构的高新技术企业。20xx年11月,XXXXXXX在新加坡主板市场首次公开发行股票,成为首家在新加坡主板上市的中国电信软件产品提供商,成为中国高科技企业赴海外上市的优秀代表之一。 二、XXXXXXX有限公司薪酬制度制定的基本原则 (一)公平原则 公平原则是指相同岗位的不同员工享受同等级的薪酬待遇;同时根据员工绩效、服务年限、工作态度等方面的表现不同,对职级薪级进行动态调整,可上可下同时享受或承担不同的工资差异。 (二)竞争原则 竞争原则是指在社会上和人才市场中,企业的薪酬标准要有吸引力,才足以战胜竞争对手,招聘到并留住企业所需要的优秀人才。具体企业要制定什么样的薪酬制度,

4、要视企业的具体情况而定。一般来说,企业对于关键人才的薪酬标准要高于市场行情。 (三)激励原则 激励原则是根据员工的能力和贡献的大小,根据企业内部各类职务的不同,企业的标准要适当的拉开距离,防止“大锅饭”之类的绝对平均化,充分利用薪酬的激励效果,调动员工的积极性。薪酬的设计不仅要体现公平,更重要的是也要考虑激励性。薪酬的本质就在于激励员工,不管是内部薪酬,还是外部薪酬都要能够起到激励员工的作用,通过制定与员工绩效挂钩的薪酬,加强对员工的人文关怀,提高薪酬的激励性。 三、XXXXXXXXXXXXXX有限公司薪酬制度中存在的问题 因XXXXXXXXXXXXXX有限公司近几年主要精力放在扩大发展方面,

5、在绩效考核上不够重视,绩效考核制定和操作时存在着诸多问题,故导致绩效考核效果不佳。我认为最主要存在以下问题,现分析如下: (一)对绩效考核的定位模糊 XXXXXXXXXXXXXX有限公司员工绩效考核之所以达不到良好效果,原因是通过考核解决什么,达到什么目的,缺乏清醒认识。而仅仅定位于一种管理手段,为了考核而考核,这样做的结果虽然会对员工带来一定的激励作用,但也会加大员工心里上的负担,久而久之使员工对考核产生逆反心理。 (二)考核制度不合理 XXXXXXXXXXXXXX有限公司现行的考核制度基本上属于传统形式的考核。考核内容以德、能、勤、绩等定性指标为主,没有根据考核内容的不同对绩效考核进行细分

6、,内容基本上是整齐划一,违背了考核的客观性原则。考核标准在制定中也存在着很多的问题。主要是:考核标准设定的不合理、考核标准太笼统,不明确、考核标准的可衡量性太差。 (三)考核使用的方法过于单一 四、优化XXXXXXXXXXXXXX有限公司薪酬制度的思考 薪酬管理作为激励员工的最有效手段之一,它可以增强企业员工对工作的积极性。所以,加强有效的绩效考核机制,使其能有效的发挥激励作用。所以,针对XXXXXXXXXXXXXX有限公司薪酬制度所存在的问题我认为应采取以下对策: (一)绩效考核的定位要明确 首先,要明确的是为什么要绩效考核。实际上,通过实施绩效考核来解决工资发放的问题,破除平均主义,这种想

7、法本身没有错误,但是如果把实施绩效考核的目的仅仅定位于这一点,把所有的努力都指向这一点,就有问题了。如果把绩效考核的目的定位于改善员工的绩效,进而改善企业的绩效,我们在操作绩效管理的时候,就必须重视绩效管理系统的建设,建立起“制定绩效计划,设定绩效目标绩效沟通与辅导绩效考核与反馈绩效改善与提高”这样的管理流程,强调员工的参与,强调双向沟通,强调绩效管理过程的沟通与辅导,使绩效考核成为完整绩效管理系统的一部分,而不是单独存在的环节。 (二)制定合理有效的考核制度 针对绩效标准的不完备、不科学问题,XXXXXXXXXXXXXX公司应该加强绩效考核指标方面的设计。针对于不同工作岗位上的人员应该具体设

