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苏省南京市2018-2019学年高一语文上学期期末检测试题(含解析)

上传人:简****9 文档编号:95993649 上传时间:2019-08-23 格式:DOC 页数:22 大小:2.04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江苏省南京市2018-2019学年高一语文上学期期末检测试题(含解析)_第1页
第1页 / 共22页
江苏省南京市2018-2019学年高一语文上学期期末检测试题(含解析)_第2页
第2页 / 共22页
江苏省南京市2018-2019学年高一语文上学期期末检测试题(含解析)_第3页
第3页 / 共22页
江苏省南京市2018-2019学年高一语文上学期期末检测试题(含解析)_第4页
第4页 / 共22页
江苏省南京市2018-2019学年高一语文上学期期末检测试题(含解析)_第5页
第5页 / 共22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江苏省南京市2018-2019学年高一语文上学期期末检测试题(含解析)》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江苏省南京市2018-2019学年高一语文上学期期末检测试题(含解析)(22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江苏省南京市2018-2019学年高一语文上学期期末检测试题(含解析)一、语言文字运用(12分)1.下列各项中字形全部正确的一项是( )A. 廖廓 直截了当 恣意 曝背谈天B. 坍圮 蓊蓊郁郁 胡诌 惟妙惟肖C. 耐烦 莫名其妙 帐款 走头无路D. 甲胄 转弯末角 熨帖 专心致志【答案】B【解析】【详解】本题考查学生识记并正确书写现代常用规范汉字的能力。解答此类题目,首先要明确题干的选择要求,如本题“下列各项中字形全部正确的一项”,然后根据字音和字义辨析字形正误。本题中,A项,“廖廓”的“廖”应为“寥”,“寥廓”,空旷深远,而“廖”一般是姓。C项,“帐款”的“帐”应为“账”,“账款”指账目和现

2、款,而“帐”指由布制成的遮拦物。“走头无路”的“头”应为“投”,“走投无路”指无路可走,比喻陷入绝境,没有出路。D项,“转弯末角”的“末”应为“抹”,“转弯抹角”指沿着弯弯曲曲的路走。形容说话绕弯,不直截了当。故选B项。2.在下列各句的空缺处依次填入词语,最恰当的一组是( )苏艾把琼珊的想法告诉老贝尔曼,说她多么担心,唯恐那个 的像是枯叶一般的琼珊抓不住她同世界的 联系,真会撒手而去。老贝尔曼对这种白痴的想法大 ,讽刺地咆哮了一阵子。A. 微弱 虚弱 不以为意B. 微弱 虚弱 不以为然C. 虚弱 微弱 不以为然D. 虚弱 微弱 不以为意【答案】C【解析】【详解】本题考查正确使用词语(包括熟语)

3、的能力。解答此类题目,首先要明确题干的要求,然后把握词语的意思,再结合语境进行选择。“微弱”指衰弱,小而弱;“虚弱”,(身体)不结实。第一处,是形容琼珊身体的衰弱,应使用“虚弱”。第二处是形容与世界的联系,应使用“虚弱”。“不以为意”,不把它放在心上,表示对人或事抱轻视态度,不重视;“不以为然”指不认为是对的,表示不同意或否定。第三处,是说老贝尔曼不赞同琼珊这种“白痴的想法”,应使用“不以为然”。故选C项。【点睛】对于词语题,第一要辨析词义,包括词语的语义侧重点、词语的词义轻重、词义范围的大小等。切忌望文生义。第二,辨析感情。第三,辨析用法。包括搭配习惯、语法功能、使用对象等方面。解答词语题,

4、第一、逐字解释词语,把握大意;第二、注意词语潜在的感情色彩和语体色彩;第三、要注意词语使用范围,搭配的对象;第四、弄清所用词语的前后语境,尽可能找出句中相关联的信息;第五、从修饰与被修饰关系上分析,看修饰成分跟中心词之间是否存在前后语义矛盾或者前后语义重复的现象。解答近义词的方法如下:(1)语素分析:“留同析异”,分析出不同的语素进行组词再作区别。(2)语境分析:对词语的运用,一定要在上下文中找到相应的信息,重点是使用场合上的搭配。(3)语素都不相同的词语,重点从用法方面考虑。3.在下面一段文字横线处填入语句,衔接最恰当的一项是( )可是,我真爱北平。这个爱几乎是想说而说不出的。 。 , ;

