质量管理常用统计技术培训

上传人:F****n 文档编号:95988710 上传时间:2019-08-23 格式:PPT 页数:82 大小:1.03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质量管理常用统计技术培训_第1页
第1页 / 共82页
质量管理常用统计技术培训_第2页
第2页 / 共82页
质量管理常用统计技术培训_第3页
第3页 / 共82页
质量管理常用统计技术培训_第4页
第4页 / 共82页
质量管理常用统计技术培训_第5页
第5页 / 共82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质量管理常用统计技术培训》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质量管理常用统计技术培训(82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2003年9月,统计技术与方法培训,1,质量管理常用统计技术与方法,主讲人: 李学勇 参加人员:各部门骨干人员 培训日期:2003年9月28日 培训课程:统计技术与方法,2003年9月,统计技术与方法培训,2,培训主要内容,2000版ISO9000族标准对统计技术的要求 统计方法基础知识 “两图一表”的应用 SPC简介,2003年9月,统计技术与方法培训,3,引 言,从质量管理的发展看统计技术应用的重要性 2000版ISO9000族标准对统计技术的要求,2003年9月,统计技术与方法培训,4,一、质量管理的发展阶段,第一阶段:质量检验管理阶段 第二阶段:统计质量管理阶段 过程控制组:休哈特(W

2、.A.Shewhart)首先提出过程控制理论。 产品控制组:道奇(Harold F.Dodge)与罗米格(H.G.Romig)则提出了抽样检验理论和抽样检验表。 休哈特和道奇是统计质量控制的奠基人。 第三阶段:全面质量管理阶段,2003年9月,统计技术与方法培训,5,三个阶段的关系,三个阶段不是孤立的,互相排斥的,而是相互联系的。 前一阶段是后一阶段的基础,后一阶段是前一阶段的继承和发展。 Quality is not achieved only by inspection! 质量不是仅仅依靠检验得到的。 (日)狩野纪昭,2003年9月,统计技术与方法培训,6,统计技术概论,统计技术:是指有目

3、的的收集、整理和分析数据的过程中采用的方法。它是以概率论为理论基础发展起来的应用数学的一个分支。 统计技术分为描述性统计技术和推断性统计技术。,2003年9月,统计技术与方法培训,7,描述性统计技术,用于对数据进行整理和描述 举例:简易图表(折线图、饼分图、柱状图等)、直方图、因果图、排列图等。,2003年9月,统计技术与方法培训,8,推断性统计技术,在对统计数据描述的基础上,进一步对其反映的问题进行分析、解释并做出推断性结论。 举例: SPC(控制图)、统计抽样、试验设计等,2003年9月,统计技术与方法培训,9,统计技术的用途,1.提供表示事物特征的数据 平均值、中位数、标准偏差、方差、极

4、差等。 2.比较两事物的差异 假设检验、显著性检验、方差分析和水平对比法等。 3.分析影响事物变化的因素 因果图、调查表、雷达图、分层法、树图(系统图)、方差分析等。,2003年9月,统计技术与方法培训,10,统计技术的用途(续),4.分析事物之间的相互关系 散布图、试验设计法等。 5.研究取样和试验方法,确定合理的试验方案 抽样方法、抽样检验、试验设计、可靠性设计等。 6.发现质量问题,分析和掌握质量数据的分布状况和动态变化 直方图、控制图、散布图、排列图等。 7.描述质量形成过程 流程图、控制图等,2003年9月,统计技术与方法培训,11,ISO9000族标准对统计技术的应用要求,确定过程

5、能力 控制过程能力(控制图、预控法等) 验证过程能力 确定产品特性 控制产品特性(控制5M1E) 验证产品特性,2003年9月,统计技术与方法培训,12,2000版ISO9000族标准对统计技术的要求,一、“统计技术”是QMS的一项基础 提升了统计技术在9000中的重要地位和应用的广泛性。 (2.10) 在过程方法的各个阶段,特别在分析和评价关键活动的能力,以及在评价各个活动的风险、后果和对顾客等相关方的影响上,统计技术将发挥重要作用。 只有在产品寿命周期中各个阶段,恰当应用统计技术,才能认为该组织的QMS是完备的和有效的。,2003年9月,统计技术与方法培训,13,2000版ISO9000族