8、计考核指标,确保绩效考核的指标设计是有效的,以防绩效考核形同虚设,完全起不到应有的作用。XXXXXXXXXXXXXX公司应该选择合适的人进行绩效考核。团队中个人的行为很难评定,在做评价的时候往往会加入很多个人情感因素在里面,所以在选择人员上需要仔细考虑,尽量选择公平公正的人作为评估人员。另外挑选的评估者应该具备相应的知识,不能只是凭空评价,导致绩效考核流于形式。XXXXXXXXXXXXXX公司应该健全绩效考核激励制度。有激励,员工才有动力去做进一步的努力,否则,员工只是在完成任务,认为做多做少都是一样,会降低员工的积极性。因此,XXXXXXXXXXXXXX有限公司应该在建立有效考核制度的基础上

9、,加强激励制度,对员工作出公正的评价,让他们在为企业付出的同时有相应的回报,这样,员工才更有努力工作的动力。针对员工的不同需求确定不同的激励政策。比如员工需要物质上的奖励,那就实施金钱奖励制度,如果员工需要精神上的激励,就给予肯定和表扬。 这样能够有效促进员工的积极性,为公司的发展做好准备。加强管理者对于绩效考核的认识与了解。XXXXXXXXXXXXXX公司必须要明确绩效考核的责任。绩效考核人员的责任与要承担的义务是分不开的。有效的绩效考核能够给企业带来巨大的经济利益。企业内所有成员所作的贡献虽然是透明的,但是企业每个人付出的努力却是隐形的。在XXXXXXXXXXXXXX公司,高层管理者应当根

10、据企业的使命确定长期或者短期目标,然后通过上下级共同协商将组织目标进行分解,转变成为部门目标和个人目标,管理人员根据目标对组织中各层次、部门和个人的工作进行管理。目标一经确立,就要定期检查进度,直至预期目标在规定期限内完成。在约定的时间内,制定目标的管理者和下属一起检查、考核实际工作结果,考核目标在多大程度上得以实现,并制定下一个考核期的工作目标。 每个岗位的工作都有很大的不同,如果你想要把自己的工作做好,就要研究好自己的岗位工作。我们不能够太死板,只知道做事,我们应该学会思考问题。 一、财务会计岗位薪酬调查前言 据权威统计,高端财务岗位和普通会计的职业发展区别是冰火两重天,国际化高级管理会计

11、岗位80万年薪难觅,普通会计岗位供大于求,找不到工作。从薪资待遇上来看,差异化十分显著。数据显示,全国范围内,财务总监平均年薪25万元,财务经理平均年薪为77300元,财务主管年薪为41293元,财务普通人员年薪为27005元。 二、财务会计岗位薪酬地区差异 北京地区则分别为28万元、114000元、68900元、44240元。从各级财务人员年薪增幅上来看,全国财务总监年薪增幅为13%,财务经理年薪增幅为9.0%,普通财务人员年薪增幅为7.3%。北京地区差异更为明显,财务总监年薪增幅为21%,财务经理年薪增幅为16.0%,财务主管年薪增幅为13.6%,而财务普通职员年薪增幅只在5.0%。这说明

12、财务高管在未来的人才市场上将成为企业争相抢夺的主力军。中央财经大学会计学院副院长刘俊勇教授认为,未来十年是管理会计的蓝海,管理会计人才缺口300万,而普通会计需求将减少2/3. 三、会计岗位平均薪酬分析 20xx年财务会计人员平均薪酬为100191元,相比20xx年的平均80464元增长了24.52%,相比去年增幅扩大(20xx年相比20XX年增幅为11.45%)。高低位薪酬之间的差距也略微增高,从19倍降为23倍。调查显示20xx年财会人员之间的贫富差距继续扩大。收入最高的5%人群,薪酬为493548元,相较于20xx年的316246元增长了接近56.06%。中位数薪酬为70000元,比20xx年增长16.67%。而收入最低5%人群薪酬为21199元,比20xx年低位数增长了约24.27%。 四、会计岗位薪酬调查总结 从调查到的数据来看,薪酬分布最多的是20005000元/月,共计有70.26%的人处于这一区间。其次是500010000元/月的区间,有20.80%的人处于这一区间。从这个数据我们可以看出,在全国范围内,会计行业虽然从业者很多,但是大部分都是低级员工,高级别的员工数量很少。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总结/报告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