5、, 。言语是不够表现我的心情的,只有独自微笑或落泪才足以把内心表达出来。我爱北平也近乎这个。 我爱我的母亲,怎样爱?我说不出 我独自微微地笑着 在我想到她的健康而不放心的时候 在我想做一件事讨她老人家喜欢的时候 我欲落泪A. B. C. D. 【答案】B【解析】【详解】本题考查学生语言表达的连贯性。解答此类题目,首先要明确设题的形式,如本题就属于有语境的排序题,然后要分析所给的语境,把握语段的中心话题,再根据前后的语境确定首句和尾句,一一进行排除即可。这是一段抒情性的文字,主要表达作者对北平的爱,横线前面说“这个爱几乎是想说而说不出的”,这是直陈自己对北平那说不出的爱,接着作者将爱北平与爱母亲

6、做了类比,同样是真爱,同样说不出口,正是因为爱的深沉而炽热,“我爱我的母亲,怎样爱?我说不出”引出类比的对象,应放在首句,这就排除CD两项;是说为母亲的开心而“笑”,是说为母亲的健康而“落泪”,再从与后文的照应来看,后面说“只有独自微笑或落泪”,由此可知,前面应先说“微笑”,再说“落泪”,这就排除A项,故选B项。4.下列有关文学文化常识的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A. 师说中“六艺经传皆通习之”,“六艺”指诗书礼乐易春秋六部经书。B. 赤壁赋中“壬戌之秋,七月既望”,“壬戌”是古代干支纪年方法,“望”指农历每月十五日。C. 河东先生集是唐代文学家柳宗元的文集,稼轩长短句的作者是南宋词人辛幼安。

7、D. 鲁迅,中国现代作家,有小说集呐喊彷徨;肖洛霍夫,俄国作家,代表作有静静的顿河战争与和平等。【答案】D【解析】【详解】本题考查学生识记文学文化常识的能力。解答此类题目,首先要明确题干的选择要求,如本题“下列有关文学文化常识的表述,不正确的一项”,然后依据课内所学和课外积累辨析正误。本题中,D项,“肖洛霍夫,俄国作家代表作有战争与和平”错误,战争与和平不是苏联作家肖洛霍夫的作品,而是托尔斯泰创作的长篇小说。故选D项。二、文言文阅读(18分)阅读下面的选文,完成各题。甲试使山东之国与陈涉度长絜大,比权量力,则不可同年而语矣。然秦以区区之地,致万乘之势,序八州而朝同列,百有余年矣;然后以六合为家

8、,崤函为宫;一夫作难而七庙隳,身死人手,为天下笑者,何也?仁义不施而攻守之势异也。(贾谊过秦论)乙秦爱纷奢,人亦念其家。奈何取之尽锱铢,用之如泥沙?使负栋之柱,多于南亩之农夫;架梁之椽,多于机上之工女;钉头磷磷,多于在庾之粟粒;瓦缝参差,多于周身之帛缕;直栏横槛,多于九土之城郭;管弦呕哑,多于市人之言语。使天下之人,不敢言而敢怒,独夫之心,日益骄固。戍卒叫,函谷举;楚人一炬,可怜焦土!(杜牧阿房宫赋)丙若夫六国之际,诸侯各有分地,而秦乃欲以力征,强服四海,不爱先王之遗黎,以为子孙之谋,而竭其力以争邻国之利,六国虽灭,而秦民之心已散矣。故秦之所以谋天下者,匹夫特起之势,而非所以承祖宗之业以求其不

9、失者也。昔者尝闻之:周人之兴数百年,而后至于文、武。文、武之际,三分天下而有其二,然商之诸侯犹有所未服,纣之众,未可以不击而自解也。故以文、武之贤,退而修德,以待其自溃。诚以为后稷、公刘、太王、王季勤劳不懈,而后能至于此。故其发之不可轻,而用之有时也。嗟夫!秦人举累世之资,一用而不复惜其先王之泽已竭于取天下而尚欲求以为国亦已惑矣!(苏辙秦论)注后稷、公刘、太王、王季,是周王朝夺取天下之前的几位贤君。5. 对下列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A. 试使山东之国与陈涉度长絜大 衡量B. 一夫作难而七庙隳 毁坏C. 不爱先王之遗黎 百姓D. 秦人举累世之资 全部6. 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的词语意