6、标准对统计技术的要求(续),二、更加注重把统计技术作为一种重要的管理工具,而不是统计技术本身,从而避免了为统计技术而用统计技术的形式注意倾向。 ISO9001 8.4要求组织应确定、收集、和分析适当的数据,以证实QMS的适宜性和有效性,并评价在何处可持续改进QMS的有效性;特别指出:在顾客满意、与产品要求有关的符合性、过程和产品的特性和趋势以及采取预防措施的机会。 其他:方针目标的确定、管理评审的输入、顾客需求的确定、资源需求的确定等。,2003年9月,统计技术与方法培训,14,2000版ISO9000族标准对统计技术的要求(续),ISO10017统计技术应用指南技术报告,识别了QMS中广泛应

7、用的12种统计技术。 描述性统计;测量分析;可靠性分析;统计过程控制图;试验设计;过程能力分析;抽样;统计公差法;假设检验;回归分析;模拟;时间序列分析 表1 用于支持ISO9001:2000条款要求的统计技术综述 word,2003年9月,统计技术与方法培训,15,如何推动统计技术的应用,1.在识别过程的同时,识别适用的统计工具,纳入质量策划中。 2.各级管理人员应掌握基本的统计概念,如波动、分布、过程能力、概率等。,2003年9月,统计技术与方法培训,16,如何推动统计技术的应用(续),3.运用统计技术时,应按PDCA进行。 1)对工作过程进行策划,包括研究的对象和目的、职责分配和阶段进度

8、安排、条件和资源、运用的时限等。 2)实施数据收集,汇总、分析、制作图表、形成报告。 3)必要时,对应用统计技术得出的结论进行验证。 4)进一步提高统计技术的应用水平。,2003年9月,统计技术与方法培训,17,如何推动统计技术的应用(续),4. 当不能保证正确运用统计技术时,编制指导性文件。 指导性文件,应考虑所采用统计技术的难易程度、操作者的水平来编制。要做到实用性、可操作性。,2003年9月,统计技术与方法培训,18,二、统计技术基础知识,常用统计特征数(表2)Word 常用典型分布(表3、4) Word 两类错误和风险(表5) Word,2003年9月,统计技术与方法培训,19,三、“

9、两图一表”引言,两图一表:排列图、因果图和对策表 排列图找出主要的质量问题,然后利用因果图,从中找出主要原因,最后再针对找出的主要原因制定对策表,采取具体措施,加以解决。 “两图一表” 是前后相互关联的,三者必须前后呼应,配合使用。,2003年9月,统计技术与方法培训,20,排列图(Pareto diagram),排列图,又叫帕累托图(Pareto diagram),它是将质量改进项目从最重要到最次要顺序排列而采用的一种简单的图示技术。,2003年9月,统计技术与方法培训,21,排列图格式,排列图由一个横坐标、两个纵坐标、几个按高低顺序排列的矩形和一条累计百分比折线(帕累托曲线)组成。,200

10、3年9月,统计技术与方法培训,22,排列图作用,1.按重要顺序显示出每个质量改进项目对整个质量问题的作用。 2.识别质量改进的机会。,2003年9月,统计技术与方法培训,23,排列图应用程序,1)选择要进行质量分析的项目。 2)选择用于质量分析的度量单位,如出现的次数(频数)、成本、不合格品数、金额等。 3)选择进行质量分析的时间范围。 4)画横坐标。按质量单位量值递减的顺序自左向右在横坐标上列出项目,将量值最小的1个或几个项目归并为“其他”项,把它放在最右端。,2003年9月,统计技术与方法培训,24,排列图应用程序(续),5)画纵坐标。在横坐标的两端画两个纵坐标,左边的纵坐标按度量单位规定

11、,其高度必须与所有项目的量值和相等,右边的纵坐标应与左边的纵坐标等高,并按0100进行标度。 6)在每个项目上画矩形,其高度表示该项目度量单位的量值,用以显示出每个项目的作用大小。,2003年9月,统计技术与方法培训,25,排列图应用程序(完),7)由左至右累加每一项目的量值(以表示),并画出累计频率曲线,用来表示各项目的累计百分比。 8)利用排列图确定对质量改进最为重要的项目。,2003年9月,统计技术与方法培训,26,排列图案例分析,线路板故障因素分层调查表,2003年9月,统计技术与方法培训,27,根据调查分层表作出排列图,2003年9月,统计技术与方法培训,28,排列图应用中常见问题,

