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年关于教学的调查报告

上传人:明*** 文档编号:95993924 上传时间:2019-08-23 格式:DOC 页数:5 大小:70.75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2019年关于教学的调查报告_第1页
第1页 / 共5页
2019年关于教学的调查报告_第2页
第2页 / 共5页
2019年关于教学的调查报告_第3页
第3页 / 共5页
2019年关于教学的调查报告_第4页
第4页 / 共5页
2019年关于教学的调查报告_第5页
第5页 / 共5页
亲,该文档总共5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2019年关于教学的调查报告》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19年关于教学的调查报告(5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2019年关于教学的调查报告 一、我校教育教学的现状 近些年来学校以积极推行新课程改革、全面推进素质教育为突破,坚持“学习、改革、发展、提高”的办学思路,坚持“立足人本,注重校本,为教师成功搭台,为学生发展奠基”的办学理念,唱响了“教学质量是从教之基,立校之本,扬校之根、发展之源”的主旋律,保证了学生能“进得来,留得住,学得好,学有所成”。教育教学质量稳步提升,赢得了较好的社会声誉。但是,通过调研,我们发现当前我校教育教学也还存在一些不容忽视的问题,主要有: (一)教学管理不规范、不细致 教务处忙于上传下达,对教学研究管理不深入,教学管理措施不完善或未落到实处,教学管理不规范、不细致、不科学,

2、属“粗放型”。部分教师潜能没有得到充分发挥,课堂教学没有完全调动起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主动性,也不能有效落实因材施教、差异发展的要求。 (二)学生两级分化严重 我校生源复杂,覆盖面广,留守儿童较多,学生基础参差不齐,学生层次差异表现尤为突出。 (三)师资水平有待提高 由于我校地理位置的特殊性,教师变动特别大。虽然实行了136910工程,但总还是“青黄不接”。骨干教师群体相对薄弱,教育教学研究活动缺乏高层次的专业引领,新教师的成长需要专业发展制度作保障。 (四)部分课堂效率低下 部分教师向40分钟要质量的“有效教学”意识不强。课前准备不足,教案简单,对教材拓展不够,补充不足,挖掘不深;课中教师包办

3、代替多,师生互动少,联系学生实际少,有效训练的时间和内容不足,没能激发学生学习兴趣,甚至教学过程偏离教学目标,教学效果差;课后学生练习量不够,教师辅导不到位等等。适合本校学生实际的有效课堂教学模式还有待探索。 (五)教学基本条件急需继续改善。近几年来,在各级各部门的支持下,学校教育教学条件虽大为改善,但仍然比较落后。特别是图书室、实验室以及实验器材还不能完全满足学校教育教学和科研的需要,影响了教育教学质量的提高。 (六)教育教学质量监测和管理体系还不够完善。学校目前的教育教学管理体制基本框架已经完成,但教育教学质量激励制度相对较少,仍然停留在限制、约束与管理的阶段。 (七)教科研没有实效性。教

4、研与教学不够紧密,公开课与平常课两样上,差距较大;老师静下心进行教研的心态不够成熟。 (八)对写字课教学不够重视,学生书写习惯较差。 (九)超级大班现象严重,致使老师超负荷运转,学生也没有一个良好的学习环境。 二、影响我校教育教学质量提升的因素 (一)教育教学管理的基本制度建设(包括制度执行)有待加强。 目前我校教育教学基本制度已经建立起来,但是体系还不够完善,还存在制度空白的地方,需要立即建立健全。另外,有些制度虽然已经制定出来了,但是在工作中,常常碍于人情面子,执行打了折扣,降低了制度的权威性,因此,制定出来的制度急需加强执行力。 (二)教师队伍不稳定。 目前,我校处于发展的关键时期,但教

5、师的勤变勤换严重影响了质量的提升和学校的持续发展。 (三)会议、活动太多,老师疲于奔命,心理压力大,没有职业幸福感。 (四)学生朗诵能力较差。晨读时间不充分,学生到校后大多在进行清洁大扫除,白白浪费了一天的黄金时间;课堂上老师要完成教学任务,也没有太多的时间让学生读。 (五)课程的设置不够科学,不符合农村小学学校和学生的年龄特征。有些课没有设备、没有教材,老师又没有太多的精力充分准备,学生收效甚微。 (六)教育教学经费投入不足。 教育教学质量的提升必须要创造适应教育教学质量提升的基本配套条件,否则谈质量提升也只是一句空话。然而,目前我校基本建设尚未完成,对于教育教学的投资力度较小,特别是图书资

6、料、实验仪器设备不能完全适应发展的需要,这在一定范围内影响了学校教育教学质量的迅速提升。 (七)超级大班现象严重,教师压力大,同时也不利于学生的身心健康。 三、对提升我校教育教学质量的思考与建议 (一)加强“以人为本”的管理理念,坚持“德治、法治、情治”相结合,增强师生的幸福指数。 在学生层面上,坚持“一切为了学生,为了学生的一切,为了一切学生”,让所有学生都有不同程度的进步。 在教师队伍建设上,也要体现“以人为本,发展为先”的理念。校园既是教师工作的场所,也是教师实现人生价值,感受人生幸福的空间。教师在学校不仅仅是一种“工作”,更是一种“生活”,校园应该成为让教师感受职业成就和生存幸福的场所

7、。对老师既要注重“用”,更要注重“养”。在“用”上体现教师的人生价值,在“用”中实现教师的职业成就;在“养”上积累教师的精神财富,在“养”中丰富教师的专业内涵。 (二)加强队伍建设,造就一支和谐、进取,乐于奉献、勇于创新的教职工队伍。 提高教学质量关键在教师队伍的综合素质,必须构建长效机制,推进制度创新,加强教师队伍建设。一是加强教师培训。增加培训经费,采取多层次、多渠道、多形式的教师培训活动,满足受训者的不同需求,激发教师参加学习培训的自觉性。二是高度重视教师继续教育。鼓励教师岗位自学,建立严格的教师继续教育检查和考评制度。三是强化骨干教师队伍建设,完善骨干教师培养机制。四是切实解决学科教师不足的问题。 (三)坚定育人为本,德育为先的理念,扎实开展德育工作,提高德育实效。 (1)道德行为教育。在各年级认真贯彻执行小学生行为规范守则,继续开展长江小学一日行为规范教育,使学生养成良好的道德行为规范。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总结/报告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