10、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A. 则不可同年而语矣 惑而不从师B. 故秦之所以谋天下者 故今具道所以C. 周人之兴数百年 此非孟德之困于周郎者乎D. 而竭其力以争邻国之利 其皆出于此乎7. 用斜线“/”给丙文中画波浪线部分断句。一用而不复惜其先王之泽已竭于取天下而尚欲求以为国亦已惑矣8. 把下列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戍卒叫,函谷举;楚人一炬,可怜焦土! (2)然商之诸侯犹有所未服,纣之众,未可以不击而自解也。【答案】5. D 6. C 7. 一用而不复惜/其先王之泽已竭于取天下/而尚欲求以为国/亦已惑矣 8. (1)戍边的士卒大呼而起(号召起义),函谷关被攻占;楚人放了一把火(焚烧秦的宫殿)

11、,可惜阿房宫化为一片焦土! (2)然而商朝的诸侯国还有不肯臣服的,商纣王的军队还不至于不去攻打就自行崩溃。【解析】【5题详解】本题考查理解常见文言实词在文中的含义和用法的能力。解答此类题目时,首先应审题,明确选择的要求,如本题“对下列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然后应结合具体的语境,运用语法知识进行辨析。本题中,D项,“秦人举累世之资”中“举”如解释为“全部”,在语法上讲不通,从“举”在句中的位置来看,应担当谓语,故应为动词,从文中来看,这句话是说“秦人拿出世代积累的资本”,句中的“举”应解释为“拿”“拿出”。故选D项。【6题详解】本题考查理解常见文言虚词在文中的意义和用法的能力。解答此类题

12、目,首先应明确题干的要求,如本题“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的词语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这是考查虚词的用法,然后根据虚词在句中的位置和虚词前后词语的词性来分析用法。本题中,A项,“则不可同年而语矣”中“而”是连词,表修饰;“惑而不从师”中“而”是连词,表转折,却。B项,“故秦之所以谋天下者”中“所以”,用来的的方法;“故今具道所以”中“所以”,理由,原因。C项,两个“之”都是结构助词,放在主谓之间,取消句子独立性。D项,“而竭其力以争邻国之利”中“其”,代词;“其皆出于此乎”中“其”是语气副词,大概。故选C项。【7题详解】本题考查学生文言断句的能力。解答此类题目,应先把句子代入原文,结合语境理解句

13、子的大概意思,然后要注意一些常见的句尾、句首标志性的词语,句子结构的对称,文中词语充当的成分,句子成分的省略,叙事内容的变化等。如本题中,“一用而不复惜,其先王之泽已竭于取天下,而尚欲求以为国,亦已惑矣”,这段话是说“用于一朝而不加珍惜,他们的先王的恩泽全用在了夺取天下的事情上,却还想要用它来治理国家,也够糊涂了呀”,圈出句子中的代词和虚词,如“其”“先王”“泽”“天下”“国”,然后依据语气词“亦”断开一处,“竭”意思是“用尽”,指的是“泽”,“其”和“先王”都是“泽”的定语,故应在“惜”和“其”之间断开,“于”引出动词“竭”的对象,即“取天下”这件事,故应在“天下”后断开。考生按照这种方式由

14、易到难进行断句。【8题详解】本题考查学生理解文章内容,翻译文言句子的能力。解答此类题目,首先拿到句子之后,应先回归文本,然后分析句子中是否存在特殊句式和固定句式、短语,再按照不同的句式进行调、换、删,再采取对译法,逐字进行翻译。本题中,第一句中,“函谷举”,被动句,函谷关被攻占,“举”,动词本身含有被动,被攻占;“炬”,名词做动词,放一把火;“可怜”,古今异义,可惜;“焦土”,名词做动词,化为焦土。第二句中,“然”,然而;“犹”,还;“服”,臣服;“自解”,自行崩溃;两个“之”都是结构助词,的。【点睛】理解文言实词的意思,可以采取因文定义法:由于任何一个实词在特定的语言环境中只可能有一个意义,

15、因此可因文来定义,即根据具体的上下文语境来判断某个实词的具体意项。答题时要把实词放回到原文语境中,结合上下文意思去理解。可采取代入原文法、课内回顾法、成语迁移法。可将词义代入文中,结合上下文的语境来判断对错。结合语境,理解实词含义,要注意一词多义、古今异义、通假字、词类活用等。要分析形旁,推求字义。从字音相同推测通假字,通过语法特征推断出词性,用互文见义对照解释前后词。虚词的辨析方法如下:一、关注词性差异。二、把握位置不同。很多虚词的用法和意义都会随其在句中位置的改变而改变,明确这一点,不仅能在学习的时候做到纲举目张,事半功倍,答题时也能给我们提供一个更为清晰而高效的思路。三、理解用法本质。应该说大多数虚词的用法都是比较容易理解的,只要多积累,多总结,熟练掌握并不难,但对其中一些虚词的重要用法,如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其它中学文档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