12、1.错误地理解排列图和因果图的不同任务 2.收集数据的时间范围选择不当 3.确定项目的分类方法不当 1) 结果与原因混杂 2) 分类项目的粗细程度不当,造成假象(图1),2003年9月,统计技术与方法培训,29,图1:铸件废品排列图,2003年9月,统计技术与方法培训,30,排列图应用中常见问题(续),4.未能充分挖掘排列图所能提供的信息 1) 从不同角度确定分类项目,在“交叉处”找出主要问题(图2),2003年9月,统计技术与方法培训,31,图2:从不同角度确定分类项目,2003年9月,统计技术与方法培训,32,排列图应用中常见问题(续),2)纵向层层展开,通过绘制分层排列图找出主要问题 (

13、图3),2003年9月,统计技术与方法培训,33,图3:分层排列图,2003年9月,统计技术与方法培训,34,排列图应用中常见问题(续),(3) 抓住本质确定项目频数的恰当单位,以找出真正的主要问题 表1、图4,2003年9月,统计技术与方法培训,35,图4:确定项目频数的恰当单位1,2003年9月,统计技术与方法培训,36,图5:确定项目频数的恰当单位2,2003年9月,统计技术与方法培训,37,排列图应用中常见问题(续),5.忽视排列图确认改进效果的作用 1) 主要项目的频数急剧减少,排列位次后移,总频数也相应减少,则说明采取的措施有了明显效果(图6a、b对比)。 2) 各项目的频数都大致

14、同时减少,但排列位次未变,则说明原措施无显著效果,仅反映工序管理普遍有了改善(图6a、c对比)。此时仍应针对主要问题采取新措施。 3) 主要项目的位次后移的同时,某次要项目位次随之前移,而总频数变化不大(图6a、d对比)。这说明采取的措施在解决前者的同时,有使后者变坏的副作用,应重新研究措施。,2003年9月,统计技术与方法培训,38,排列图应用中常见问题(续),4) 主要项目的频数基本未变,排列位次也未后移(图6a、e对比) ,说明措施无效。 5) 主要项目的频数每月都有较大的波动,但从整体看,其频数减少不多,这说明工序呈不稳定状态,质量未得到改善。,2003年9月,统计技术与方法培训,39

15、,图6:确认改进效果,2003年9月,统计技术与方法培训,40,排列图应用中常见问题(续),6.作图不规范 1) 排列的项目过多,图画得冗长。 应将频数很少的次要项目归到“其它”,排在最后。 2) 累计曲线的画法不规范。图7、8、9 3) 直方柱的画法不规范 。图10、11 4) 标注不全。 5)比例失调。图12 纵、横坐标比例一般为10:7,2003年9月,统计技术与方法培训,41,因果图Cause-and-effect diagram,因果图,又叫石川图、特性要因图、树枝图、鱼刺图等。它是揭示质量特性波动与其潜在原因关系,即表达和分析因果关系的一种图表。,2003年9月,统计技术与方法培训

16、,42,因果图的作用,1)分析因果关系。 2)表达因果关系,积累经验。 3)通过识别症状,分析原因,寻找措施以促进问题的解决。,2003年9月,统计技术与方法培训,43,因果图应用程序(枝干展开法),1)简明扼要地确定结果,即确定需要解决的质量问题。 2)确定可能发生的原因的主要类别。这时要考虑的类别因素主要有“5M1E”。 3)开始作图,把“结果”写在右边矩形中,然后把各类主要原因放在它的左边,作为“结果”框的输入。因果图框架如下:,2003年9月,统计技术与方法培训,44,因果图框架,2003年9月,统计技术与方法培训,45,因果图应用程序(续),4)寻找所有下一层次的原因,画在相应的主枝上,并继续一层层地展开下去。一张完整的因果图至少展开2层,多数展开到3、4层,展开到可采取措施为止。因果层次展开图如下:,2003年9月,统计技术与方法培训,46,因果图层次展开图,2003年9月,统计技术与方法培训,47,因果图应用程序(完),5)从最高层次的原因(末端因素)中选取和识别要因(一般为35个),并对其做进一步的研究,如收集资料、论证、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PPT模板库 > PPT素材/模板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